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执棋天下 > 第十四章 政见相左

执棋天下 第十四章 政见相左

作者:一酒千殇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6: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另一边的赵卿言却不知道皇后和他皇兄作何揣度,真的去大内晃了一圈,又溜达到了麒麟阁门口。

“欧阳大人,包大人没来吗?”赵卿言拄拐走入麒麟阁,向伏案整理的五旬老者询问,态度随意但也不失恭敬之意。

欧阳修抬头,对他微微一笑,道:“他病了,已经回家休养半个月了。”

赵卿言怔了怔,问道:“是吗?我真是越发的懒了,这么重要的事居然也不知道。”

欧阳修颇为赞同的道:“小王爷仍旧如此有自知之明,可喜可贺。”

赵卿言知道他在开自己玩笑,也不在意,问道:“你去看望过他吗?我打算取点什么人参啊灵芝的给他送过去,他不会骂我吧?”

欧阳修道:“那可说不准。或许他认为小王爷拿着朝廷的东西假公济私,尸餐素位呢?”

赵卿言有些为难的问道:“那你说怎么办?他病了这么久,一大把岁数,我不看望一下不合适吧?总要拿点东西去的,包大人喜欢什么?我送上几石大米?前几天刚送来的蜂蜜?我还弄到了一根上好的鹿鞭,但他好像用不到?”

欧阳修含笑看着他在那里自言自语,末了,道:“好了,我今天回府之前陪你一起去一趟,你就带点他需要的补药吧。”

赵卿言开心的道:“那就谢啦,晚上我请大人吃饭?”

欧阳修重新拿起毛笔,道:“不用,我反正也打算哪天去一次,我这还省了一份买补品的钱。”

赵卿言道:“哦,那大人忙吧,我去查点东西。”向屋内的其余人点头为礼,然后进入里面存放档案的地方。

三个时辰之后,赵卿言抱着一大沓档案走出来,在门外坐到轮椅上,直奔竹园,放好档案然后去太医院取了一些补品,回到麒麟阁找到准备离开的欧阳修。

————————————————————————————

赵卿言和欧阳修跟在一个老仆的身后缓步而行,看着这可谓“家徒四壁,环堵萧然”的府邸,赵卿言忍不住感叹道:“包大人可真是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啊!”听着看着他都像是在称赞,但欧阳修却直觉他话里带着嘲讽的意味。

“小王爷说笑了,包某的住所自然无法与齐王府相比。”略显虚弱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回头看见一人,直观感觉只有两个字“真黑”,再仔细端详才看到一张五官端正,神情严肃的脸。

赵卿言拱手为礼,道:“人各有志,我就想当个逍遥快活的自在王爷,不像包大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包拯问道:“小王爷是在讽刺包某?”

赵卿言奇道:“包大人何出此言?我只是觉得我为人处世的想法态度和包大人有所差距罢了,顶多算个政见不合,怎么会因此讽刺于大人?大人将赵某看的也忒无聊了。”

包拯看了眼旁边含笑不语的欧阳修,让老仆给他看座上茶,然后才道:“为官之人于政见未免会有所分歧,小王爷虽是挂着虚名,至少玩乐之外对枢密院的事也上心,比起另外一些玩忽职守的人要强了太多太多。”毕竟同为枢密副使,对彼此也没有太多的排斥疏远,心中有事也就抱怨出声。

赵卿言微笑道:“还是文人惹的事,皇叔重文轻武,文人尽日便是含沙射影、墨诛笔伐的,朝堂上整日争吵不休,也亏得我不用上朝,不然我的病就更得厉害了。”

二位“文人”相对一笑,欧阳修揶揄道:“我可是记得小王爷一直是自诩文人墨客的存在呀。”

赵卿言道:“没有的事,我要做的是温润如玉的君子,趁着父王不注意,找上壶美酒,边喝边看着美人舞剑,感受一下李太白‘弹剑作歌奏苦声’的感觉。”

欧阳修颇为意外的“啧”了一声,道:“我本以为你要说说《将进酒》那样的壮志豪情潇洒不羁呢,没想到你冒出来这么一句。”

包拯低吟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顿了顿,道:“你居然喜欢这样的诗,真的出乎意料。”

“出乎意料?”赵卿言笑问道,“怎么?二位觉得我生来就是王爷,‘摧眉折腰事权贵’根本与我无缘,所以我喜欢这样的诗很令人惊诧?我倒觉得这诗好的紧,洒脱快活。”

欧阳修点头道:“的确有点这种想法。在我看来,你应该和叔原一样,家境殷实,地位优越,所以舞文弄墨、游山玩水就是生活的全部,那样也是洒脱快活。”

赵卿言愣了一下才问道:“叔原?你说晏几道?也有道理,我与他倒当真是有几分相似。快活是有了,洒脱却未必。他啊,晏丞在时倒未如此,这几年却是有几分想不开,原先的颖悟绝伦也削减了几分。”

叔原是晏几道的字,而字是同辈之间较为尊敬的称呼,欧阳修这一把年纪,却这么称呼晏几道这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他当然要发愣。细想过后也就明白过来,一向以晏殊门生自称的欧阳修,对晏几道以平辈之礼相称,也并无不对。

包拯道:“像你们这样的贵介公子,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又甚得父亲怜爱,加之自身也足算得上才华横溢,人生也没经历过什么坎坷艰难,没有了父亲照顾,自然局促彷徨。”

赵卿言莞尔,道:“能让包大人金口称赞,可是莫大的荣幸啊。晏七公子七岁成文,十四岁科举进士,才华又岂是‘横溢’?若说杂学,我倒真是不逊与他,吟诗作赋这般本领我可真真是自叹弗如。晏丞儿子全是凭真才实学考得高榜,我父王这个儿子却是实打实的靠父亲呀。但说实话,我要有他那样的一个爹,做梦都能笑醒。”

欧阳修好笑道:“说着你自己,怎么又扯到父辈身上了?”

赵卿言道:“晏丞可是我最崇敬的诗人之一,那种父亲当然令人羡慕。父王是军旅出身,家里也没个兄长与我讨论诗文,无聊得紧。”看了眼包拯,打趣道:“我这人最喜欢文人雅士和诗词歌章,和某个喜欢屈原陶渊明范仲淹的人可是不一样哟。”

包拯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崇敬他们。”

赵卿言促狭的笑道:“胡猜的。你总说我们这些纨绔子弟不知人间疾苦,百姓艰难,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完全是形容包大人的不是?”

包拯道:“这话到了你嘴里怎么听着这么贬损?”

欧阳修仍旧含笑不语,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容微僵,慢慢咽下了茶水,不动声色的将茶水放回桌上。

赵卿言忍笑道:“大麦茶是下火的,老人喝点比较好。”

欧阳修干咳一声,道:“我还是习惯喝绿茶。”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我觉得我还不算老人,不过包大人还是算的。”

赵卿言笑道:“那倒是,我还看见王大人送过你一包庐山云雾,那可是好东西啊。”

欧阳修一愣,问道:“你怎么看见的?”

赵卿言想了想,道:“我忘了,好像是从哪位堂兄那里得的?好像是九叔家的谁听说他爱喝绿茶,所以送了他一小包。”他口中的堂兄自然是指信王的儿子。仁宗、焕王无子,齐王只有他一个独子,唯有信王膝下有几位男丁。

包拯道:“没想到王大人那般严肃的一个人还蛮有心的。”

赵卿言道:“王大人心高气傲,也没听说服过谁,连欧阳大人也被气过。能将这般珍贵的茶叶送与欧阳大人,足见大人优秀啊。”

欧阳修无意间将赵卿言的兴头引到自己身上了,无奈苦笑道:“真是褒义的话到了你嘴里听着就贬损了。”

赵卿言浅笑道:“我这是在说你们这辈人才辈出,到了我这辈,就看见一个叔原。”

欧阳修笑道:“那我们这辈你不也就佩服老师一个?”

赵卿言道:“那到并非如此,论上军事政见,连欧阳大人在内,我所敬佩之人是极多的。单论诗文造诣,怕是除了晏丞就是柳三变。”

包拯冷哼道:“一个沙场血染犹自歌舞升平暧昧敷衍,一个名门之后留恋百花自命不凡,当真为官也只会误国误民。圣上一句‘且填词去’也没评点错他。”

欧阳修淡笑道:“人如其名,依小王爷性子,也该想到。”虽无包拯言辞激烈,却也明显含了不满。他虽对晏殊敬意不减,但包拯这一句话也是说到了他的暗伤。至于柳永,虽无深交,但行为举止足令人不喜。

赵卿言一怔,没有答话,垂下了眼。

过了一会儿,欧阳修和包拯对视一眼,也觉说话重了,往年旧事,本也不该将不满往一个当时尚未出生的弱冠青年身上宣泄。何况他们是以臣子的身份向他直言批评嘲讽,若小王爷当真动了怒,仁宗齐王也必当怪罪,算上他们身为枢密副使,上面的那个焕王,一时意气也有些过了。但二人心高气傲,本也自觉没有说错,怎愿向一个晚辈致歉?一时无人开口,气氛瞬间冷了下来,各有所思。

赵卿言抬头一笑,道:“我果真还是不能牵扯政事的,说着只论文学造诣,不算政治能臣,倒惹了二位大人不快了。怪我怪我,本意是来看望包大人身体,结果反而引起了包大人的心疾。算着时间也该用晚膳了,若不介意,我请一起去酒楼吃一顿饭如何?权当我赔礼了,可好?”

二人略加思索,便点头应了,道:“那就劳小王爷破费了。”言罢觉得好像默认了“过错在他”这个方法,自觉不妥,想要开口,又见对方欲要开口,便等对方先开口,一来二去却误了解释的时间。

赵卿言却是毫不介意,带笑道:“从欧阳大人嘉祐五年来到枢密院也有两年了,都没有机会和大人私下吃一顿饭。包大人也是,给我这个面子好不容易呢。”他有意活跃气氛,两人也附和几句,方才的不快就算过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