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筝歌(清穿皇太极) > 139.冰释前嫌(一)

筝歌(清穿皇太极) 139.冰释前嫌(一)

作者:枼青衫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18:30: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明廷重新设立辽东巡抚,并以袁崇焕担任。qiuyelou自宁远大捷,捷书闻,举朝大喜,明熹宗立擢崇焕右佥都御史,子孙世荫锦衣千户,驻宁远。祖大寿以军功升副总兵,驻锦州。同战立下赫马功劳的满桂被明熹宗褒赏,擢都督同知,实授总兵官。再论功,加右都督,荫副千户,世袭。桂疏谢,并自叙前后功。优诏褒答,再进左都督。而经略高第及杨麟因为不发援军被罢官,明廷以王之臣和赵率教将其替代。

初五日,明熹宗特遣内臣监军,魏忠贤派其党羽刘应坤镇守山海关。大学士顾秉谦、丁绍轼、黄立极、冯铨、兵部尚书王永光谏止,熹宗以成祖已有旧制,且为恢复封疆之大事,皆不听。袁崇焕上疏请求将其调离,但遭拒绝。

其实朱由校任用太监督军一事,已并非是稀奇事。孙承宗还在任辽东督师时,明熹宗便喜欢视察边关,常派遣东厂之人到关门,然后将边关之事奏报给朝廷。熹宗继位之初,就将乳母客氏封为奉圣夫人,颇为优容。时东林党人担心客氏干政,上谏驱逐客氏出宫。客氏便与魏忠贤狼狈为奸,反击东林党人,才致使阉党一时间擅权弄政,厂卫横行。

魏忠贤此人又格外奸滑,执掌东厂后,便利用阉党的势力与风头正盛的东林党相制衡。

明熹宗闲来无事时,就喜欢在皇宫里头自己动手做些木工,可谓是入了魔,终年不倦。魏忠贤便逮住机会,每逢熹宗做木工时,便假意奏事,惹得熹宗厌烦,不肯听下去,推说自己已经都清楚了,你们看着办就行。于是魏忠贤借机多次矫诏擅权,排挤东林党人,东厂番子横行不法,奸佞当道。

不久,袁崇焕与大将满桂闹不和,于是袁崇焕上疏请求将满桂调往别处,明廷于是召满桂回朝。经略王之臣奏书请求留住满桂,袁崇焕又因此与王之臣闹不和。前有经抚不和的教训,明熹宗担心二人的矛盾会影响守辽之事,遂决定将两人分开,命王之臣督关内,而袁崇焕守关外。

努\尔哈赤这边伤势渐愈,在宁远吃了“红夷大炮”的亏后,便整修舟车,闭门造车,一门心思试演火器。不仅设立了火器堂,还派人赶工仿造出了类似明朝的大炮,督工在荒郊研究试练。

四月,努\尔哈赤因宁远之败而怨恨喀尔喀阴助明朝,发兵第二次讨伐蒙古喀尔喀巴林部。内喀尔喀兵败,其首领卓里克图败走西拉木伦河时遇到林丹汗,林丹汗严厉责备卓里克图对自己的不忠,以及喀尔喀在明朝和金国之间朝秦暮楚之事,并趁火打劫,合并了他的余部。至此,内喀尔喀五部之一的炒花部不复存在。阿济格因此番出征所立战功,被进封贝勒。

整整三个月过去,皇太极果然没有再来瞧过她,但却不声不响地将李延庚的事情给压了下去。

入了春,天气却仍是乍暖还寒,忽雨忽晴。这一整年,中原各地皆是大旱,到了五月,居然还发生了冷害,霜情严重,竟是白露著树如垂棉,日中不散。紧接着,五月初三,天现异象,东北方出现红赤的云气,还有火光蔓延,青色萤火,大如车轮。到了第二天,便是黑云密布,有如末日降临般的死寂。

这一切的异象,都在逐渐地接近一个日子。

初五这天,海兰珠去了一趟镶白旗。

她也知道,皇太极多半是真的动了怒,所以干脆连看守她的侍卫也一并撤走了,有意要放任她自生自灭。然而这些日子,她除了见见豪格,又时不时去哲哲还有布木布泰那边走动走动之外,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范文程因通晓火\药原理,被调去了火器堂试演炮弹,一时间也忙得无暇来查探她的情况。

她原本只想去镶白旗找杜度将那陨石拿回来,却没想到杜度去了校场,眼见天要黑了也没回来。qiuyelou她心里是着急,可校场那种地方,又并非是女眷可以随意出入的,于是她唯有在镶白旗的驻地一直候着。

到了傍晚,好不容易等到杜度回了府,只见他汗涔涔地往回走,随手便把身上的甲胄给取了下来,扔给了身后跟着的一群侍从。

“杜度贝勒――”

杜度这才留意到她,停下步子过去,伸出袖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才道:“是你――你怎么来了?”

“我是来找贝勒爷拿回那玉坠的。”海兰珠开门见山道。

杜度点了点头,“在我府上,我即刻就取来给你,稍安勿躁。”说着便呼啸进了府邸。

海兰珠又候了一会,才见杜度换了一身干净的褂袍出来。

那玉坠被放在了一个锦盒里,杜度郑重地交到了她的手上,含笑道:“物归原主。”

海兰珠道谢:“多谢贝勒爷当日替我解围……”

“举手之劳罢了。”

杜度目光落在她那被面纱遮挡住的容貌下,久久不能回神,直致察觉她投来困惑的目光,才移仓促地挪开视线,沉吟道:“看你的脸色并不大好,近来可是有何事烦扰?”

“我……没事,劳贝勒爷记挂了。”她笑得十分牵强。

“其实你下次要来,可以先遣下人来通报一声,也省得等……”

“待在家中,也是清闲,等这一时半会儿不算什么。东西既然拿到了,我就不打扰了。”

“等等……”

他原还想留她下来喝杯茶水,怎想她先开了口,令他原本准备好的说辞也生生卡在了嗓子眼儿里。

“贝勒爷可还有事?”

杜度心里带着几分忐然,也不知是不是逾越了,终于还是问道:“还未曾问过你的名讳。”

只见她蔼然轻笑,悠悠道:“即便是知道了我的名讳,又能如何呢?你我到底是不相干的人,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的。希望贝勒爷还是忘了我的好。”

她欠了欠身,道:“就此别过,贝勒爷不必送了。”

杜度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怅然若失地想起大贝勒曾经给过他的忠告。

……“千万不要招惹上这个女人……她是四贝勒的命脉,为了她,老八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人各有命,有些东西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有些事情是惹不起争不来的,这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你可要牢记在心。”

只是瞧见她方才黯然神伤的样子,他不免在想,看来她待在那四贝勒府,倒也不见得真的快活。

杜度见她走远了,才折回府内,遥叹了一声:“所谓可望而不可及,便是如此吗?”

回四贝勒府的路上,海兰珠望着天边的火烧云,心绪渐渐飘远。

五月初六,便是明天了。

她加快了步子,若是赶得及时的话,说不定还能在府门前远远见上皇太极一面。他练完兵,视阅过正白旗,通常都在黄昏时分回府。这两个月,虽然他未曾入过她的屋门,但她却每天每天的看着他朝而往,暮而归。

有时哲哲会带着布木布泰在门前等着他,手中抱着马喀塔,还牵着一个十岁大的女孩儿。

她时常在贝勒府上瞧见这个女孩儿,下人们都喊她格格。但据她所知,皇太极只有两个女儿,一个是马喀塔,另一个就是五年前塔尔玛所出的女儿,若是她,年龄上也说不过去。

于是她去闻讯过豪格后,才知这女孩儿原是岳托贝勒的女儿,因得皇太极喜欢,便收来做了养女。

豪格告诉她:“阿玛那几年一直是茶饭不思的。有一日去岳托府上拜访,见到这女娃,一问她的生辰八字,突然岔了一句,‘若是咱们的孩子生下来,也该这般大了……’便恳请岳托贝勒,要收她做养女。原本岳托贝勒还觉得有些突然,没有同意,阿玛后来又上门求了三次,才好不容易说动的。”

“这位格格,是何年生的?”

“万历四十三年,就是汉王改八旗的那一年。”

海兰珠手一抖,那茶水洒了一地。

那一年,他们有过一个孩子……

海兰珠驻足在贝勒府不远处的树荫下,看着在众人鞍前马后地簇拥着那个身影。

皇太极下了马,卸掉佩刀、弓\弩和甲胄,然后亲切地将马喀塔抱在怀中,黄昏下的哲哲笑靥如花,这幅和睦有佳的天伦画卷,温柔地刺痛着她的心扉。

扪心自问,她的确是做了有愧于他的事情,可他又何尝不是呢?

以前她的确从未计较过所谓的名份,然而却忘记了,在这古代社会里,名份才是爱情最好的证明。

整整十八年了,除了片刻的温存,她又得到过什么呢?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他口口声声的爱,在她看来,也不过如此吧。他是个男人,是个注定会妻妾成群的男人。曾经东哥说过的那句感叹,怎想都是真的。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有时候,不走到最后一步,人就不会醒悟。

原来……是这个意思。

她的心酸与苦楚愈盛,跌跌撞撞地想要逃离这个场景,退后一步,将将跌倒,却被一双手牢牢扶住。

范文程看着不远处的情形,早了然于心,叹息一声,“值得吗?”

她望了一眼范文程,突然有了几分慰籍,“一醉解千愁,咱们喝酒去吧!”

“明天……”

“放心,明天的事情,我牢牢记在心上。”

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小范,咱们有多久没一起喝酒了?”

范文程一愣,却是立即会意,思考了一会儿后答:“上一次,还是叶教授五十岁生日的时候。”

海兰珠倒吸一口气,“我只是一提,你不用这样认真的回答我。”

范文程跟上她的步子,问:“咱们是要去哪儿喝?”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她惆怅一笑,“这沈阳城,我好歹还待过一段时日,寻欢作乐的地方是再清楚不过了。今日就带你去个好地方。”

于是他们二人驾马来到了盛京汉人市集上的一家酒肆。

这里如今已经换了招牌,门匾上赫然用汉字和蒙古文写着“醉花楼”三个字。想当初她头一次来这儿,还是同褚英一起……

人活着活着,有时便会忘记了活着的意义。原本她以为自己是这大明时代里活得最通透的一个人,怎想待得久了,那些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令她也不免有几分被同化了。

范文程勒马,有几分咋舌,一如她第一次来这儿时的惊愕。

“这……是青楼吗?”

海兰珠掏出碎银来,给那门口迎客的小厮,道:“雅座。”

那小厮逮着眼力见,立即命人将他们的马给牵到后头的马棚去。

“二位这边――”

上一次……她来这里时,台下还是那谈古论今的评书,如今沈阳已是摇身一变,成了金国的都城,这节目自然也得跟着改。从前座席上,放眼尽是汉人富贾、大户人家的公子爷,如今……除了女真人、蒙古人外,便是剃过发的汉人,是胡是汉,已难分辨。

范文程晕头转向地就跟着进了醉花楼,果然和外头是彻彻底底的两个世界。这里头座无虚席,灯红酒绿。舞池中正奏着歌舞,那舞姬的身段舞姿,倒真还有几分惊艳。

二人这才刚入座,凳子还没坐热呢,便远远地听见有人打招呼道:“范学士――”

范文程侧目一瞧,正是宁完我和鲍承先。他们二人皆是一身便服,眉开眼笑地端着酒杯,就坐在他们隔壁的雅间。

“宁兄、鲍副将,真是巧――你二人也在这儿。”

“我们两可是这儿的常客,倒是范学士,日理万机,听说正忙着火器堂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怎么――”宁完我挤兑道:“也想忙里偷闲,出来寻寻乐子?”

范文程连连摆手道:“哪里、哪里……只想来讨杯酒喝而已。”

“啧啧,范学士福气真是好,有佳人作陪,还愁没酒喝吗?”鲍承先抽了一眼那幕帘后头坐着的女人,羡煞道。

“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嘛!”

宁完我一脸会意,“范兄,咱俩也不是不识趣之人,就不打扰你了――”说罢便推搡这鲍承先下了楼。

范文程无奈地扶额,回到雅座上,心想着,这下好了,让他二人撞见了,真不知明天城中会传成什么样子。

这厢的海兰珠已经端起酒盏,自斟自饮了起来。

范文程知晓她与皇太极生了间隙,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自宁远回来,他就已知晓她恢复了记忆的事情。却因他们二人之间不知在宁远发生了什么,竟是闹得很不愉快,他夹在中间,也不好相劝,眼看五月初六这一日也渐渐近了,所以他便没有追问。

他也猜得到,之所以她宁愿装疯卖傻,也不愿让他知道真相的原因。

这里……就像是她的香草天空,一个她不愿离开、心甘情愿沉溺的梦境,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她不愿意被唤醒,即便明知道,迎接她的会是苦痛。

“小范,明天之后……你就回去吧。”

她举起酒盏,酒入愁肠,已是视线模糊,思绪混淆。

“你不像我,孑然一身,了无牵挂。你还有大好人生,还要娶妻生子,你……还有家人,不需要为了我而留下来。”

“我做这个决定之前,王锐他也这么劝过我。”

范文程哑然失笑,“可是怎么办?我好像……更喜欢作为范文程活着。”

海兰珠醉眼朦胧地望着他,“你在说什么傻话?”

“范姐,我遇到了一个女人……实不相瞒,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真的要在这里生活下去。但现在,我想留下来。”

范文程望着台下的莺莺燕燕,脑海中却浮想起了那人的笑靥来。

“四百年,又有什么所谓呢?所爱之人身在何处,何处便是归宿,不是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