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 > 第二百三十九章 诏书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 第二百三十九章 诏书

作者:郁雨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1:59:33 来源:蚂蚁文学

顾景云的欺君之罪早在黎宝璐用刀为皇帝挡了一箭开始便算了结了。

夫妻俩回到行宫后几乎是被供起来的,不仅宫人,便是外面把守的侍卫也对他们友好了许多,黎宝璐爬到墙上勾着手去偷墙外梨树上的大梨子时,墙下的侍卫还特友好的对她笑笑,温声提醒她小心点别伤到手。

黎宝璐沉默了一下便抱着两个大梨默默的飞下墙头,对顾景云道:“看来大家都很看好太子啊,你说我们的软禁什么时候结束?”

“短则今日,长则两日吧。”顾景云皱着眉看她怀里的梨,道:“这是酸的,不好吃。”

“这两个熟透了,我觉着肯定甜,”黎宝璐抱着梨的手紧了紧,立即把话题掰回正道:“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

“刚才来送饭的宫女不是说了吗,皇后娘娘来了,”顾景云嘴角翘了翘道:“皇后是曾外祖亲自为陛下选的,这些年来太子处境不妙,她更是被软禁在坤宁宫中,但她不但活得好好的,出来掌宫权不到半年的时间便能协助万统领清理后宫的钉子,你觉得这样的皇后是简单的吗?”

所以她肯定会想办法解除他们的禁闭,只是不知皇帝病得如何了。

顾景云才想着皇帝,正殿的内侍就来请顾景云去面见皇帝了。

黎宝璐也想跟上,但这次皇帝特意让内侍传话,他不想看见黎宝璐。

黎宝璐:……

黎宝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顾景云跟着内侍离开,脚特别痒的想跟上,但看到顾景云瞥过来的淡淡目光,黎宝璐要是控制住了自己的脚。

顾景云到皇帝正殿时,彭丹已经带着重臣们候着了,而太子和太孙也正匆匆而来。

皇帝依然半躺在榻上,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病容,看到顾景云便抬了抬手道:“你来,到朕这儿来起草圣旨。”

顾景云顿了顿方跪坐在榻下的蒲团上,捏起面前矮桌上放的笔。

皇帝扫了众臣一眼,淡淡的道:“黄河决堤案已告破了。”

众臣一愣,黄河决堤案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怎么这时候还翻出来说?

皇帝不理会他们的惊诧,继续道:“万鹏已调查清楚,四皇子的确牵涉其中,黄河决堤损毁农田,又害死了下游许多百姓,至今因此而流亡的许多灾民还未得到救助,四皇子当有不可推卸之责任,因此朕决定将四皇子软禁在宗庙边,让他赎罪,也让他为大楚社稷祈福。”

众臣:……

陛下,您是还想包庇四皇子吧,竟然不是以谋逆罪判他,而是要以渎职和贪污来判?

这两者从性质上就不同好吧!

只有万鹏知道,皇帝没有包庇四皇子,这次刺杀四皇子是真的没参与。

或许他有过这个念头,甚至和兰贵妃透露过这样的意思,因此才有了这次刺杀,也或许这完全是兰贵妃的自作主张。

但从他的审理和当时四皇子在刺杀现场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参与,甚至都不知情。

可是兰贵妃谋逆是为了他,而且他也用了鞑靼培养出来的人手去刺杀顾景云,只这一点皇帝就不会再忍他。

圈禁已是很好的结局了。

但顾景云不这么想。

顾景云斟酌片刻便开始落笔起草圣旨,他将四皇子列为第二号对手,第一号是皇帝,对他们俩的研究就没停止过。

他了解皇帝,自然也了解四皇子,四皇子那人自负骄傲,又胆大妄为,性格绝对外向,这样的人要一生被关在小院子里。

顾景云:呵呵

比之杀了他还要痛苦。

不过顾景云心情很愉悦的写下了这道圣旨。

皇帝继续第二个话题,“与鞑靼下达问责国书,边境进入战前戒备,任镇国将军为镇北元帅,统管北境十三卫,鞑靼若动兵戈,必要将他们拦在国门之外。”

“召回秦信芳,由他负责对鞑靼的一切事物,鸿胪寺卿从旁协助。”

顾景云的笔尖一颤,差点就没握住笔。

他紧了紧手,良久才平复下心绪,而皇帝已经交代了对鞑靼的外交方针,尽量不起战事,可一旦兴兵就不得退缩。

顾景云稳了稳心神才落笔起草这封召回诏书,他舅舅平反了,这封诏书还是由他亲自写下的!

皇帝眼角的余光一直注视着顾景云,见他眼睛微湿,拿着笔的手都微颤了却还是绷着一张脸,一直烦闷的心情总算是略好了些。

底下的众臣却心思各异,有真心为秦信芳高兴的,也有心生忌惮的,而彭丹心中则复杂无比,作为师兄,他应该为秦信芳感到高兴才对,但内心深处他并不想他回来。

只是一个顾景云便能号召起秦家这么多人脉,若是秦信芳亲自回来,他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还能坐稳吗?

不过此时没人顾虑他的感受,大家都在心中计算圣旨和公文快马到琼州,再从琼州把人接回来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国书送往鞑靼,与鞑靼交涉约定谈判的时间差距,秦信芳是否能赶得上第一次交锋。

而皇帝紧接着要立的圣旨却吓得他们瞬间把这些都忘光了。

皇帝道:“接下来便立继位诏书吧。”

正殿里一静,大家全都一脸懵逼的看着皇帝。

您不是一直忌讳这个吗,怎么突然想通了?

而且现在还需要立继位诏书吗?以现在的形势不是应该等您驾崩了直接由太子即位吗?

皇帝看向太子和太孙,复杂的道:“由太子即位,立皇太孙为太子。”

太子忙跪到地上,刚要谢辞,皇帝就抬了抬手道:“朕的时间不多了,我们父子之间也不用弄那些三辞而授的戏码,让礼部和户部开始准备登基事宜吧,朕只怕见不到大楚与鞑靼的谈判了,故登基之事不可怠慢,朕走后你务必以最快的速度稳定局势,至少不能给鞑靼以可趁之机。”

太子沉默的跪在地上,半响才磕头谢恩。

皇帝满意的点头,他这个儿子万般不好,这点却是好的,不做无谓的事情,听得进建议。

说完这些,便是皇帝具体的身后事了。

其实帝王对身后事一般都不忌讳,登基后皇帝就要着礼部和工部准备陵寝,而一个皇帝的墓有可能耗时十几年都建不好,而他想到一点便会让工匠去修改增减,所以世间跨度非常大。

而当今的陵墓是他及冠后便叫人开始修建的,陆续修了七八年便修好了,但后来皇帝日渐奢靡昏聩,自然不满足于之前建的陵墓,因此又改建了,加上陆续收罗来的随葬品,当今的陵墓都快能与本朝的太祖皇帝媲美了。

所以皇帝毫不避讳的让顾景云记下,他死后必须随葬的东西,除了他习惯用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书籍,他喜欢的古董,玉器,瓷器,布料,甚至金银也必不可少。

除了这些,还有他最喜欢吃的东西也得放进去,当然,皇帝嗦这些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主殿的耳房中单噼出一间来,让兰氏殉葬。”

众臣再次一惊,同情兰贵妃的同时不由感叹,看来皇帝是真的很喜欢兰贵妃啊,死了都要她随葬在侧,就是可怜了点,竟是以奴婢的身份殉葬。

起草诏书的顾景云嘴角一挑,轻快的将所有诏书都写好,然后上呈给皇帝。

皇帝只翻了兰贵妃殉葬和给鞑靼的国书,其余都交给了彭丹审阅,若是没问题就盖章发出。

事实证明天才就是天才,顾景云虽没有干过这活儿,却不论格式和遣词造句都堪称完美,就是彭丹存心找茬都找不到。

于是苏总管将玉玺捧出来,印了红泥后握着皇帝的手轻轻的将圣旨都盖了,剩余的便是交给礼部去宣告圣旨了。

众臣正要退下,皇帝就突然扭头对彭丹道:“开平案已查清,当年的谋逆与骏德并无干系,不过结案文书还得大理寺整理证据后才能发出,因此平反需要一定时间。但朕既要把他召回就不能让他露宿街头,将当年查封的秦府和秦家的家产整理好来还给他,流落出去的部分从朕的内库中补上。”皇帝淡淡的道:“你既是首辅,又是骏德的师兄,此事便由你来办吧。”

彭丹严肃的低头应“是”。

顾景云似笑非笑的扫了他一眼,想要跟着众臣退下,皇帝却留下他,“陪朕说说话。”

众臣心中已无波动,平静的退下。

等人走后皇帝方道:“刚才朕看到了,你在讥讽彭丹。”

顾景云淡淡的道:“陛下看错了。”

“这就是朕不喜欢你的原因,”皇帝道:“秦家人都坦诚,你舅舅要是讥讽了谁,他一定不屑隐瞒,朕都看出来了你还骗朕,而且脸上永远无波,就好似个木头人一样。”

“臣一直以为陛下很喜欢臣的,毕竟您隔三差五就召臣进宫下棋说话,”顾景云犀利的道:“至于陛下说的坦诚,臣觉得陛下一定不会喜欢。”

“你不说怎知朕不喜欢?”

“臣不敢坦诚,因为臣在京城中毫无根基,而我舅舅够坦诚,因为即使对方知道被舅舅讥讽了他也什么都做不了,最多只能讥讽回去,陛下,臣一个流放地出来的小子可没有这样的胆魄。”

意思是这一切都是你害的。

皇帝气了个倒仰,苏总管第一次不赞同的看向顾景云,提醒道:“顾侍讲,陛下不宜动怒。”

顾景云拱手,毫无诚意的道:“臣知错。”

皇帝感觉更气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