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隐动仙魔 > 溯源篇 前尘往事 第五十二点五回,支线第五十九节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王隐想象得那样糟糕,王隐今生不解的宿命在冥冥中早已注定了他与孙谜的生死缘情。借着山峦锦绣的无限衬托,王隐的心灵深处启迪着自己:男女之事自不可操之过急,此事必有转机……

果不逾越上天的安排,不一会儿,孙谜游荡在那蜻蜓曼舞的山花烂漫处,羞红着那几近出水的容颜,满眼柔润地望着王隐说:“三顺大哥,和您在一起,谜儿真的觉得很开心很开心,不知三顺大哥是否愿意经常陪谜儿出来玩耍,忍受谜儿的任性?”王隐听着这话,心里暖和了许多,不禁幽默地说:“孙小姐怎么又叫三顺叫大哥了,从称呼三顺‘恩人’到称呼三顺‘公子’,三顺已经是好不容易听习惯了些,孙小姐这不是糊弄三顺么,真是的。”孙谜马上辩解说:“不不不,不是那样的。谜儿……谜儿仅仅只是想知道,三顺,你……你是否愿意……是否愿意和谜儿在一起,是否会嫌弃谜儿?”王隐见孙谜总算把意思给说明白了,只好顺势答道:“我愿意一生一世守候在谜儿身边,永远也不会嫌弃谜儿的。”孙谜听到这句话后,心中的顾虑马上瓦解,放心大胆地拥入了王隐的怀中。

待二人返回衡山别院,已是夕阳的余晖红透了半边天的黄昏暮时。

谁知,天意弄人、好事多磨、世事难料,一回到别院,苏统领就紧急跪拜在孙谜的脚尖之前,放声哭泣道:“小姐,大事不好了,庄主夫人她老人家已于昨日仙逝,庄主命我等尽快启程,护送小姐返回华山。这是庄主亲笔撰写的飞鸽传书,请小姐过目。”随即将一纸卷轴递到孙谜手中。

孙谜接过书信,立脚未稳,双眼跳动须臾后,立即仰头一倒,又一次转入了昏迷……

王隐再次将孙谜抱起,在苏统领的指引下,抱进了小姐的闺房。王隐这次主动跟苏统领说:“苏大哥,贵庄的孙小姐已与在下私定终生,为了保证小姐安然无恙,请允许在下逗留此处照看孙小姐,不知苏统领能否答应?”苏统领顿时弹跳起来一惊,说:“啊?竟发生了这等事,这……这可如何是好呀?我和众护卫们必须马上护送小姐赶回凌岳山庄,那公子您怎么办呢?”王隐说:“如果方便的话,我可与苏统领一同前往,一路上也可贴身保护小姐的安全。要是实在不可,三顺离去便是,他日再奔赴华山向贵庄庄主迎亲。”苏统领稍微思考了会儿,最终硬着头皮说道:“既然公子与我家小姐确实已经相恋,苏某就做一回主,请公子与我等一同前去,回到华山后,苏某替公子将相关情况向庄主禀明。”王隐立即抱拳谢恩。

趁着渐渐黑去的夜色,庞大的骑射队伍很快窜出了衡山的山谷崎岖处,疾驰着向北方开进!

话分两头,第二天一早,正值艳阳高照之时,赶了好几天路的赵轻灵带着孩子,拉着一位已经醒酒的颓废男子再次来到了生她养她的故乡、大宋第一繁华都市——首都汴京(又称“汴梁”、“汴州”、“宋都”、“开封”)。

当赵轻灵的马车开到昔日的西河大元帅府的时候,眼前呈现的却是另一番亭台宫阙的辉煌景象,不知什么时候,这里已经成了某位王爷奢华享乐的私宅。

赵轻灵急忙拨开马车的车帘,望着李中原问道:“这里怎么不一样了,我爹的元帅府呢?我爹去哪了你可知晓?”赵轻灵的嗓音宏亮而空灵,李中原那发直的两眼在嗅到此等气味之时,更显痴迂。李中原渐渐抬起了他那苍白的脸,万分自责地说:“轻灵,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岳父大人。”此刻的李中原,虽然已是斗志尽丧,但是神志还算清醒,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既然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李中原决定不再隐瞒岳父大人已死的事实了。

赵轻灵很不理解,问:“废人,你又在胡说八道些什么,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开口闭口都是对不起我和我爹,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今天必须给我说清楚!”李中原直接了当地开口:“三年前,我去庐山与江湖各路人马一同争夺吴真修的《催尸宝典》,可惜我迟到了,他们打了许久,我才找到他们大决战的地点,就是仙人洞下方的那片大树林。当时,岳父大人先我一步赶到,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我亲眼目睹到了王归从岳父大人背后一剑刺死岳父大人的经过,我当时离得远,根本来不及出手阻拦……”赵轻灵马上一巴掌甩来,重重地拍在了李中原脸上,怒问:“为什么要瞒着我,为什么不早点说……”又连续扭打了李中原很多下,就像忍无可忍的妈妈打不听话的小孩子那样打。

满脸红痛的李中原巴不得爱妻打重些,打得越狠越好,最好能直接将自己打死掉,从而可以真正的解脱掉人世间的恩恩怨怨、无限苦海;从而为自己犯下的滔天大错承受应有的责罚;从而告慰岳父大人的在天之灵,为自己没能手刃王归这个大仇敌给岳父大人一个说法。

可是,赵轻灵再怎样的生气,再如何的悲痛,赵不端也不可能再回来了,何况赵轻灵与李中原还是夫妻,不管生多大的气,也不至于、不可能、不需要杀死自己的丈夫来为那件过去了的事作代价。

赵轻灵悲愤至极,嘶哑着嗓子望着李中原大声说:“你给我滚,‘滚’,我爹看错了你,我也看错了你,赵家没有你这样的女婿!既然是王归那个人面兽心的畜生干的,你就应该去把他的脑袋给我砍下来,拿回来放到我爹的牌位前去祭奠我爹,而不是没日没夜的趴在胶东酒馆的桌子上‘吃酒’!”

李中原有气无力地从马车上踏了下来,重重地跪在了妻子的面前,下定决心地说道:“娘子放心,我在有生之年,定会想尽一切手段,必取王归人头前来拜谒岳父大人的英灵!而且,岳父大人交代我的那件杀化尘的事,我也一并替岳父大人了却了那份心愿,让岳父大人在黄泉路上……一路走好。”说罢,李中原孤身一人调头便走,准备再次回到凌岳山庄去,因为在整个当今天下,有且仅有孙绝路一人才能帮助自己达成心愿:杀王归、除化尘。然而,令李中原始终不解的是:那位确实非常信任自己的义父却迟迟未将“催尸大法”传授给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

赵轻灵望着渐渐走远的这位“痴傻”的夫君、李郎、相公、官人,心中突又浮现起亲情的波澜,不过,望着丈夫远去的背影,她并没有吱声。

风云骤起,风声鹤唳,莫测天机,物换星移……

在江东越地的一处草木茂盛处,簇拥着一垒诡异的幽山,冠名“雁荡山”。此山曾一度位居“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首,唐宋名流称颂其为“东华百变,游寝双绝”的吴越山宗。

“雁荡”之名,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此山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大奇景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华夏之最。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丛原纵深处有隐隐步履声传来,想必是外乡人进山——不知何去何从。果不其然,一位裹着蓝布裟衣的中年尼姑从草丛间徒步行过,那尼姑一只手托着钵盂,一只手数着一串老长的佛珠,瞧上去满面饥渴、呼吸不畅的样子,定是又累又饿,好些时日没化到缘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