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筝歌(清穿皇太极) > 188 文雉入幄(一)

筝歌(清穿皇太极) 188 文雉入幄(一)

作者:枼青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18:30: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海兰珠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察哈尔了,成了林丹汗小福晋……他酗酒成性,常常凌虐女眷,我……亲眼见过他打人的样子,没人敢反抗……他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欺辱过我,但是我很害怕,怕他哪天发起酒疯来……怕自己没法活着去找你,唯有怀孕,装疯卖傻,才能躲过一劫,伺机逃跑……若那个女孩儿还活着,应该已经十岁大了……”

说到这里,她一行泪下,整个身子都在发抖。

“毛文龙被杀时,我就在双岛。我原想借机从海上逃走,可是到了双岛后,我打定了决心要助你除掉毛文龙,甚至想好了……大不了,就用美人计。我已二嫁过人,所谓名节……”

她一声哽咽,没能继续再说下去。

她何尝不恨他?她奋不顾身,孤注一掷地追寻他而来,可她受苦的时候,她需要他的时候,多少个日夜里,他却不曾陪在她身边。

比起这些蹉跎来,她更恨他不曾懂她。她想要的不过是陪伴与相守,仅此而已,如今他如愿做了大汗,却愈发在意别人的微词,介意自己的威望。

他肩负着金国兴衰,平淡相守的爱情对他而言,何其奢侈?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你习惯了强取豪夺,可我是人,不是物品,更不是你们所谓的赌注。你做什么都好,从来不曾尊重过我的意愿……你将所有我身边的人都逼上了绝路,让我只能依仗你而活着,你以为这样做,我就会回心转意吗?皇太极……爱也好,恨也罢,我这一生,都为了你而活。你若真的爱我,就扪心自问,走到今日,到底是谁亏欠了谁多一些?”

这席话,饱含了她所有苦和怨。

皇太极望见她目中无尽的悲戚,那一声挽留,也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我求你,你放过杜度,放过袁文弼,放过祖可法……也放过我吧。”

海兰珠起身离去,身后的皇太极仰头灌了一口酒,扬手就将酒壶摔在了已结冰的河面上。

****

十二月辛未,皇太极摆驾返回盛京。

转眼便到了天聪八年初春。

去年,李自成率余部东渡黄河,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并称“闯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所率农民军在山西被击溃,逃到河南之后又被曹文诏、左良玉等多路明军包围,岌岌可危。

这一年年初,张献忠等十三营义军自河南、商洛西出武关进入汉南,与李自成合兵攻取澄城,直逼平凉等州县。三月,老回回等部也由川返陕,农民起义军再度联合成为一支足以与*相抗衡的强大的势力。

三月壬戌,副将尚可喜率三岛官民降金,皇太极赞赏尚可喜乃“识时势之向背”,令多尔衮、萨哈廉前去迎降,并使其部驻海州。之后,皇太极令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之部帜用白镶皂,以别八旗,以设立汉旗军。

己亥,皇太极于盛京城郊再行大阅,除女真八旗外,新增的蒙古二旗、汉兵一旗,共十一旗士兵,足三十万有余。此番阅兵,可谓是盛况浩大。

夏四月辛酉,皇太极下诏,以沈阳为“天眷盛京”,赫图阿喇城为“天眷兴京”。并改定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满字官名。丁丑,尚可喜来朝,得封为总兵官。辛巳,皇太极命礼部考试生员,凡通女真、汉、蒙古书义者,选十六人为举人,赐衣一袭,免四丁,继而在金国之境内振兴文教。

五月丙申,皇太极再度召群臣以议征明。

诸贝勒一致以为应从山海关入,皇太极却坚持要先攻宣府、大同,扫清察哈尔余部,再转攻向明。

甲辰,皇太极命贝勒济尔哈朗留守盛京,贝勒杜度守海州,吏部承政图尔格等渡辽河,沿张古台河驻防,并扼敌兵,俱授方略。待四面布阵完毕,皇太极亲率大军西发,于己酉次都尔鼻,诸蒙古外藩兵以次来会。甲寅,次讷里特河。

一路上,皇太极接纳收编了许多自察哈尔逃出的散部,其降人部众无不苦于林丹汗的暴虐,逃亡青海一路,是杀人相食,屠劫不已。其人皆不堪忍受,才至溃散四出,至是,络绎而来归附者前后有数千户之多。

六月辛酉,皇太极以此为戒,颁军令於蒙古诸贝勒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汉军,曰:“行军时勿离纛,勿諠譁,勿私出劫掠。抗拒者诛之,归顺者字之。勿毁庙宇,勿杀行人,勿夺人衣服,勿离人夫妇,勿淫人妇女。违者治罪。”

甲戌,金兵次喀喇拖落木,皇太极命贝勒德格类率兵入独石口,侦居庸关,以备南下征明,相约会师於朔州。

戊寅,皇太极对反叛的蒙古诸贝勒宣布德化,以“今诸贝勒虽以罪诛,亦我教化所未洽也”,赦免越界驻牧等等罪罚,以仁招抚察哈尔部众。此诏一颁,察哈尔土巴济农即率其民千户来归,喀尔喀部巴噶达尔汉亦来归之。

己丑,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入龙门,会宣府,皇太极则亲统大军自宣府趋朔州,率四路兵克期并进。

壬辰,金兵入上方堡,至宣府右卫,皇太极继续边打边议和。阿济格攻龙门未下,转略保安,另一边代善攻克得胜堡后,进去怀仁、井坪,皆不克,遂四路兵汇驻于朔州。丙午,林丹汗之妻率其八寨桑以一千二百户来降。

闰八月乙卯,皇太极命诸将略代州,而后接连克应州、大同、怀远等地。丙戌,以书责明宣府太监欺君误国罪。丁亥,再攻克万全左卫。

这时,察哈尔噶尔马济农等部遣使来乞降,并言林丹汗病殂,其子额哲及余部皆欲来归。

不久,林丹汗日暮途穷,走死打草滩,病亡于青海。

叱咤千百年的蒙古帝国,终究难逃穷途末路。

林丹汗一死,对皇太极此行战果而言,可谓是锦上添花。

辛亥,察哈尔寨桑噶尔马济农等率其国人六千奉窦土门福晋来归。

代善闻之,以为这蒙古汗福晋前来归附之事,是前所未有,便设盛宴以迎归附的蒙古诸臣。

晚宴上,皇太极并未现身,席间,蒙古人遂多次向代善暗示,愿缔结姻亲,以示修好。

“若是金国大汗肯娶芭德玛瑙伯奇福晋,以扬其仁义,那此番来归,可就远远不止六千户了……”

林丹汗有八大福晋,每一位福晋都有其统领之部众,这位芭德玛瑙伯奇福晋居八大福晋之四,统管窦土门万户斡耳朵,作为第一位归附金国的林丹汗之妻,可谓意义非凡。

代善深明联姻之利,唯一的难题,便是如何说动皇太极了。

于是,第二天,代善便连同众贝勒,一并上奏皇太极,恳请其为娶窦土门福晋为妃。

“岂有此理,本汗不娶她,难道这窦土门万户还不归附了不成?”

皇太极听后,拍案而起,怫然道:“本汗连要娶什么女人,也不能决定吗!”

代善晓之以理道:“这位窦土门福晋,委身顺运,异地来归,乃是天赐恩泽,大汗若不肯纳,岂非有拂天意?大汗修德行义,允符天道,故天加眷佑于大汗。大汗若肯施以恩泽娶她,不仅能安定蒙古,群庶也无不欢欣,乃一箭双雕之明策。”

众人也劝谏再三,皇太极仍是以“不娶”二字作答。

代善见劝谏不成,于是令众人先退,自己留下同皇太极推心置腹道:“大汗这样坚持,可有什么缘由?”

皇太极盯着手中的戒指半晌,才答:“我答应过她的……不能再违背誓言了。”

代善慨然,“在其位,谋其事。大汗如今贵为国君,岂能为了区区盟誓,而不谋国之兴盛?”

“代善,本汗的后宫里已经堆满了蒙古女人,还娶得不够吗?”

他负了她一次又一次,难怪她会恨他,也难怪她不肯原谅他。

想到这里,皇太极更加不肯让步,“我说了不娶,就是不娶,你且退下吧。”

代善出了御帐,也不知该如何跟蒙古人交待。

那边千户人都在等他的好消息,皇太极又是块硬骨头,没那么容易说动,左右权衡一番,不如就将联姻一事给推了去。

反正这令是皇太极下的,若出了什么后果,也不是他的责任。

代善骑上马,正往蒙古降人的营地行去,途中迎面蹿了出来一个女孩儿。

代善连忙勒马,只见后头追上来几个蒙古兵,喊道:“格格,快别乱跑了,福晋正找你找得紧呢!”

三个蒙古兵上下其手将她给抬了起来,代善骑在马上,瞧见了那女孩儿的容貌,大为吃惊,连声道:“慢着,慢着——”

“贝勒爷,有何吩咐?”

代善跳下马,命他们将人放下了,这才得以好好打量她的容貌。

她的皮肤格外苍白,有着一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那眉眼间的神态,简直和她一模一样……

代善询问那蒙古兵道:“这是谁家的格格?”

“回贝勒爷,是跟着窦土门福晋来的……”

这么说,她便是林丹汗的女儿了。代善喜出望外,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他正为联姻一事一筹莫展,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对策送上门来。

代善俯身问道:“你这样急匆匆的,要去哪里?”

“我要去见金国大汗!”她昂着头答。

“见大汗做什么?”

那女孩儿咬着牙,不肯说。

代善没有多虑,当即同她协商道:“我可以带你去见大汗,但是,你不许说是我出的主意!”

皇太极正在御帐里头阅书卷,突然就见一个身影跑了进来。

他警惕地握刀,待看清来人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孩儿后,一时间走了神。

只瞧见她跪地行了个蒙古大礼,“淑琳给大汗请安。”

皇太极听见她自报姓名,倒吸一口凉气问道:“你……是察哈尔林丹的女儿?”

“是。”

皇太极走到淑琳的跟前来,只见她唇红齿白,目如点漆,一身草绿色的蒙古长袍,头戴一顶翻檐尖顶帽,上头镶嵌用玛瑙和东珠,以白银加饰,落落大方。

“你今年……多大了?”

淑琳答:“十岁。”

皇太极讶然,怅惘许久,才问道:“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淑琳言之凿凿,“我想见我的阿哈,我的阿哈是草原上最美的女人……福晋说,见到金国大汗,就能见到阿哈。”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