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典藏历史:开局盘点十大明君 > 099 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099 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李煜的一生,是充满了矛盾的一生。】

【生在帝王之家,却无帝王之志;登上国主之位,却无国主之行;身处国君之尊,偏怀赤子之情;欲保做人尊严,却又懦弱怕死;身陷囹圄之中,却又不忌言辞。】

【在某些方面来说,他甚至还不如陈叔宝识时务。】

【毕竟,陈叔宝还知道该服软的时候服软,学一学另一个后主刘禅的“此间乐不思蜀”的说法,知道恶意卖萌一下。】

【杨坚爸比,我的官职太小了,我想跟你多联络一下感情都不方便呢?】

【杨坚爸比,您功高盖世封禅泰山可好?】

【所以,陈叔宝一直快快乐乐没心没肺地活到仁寿四年,直到杨坚挂了之后才病死在洛阳,被追谥为大将军、长城县公,定谥号为炀。】

【虽然“炀”绝不是什么美谥,但人家好歹也是寿终正寝的,比李煜这个一点都不识时务的家伙强多了啊!】

陈叔宝:“陛下,我真的是真心仰慕您,没有其他心思啊!”

杨坚:“没有更好,有也无妨。朕在一日,自然是要善待你的。不为别的,就为你的识时务!至于这个李煜,却比你要强上许多了呀!”

赵匡胤:“虽然李煜不是什么大才,但也不是昏君吧?他可是在朕的压力下,坚守了十五年呢!

“而且,朕一向以宽仁待人,从未想过杀了李煜啊?怎么听播主的话味,李煜好像是不得善终了呢?”

赵光义:“不过是会吟诵几首艳词的亡国之君,不杀他难道留着他吃白饭吗?”

…… ……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汴梁。

喝的酩酊大醉的李煜,遥指天空:“朕的所作所为,在播主眼里都是那么的可笑,都是不识时务的表现吗?难道要朕和那没骨气的陈叔宝一样,直接投降吗?”

随他一起来到汴梁的歌姬劝说道:“大王,隔墙有耳,慎言,慎言啊!”

“慎言?”

李煜指着天空中的上弦月,涕泪横流:“你们看,这汴梁的月色与建康的月色,孰美?张九龄有诗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要本王说,都是扯淡!”

李煜手持巨觞,灌下了满满一大口,朗声吟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歌姬再劝:“大王,切莫追思往事、怀念故国啊!这官家,可不比从前的官家啊!”

此时,宋太祖赵匡胤已故去三年多,赵光义的人品也实在是不怎么滴。这要是传到赵光义耳朵里,只怕祸福难测!

“有什么难测的?千古艰难唯一死!”

不知是酒劲上头,还是厌倦了仰人鼻息的生活,李煜不仅没有收声,反而大喊道:“速速吟唱此曲!用南音,用咱们的家乡话唱!本王就是要让人知道,朕思念故国了,咋的?”

“是,大王!”

歌姬们含着泪,重重地答应了一声,开始卖力地吟唱起来。

一时间,小楼传出阵阵南音,响彻汴梁!

连这么一首表现一个亡国之君无尽哀愁的怨曲,竟然也隐隐透出几分慷慨激昂来。

这么大的动静,想不惊动别人都难。

更何况,李煜似乎压根儿就没考虑是不是扰民了,是不是会让本来就看他不顺眼的赵光义更生气。

来吧!

有本事你就来吧!

老子受够了!

果然,赵光义没让李煜失望,不多时就来了一群顶盔掼甲的侍卫。

为首的那个太监,手捧一只金壶,笑眯眯地对李煜说道:“官家听闻,今日是陇西公四十二岁的生辰,特赐下美酒助兴呢!”

“美酒?”

李煜看了看那酒壶,笑道:“怎么,不是斧头吗?哦,我只是个亡国之君,不能享受和太祖一样的待遇是吧?”

那太监好像没听懂,依旧笑吟吟的:“此酒名曰牵机,酒性浓烈,最能让人牵肠挂肚,解相思之苦,陇西公不妨一试。”

“牵机?牵肠挂肚?”李煜惨笑一声,“如本王这般毫无心肝之人,怎么牵肠,怎么挂肚?唯死而已!”

他伸手拿过酒壶,也不用酒杯,就着壶嘴仰起脖子一饮而尽:“痛快!此酒撕心裂肺,当真痛快!”

下一刻,李煜就已经因为剧烈的痛苦而蜷缩起身子,却始终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发出哀嚎。

终于,李煜的身子不再因为痛苦而颤抖,头和脚也都蜷缩到一起,好像一个十来岁的孩童一般,睡着了。

那太监试了一下鼻息,确认李煜已死,才冷冷喝道:“陇西公府内一干人等,照顾主上不利,致使陇西公暴毙,奉官家旨意,一体斩决!”

…… ……

李煜被毒杀的画面,传到各个位面,一片哗然。

李煜纵然不算是什么好人,更不能算明君,但目前的他是无害的呀!不仅无害,还能在极端悲苦之下想,写出诸多好词来。

为了让他能多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贡献,你个赵光义也不能因为几句牢骚话就把人给杀了啊!

不仅不能杀,还要好好养着——好像也不行,好好养着他就不愁苦了,说不定就会延续以前的写作思路,又弄出靡靡之音来了——那就,不让他死,但也不能让他过得太舒坦了?

就像这首《虞美人》,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单从艺术水平来说,此曲绝对是可以千古传诵的名篇了啊!

因为一首绝妙的好词,您就这么把作者给杀了?

赵光义:“这特么都是谁在诬赖我?播主啊,您上一次就把我黑得够惨了,怎么还来?貌似我没得罪过您啊!得!为了不让别人怀疑,追赠李煜为太师、吴王,罢朝三日,以示哀悼!”

“呸!虚伪!”

“就是!这是又当又立的玩法,当谁不知道呢!”

“个人觉得,赵光义是个伪君子!”

“小人!”

“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词人就这么被毒死了,真可怜啊!”

不仅弹幕上是一片骂声,就连叶昊身边的三个女人,也都对李煜同情不已,还对叶昊把李煜列为昏君而有所微词。

都是时运不济,怎么就成了昏君了呢?

李煜,哦,还有陈叔宝,那是多有才华的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