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武家萝莉好种田 > 第五十七章、进学

武家萝莉好种田 第五十七章、进学

作者:花色妖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17:26: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潭涂指导四人先在孔老夫子的牌位前恭立、磕头,再受了他们的作揖的拜见礼,算是正式拜了师,尚文私塾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启蒙教育的蒙学堂、一个是有望考取功名、年纪也偏大些的尚学堂,原本按照武家四个孩子的年龄本该分到蒙学堂先学些识字等简浅的知识,可潭涂记得武家孩子谈吐有序,不像是没入过学的,便额外问了句。

武行舟和武秋止学过四书中的论语、孟子和五经里的诗经、书经,以及孝经,剩下的两书三经曾经简略的读过。武夏至平常顽劣了些许,肚里其实也有不少存活,至少论语和诗经学而未忘,其它的早就随着逃荒丢到脑后了。

别看武暖冬懂得不少,但是对于四书五经还真不如几个哥哥,除了论语和诗经稍有涉及外,别的连碰都未碰过。

随着测试,潭涂大吃一惊,武行舟虽也不错,却顶多算是优秀,而武秋止足以称为小神童,随便抽出一篇即可朗朗背诵,连着曾浅读过的一些书籍中的篇幅也能背出一二,着实令潭涂高兴不已。要知道童子科,凡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童子科又称神童科,若予以出身便可同秀才般减免赋税,甚至可以入朝为官。

当下顾不得许多,潭涂命书童取来笔墨纸砚,又开始兴冲冲的考核武秋止书写功底,并且出了几道题。不出意外的,武秋止全部答对,甚至还加了不少自己的观点。

武夏至连连乍舌,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家弟弟,像是头一次认识,“三弟,你……你是什么时候学的,我怎么不知道?”

武秋止腼腆一笑,“你们农活忙,我在家闲来无事便借了小叔的书,翻来覆去的读几遍便也牢记于心。”

原先的村落没有正经八百的私塾,只有一位乡下修养的老夫子在村里弄了个学堂教孩子们识字,武秋止身体不好,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上课,老夫子只道武秋止爱读书并未多留意这个病弱的孩子,没想到他竟能融会贯通、自学成才。

潭涂经过和武家孩子的交流方知他们是逃荒而来,学业荒废了小半年,再一次赞叹起武家人的天赋。

武秋止也觉得有些怪异,之前他的记性是不错,可远不如最近。那些曾经读过一遍的文章书籍仍能徘徊在脑海里,隐隐留了印象。而背诵过的更不用说,仿佛深刻于心,不假思索的便可咏诵。脑袋像是一下子开了窍,一些问题更能看到深一层面,心性也比从前更稳定。

难道身体好了,连带着脑筋也聪明了?

武暖冬自然没想到是灵泉水的功效,以为是自家三哥天赋异禀、天生神童,那笑容挂在脸上美滋滋的,之前在四书五经那里受到的憋屈全部烟消云散。

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教育,一读一背。

潭涂经过对武家孩子的测试和了解倒是对入学方式有了新的想法,大方面没有变动,增加了一项入学测试,以便将有基础和没基础的孩子分开教学。尚学堂也细分了一下,分为科举班和杂科班。

武暖冬毕竟是个女娃又过于年少和武夏至在蒙学堂入学,武行舟对于科考入仕途没有半分兴趣,倒是迷上了珠算,对九章算术和缀术颇为感兴趣,所以进了杂科班。武秋止自然是到了科举班,他可记得家里那不少的洼田,若是他能在科举上走出一条路,暖暖想买多少地就能买多少,赋税什么的,完全不用顾忌。

第一天并没有上课,几个孩子告了假,到书铺买需要用到的书。武暖冬也想买点野史杂谈深入的了解下当今时态,当听说有珠算这门课时,武暖冬简直震惊了。

算盘本该是北宋出现的计算用具,竟然在中唐就被人熟知,也就意味着这里绝对不是正史里的唐朝。据听说算盘和珠算都是太平公主琢磨出来的,可谓是当世奇女子也。不过这位奇女子倒不像是穿越女般惊艳四野,也没有盗过后来人的诗词,只是在民用民生上有了很多小措施和小改进,所以武暖冬也不能确认这人是不是穿越来的。毕竟历史上的奇女子多了去了,比如妇好,那绝对是比穿越女要强悍很多的女人。

武暖冬抱了一堆书籍和哥哥们归了家,路上靠着武秋止细细翻读着,几本扫阅下来,倒是和武夏至爱好相同,对缀术很感兴趣。在宋元时期此书已经失传,后世只闻其说,传闻缀术里有精密的圆周率、三次方程的解法、天文历法等,内容极其深奥。而今是国子监算学课本,被收入《算经十书》中。

为了买这十几本手抄本足足用了一百两,让武暖冬开始怀念起活字印刷的妙处。唐代书籍交易活跃,书肆遍布全国,由于雕版印刷尚未普及,书籍仍以手抄为主,故以价格比较昂贵,一般每卷售价一千文,也就是一两。一本书最少三四卷,可见贫民百姓读书有多难。

武行舟也心疼不已,但是想到武秋止的前程便将那份心疼丢在脑后。武秋止则是默默盘算起以书换书的想法,暗想着要把新买的书挨个抄一遍,可以跟程子境交换着看,若是他不愿就把手抄本卖了,在买新书,总之不能让兄妹背负上如此巨大的负担。

武夏至脑筋压根没在进学方面,他是兄弟里面学武最快的,并不是说他是武学奇才,而是人越单纯越容易专心致志的钻研自己喜爱的东西。一得空闲满脑子的武功套路,一遍遍的循环。武行舟的身体素质和武夏至一样,两个人以硬家功夫为主,可是他脑子里转的不是照顾小的就是赚取家用,一分心自然武功提升不快。武秋止更喜欢读书,武功走势比较平和,注重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本身就是慢节奏内外兼修的功法进展自然快不到哪去,却是越发的耳聪目明。

武暖冬的万物博武仍然停留在二重巅峰,倒是三千丈到了第三重境界,对付四五个普通武者没什么问题。跟宋家大叔闲聊里得知,这里的武功多是硬派功夫,掌风削断山头这类的绝对属于传说,但是一掌拍断树倒是极有可能。

玉府里的武功秘籍本身不俗,加上独家的内功心法,武家自此在武林江湖闯出名声指日可待。

一个人的强大是有限的,一个家族的强大才是真正强大。只是武暖冬没有什么带领武家在大唐独领风骚的野心,她前世是情商普通、智商一般的小女人,今生也是如此,所以并不强行苛责哥哥们勤加习武、以武为生,但凡以后遇到险情,他们的武功足以自救便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