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筝歌(清穿皇太极) > 40.【番外篇】凤凰于飞

筝歌(清穿皇太极) 40.【番外篇】凤凰于飞

作者:枼青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18:30: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要去马市,等一个人。qiuyelou

——倘若你找不到他了呢?

——我会在马市搭一个帐篷,等他。

——若还是等不到他呢?

——那我就边烤羊肉边等他。

【万历岁壬辰】

丰臣秀吉大举进兵朝鲜,朝鲜之役起,然朝鲜八道武备废弛,遂向明朝求援。

神宗以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因此,明廷答应派兵出援,渡过鸭禄江,居大明领土辽东半岛宽奠堡。

初战不利,后增援,首除平壤之贼。

九月,建州卫佥事都督□□哈赤听闻,因与朝鲜唇齿相依,愿出兵援助朝鲜。朝鲜王宣祖拒。

十月,李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并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为副总兵,决心派遣各军援助朝鲜。十二月,经略宋应昌、李如松率军七万人东渡入朝,次年正月初六日抵达平壤,初八日合兵进击平壤,一举攻克,歼敌一万余人,俘获无数,日军逃窜。明军大获全胜。

史称——平壤大捷。

班师回朝,途经沈阳驿,李如松勒马下令:“传令全军,原地休息,生火造饭——”

“大哥,你不留下吃饭吗?”

“二弟,五弟,你们二人留下守军,我另有有军务在身,还需离去片刻。”

李如梅没有多想,当即答应了下来,李如柏听后却是神色一变,没有说话。

李如松觉疑,“二弟,可还有事?”

“你……是要去沈阳城。”

“是又如何?”

“你不许去!”

“我是你父兄,如今又兼总兵之职,你岂敢同我如此说话!”

李如柏咬牙厉声道:“大哥,我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你不能去!我不许你去!”

周围的将士皆侧目瞧着他们。李如松大怒,叱道:“放肆!你可是想在三军面前与我撕破脸!”

李如柏双手握拳,额爆青筋,却再吐不出一个字来。

“哼,心慈手软,如何能成大事?那个孩子,留着是个祸患!”说罢,李如松一拽缰绳,策马向沈阳城去。

沈阳城中,青乌药铺。

母亲怀中方满周岁的女婴扑闪着乌黑的眼珠,天真无知地望着正在给她喂奶的妈妈。

铺外的管家突然冲进屋内,喊道:“夫人,大少爷来了!快……快将孩子藏起来!”

那妇人双眼惊恐地睁大,慌乱地将孩子塞进被褥中,再整理着自己的衣衫。

寂静的空间中,突然响彻一阵撞门声,她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脏狂跳的声音。

李如松二话不说,闯进屋中来,手握在剑柄上,狠狠道:“十年前,父亲没有杀你,今日,你若不乖乖交出孩子,休怪我无情无义了!”

“放过我的孩子,放过她……她只是个女孩儿,她不会给你们造成威胁……放过她,求你……”

她跪在地上,泪眼斑驳,只是苦苦地哀求着。

谁知原本藏在被褥中的女婴,突然嚎啕大哭起来,李如松冷笑一身,拔剑朝床褥走去。

“放过她,放过她……”

她抱着他的腿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李如松却丝毫不为之所动,用剑将被褥挑开,伸手将襁褓中的婴儿捞入怀中。

她哭得几欲昏厥,却还是死死拉着他的腿。

李如松冷冷地瞧一眼她,“不要怪我狠,我若不这样做,父亲便会亲自来动手,你也知道,若是孩子落入他手……”

他没有再说下去,一脚将她踢开,离去时也没有再回头瞧一眼这个伤心欲绝的妇人。

走出药铺,李如松大步跨上马,将女婴用布袋裹在胸前。

马儿还未疾驰出城,刚出城郊,准备过河,横里便杀出来一匹战马来。

“大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二弟李如柏。他想必是一路追赶他到此,见他怀中裹着一个女婴,不由得警惕地握着刀。

“你当真是不要命了!违抗军令,你可知是何罪!”

李如柏丝毫没有退让之意,“大哥,这是一条人命啊!”

“留下她,日后祸患无穷。”

李如松不愿再与他纠缠,眼中神色一凛,将怀中的婴儿解下。

“今日,此婴已被我弃之河中,死生有命,来世若想报仇,便来找我李如松吧!”

说罢,他长剑一挑,将女婴抛入河中。眉梢不露半点喜怒,没有再看李如柏一眼,扬长而去。

李如柏飞快地下马,跳入河中,那女婴呛了水,哇哇地啼哭着。

新亏是初秋,水流不湍,趁那婴儿没有沉入河水中,李如柏已经先一步抓住了她的脚踝,将她举在头顶,救上岸来。

他喘着粗气,身上的衣衫早就被水浸得透湿。看着怀中幸存下来的女婴,开怀地笑了起来。

再抬头,远处的官道上早已没有李如松的身影了。

沈阳城城南。

李如柏抱着这个湿漉漉的孩子,走在沈阳城南的乡野小道上。

虽说是救下这个孩子一命了,可他眼下该怎么办呢?绝不能将她还给她的母亲,这样只怕又会惹来杀身之祸。那……总不能将她带回家吧?

正当是苦恼间,李如柏只见不远处,一莫约六七岁大小男孩儿端坐在石凳上读书,身着一件长衫,手上捧的,是一本有些破旧的《春秋》。

“小书生,又在读书了?”

过路的街坊瞧见,笑眯眯地朝他打招呼。那小男孩儿腼腆地一笑。

“你瞧瞧这范家的大儿子,长得文质彬彬,打小就有文采,真不愧是那‘范文正公’的后人哟……”

书生……“范文正公”的后人……

他驻足,细细打量着这个小书生的面貌,倒是与当年沈阳卫指挥同知范沉有几分像。

难不成他当真就是那范沉的后人?

“书生,你过来。”

小男孩儿抬起头来,不解地盯着李如柏。

“令尊可是前沈阳卫指挥同知范沉之子范楠?”

男孩放下书,点了点头。李如柏心中一震。

“你叫什么名字?”

“范文采。”

李如柏走到他跟前去,望了一眼手中已经酣睡的婴儿,将她交递到男孩儿的手上。

“这是你的妹妹,以后,你要好好照顾她。”

见那小男孩儿一脸茫然无措,他想了想,又从腰间抽出一块腰牌来,塞进婴儿的怀中。

“将此腰牌给令尊过目,他自然就明白了。”

未待那男孩儿回答,李如柏已经一个纵身跃上马,飞快地驾马而去。烈风刮在他的脸上,将他的战袍吹得飘扬了起来。

记忆中六夫人聪颖过人,读得四书五经,知书达理,让她的孩子成长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也算是李家没有亏欠她的了。

他逼自己没有再回头看一眼。

范楠,该是你为我李氏一族报恩的时候了……

【万历岁壬寅】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

书桌前,男孩儿正在专心地习字,他一直在凝神听她背书,谁知她背到一半,忽然止了声音。

“怎么了?”

“整日都在背《女训》,好生无聊……”女孩儿将书扔在一边,仰头靠在座椅上,闷闷不乐道。

“不背《女训》,那你想背什么?”

她眸子忽然一亮,扑到他面前来:“哥,你带我去书塾好不好?我也想听先生讲课!”

他无奈地抄着手,“你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女训》也说,‘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我若整日窝在家中,不去学习,不就成了‘心之不修’了吗?我这是想修缮自己的心!”

他被她的歪理折服了,无可奈何地答道:“女孩子家,会读《女训》尽够了。”

她仍是有些气不过,恹恹地嘟囔:“女孩子家怎么了……”

“要是读腻了,就出去走走,只是不要去得太远。”

“哥,我们出城玩吧,好不好?”

“不行!”他斩钉截铁地拒绝。

“我们去赫图阿拉玩,筝儿可会说女真话,可以跟他们对话哦!”

“不行!”他仍旧是坚决的两个字。

“哥……”

“好了,你再胡闹,我可要去告诉父亲了。”

他放下脸来,颇有兄长的威严,她一听到“父亲”二字,立马咂舌叹气,只好做回位子上,重新拾起了《女训》。

他将书卷微微抬低,眼神掠在她可怜兮兮的小脸上,不由得轻笑了起来。

“可是,哥哥……”她尾音软软的,飘入他的耳际,“为什么我会说女真话呢?你和爹爹都不会说……”

他握笔的手一僵,只听她继续自言自语道:“从来没有人教过我女真话,可是上次赫图阿拉城来的那个游医,我能和他对话呢!”

“也没有人教过你说汉话啊……”

“哥哥又在糊弄我了,我又不是小孩子,我会说汉话,那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在说,耳濡目染啦。”

他手心皆冒出细密的汗来,“筝儿,其实……”

她垂下眼睑,额上一圈在余晖的映照下毛茸茸的,是新生出来的鬓发,两边脸蛋粉嘟嘟的,让人想忍不住捏一捏。

她却突然说道:“哥,你不要告诉我,我不想知道。”

“我好怕自己知道了之后,会失去很多东西,所以,就算是到死,也不要告诉我。我真的不想知道。”

他愣在原地,也不知该如何欲盖弥彰过去。

就算是到死,也不要告诉我……

他听见自己有几分颤抖的声音,从齿缝间挤出来。

“好。”

【万历岁乙巳】

“哥,你看,这里有好多鱼!”

“哥,你快来,这匹绢布好漂亮!”

“……”

“哥,你娶我好不好?”

范文采将书袋挎在肩上,伸出手指轻刮她的鼻子,嗤笑道:“傻妹子。qiuyelou”

她不服气地跳到他跟前,拦住他的去路,嘴巴就快撅到了天上去,不依不挠:“我可是认真的。”

“好,你是认真的。”他就地投降。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发觉不对劲,又逮住他道:“不对,你糊弄我,你还没有说你答不答应娶我呢!”

“筝筝,听话,不要胡闹。”

她垂下头,气馁得像只淋了雨的流浪猫,低声嘟囔道:“为什么你们都说我在胡闹?你也是,爹爹也是,就连文程也是……我明明没有在胡闹啊……”

她却不知道,他是被她追问得窘迫至极,不知如何作答,才只好摆出长辈的威严来的。

“好了。不要瞎想,我带你去书塾就是了。”

“你不许反悔哦!”

他莞尔一笑,“我何时骗过你?”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讲堂上的老先生慢悠悠地讲解道:“此句乃歌咏周天子之篇。文以凤凰比周王,以百鸟比贤臣。天子受拥犹如百鸟拥凤,即所谓‘媚于天子’、‘媚于庶人’也……”

她有些执拗地站起来说道:“谁说这一定是要歌咏周天子的诗呢,写诗人说的吗?”

堂下哄笑一片,他伸手轻拽她的裙裾,示意她不得无礼。

谁知她竟丝毫不觉得做错,面不改色道:“先生,凤凰于飞,写的是凤和凰相偕而飞,百鸟簇拥跟随,就像君子爱戴天子一样。本篇明明写的是夫妻间的合欢恩爱啊……”

那老先生沉着脸瞧着她,她鼓足了气正视回去,他在一旁只觉得尴尬至极,只好连忙起身替她认错道:“小妹少不更事,出言冒犯先生,请先生——”

他话到一半,老先生突然仰头笑了起来,惹得众人皆是莫名。

只见老先生踱步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因尔所见,得尔所悟哟。哈哈……”

边说着,边瞟了一眼伫在一旁的他,眼中满是笑意。

她浑然不知这老先生话中的意思,愣愣地挠头,身旁的他却早已脸红到了耳根。

“先生堂上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自出了学堂,她便开始缠着他求解,谁知他板着脸,一副生气了的模样,压根不打算回答她的问题。

“好了,哥,我知道今天这样不对,但先生也没有怪我啊……”

“你还知道认错?”他故意提高了几分音量。

“我真的知错了……”

她又开始像个小鸵鸟一样低着头,声音软软的。

他心中宠溺万分,嘴上却毫不客气道:“罚你回家抄《女训》。”

“哦,”她答应着,脸上仍是苦恼的表情,“先生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你听了会脸红呢……”

“有空想这个,不如好好想想回家抄书要抄到几时吧。”

他边敷衍她,边在心里偷笑着,幸好她不是大智若愚,幸好她没有听明白。

【万历岁丙午】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我范家也有女一枚初长成哟……”

范楠靠在床上,脸上泛着病态的潮红,只是慈爱地摸着她的头顶。

范文采和范文程二人皆跪在地上,唯有她坐在床边,紧紧握着范楠的手。

“爹爹……”

“如今你已到了适嫁的年龄了,为父给你寻了一门亲事,对方是辽阳都转运盐使司都同知之子,家境殷实,为父见过一次,相貌品行皆是不错的……”

跪在地上的范文采先是一惊,没想到父亲竟是要将她嫁出去……

她泪眼婆娑,啼哭道:“我不要嫁,我要在家守着爹爹……”

“女儿大了,哪里有不嫁的,你娘走得早,她生前一直嘱咐我要给你寻一门好亲事……”

范楠甚少拿母亲来糊弄她,他一直骗她说,她是他的原配夫人生的,可惜她不到两岁的时候,她母亲便去世了。

她还在抹着眼泪,声音梗咽:“不嫁,不嫁……”

他听着她的啜泣声,不觉得一阵心痛,冰冷的底面好像将寒意都传到了他的身上一般。

“此事就这么定了,你就是不愿意嫁也得嫁!咳咳咳……”

范楠说完,突然一阵猛咳嗽了起来,原本跪在地上的二人连忙爬起来扶着范楠,满目焦急担忧之色。

“父亲——”

他只是摆摆手,推开了两个儿子道:“你们去,为父无碍。”

她原本以为爹爹只是在吓唬她,只是因为她太调皮太贪玩了,也许只要她撒撒娇,爹爹就不会把她嫁出去了,爹爹舍不得让她嫁人的……

谁知眼下,当真连哭闹的力气都没有了,都没处使了。

爹爹老了,爹爹是真的要将她嫁出去……

出嫁那日,正直初秋。

她穿着红艳艳的嫁衣,麻木的就像灯影戏里头的皮偶一样,任由着别人摆布。

嫁人……对她来说一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可她现在却正穿着嫁衣,即将要嫁到辽阳的官吏家去,嫁给一个她素未谋面的男人。

她心里很乱,理不出个头绪来。爹爹为什么要着急着将她嫁人,她不知道,为什么她要嫁给一个她从来没有见过的陌生人,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不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

喜轿一路从沈阳抬到辽阳,一路上吹着婚庆的唢呐,她头盖喜帕,听着无比刺耳。

她闷在轿子中,只觉得胸闷郁结,于是揭下喜帕,将轿子侧边的轿帘掀开透气。

谁知刚掀开轿帘,就瞧见了他。

他也换上了喜庆的衣服,骑在高高的马背上,马脖上还系了红绸,可瞧他的神态却看不出一丝欣喜来。

他不开心吗?为什么不开心?眼前明明是一片热闹喜庆的景致,可仿佛落在他的眼中,却像是一片荒凉。他的目光……看起来竟像是责备。

她默默地放下轿帘,脑子里却想起了她跟着他在书塾读书的日子。

“因尔所见,得尔所悟……”

她默念着当初老先生说的那句话,她一直没有弄懂的一句话。

因尔所见,得尔所悟哟。你所看见的便是所想到的……因为心中想着爱人间合欢之景,所以想到“凤凰于飞”之意吗?

如果真是此解,那么他呢?他为什么脸红?为什么一直不肯告诉她?

她“哗”地掀开轿帘,这动静惹得骑在马上的他也侧目望向她。

四目相对,仿佛一瞬间,所有的感情都苏醒了起来。

“哥,你带我走好不好?”

她原本想对他说很多,很多很多,最后只化作一句——

带我走好不好?

她盯着他嘴唇张合,仿佛在说,“好。”

他没有食言,真的带她走了。

明目张胆地拉她下了喜轿,也不知是哪来的勇气,也不知是哪来的冲动。

他看着她精心画过的妆容,不由得一阵心悸,幸好……幸好他迈出了这一步,没有让她就这么嫁给别人。

他驾马带着她,一路疾驰,像是逃亡一般。他甚至在想,如果可以,他倒真希望能带她亡命天涯。他将她环在胸前,一低头便能闻道她发间若有若无的清香,天知道他等待这样一低头的温柔,等待了有多久。

脑海里满是她每日与他生活的点滴,她恼人的样子,读书的样子,习字的样子,撒娇的样子,欢喜的样子,失落的样子,倔强的样子。她也许和世上所有邻家碧玉一样,只是他偏偏就是被她的样子所吸引。

兄妹……他从来没有真正的把她当做妹妹,从十五年前,那个战袍飞扬的背影消失在沈阳城的那一天,他再没有把她剔除出自己的生命。

一路上,多说什么都是徒劳。他与她一路过来,所有的感情都成了顺理成章。

他也不知道要带她去哪,跑到马儿也累得粗喘,他终于在一条溪涧边停了下来。

她的嫁衣很不方便,得提着裙裾才能走动,头顶上戴了许多繁琐的饰物,沉重重的,束缚得她难受极了。

他用荷叶给她盛了干净的清泉,因为今天要忙一整日,间隙肯定是没有时间方便的,所以喜娘特地交代了她不要喝水。到现在早就渴到不行,仰头喝了个干净。

他们找了块石头坐下来,周遭的景色居然出奇的美。倒真有几分王维笔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

“哥,你说回去以后,爹爹会不会大发雷霆……”

他一手揽过她,正陶醉这份难得的宁静,她竟十分不识趣地打断了他。她的老毛病又来了,一问便是一连串的问题。

“哥,你还记得原来书塾先生对我说过的话吗?他的话中之意,我想到了哦……”

“哥,我是不是很聪明?”

她当真是聒噪,听得他一阵心烦意乱,谁知她仍然一脸毫无所觉地继续说道:“哥……”

他不由分说,一低头就吻住了她叽里呱啦说个不停的小嘴。

“唔……”

迷恋了如此久,终于是尝到了。他想。原想浅尝辄止,可是却仿佛尝不够,只觉得就算老天要让他用余生换此时片刻的美好,也是心甘情愿。

她的粉拳捶在他胸前,他却伸手逮住她柔弱无骨的小手,摁在胸前。

这对她来意味着什么,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此时此刻,便令此生足矣。

××××

范楠正负手在屋中踱步,脸上的神色说不出是喜还是忧。

“父亲,你先坐下来,大哥不是不知分寸的人,他一定会带姐姐回来了。”

一旁的范文程甚是担忧,怕范楠怒火攻心,只有不停地安慰着。

范楠一言不发,对他的话置若罔闻,他也无法,只好陪着范楠一起等。

他们回到沈阳已经是深夜,路上的更夫已经敲过了三更。

家中气氛死寂,跨进屋时,他仍不忘紧紧握着她的手。

他知道,有些事情,迟早要面对,有些事情,无法逃避。所以回来的路上,他就已经想好了,哪怕被人唾弃也好,他也要说出来。

她跟在他后面,怯生生地走进来,结果范楠并没有和预想中一样大发雷霆,而是扫了一眼他们紧握的双手,皱紧了眉头。

“父亲,我有话要说……”

“你知道你今天做了什么吗?”

“我这么做是有缘由的。”他冷静地应答着。

范楠冷冷笑了一声,“这个秘密,我藏了十五年,原本打算带进坟里,化作黄土也就罢了。没想到今日,你们终究要逼我说出来。”

他心头一震,手上握着她的力道也不由得加重。

“筝儿,你可知,你为何会说女真话吗?”

“……不知。”

“因为你是女真人家的女儿。”范楠语调没有一丝波澜,仿佛这番台词早已在脑海中练习过了千遍万遍。

“爹爹……”

“我不是你的爹爹,你日后也不用再这么喊我了,至于你和文采,你二人若是彼此心仪,大可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不用避讳任何。”

范文采有如五雷轰顶一般,不敢相信事情竟会是这样的起源。虽然他一度追问过父亲,可他从未将这些透露给他过。

她脑中轰然一声,所有意识都归为空缺,不可置信地看着范楠。也就是一秒钟的事情,她身子一软,便昏厥了过去。

她沉沉地醒来,他和范楠都在床边守着她。

“十五年前,你被人从你生母手中掳走,我将你收留了下来,你是你母亲和女真人生下来的孽种,所以李家不能留你。我祖上曾有愧于李家,不但如此,家父又曾受过李家恩惠,所以,李家的恩情,我不能不报。”

“李家是什么人?我生母……又是谁?”

“镇辽二十余年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当年将你交到我们手上的,是他的第二子李如柏,曾经的贵州总兵。而你的生母,是他的六夫人。”

是啊,大明又有谁敢自称李家?唯有那个名震关外的李成梁了吧……

在沈阳长大的她,并不是不知道李成梁这号人的,但毕竟……太遥远,太陌生了。

李成梁,李如柏,六夫人……这一个个名字涌入她的世界,仿佛眼前有白茫茫的一片浓雾,总是驱散不开。

“那我的生父呢?我的生父是谁?”

范楠沉默了。她的生父是谁,他不知道。李家人没有告诉他,他担惊受怕了十五年,可这十五年来,李家人也没有来找他,就连六夫人,也没有来寻找过这个孩子。就在他以为他可以安心了,可以将这个事实一直隐瞒下去时,却没想到……

而此时此刻,他要如何告诉她,其实她不过是个弃婴,是个孤儿。

造化……何止是弄人?

“你从前就不许我去赫图阿拉,你和爹爹一样那么恨女真人,你也不会要我了,我知道你也不要我了……”

她忘了该怎么流泪,只是死死拉扯着他的衣襟。

他想开口说些什么,最后还是败下阵来。她捂着耳朵拼命摇头,语无伦次道:“你答应过的,就算是到死也不要告诉我,我不想知道,真的不想……”

他原本想拥她入怀的手僵在空气中,一切显得那么突兀和不自然。他想不出什么言语来安慰她,他开始后悔,如果没有迈出那一步,如果没有自私地想要带她走,至少……她会比现在好过一些。

上一刻,他们还那么美好。这一刻,早已天翻地覆。

……

“你为什么会说女真话呢,难道你是蛮子?”

“你的眼睛颜色也和我们的颜色不一样哦,好奇怪。”

“你长得一点都不像沈阳城里的姑娘,倒像酒楼里流连的那些胡姬!”

她好像睡了很久,久到几乎可以将长达十五年之久的记忆重新翻出来重温一遍。

陷入一个很长的梦靥中,难以自拔,只能徒劳的挣扎着。

她决定逃跑。

这一次,是自己一个人流亡,没有人会带她走。也他会去找她,只是她知道,他再不会,再不可能带她走了。

只因为她和他不一样,她是关外蛮夷人的女儿,她是他的仇敌。

她不会骑马,只会骑小骡子,于是她草草收拾了行囊,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滞怠,乘着月色离开了沈阳。

她不识路,便沿着马市一路走,也不知道何处才是归处。

也许她应该去赫图阿拉,以前就一直很想去赫图阿拉,现在她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类似血脉般的向往之情。其实老天一直在暗示着她种种,可惜她从未上心过。

这是第七日,她筋疲力尽,身上的干粮也早已吃光了。

原以为入夜之后,马市上便不同白天般熙熙攘攘了。谁知越是到了晚上,马市越是热闹非凡。

草帐外点着篝火,几个女真人围着圈坐着,有吃有喝,有说有笑。

烤羊腿的香味儿直在她鼻子周围打转,她吞了吞口水,小心翼翼地在在一旁的老魁树下坐了下来。一夜的颠沛,她也已饥肠辘辘了。

远处一搁老头儿拄着拐杖走了过来,闻道了这边的烤肉香,笑眯眯地靠拢过去,“几位爷赏点吃的呗?”

“给是成啊,但总没得天上掉馅饼吧?”

旁边一人附和道:“是啊,你得让爷几个瞅着开心,爷才能给赏啊!”

“几位爷何必为难老朽这介穷酸书生呢?”

其中一位颇为年轻英俊的男子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周围的人纷纷恭敬地退让开来,看来是身份非比寻常。

“即使书生,想必有几分文墨,不如就即兴作首诗吧,如何?”

那老头儿眼珠子骨碌地转了两圈,清了清嗓子,开始念道。

“累累椎髻捆载多,拗辘车声急如传。

胡儿胡妇亦提携,异装异服徒惊眴。

天朝待夷旧有规,近城廿里开官廛。

夷货既入华货随,译使相通作行眩。

华得夷货更生殖,夷得华货即欢忭。

内监中丞镇是邦,连年峰火疲征战。

兹晨何幸不闻警,往事嘻嘘今复见,

共夸夷驯斯人福,载酒招呼骑相殿,

寒威懔懔北风号,不顾尘沙扑人面。

严申互市勿作伪,务使夷心有余羡。

群酋罗列拜阶前,仍出官钱共欢宴,

令其醉饱裹馂余,归示部落夸恩眷,

朝廷有道将领贤,保尔疆土朝赤县,

肉食酪浆如不充,常来市易吾不谴。”

摇头摆脑的一首诗作罢,可把那几个女真人给看傻了眼儿。唯有站出列的那位俊朗非凡的少年,倒是颇为赞许地点头。

扬手对后头的人道:“作得好,赏!”

他如此一说,后头的人皆跟着起了哄,不仅是赏了酒肉,还有不少稀奇的玩意儿。

这都能得赏?她见状,心中十分气不过,也没管那么多,几步走到那老头面前,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骗人!”

“姑娘何处此言?”

她有转身面朝那少年,趾高气昂地说:“瞧你像是懂诗文的人,没想到竟连这首诗都没有听过。”

他有些讶异和不解地瞅着她。她饿的几乎前胸贴后背了,所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解决温饱问题才是最要紧的。

“这诗哪里是他作的,这分明是正德年间辽东巡抚李贡写的!”

那老头一听,便蔫了一般,脸色难看极了。

她仍旧鼓足了气道:“偷用他人文章,来骗吃骗喝,实在可耻!”

“借鉴借鉴,岂能叫偷……”他摆手辩解着。

“好你个老家伙,敢诓我们!”边上有几个女真人啃着羊腿,一听这话,撸起袖子就要过来找这老头儿麻烦。

却被那少年拦住,他笑的十分清雅,有如四月里和煦的春风一般,沁人心脾。

幸好是在夜里,不然她真怕自己会被他的笑容给蛊惑了。

“想不到姑娘竟是如此有文采之人,在下敬佩。”

她也学着他的样子,谦虚道:“不敢。”

只见他缓缓递出左手,笑得愈发温柔,“我叫叶君坤,你呢?”

“我……我没有名字。”

“人生在世,怎么会没有名字呢?”

“名字……很重要吗?”

面对他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她摸摸肚子,有些犯难。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名字,不过,在那之前……”她舔了舔嘴唇,“可不可以先给我一些吃的?”

他朗声大笑了起来,立马招呼人来给她准备了些烤好的羊肉。顺便递给了她一把羊皮匕首,用来割羊肉。

“我们吃的都是半生的,这些是全熟的,不知合不合你胃口。”

她蹲在火堆旁狼吞虎咽,顾不上答他的话,只用力点了点头。

瞧见她这副模样,他不由得好笑了起来,轻拍她的后背,“慢一些,该不消化了。”

他一直陪到她饱食餍足,周围的那些女真人早已不见了踪影,唯有他二人。她伸出袖子揩了揩嘴上的油,一点儿也没有大家闺秀的模样。

他仍是笑,笑着说话,笑着看她。

“吃饱了,不如去河边散散步吧,一口气吃下去这么多,若不消化掉,晚上该闹肚子了。”

她有些警惕地看着他,毕竟他是陌生人,从未相识的陌生人,她不敢轻易相信他。

“放心,我是好人。”

也不知这句话有什么神奇的力量,竟然真的起了安抚的作用。她没有再犹豫,牵上骡子,跟着他去河边散步。

拱桥月下,他们席地而坐,月光洒在河面上,泛出层层银光。

“现在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了吧?”

“筝筝。”

“没有姓氏吗?”

“没有。”

她冷冷地回答着他。

“我认识一个姑娘,她和你很像,沈阳城里的,也叫做筝筝哦。”

她侧目去望他。

“不知道你认不认识她,她叫做范筝筝,风筝的筝。”

她瞪大了眼睛,他说得稀松平常,丝毫看不出说谎的模样。

“你……认识她?”

他点点头,眸子清亮透彻,皎洁如月。

“是的,我认识她。听说她独自离家了,所以我一直在这里等她,等了已有七天了。”

“你为什么……要等她?”

“因为她,她的爹爹忧郁成疾,她的哥哥茶饭不思。所以她的弟弟希望能找到她,带她回家,家人团聚。”

她心中一空,顿时心中的酸楚翻涌而出。

“你是谁?”

“我是叶君坤啊。”

他的笑容在夜幕下,透亮如星辰。

他邀她去帐篷里休息,她拒绝了。于是她独自在河边坐了一宿,他没有陪她。

吹了一夜凉风,自然是要感冒的,她也没有幸免。不过,至少让她清醒了一些。

第二日初晓,他起床来河边洗脸,她出声问他:“今天呢?今天还要继续等她吗?”

他抹了抹脸上的水珠,“也许等,也许不等。”

她顿了顿,思绪飘远了片刻,突然对他说道:“你能带我去赫图阿拉吗?”

“赫图阿拉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

“即使这样,我也想去看看。”

可是,他最后还是没有带她去赫图阿拉,他说,“我还要等那人来呢。”

“只怕她不会来了。”

“我是信守诺言的君子,既然答应了朋友之托,便不会出尔反尔。”

“如果她一直不来呢?”

他苦笑,“那我只好边烤羊肉,边等她来。”

“好吧,你继续等吧。我要走了。”她骑上骡子。

他塞给她一袋子碎银,还有那把羊皮匕首,“女孩子家,在路上肯定用得到。”

她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却也没有回家去,而是继续走走停停绕着圈。饿了,就吃点干粮,累了,就投宿客栈。她带着他给的匕首到处游走,贴身携带,那把匕首上刻着一个隶书的“皇”字,她一直不明白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又这么奔走了数日,后来她累极了,抱着一丝侥幸去了马市,没想到他居然还在那里。

“你真的还在等?”

“是啊。”

“真有毅力。”她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今天要不要吃烤羊肉?”他问。

她冲他笑着,拿出匕首来在他面前晃着:“要,我要全熟的羊肉。”

其实他的烤的羊肉总是半生半熟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都能吃得特别香。

酒足饭饱之后,踩着碎石铺就的河滩,她与他并肩漫步着。

他脸上的笑容就像长白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宁静,却总带着些说不出的苦涩。

“你有哥哥吗?”她倒转个身子,退着步子走起来。

“有,”他双手负在身后,“而且有好多个。”

“好多个啊?”

“是啊,有七个呢!”

她瞪大了眼珠,不可置信道:“这么多哥哥,你岂不是很幸福?”

“这是什么理论?哥哥多,不见得幸福,我倒希望我是老大,一个哥哥也没有。”

她也没有深究下去,只是点点头,又说:“也对,像我哥哥那么好的人,很少有的。”

他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问:“既然有那么好的哥哥,还不打算回家吗?”

“你不会明白的,”她仍旧在回避着关于“家”的一切话题,“你呢,你也不打算回家吗?”

“我?”

他先是一阵沉默,才缓缓开口道:“我还没有完成父亲交予我的事情,所以,不能回去……”

“你离家那么久,你父亲一定很想你。”

“谁知道呢?”

谁知道呢?别人的故事,听得再多,终究还是体味不了的吧。

即使日子过去了不少,她还是经常想起他,想起跟在他后头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喊着“哥哥”。

她时常想起他宠溺地揉着她的头发,说:“筝儿,你也该长大了。”

她长大了,是真的长大了。

后来她每每途经沈阳,都会去马市。这已经成为了她这几个月来的习惯了,只要累了倦了,就来这里找他。每一次她都没有失望。

他一直在那里,坐在帐篷前面,像个守望者,又像个游吟诗人。她和他相处得很愉快,从来没有过的愉快,有时候,只是吃几块烤羊肉,说一些不搭边的话,也是好的。美美的在帐篷里睡上一觉,第二天有重新踏上路途,周而复始。

又几个月过去,到了初冬。

结果,他不在那儿了。等着她的,是披麻戴孝的范文程。

他眼中神色冰凉,“父亲走了。”

她手中的水囊跌落在地,里头的清水如数泼在了泥地上。

她回家了,终于。却是以这样一个契机,一个理由。

是个数月,她也终于瞧见了他,她曾经的哥哥,曾经撒着娇,拽着他的胳膊要他娶她的人。

他刚刚及冠,本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却面色苍白,下颔蓄起了胡子。她没想过再相见会是这副光景,心中感慨万千,他亦是如此。

她穿起了丧服,走到他身边,笑着说道:“哥,留胡子,真不好看。”

他原本毫无焦距的目光突然清晰了起来。

“好,那我不留了。”

——哥,你带我走好不好?

——再选一次,我不会带你走。因为你是我的家人,只是家人。

“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马市,等一个人。”

“是什么人?”

“他叫叶君坤,我只知道他是个女真人。”

“倘若你找不到他了呢?”

“那我就在马市搭一个帐篷,等他。”

“若还是等不到他呢?”

“那我就边烤羊肉边等他。”

“傻妹子……”

“哥,我不傻,我只是宁愿装傻。”

她迫切地想要见他,想要和他一块坐在火堆旁吃羊肉吃的满嘴油。

她有好多话想问他。

——其实你从一开始就知道我是谁了吧?我就是那个你要等的人,可是为什么,每次等来我了,你又从不挽留我呢?

——为什么,不再等一等我呢?

【万历岁丁未】

“此药可保她性命无恙,她何时能醒,全看她个人的造化了。”

“真的没有法子了吗?”

“此乃她命中之劫,恕我无能为力。”

“呵,世上居然还有无药可医之症。”

“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要我怎而为之?”

范文程走到屋外,外头下着雪,和着刺骨的冬风。只见他披着一件宽大的貂皮麾袍,正屹在门口,也不知站了多久。

“你怎么来了。”

“偷了我父王的敕书来的。”

他低头敛了笑容,迟疑地问:“她……还好吗?”

“她很傻,硬是要回去等你。在河边等了你三天三夜,发了高烧也不知道。”

“抱歉,当时我必须要回赫图阿拉了,父王交给我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去。”

范文程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她的命。”

他沉默,一时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台词。

“你要等她醒来吗?”

“不了,我现在这样……如何见她?”

“你不怕她醒来之后,彻底忘了你?”

“也许吧,忘了我更好。我对她撒了一个谎,而我现在根本无法圆这个谎。”

“叶,叶赫那拉;君,即代帝皇;坤,太极八卦中,行八为坤。君坤,好一个君坤。”范文程摇头道,“她那么聪明,总有一日猜得到你是谁的。她只是……不愿去猜。”

“到那时,欠她的,我都会悉数偿还给她。”

万历岁丁未,正月。

范文采将那挂药搁下,走到她床榻边坐下来,用手探了探她的额头,轻轻唤了句:“筝筝?”

正月里,外头冷风飕飕,他刚从外边回来,手是极凉的,惹得她本能地往被子里缩了缩,只怯怯地道:“大哥……”

他伸出的手僵在空气中,早已忘了该如何悲如何喜。

最终,只能有如挫败地苦笑一下,叹一口气,悠悠道:“忘了也罢,忘了也罢……”

亥时,她已重新睡去。

院外。他收到他的飞鸽传书,彻夜疾驰地赶了过来。

他甚至一脚还没跨下马鞍,便呼吸急促道:“她醒了?”

范文程点点头,“她果真将一切都忘了。可我只怕姐姐她……对大哥用情至深,总会有一日,会将前尘皆记起……”

“如果真有那么一日,证明他们缘分未尽,便是换做何人,也左右不了。”

“孽缘……”

这二字一出,引得二人皆是一阵沉默。

“如果,她不在沈阳,如果我们将她送去赫图阿拉——”

“你这样做,她不会原谅你的。”他出声打断他。

“如今唯有如此了,”他仿佛下定决心一般,“范家完了,现在唯有你能帮我了。”

他摸摸鼻子苦笑,“你们家人,恨女真人入骨……而且,她若是知道我是建州的八王子,难保还会搭理我。”

对方亦是苦笑:“你该不会是怕了吧。”

他不得不承认,他是怕了,怕下一次遇上她,就没有那么轻易对她放手了。

“你非要如此吗?”

“她身上本就有着女真的血脉,哪里是我们能够留得住的!”

他思忖片刻,“好,我答应你。”

“今夜子时出发,要一匹脚力好些的马,明日卯时便能到了,可能要借你的乌云兽一用了。”

“好。”

“你会告诉她,你是叶君坤吗?”

“马市的任务完成之后。这世上,就再没有叶君坤这个人了……”

——我会让她重新认识我,用我原本的身份,让她认识我。

——我要去马市,等一个人。

——倘若你找不到他了呢?

——我会在马市搭一个帐篷,等他。

——若还是等不到他呢?

——那我就边烤羊肉边等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