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东厂 > 大闹内阁(上)

东厂 大闹内阁(上)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2:11:10 来源:蚂蚁文学

欲为朝堂扶日月,先从君侧逐豺狼。

愿将一缕苌弘血,直上天门诉玉皇。

好一首绝笔,好一个万!

不管双方的政治立场是如何对立,万的这首绝笔诗还是让袁大海深深的震憾一回。

他不能否认,万的这首诗很高大,十分的高大,甚至能够与那“去留肝胆两昆仑”相较高低,从这首诗中,他能清晰的感受到万内心深处的信仰。这种信仰姑且对与不对,但其所表达出来的浩然正气是袁大海永远无法比肩的。

站在双方不同的角度看,万做的没有错,那些争相抢着受刑的也没有错,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诉求,同样,袁大海也认为自己没有错,他的所做所为都是正义的,或许,错的只是这个有些诡异的时代吧。

佩服归佩服,该做的还是要做。

万死了,与那几十号官员士子一样,无声无息的死去,留下的只有午门前那道鲜红的血殇。

那些被杖毙的官员士子无一不是被打得血肉模糊,下半身如从血水中浸过般,碎肉、细骨、以及粘粘的骨髓与衣服混合在一起,让人作呕欲吐。

就连那些行刑的番子这会也一个个好像虚脱般,连正视受害人的勇气都没有了,只在那呆呆的看着手中的刑棍,偶尔会机械的用袖脚拭去粘在棍上的血肉。

人群,早已散了,饱读圣贤之书的官员和士子们无法忍受呛鼻的血腥,更无法忍受眼前活生生的惨剧,他们哭叫着,鬼吼着四散而去。四散的同时,午门前发生的一切也迅速蔓延开来。

袁大海亲手为万的尸体披了一件外衣,于其说是尊重,倒不如说他不想再看到万已被打得稀巴烂,都能看到白骨的屁股。至于其他人,却没有这个优待,在冷酷的命令下,番子们麻木的上前将尸体拖离午门。

人死,俱了矣。

自己应该满意了吧?那些眼神之中饱含恐惧与敬畏的人群,难道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尸体被拖至远离午门处,等待着他们的家人前来认领。

留下蓝国安善后,袁大海头也不回的向午门内走去,他要去向魏忠贤禀报刚刚发生的事情,并请求他的支持,或者说,请求皇帝陛下的支持。

皇权,永远是最好的外衣,有了这层外衣,就不必怕那些手握兵权的东林党人会来“清君侧”。

………………

“千岁,杖一人为杖、杖百人亦为杖;毙一人不足以扬威,毙百人亦不足震摄,杖毙任何敢犯千岁虎威者,方为廷杖正道也!”

“官员士子视廷杖为儿戏,出口挑衅东厂,冒犯的绝不是属下,而是千岁的虎威!对此等狂妄之徒,宁杀错,无放过!”

乾清宫内,袁大海声嘶力竭极力劝说着被消息惊到的魏忠贤。他不断的用激昂的语气表达自己呈述的内容,以使魏忠贤的情绪亦能被他调动,起到同仇敌忾的作用,唯有如此,魏忠贤才能体会到杖毙那些以廷杖为荣官员的重要性,进而不去追究袁大海的擅为。

“宁杀错,无放过,敢有犯千岁虎威者,一律杖毙!好,这话说得好,杀气凛凛,我辈之中要多几个如袁千户这样的,那东林党人何以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视我内廷为大敌呢!”

王体乾成了袁大海最大的支持者,他欣赏袁大海的这份杀气,在他看来,杀气便是阳气,而内廷缺的就是这种堂堂正正的阳气!以阴谋诡计私下杀人,太过阴柔,成与不成总是让人觉得有所遗憾,然这种悍然行凶之举,却是能让内廷声威更显天下。

“人都被你打死了,咱家还有什么好说?难道还能杀了你,为那些人偿命吗?”

魏忠贤一向对王体乾的话言听计从,见他赞成袁大海,便也点了点头,但却说道:“不过事情闹这么大,死了这么多人,外朝岂肯干休?你们还是得赶紧拿个章程出来应对才是。皇上这会正痛心着,万不能让外朝烦扰了他。”说完小心翼翼的朝后宫看了眼,这会李永贞和奉圣夫人正陪着皇上呢。

王体乾微一沉思,说道:“无须多费心,外朝再敢多言,一律毙于午门,好叫文武百官知晓,廷杖这法,万不可以身再试!”说完朝袁大海看了一眼,赞许道:“有袁千户这等敢为之人,内廷不用起来,却是不智的。当真闹得凶了,叫司礼监拟道旨压一压便是,谅他们也闹不出什么动静来。”

袁大海也道:“虎威之下,能有几个不惜命的?只要皇上不发话,外朝能拿咱们如何?党人向与千岁做对,不杀上几个,他们便是不知道好歹,依属下看,今后仍是应以霹雳手段对付党人,冒一个,杀一个,冒一双,杀一双,杀得多了,总是会消停下来,全都杀了,却是更好”

万与那些官员士子在午门被活活杖毙的消息传得很快,有人闻之震惊,有人闻之默然,有人闻之胆怯,有人闻之失声痛骂。

万的上司,工部侍郎吴道常闻听噩耗后,哭之甚哀,写诗悼之:“我有白简继君起,与君同游杖下矣。丹心留在天壤间,默默之生不如死。”

身为万同僚,工部之内东林党人激愤之下,聚于工部大堂,呼喝口号,要为万讨回公道。各部闻之而来者甚众。

而东林党的大本营都察院内,此时也是闹翻了天,群情激愤之下,杨涟也无法阻止御史们采取行动。

李应升听闻万与数十位不畏强暴的官员士子之死后,痛哭万分,如声援杨涟二十四罪疏般再上《恳念死谏之臣》一疏,为万和那些无辜枉死之人鸣冤。疏中直呼廷杖不可再,士气不可折!魏忠贤为狼,而袁大海为狈,狼狈为奸,大祸已不远 ,今皇上负杀谏臣之名,臣不仅为万冤,更深为皇上忧!

顾大章却从万和官员士子被杖死一事,想到魏忠贤已凶相毕露,会大开杀戒,心有胆怯,便劝杨告假或辞官,一方面避一避风头,另一方面或许能延缓一场清流之祸。

他苦口劝说杨涟:“杨公一日不去,那魏忠贤一日不安!只要杨公一去,魏必定不敢再生凶心,如此,祸事便能稍缓也!”

杨涟却是拒绝道:“我已将母亲大人与妻小送归故里,只身留在京中,便是要与魏阉相抗到底!眼下正值斗争关键时刻,前有叶志选、后有万等人舍生取义,左公又身陷东厂,当此时刻,我辈更是要抛头颅,洒热血,以一身浩然正气与魏阉拼死相抗,如何能临阵退缩,倘若我弃大伙远去,今天下人如何看我!”

杨涟早已把母亲和妻小遣回故里湖北,只身留在京城,一方面想看一看魏阉究竟能祸害到什么地步,另一方面也在等内廷和高攀龙的消息。但他也不是没有想到最坏的结局,因此他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两句诗“生亦做人杰,死欲为鬼雄”书写在堂上,以示自己之心已决。

“杨公心意,我等如何不知,然魏已祭起屠刀,皇上又接连不朝,机会不待我辈,若杨公再执迷,怕杀身之祸不远矣!”顾大章知杨涟再等什么,但黄尊素的离去让他感到胜利无望,为东林今后计,此时还是退让的好,若是一举事败,则东林再无东山复起之机,朝中正人也将被魏趁势清扫一空,至那时,还有何机!

“我跟魏忠贤的账还没算,不是我死就是他亡!只要我一天不被罢官,我就一天跟他斗下去,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大明天下!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死有何惧!”说这些话时,杨涟态度坚决,神情凛然,看得众人都是一凛。

见杨涟执意不肯离去,顾大章无奈,只好长辑一礼,说道“既然杨公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我顾大章也无甚好怕,就让我们这些泼心汉与那阉贼斗到底,大不了一死报国而已!然万等人绝不能枉死,还请杨公带领我等为万讨回公道!”

“此事正是我要做的是。”

杨涟微一点头:“可由胡大人上疏为万鸣冤,并与你们一同前往内阁向叶韩二人施压,逼迫他们出面解决,如此,我辈也稍有缓息。而我则坐镇都察院,联络各方人士,以待明日朝会发难,皇上一日不朝可以,两日不朝可以,但恐不会三日不朝吧,只要皇上上朝,我辈便能为国除贼。”

见杨涟对皇上上朝这么肯定,顾大章等人皆是一振。

“你们这便去分头行事,今日总要内阁出面,断不能再使他们做了缩头乌龟!”杨涟恨叶向高和韩老奸巨滑,要趁此机会让他们再受非议。

“好,大洪且在院中听我等消息。”

顾大章等人觉得此法可行,当即要御史胡良机也上疏为万鸣不平,并声讨魏忠贤。

胡良机早就义愤填膺,得此任务便立即上疏,先是质问:“皇上真以为人言不足畏吗?”接着他引用《大明律》,指出“律例,非叛逆十恶无此死法”,在疏尾他断言魏忠贤就是当今的刘瑾,袁大海与东厂更是助纣为虐的奸邪,如不严惩之,百官心寒。

胡良机送出奏疏后,又与顾大章、袁化中、魏大中、周宗建等人率领都察院大小御史及六部党人四十余人到内阁建言,提出今后凡有廷杖的圣旨,内阁就该当场封还,拒不执行,并强调这是内阁的权力。

内阁当值首辅叶向高与次辅韩躲避不及,被胡良机等人堵在内阁当中,面对群情汹涌众人,叶韩二人却保持沉默,不出一言。此二人反应让众人更加暴怒,闻讯赶来的官员也越来越多,短短片刻,聚于内阁的六部官员已近二百人,声势之大,惊动内廷,已有太监急刻报与魏忠贤知晓。

………

正与袁大海、王体乾商量的魏忠贤闻听东林党人大闹内阁,要求以后不得再开廷杖,不禁气得破口大骂:“这帮小人,却是板子没有打他们的屁股上,尔今倒要以身一试不是!看来这廷杖不是使得凶了,而是使得不够!但是使得凶了,这帮党人如何能不怕!”

怒到极处,愤然命令袁大海:“你马上带人去内阁,把那帮闹事的都给咱家抓起来,咱家倒要看看,是他们的屁股硬,还是咱家的棍子硬!”

袁大海一听又要动手,而且这会是对着大鱼去,不是万那帮小鱼小虾,不禁心下一喜,忙要领命去拿人,却被王体乾拦住,劝魏忠贤道:“先前杖毙数十人不过都是些小官,无功名的读书人,杀便杀了,无关紧要。但现在内阁闹的那帮人却官高职高,都是东林骨干先锋之人,又有叶向高和韩在,轻易派人去拿下廷杖,叶韩必会阻挠,若硬拿,怕二人会立即进宫见皇上,不拿,则于千岁声名有损。因此,还是要妥善处置才好,万不能落了被动。”

“王公的意思是?”魏忠贤习惯性的一摸下巴,却是没有胡须。

王体乾想了想,道:“我看不妨与去年闹工部大堂一般,叫下面的人去闹一闹,也不拿人,闹一闹就好。”

去年为了冬衣之事,魏忠贤曾叫内廷派了数百个太监到工部大堂闹事,效果也十分不错,因此听了王体乾的话,顿时明白他的意思,不由笑道:“也好,党人大闹内阁,我内廷如何不能同样而为。”

稍顿,问王体乾:“叫谁去?”

王体乾眯眼一想,点头道:“梁栋可以。”

魏忠贤也觉梁栋适合,便吩咐袁大海:“那好,大海,你速到司礼监找梁公公,叫他领些人手与你一起到内阁闹一闹,要是哪个敢动手打我内廷的人,你就上前拿他们,但说律法,其它莫问。”

“属下明白!”

袁大海忙领命到司礼监找了梁栋,一听魏忠贤要自己带人去内阁闹一闹,梁栋哈哈一笑,随口吩咐尚宝监、尚膳监、御用监、都直监不当差的太监全到内阁集中,然后随自己一起去大闹内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