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 > 第二百十八章 引导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 第二百十八章 引导

作者:郁雨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1:59:33 来源:蚂蚁文学

顾景云带着孩子们便吃便上课,从小麦说到水稻,从它们的生长环境说到产量,再说到加工工艺及能做的食物,等把这些说完他们的美食也去了一半。

然后大家都渴了,大家从书篮里拿出茶壶来倒水喝,小胖子纠结的问道:“先生,您该不会还要给我们说茶吧?我今天可没喝茶,喝的是白水。”

顾景云瞥了他一眼道:“不说茶,吃你的点心吧,填完了肚子我们来赏景。”

顾景云抬头望向远方,嘴角蘸着笑意道:“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书院和整个北城,你们来与我说说你们在这上面能认出多少地方?”

孩子们立即扭头似望,居高临下的眺望,果然发现许多自己觉得熟悉的地方,立即惊叫道:“那儿不是状元楼吗,我看到状元楼了,上个月我大哥带我去状元楼吃过饭,里面的桂鱼可好吃啦。”

“那座山我认识,是护国寺所在青峰,没想到从山上看它是这样的,看着好小呀……”

“那是德胜门吗?看着一点也不像,今年元宵我还和我娘去那里玩过呢……”

小弟子们发现从山上眺望下的景色跟平时见的很不一样,新奇得不得了。

顾景云任由他们讨论,只不许他们靠近山边,旁边也有校舍派来的校丁看着。

黎宝璐一直默默的跪坐在顾景云的身后,此时不由问道:“你是怎么教他们《论语》的?”

“和舅舅一样,孩子们很聪明,并不用我时时引导,”顾景云对她笑笑,“只要我教的知识他们有兴趣听进去,而不是昏昏欲睡,那他们就算学到了。”

“我要见证一位好老师的成长了呢?”

“所有的老师都已教授出一位杰出的帝王为荣,因为帝王统治万民,他的统治思想有可能源自于他的老师,这就和自己规划了一个国家一样,很具有成就感。”

“包括你吗?”

顾景云点头,“这是一件很使人振奋的事,但帝王也往往身不由己,所以我认为只他一人,有许多事都可能做不到。他需要有和他共同理想,共同理念的臣子和执行人。”

顾景云看着他活泼好动像顽猴一样的弟子们,“他们全都是国家的希望。习礼仪方知荣辱,而读书识字后方能习礼仪。要让全大楚的孩子都读书识字……”

顾景云摇头笑笑,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异想天开,“那得农业与商业极度发达,百姓都吃饱穿暖才行啊,因为温饱才能想到这一点。”

“会有那么一天的,”黎宝璐轻声道:“我们的先祖是钻木取火的野人,但你看现在,”黎宝璐的手画了一个圈,道:“我们会做火石,会种植,会织布,会养殖,离你说的那一天或许还很遥远,但我们一直在为之努力不是吗?”

“先生,师娘你们在说什么?”小胖子兴冲冲的跑过来,眼睛却紧紧地盯着书篮里的叫花鸡,有三只的封泥还没拍开呢,里面肯定还是热的,似有似无的香气飘来,似乎很好吃。

“我们在说你们什么时候能让农民的水稻亩产过八石,小麦过七石。”

小胖子一呆,“先生,刚才你不是说户部现记载的大楚水稻均产才三石,小麦才两石吗?”

“没错。”

小胖子就噘着嘴道:“那您的要求也太高了,竟然一下子要增长这么多,而且我们又不是农民,又不会种地。”

顾景云看向黎宝璐。

黎宝璐就逗他道:“民以食为天,你以后是要为官做宰,青史留名的,那是不是要服务于民,解决他们的民生大计?”

小胖子歪着脑袋将这话过了三遍,确定没问题后才点头,“可我不会种地。”

“你可以学,”黎宝璐看着他的眼睛道:“知道为什么粮食的亩产很难提高吗?”

小胖子摇头。

“因为会种地的人且识字的人太少,”黎宝璐慨叹道:“农民会种地,却少有会识字的,他们也很少会去往深里去思考,你们识字,也会思考,但你们不会种地,因此你们也不会去想种地的问题,粮食歉收后大家不是怪天灾,便是怪民祸。但天灾民祸常有,你们有没有想过怎样让粮食在天灾前也丰收,或是不歉收?这得你们会种地,会种了才会思考,才会去想解决的办法。”

小胖子依然懵懂,“为什么农民不识字,不会去深思?而我们识字了就会深思?”

“不是识字了就会深思,也不是不识字就不会去深思,而是……”黎宝璐想了想突然对他道:“大旱过后必有蝗灾。”

“是蝗虫吗?为什么?它们不需要喝水吗?”小胖子显然是一根筋儿,黎宝璐突然换了话题他也跟着换了,只紧跟最后一句。

黎宝璐嘴角微挑,“因为蝗虫喜欢温暖而干燥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他们繁殖得特别快,生长发育快,存活率高,所以大旱以后常有蝗灾。”

“你看,你知道要问为什么,但你去乡下问那些地里劳作的农民和孩子,这条你不知道的道理乡下近乎所有的大人小孩都知道,可他们却不知道为什么,也不会去问为什么,因为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口口相传,只需记住便能保一命。他们会在旱灾过后抢收粮食,抢挖野菜,抢摘树叶树皮,因为蝗灾过后这些都会不复存在。”

小胖子震惊了,“树叶和树皮还能吃?”

“当然,人饿极了人肉都能吃的。”

小胖子沉默,“那就没有预防蝗灾的办法吗?”

“那你觉得有吗?”

小胖子皱眉,“不让蝗虫长那么快,不让它们生那么多就好了。”

黎宝璐提醒道:“蝗虫是卵生,它们喜欢把卵产在干燥的田地里,已经干枯的河岸边。”

“把它们全都踩死!”小胖子握着拳头道:“不然烧死。”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黎宝璐道:“他们能知道旱灾过后有蝗灾已是祖先的经验口口相传下来的,要想控制蝗灾的方法也传遍大楚,何其艰难。”

小胖子开动脑筋,“可以让衙门的人公告,让人印了书发给他们呀。”

“朝廷政令也有不到之处,印了书他们既买不起也看不懂。”

小胖子整张脸都皱起来了,“那怎么办哪?”

黎宝璐和顾景云皆含笑看着他不语。

小胖子福至心灵,从头到尾又想了一遍,拍掌道:“我知道师娘的意思了,关键在于会想!会想了便会问为什么,然后就会去寻找答案,但不识字的农民们只会遵照经验,很少回去思考,即便思考了也因为不识字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发现记录下来。”

黎宝璐点头,鼓励的看着他。

“要让农民们都识字很难吗?”

“很难,”黎宝璐怅然道:“一百户中难有一户识字,你说难不难?”

小胖子不太能理解,因为他从记事起就要读书,小时候是要读些简单易懂的唐诗,后来开蒙了便读《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的书认字,等把字认全了就读《论语》,《诗经》,据他爹说他以后还要念《中庸》,《大学》,《春秋》和《左传》。

他不想念书还要被打手心,他爹还会不给他吃饭,罚他跪祠堂,他以为这世上只有不想读书的人,原来还有不能读书的人吗?

黎宝璐没有再说下去,今天教他的已经够多了,再多这孩子就要消化不了了。

见小胖子木木呆呆的站着,黎宝璐就扭头对顾景云道:“这孩子很好。”

顾景云嘴上嫌弃道:“就是太胖了,毅力不强,好在行事一根筋儿,不然就要无可救药了。”眼里的自豪却掩饰不住。

毕竟是自己教的第一批学生,顾景云很用心,比在翰林院工作用心多了。

小胖子虽然一根筋儿,但毅力的确不强,他还没思考出什么东西,鼻子再次一动,又开始盯着书篮里的叫花鸡看。

黎宝璐好笑不已,拿了一只裹了泥的叫花鸡出来,笑道:“把你同窗们都叫来,我们吃鸡。”

小胖子欢唿一声,冲同窗们吼了一声就先坐在黎宝璐面前,占了个好位置。

黎宝璐将封泥拍开,鸡的香味就涌出,泥里还裹了一层荷叶,将荷叶揭开,清香味便悠悠地飘散,那些本来还在叽叽喳喳赏风景的小弟子们立即跑过来乖乖坐好,眼巴巴的看着黎宝璐手中的鸡。

黎宝璐拿了匕首将鸡肚子划开,把里面填的料都倒出来,这才将鸡切开分下去。

一共有三只鸡,二十个孩子吃当然不够,但之前大家已吃了不少东西,只是尝个味还是可以的。

小胖子快速的啃完自己的份额,开始巴巴的看着那些被放在盘子里的填料,那是鸡肚子里倒出来的东西……

黎宝璐好笑的分了他一些,“我有些明白你为什么会那么胖了,你爹是干什么的?”

“我爹还在读书呢,不过我祖父是户部的侍郎。”

“难怪这么胖呢……”

小胖子不是很懂,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吃食上。

黎宝璐挑了蘑菇给顾景云,“你喜欢吃的。”

大家吃饱喝足,又在山上玩了近半个时辰,消食得差不多了才慢悠悠的拎着书篮下山。

此时书院已经放学了,孩子们一下山便毕恭毕敬的恭送顾景云夫妇,等他们俩人走没影了才蹦起来往书院大门跑,“哦哦哦,放学了,我们去抓蛐蛐喽”

“噢噢噢,放学了,我们逛街喽”

“嗷嗷嗷。放学了,我们去骑马喽”

顾景云听到后面传来的鬼哭狼嚎,愉悦的笑了一声,然后在看到前面巨大的荣誉墙时一顿,笑容渐渐收起,“不知道妞妞何时能与他们一样进学。”

黎宝璐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是清溪书院的荣誉墙,正面是男院,背面则是女院。

黎宝璐走上前去看,发现舅母和婆母的名字都在上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