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收徒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收徒

作者:郁雨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1:59:33 来源:蚂蚁文学

雨连着下了两天,到第三天早上时雨水夹着冰粒落下,雪白的冰粒好似粗盐粒一般滚到地上很快就融化了。

似乎是这场冰雨将天上的水都下完了,到半下午时一直灰蒙蒙的天空开始变亮,久久未曾露脸的太阳羞涩的从云层中探出头来,努力的散发着热量,可惜地上的人们只感觉到寒冷。

不过太阳好歹是出来了,天气也变晴朗了。

黎宝璐让二林前去探路,得知前面的路段还好,这两天的冬雨并不影响赶路,加上顾景云和赵宁都已病愈,他们决定明天一早就走,下午就能到达汝宁城。

在走前,顾景云将曲父曲母和小宝找来,将一本《三字经》送给他,“你很有读书天赋,这个年纪正是启蒙最好的时候,莫要辜负了自己的天赋。”

小宝看了父母一眼才接过书,恭恭敬敬的应下。

曲父和曲母都很激动,双双跪下道谢,一本书是很贵重的,何况他们的儿子还得到了一个读书人的点拨。

顾景云看着他们道:“我其实很喜欢小宝这个孩子,他也很有天赋,若你们舍得我愿意收他为徒,将他带到京城读书。若你们不舍得那就算了。”

曲父一惊,他儿子才五岁,他当然不舍得。

这可是他努力了十三年才生下的儿子。

赵宁在一旁见了就劝道:“曲大哥,先生这是为了小宝好,他天赋虽佳,可要是无良师辅导,只怕也走不远。何况,”他顿了顿才道:“何况曲家能给他提供多好的学习环境?”

“读书不仅要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甚至杂记杂论都要有所涉及才好,这些书的花销便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还要提供笔墨纸砚及束,曲家真能供小宝读书科举?”

曲父一呆,怔怔的道:“我,我没想让小宝科举当官呀,那,那是贵人才有资格做的,我只想让他识几个字,以后可以去在城里找到不太累的活儿干就很满足了。”

曲父是很有野心的一个人,他建好了砖瓦房便想存钱给儿子读两年书,到时候再找关系进县城里让儿子做个账房或是小管事他就很满足了。

每个月不必下地就能有几百文的收入,这就是他最大的野心了,哪里还敢奢望儿子当官?

何况,顾景云到底是陌生人,他哪敢把儿子随便交给别人?

赵宁便偷瞄了先生一眼,见顾景云嘴角微翘,依然是那副不动如山的模样,心里就微堵。

他知道,先生是一定要收小宝做徒弟了,不仅为他对小宝的欣赏,更为了师娘。

算了,老师有事,自然得他这个做学生的在前冲锋陷阵。

于是曲父曲母退下时他也跟着出去了。

赵宁拿出面对爷爷奶奶及爹娘的演技,一脸惋惜的看着小宝道:“可惜通天之路就这么断了。”

曲母忍不住问,“公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赵宁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道:“你们可知我先生是何人?”

“不知道,但看着就是贵人。”曲母谄媚的笑道:“不然谁家能吃得起那些好东西,用得上那些精贵物件?”

赵宁抽了抽嘴角,话锋一转道:“那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曲父不好意思的笑,“公子在我家住了三天,我还真没问过公子贵姓,只知道里头那位贵人姓顾。”

“我姓赵,我家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只不过一乡绅而,不才去年才中了举人。”

曲父曲母张大了嘴巴,举人?!

赵宁又指了指堂屋道:“里面那位是我先生,他是今科状元顾景云,是汝宁秦氏的外甥,这次是代舅舅回乡收拢祖产的,你们应该知道汝宁秦氏吧?”

曲父勐点头,激动的道:“知道,知道,是帝师,秦氏是咱汝宁最大的望族,最大的大善人!”

“他舅舅现在是内阁阁老,你别看他年纪小,他还是太子的老师呢,如今他只有我和太子两个学生,不知道多少人想拜在他门下,要不是小宝与先生投缘,又聪明伶俐,先生也不会开口收他为徒的。可惜了,”赵宁看着小宝忍不住又叹了一声,“可惜了!”

曲父脸皮涨红,眼睛发亮,激动的差点晕过去,他想要抓住赵宁询问更多的情况,但赵宁已摇摇头走了。

曲母紧紧地拽着他的手臂,压低了声音掩饰不住激动的问道:“里头那位小公子真是太子的老师?我的妈呀,那要是咱儿子做了他的学生,他可不就成了太子的师弟了?”

曲父看看儿子,又看看堂屋,最后一咬牙将儿子推她怀里,大步往外走。

“当家的,那么晚了你还出去干啥?”

“我去找村长,你带着小宝先回去睡。”

曲父私心里有点不相信赵宁和顾景云,可又渴望他们没说假话,他觉得这事太过重大,他一个人根本拿不定主意,只能去找村长。

村长还是他们曲氏的族长,虽然只管着他们村这四五十户,却和里长,县城里的衙役们打过交道,见识肯定比他广多了。

曲族长刚躺进被窝就被叫起,心情很不爽,这么冷的天,舍不得烧柴,更舍不得点灯,除了往床上爬他们也没别的事干了。

爬下床的曲族长脸色不太好看,但很快他就惊讶的蹦起来,差点打翻桌上才点上的油灯。

“你说真的?汝宁秦氏要收小宝做学生?”

“不,不是,不是汝宁秦氏,那位公子姓顾,说是秦氏的外甥,他还是太子的老师呢。”

曲族长挥手打断他道:“他要真是秦氏嫡支的外甥那和秦氏有什么区别?”

他激动的道:“汝宁秦氏嫡支没儿子,外甥不就相当于半个儿子吗?”

京城太过遥远,太子的老师这个名头也响亮到不真实,真正让族长眼睛发亮的是汝宁秦氏这个名号。

他们村庄就归属汝宁城,谁都知道汝宁最大的家族便是秦氏,而秦氏嫡支更是人才辈出,出过首辅,帝师,阁老,旁支更是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在汝宁,哪怕是给秦家祖宅提供一篓青菜都是值得炫耀的事,更别说做秦氏外甥的学生了。

曲族长兴奋得坐不住了,“那你答应下来了吗?他说了什么时候带小宝去京城?”

曲父苦着脸道:“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族长,我可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才五岁,我怎么舍得?”

“蠢货,”曲族长拍着他的脑袋道:“这么难得的机会你还犹豫什么,难道你想小宝和我们一样一辈子在地里啃食,一年到头就吃那么一顿饱饭?能跟着汝宁秦氏,即便不能当官,吃饱穿暖总不成问题,何况他还不是要小宝为奴,而是要他当学生,那位赵公子说的没错,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啊。”

曲族长很想现在就冲到曲家求顾景云把小宝收下,但看了看天色还是按捺下了,他道:“明日我起早点,你今天晚上就给小宝准备好东西,我亲自和你去求他,他要是愿意重新收下小宝,以后不仅小宝能够飞黄腾达,就是我们整个家族,整个村庄都受益。”

曲父只能耷拉着脑袋回家,他还是舍不得他儿子,那位顾公子怎么就要去京城呢?

要是就住在汝宁该多好呀。

曲父一走,曲族长也睡不着了,叫了老妻和儿子们来商量,把家里的存银拿了一半出来,又让儿子去找曲氏的其他人家,道:“这可是全族的大事,大家有钱出钱,没钱出物,好歹不能让小宝太过寒酸的跟着人走。以后他要真出息了自然会念我们的情分。”

曲父一晚上都翻来覆去的拿不定主意,他既想让儿子出人头地,又怕儿子一去不回,从此就没儿子了。

但还未等他决定好天就亮了,外面贵人的仆人已经去厨房里烧水做早饭了,曲父知道,他们用完早饭就会离开了,是留是走他们必须拿个主意了。

只是他还在犹豫,曲族长却已经带着几位族中的长辈来了,他一来便带着小宝去正房那里求见贵人。

曲父张了张嘴,到最后还是沉默的跟在后面。

顾景云刚起床穿好衣服,听到有人前来拜见,他不紧不慢的擦了把脸和手,随手取过发带将头发绑好便出去。

曲氏众人看到顾景云这个形象一惊,曲族长更是眼睛发亮,他牵着小宝进屋,当即便让他跪下磕头,恭敬的道:“顾公子,听我侄儿说您有意收小宝为徒,这是他的福分,所以今日我特地带他来拜师……”

顾景云伸手打断他道:“我是有意收他为徒,他不仅聪明,品德也不错,但我并不是现在就带走他。我此次回乡是要处理些事,回程时还会经过这里,你们要是愿意他拜我为师,那我经过这里时便会停下,到时再把他带走,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

曲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并不是现在就把他儿子带走。

顾景云看向他道:“我知你家贫,对于亲传弟子我也从不收束,所以你们可以放心,他跟着我,吃穿用度皆不用你等操心。每年他都有假期,到时他可回乡探望你们。”

曲父感激涕零,跪下磕头道:“多谢贵人,多谢贵人!”

“你不用谢我,”顾景云看着他道:“我本不想收那么小的弟子的,即使他既聪明人品又好,但在生活上他未必能够自理。但不巧,内子也看上了你女儿,想要收她为徒,我想着一个是收,两个也是收,他们姐弟要是能一起也可以相互照应些。”

曲氏族人一呆,曲父更是怔然,半响才问,“太太看上了我哪个女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