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筝歌(清穿皇太极) > 87.【三营战败以身殉】

筝歌(清穿皇太极) 87.【三营战败以身殉】

作者:枼青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18:30: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后,我精疲力尽地抵达沈阳。qiuyelou抚顺遇袭后,每一个入城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搜查。只要是城内没有可以作保证明身份的人,一律不许入城。我让官兵带信去给范文程,他知道抚顺失陷后,便想尽了办法联系我,可惜消息根本难以穿进城里。

我在沈阳的范家,终于得以好好睡上一觉。

抚顺失守的第四天,仍然没有任何新的消息。我唯一能得知的就是,除抚顺外,遭到金兵进攻的东州、马根丹两城相继失守。东州守将李弘祖,马根丹守备李大成皆战死。连带抚顺方圆百里的一百一十五座台、堡相继沦陷。金兵共俘获人畜三十万。

这一战,□□哈赤可以说是大胜而归,不仅拿下了抚顺重镇,更是大大震慑住了明廷。明末清初的辽东之乱,也至此启。

据说抚顺失守的当天,广宁总兵张承荫和辽阳副将颇廷相,海州参将蒲世芳闻警率兵一万来追。这集结的一万大军从广宁出发,疾驰了四日,竟然还没有赶到。兵贵神速,解抚顺之围,大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明军失陷抚顺后,山海告警,朝廷大震,估计那安养天年的神宗皇帝,也吓得在皇宫里捏冷汗。大金这一击,又快、又准、又狠,带着十足的把握和信心来的。这是对明第一仗,不打得漂亮,如何能开启后头漫漫三十年的通往紫禁城之路。

到了第五日,张承荫的援兵终于赶到抚顺,与金兵在城外对峙。张承荫的援军,是辽东如今唯一能解救抚顺的希望。只是他的一万大军,刚抵达城南墙口外时,便遇到了另外一个头疼的问题,便是蒙古人。原来先前云集在抚顺的蒙古二十四营还没有撤走。蒙古宰赛、暖兔各营仍集扎于辽河西岸;察哈尔丹汗的兵马则由西向东压逼过来,炒花部屯兵镇静堡外。而兵力最强的金兵,则驻于抚顺东,与城西相呼应。

这个四面楚歌的阵势,估计吓得张承荫也不敢轻举妄动。勇猛如王命印,也成了金兵的刀下鬼,张承荫官居二品,哪里是敢以身犯险,殊死一搏的。于是下令分营列队,跟在金兵背后缓缓东向。□□哈赤获讯,立即令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乘势拔营回击。时明军分三处据险、掘壕、列火器安营。

抚顺的战报一刻也没有听过,沈阳城几乎所有人都聚集在教场前,静候夺回抚顺的佳音。

然后这之后传来的消息,却令整个辽东,陷入了黑夜般的沉寂。qiuyelou

明军与金兵对峙,企图以三营分进的方式决战。双方于抚顺关东边外陷入激战。战不多时,金兵便将明军的三大营层层围困。明军见势不能敌,右营游击刘遇节率先逃走,随后各营相继溃乱。金兵随后追杀,明军死伤无数。总兵张承荫及副将、参将、游击、千总、把总等官共五十余人,全数阵亡。其余残部四蹿逃亡,金兵追击四十余里杀之。

抚顺解围之战,明朝再一次大败。

抚顺虽失,已成定局,但不幸中的万幸,金兵并未屠城,而是能掠则掠,其余如数驱之。

辽东总兵官张承荫战殁,总兵之位遂落空。眼下正是辽乱之始,神宗会派谁来镇辽呢?这个时候,唯有一个能得民心、定军心的将领,才能胜任此职务。于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被搬上了总兵之位。这个人就是李成梁第二子李如柏,被临危受命,重返辽东总兵的位置上。据说是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惟贤等合疏荐李如柏,因念李家在辽东的威望,令奴酋忌惮,故神宗亲自下令,遣其复镇辽东,又令辽东巡抚李维翰由广宁移驻辽阳,以强化辽东的御守。

除此以外,神宗还亲遣兵部右侍郎杨镐经略辽东。兵部侍郎,乃是明朝从二品的官职,这个杨镐和张承荫一样,是二赴辽东。他曾在万历三十八年就巡抚过辽东,这期间他就曾袭击过蒙古的炒花部落,最后被给事中麻僖、御史杨鹤弹劾,辞官回乡。除了巡抚辽东外,杨镐还曾经略朝鲜军务,李成梁的第五子李如梅就是他手下的副将。据说两人关系到了情同手足的地步,当年丰臣秀吉大举进兵朝鲜,为抗倭寇,杨镐还曾为了让李如梅领功,而误了军情,导致此役大败。

这任命书一下,□□哈赤便马上与大明言和。而我知道,即便如此,辽东明军的守边兵力要对抗金兵,仍是捉襟见肘。□□哈赤的言和,不过是在拖大明皇帝的耐心。

李如柏这个名字,我算是熟悉的。那个当年救下我性命的李如柏,我对他的知晓,便是当年他和舒尔哈齐的姻亲关系了。万历十六年,因御史任养心言:“李氏兵权太盛。姻亲厮养分操兵柄,环神京数千里,纵横蟠据,不可动摇。如柏贪淫,跋扈尤甚。不早为计,恐生他变。”而被罢官,休养在家多年。全辽东都知道,李家二少是个放情酒色之人,如何真的只是为了拿李成梁的儿子这个幌子来吓唬建州,未免有些太缺乏考虑了。

自我来到沈阳后,便在家中专心研学治疗“肺痨”的方法。范文采的病症似乎在引昂天莲入药后有所好转,但身体仍是每况愈下。这种慢性病症,在得不到根治的古代,只会将人的体质一天天地拖垮,我看在眼里,却也无能为力。

范氏兄弟虽然考取了秀才,但不谙生财之道的他们一如既往的清贫。就连那六夫人留下的青乌药铺也维持不下去,只能转手给他人经营。

抚顺的一战,令范文采对明朝耳朵失望愈深,他也愈加确信,这大金的下一个目标,多半就是沈阳。

“若沈阳打起仗来,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他们兄弟二人在沈阳生,在沈阳长大,家中也没有什么别的远戚。沈阳若失守,除了降金,别无选择。虽然我知道对范文程而言,归附大金或许才是真正能让他施展抱负的选择。只是降金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贪生如李永芳,也在那抚顺城楼上,一时间犹豫不定。

我看范文程好似整日忧心忡忡,虽未曾在表露一言,但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前有龚正陆从建州巴克什,后有李永芳走投无路降金之举。沈阳,危在旦夕,他若再不下定决心,考虑前路,只怕又会错失良机。

于是我挑了一日晚上,打算跟范文程好好聊聊。

这晚入夜,待范文采睡着后,我才来到范文程的屋前。我知道他每日都睡得很晚,今日也是一样,里头还亮着烛火。他伏在案前,正在专注地读一份信。

“文程,咱们好好聊一聊吧。”

我跟我这个明朝的弟弟,十多年来,未曾与他敞开心扉地谈过。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赫图阿拉,如今局势和从前大不一样,我也该好好为范文程盘算一下。

他把信收了起来,“姐姐,坐吧。”

“文程,今后你可有什么打算?”我开门见山。

他沉默了一会儿,苦闷地说了一句,“我……不知道。”

“你想降金吗?”

“……可我不能。”

我清楚地看见他眼里窸窣的火苗,却仍是黯了下去。

“大哥抱病在身,你如今也无人可以依靠,我不能走。”

“如果我在沈阳,成了拖累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累赘,那我宁愿连夜就启程离开。”

“我并非这个意思——唉,”他叹气,“总之,我不能走。”

来硬的不行,我打算跟范文程讲道理,“你年方二十出头,正是大好的时候,以你的才华,你真的甘愿过流民一般的生活吗?四处逃亡,无家可归,食不果腹……”

“姐姐,你真的觉得……沈阳不时便会开战吗?”

他这么一问,我也开始有些开始怀疑,抚顺失陷后,大明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都在担心这战火烧到沈阳来。而至于金兵下一步的动作,我们却不得而知。

“抚顺已失,这下一个城池,不就是沈阳了吗……”

范文程却若有所思道:“除了沈阳,恐怕还有另外一个重镇。”

“是哪?”

“清河堡。”

清河堡!这个地方在沈阳和辽阳之间,西南距辽阳不过百里。我对“清河”二字略有耳闻,是在抚顺茶楼里听那评书先生提到的。清河虽然城小人稀,但城周四里,四面环山,势极狭隘,更是号称“天险”。

范文程摊开地图,与我分析道:“清河与抚顺的相似之处在于,两城皆是兵家必争之地,且地理位置非常扼要。你看,清河北控宽奠,南枕辽阳,左近沈阳,右近瑷阳。抚顺是赫图阿拉向沈阳的必经之路,而清河则是赫图阿拉向辽阳的必经之路。我若是□□哈赤,便会绕过沈阳,先攻下清河堡。两座要垒到手,再深入辽阳和沈阳,乃是万全之策。”

他分析的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让我不禁倾向于他的看法。眼下明廷把重兵都放在沈阳、辽阳、甚至叶赫这些地方,却独独没有考虑过清河。这对金兵意图的错估之举,只怕又会让大明迎来一场败仗……

“所以,我还想留在沈阳,再多陪你和大哥一些日子。”

我心生怜惜,范文程这个孩子,真的是可怜,父兄无法给他什么,如今还要靠他一人独自撑起整个范家。背负着仁义忠孝,如何能安安心心走他自己的路呢?

“文程,人生在世,有取就有舍,自古忠义难两全……你那么聪明,一定明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