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奇侠剑情录 > 第一百五十二章(忠肝义胆)

奇侠剑情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忠肝义胆)

作者:南宫无名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6: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凌霄知其心中所想,只是轻笑并不答话,店伴虽心中胆怯,但平日里凶神恶煞的客人也没少见,况也得了一两银子,心中也甚是欢喜,强笑道:“二位大爷,不必争执,都是小的不是,小的给您二位赔不是了”说着弯腰鞠躬行了一礼。

凌霄摆了摆手,那店伴接着道:“若是问其他,小的可能不知,但若问黄大人,应天府的百姓可谓无人不晓,随意在街道上拉来一问仁兄,也可回答二位爷的问题,只是您二位可能初乍本府,不知也不奇怪,黄大人的府邸,就在东南方拐两个弯翰林府便是,找起来甚是容易,若是您二位前去拜访,小的也可引路”

店伴话虽多了些,但总算也说的明白,凌霄心道:“看来黄大人在百姓的心里很受拥戴,即使如此,就好办些了...”

恐店伴妄自猜测二人身份,引来是非便道:“引路就不必了,黄子澄乃我远房舅父,我自北方投奔他而来,尚不知其住址,顾才有此打听,如今知晓待我收拾停当,再前去舅父家拜访”

那店伴为人善直,闻听是黄大人的亲戚,心中极为欢喜,更觉能跟黄大人的亲朋对话,面上甚是有光,日后也将成为与同伴们夸谈的资本,当下忙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忘大老爷莫见怪”

凌霄摆了摆手道:“不怪,给上几个小菜送到客房来,退下去吧”

店伴笑道:“好嘞,您请上楼歇息片刻,稍后就来”言毕笑着退了下去,张罗去了。

二人回到房中,岳虎不明凌霄话中含义,本就耿实的他方一坐下便问凌霄道:“凌老弟,想不到你身在江湖,官门之中还有这门亲戚”

凌霄听闻啼笑皆非道:“岳兄,似此等之言,不过封人之口而已,做不得准,切莫取笑小弟”

岳虎挠头道:“原来如此,莫怪贤兄愚钝”顿了顿接着道:“那为何,又问起黄子澄的府址”

话犹未了只听敲门声,凌霄见是店伴送来饭菜,接了进来,店伴说了几句客套的话,笑着退了出去。

二人腹中早已空虚,见了饭菜岳虎也来不及细问其他,狼吞虎咽般的吃了起来。

功夫不大,盛满饭菜的碗碟,已被吃个干净,岳虎擦了擦嘴道:“折腾了一宿,实在饿坏了某家”

凌霄道:“既是如此,岳兄不如补上一觉,明日我们再做商议”

岳虎自是毫无异议,起身挥着袖子道:“也好,眼皮老早就睁不开了”说着话出了门径直回到自己房中。

日落山头,夜幕降临,应天府人声鼎沸的街道,逐渐变的安静起来,车水马龙的人群也逐渐散去,再到后来,除了偶尔有一两支官府巡逻队伍,排着长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在街道行走外,再无半个人影。

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听到一更声响,一个五十来岁的矮胖老者一手拿着一根木棍,一手拿着竹棒,嘴里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正呼喊间,忽然头顶传出一阵风声,抬头仰望时,只见一个影子从屋顶掠过,快如闪电,根本未看清是什么物事,把那老者吓的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惊魂未定之时,再揉眼观瞧,哪有什么影子,怪自己年老昏花,一时看错,心里嘀咕着,嘴上继续喊着更言。

应天府东南处,一座并不气派的府宅,唯一显得有几分不凡之处,气便是府门两旁摆着的昂首雄狮,门牌之上两个大字“黄府”此处正是翰林学士,黄子澄的府邸。

在寂静的夜空中,一个人影在黄府的屋顶上掠过,紧接着跃进院落之内,显露出身形,正是夜探黄府的凌霄。

他漆黑的双眸,扫视着院落之内的房间,瞧了片刻暗道:“奇怪,虽素有贤名,但也不至于此”

偌大的院子,几十间房舍,不仅一个家丁没有,连一个佣人也瞧不见,空旷而寂静,根本就瞧不出是一个官老爷的住所。

转身走进内院,方没几步,便听到一个妇人,带有怨色的声音响起道:“老爷,天色已晚,歇息去吧,明日再看也不迟”

紧接着便听到一个男子,略显迈老的声音,叹了口气道:“夫人,还有些事宜等我处置,你先去安寝吧”

那妇人心知多说无益,也叹了口道:“老爷,请保重身子,妾身去了”接着便见到一个头拢双鬓,斜插乌簪,身着素装的妇人掩门而出。

不用细想也知,这妇人便是黄子澄的家内,而屋内略显老迈的声音,就是黄子澄本人了。

凌霄见那妇人,穿过廊阁便隐没了身影,从暗处显露身形,朝那烛火通明的房间走去,方想扣打门环又一想:“不可,虽黄子澄识大体,明险恶,但我乃江湖人士,天子脚下不过一介草民,况也识不得我,若我说出事情的严重,无凭无据也很难信我之言,倒不如照计行事”

想到这里,便直径来到窗户之外,点指捅破了一个小洞,投眼瞧去,只见一个五十来岁的长者,房间内别无他人正是黄子澄。

只见其六尺来高,头发黑白参半,面目消瘦,一簇山羊胡,一身粗布麻衣,哪有官位显赫,一朝重臣的模样。

黄子澄乃当之重臣,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位时,便颇受器重,太祖皇帝病崩后,对于削权燕王,黄子澄在建文帝朱允炆面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文帝更是以万乘之尊,以先生称谓,(公元1399年)李景隆“灭判”战败,损兵折将共计数十万,燕王使计从中作梗,蛊惑圣聪,同时在众官员的压迫下,免去了黄子澄跟同为燕王之事尽力的齐泰二人官职。

但就算如此,暗里建文帝依旧信任二人,时不时宣召二人进宫商议削权之事,(公元1400年)去年十二月,因大将盛庸在东昌城大胜燕军后。

今年(公元1401年)建文帝才恢复黄、齐二人的原职,今日又得到战报,滹沱河,已被攻陷,燕军正紧攻夹河,节节战败夹河守城兵将此时已然折损有二,恐陷城不远矣。

怎乃忠心为国,面对如此惨败的局面,身为文官却束手无策,此时面目憔悴,忧心忡忡,心如刀绞,看着面前摆放的地图书信,愁眉不展。(没过多久,夹河便失陷,可怜伴君如白虎,黄、齐二人再次被罢免官职)。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军逐渐逼近京城,建文帝谋求与朱棣谈和,燕王一直对黄、齐二人心有不满,作为议和条件之一,便把黄子澄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但建文帝仍密令二人招募兵马。

南京城陷落前,明惠帝召黄子澄回京,尚未至京城,得报京城已失守,黄子澄放声痛哭,惊呼曰“为人臣而不得报国,是不忠也,可叹黄天不由正”

后黄子澄密谋继续反抗燕王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燕王朱棣亲自审问,黄子澄抗词不屈,被残忍*而死。

后收黄子澄遗骨葬昆山县(属今江苏省)马鞍山下;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黄子澄始得昭雪。清乾隆年间,追谥忠悫。

后有人题诗曰“如公节义振义秋,不负科名第一流。晁错计纾忧更切,景隆荐误恨难收。一朝鼎镬君臣薄,异代蒸尝奸宄羞。最是伤心株连处,还多十族入双眸。”

此时黄子澄的神情模样,全被门外的凌霄瞧在眼里,暗道:“看来今夜是不虚此行”转身来到门外点指叩门。

只听屋内黄子澄道:“进来...”凌霄自是没有要见黄子澄的意思,把早已备好的信纸塞在门缝内,隐侧在木柱之后。

想是黄子澄不见有人进门,心中暗奇,时间不大,便听到脚步声响,黄子澄心下甚疑,伸手开门之时,便见到一纸张掉落在地,心中更是疑惑,

捡起信纸,走出房门又四下看了看瞧了瞧,见确实无人,这才掩门进了房间,把纸张摊在烛光之下,细细观瞧。

只见其纸上写道:“无名氏拜上,今内忧未解,外患已至,素问翰林大人有定国安邦之能,今得消息东岛海外人计谋天下,势入黄宫,请大人务必做好防范的准备”

虽寥寥几句话,却吐露出了惊天的消息,黄子澄看罢大惊失色面朝皇宫呼道:“早对圣上提说,异族人不可听信,如今内忧外患并至,朝堂之上群臣之心又不能合一,江山势必落入他人之手,该如何是好,真是愧对先皇的恩赐”

惊叹到这里,又想起什么般,又出门左看右瞧,除了寂静的夜空,哪能瞧见半个人影,这封信仿佛是早就夹在门缝间般。

虽心中惊奇,但也知此事干系重大,不可拖延,喃喃道:“不可,如今只有面见圣上”说着话转身走进内堂,时间不大换了穿着,只见头戴乌纱帽,身穿紫红袍,腰细金镶玉,脚蹬云定靴,骑着一匹大红马从后门出去。

身后一名妇人喊道:“大人,这般时候,你要去哪里?”黄子澄在马上回应道:“进宫面圣,夫人早些歇息吧”声音已然飘出老远。

凌霄把这一幕瞧在眼里,心道:“有这等忠义之士辅佐,料可无碍;不过听其言语,倒像是知晓东瀛人的存在,这显得颇为蹊跷,如今已仁至义尽,接下来就看皇宫内作何处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