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典藏历史:开局盘点十大明君 > 041 明君难当,至死不悔

041 明君难当,至死不悔

“固化了阶层?”

“历朝历代的更迭莫不是如此?”

“不是因为天灾**,不是因为敌人太强大吗?”

各个位面的遗老遗少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管杀不管埋的叶昊不理这些,继续推送自己的视频。

【咱们再来说说文化,看看洪武大帝的施政,是不是真的达到了他的预想而不是一厢情愿。】

【后世的人们提起明朝,会想起什么文豪呢?】

【主修《元史》的宋濂,被流放了;读书种子方孝孺,被灭十族了;徐渭被关了七年,疯了;解缙被埋入雪中,活活冻死了;唐寅,一辈子颠沛流离,终生不得入仕。】

【哦,还有我最喜欢的杨慎,就是BGM的词作者,青年才俊,状元及第,照样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一辈子不得翻身。】

【就算是最能打的,文能提笔创心学、武能上马平叛乱的王守仁,也曾经被贬到贵州龙场当了个小小的驿丞。】

【要不是他老人家命实在是太硬,估计早就喂了龙场的蚊子了。】

【别的?伟大的文学作品?伟大的文学家?】

【不知道!没看见!找不着!】

【而造成这一后果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朱元璋的科举,只考四书五经,还规定了格式,也就产生了重形式轻内容、臭名昭著的八股文的泛滥。】

【当每个读书人都只钻研四书五经,只挖空心思地琢磨怎么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时,想写出伟大的文学作品?想出现如李白、杜甫、苏轼、柳永那般惊才绝艳的人物,下辈子吧!】

李隆基:“哈哈,这下知道我大唐的厉害了吧!但是,李白那个狂徒能代表我大唐吗?还有就是,杜甫是谁?”

赵祯:“苏轼还是有点文采的,柳永嘛?播主何故如此高看那个浮华浪子?”

朱厚熜:“朕还是那句话,什么都是虚的,唯有仙丹可以常伴我左右!”

乾隆:“不是有什么四大名著、明清小说的说法吗?怎么就不值一提了呢?播主,你这春秋笔法,玩得很溜啊!”

【至于经济,朱元璋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还搞了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迁移行动,确实算是有一套了。】

【但是,你为毛要禁海啊?是不是跟张士诚打水仗打出心理阴影了?还是对不断滋扰的倭寇给打怕了?】

【难道你关闭了海岸,倭寇就自动退走了吗?】

【对于倭寇,那个骨子里带着原罪的民族,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送他们去见他们信奉的天照大神,并且永远在大神那里待着!】

【而正因为朱元璋得过且过、闭关自守的小农意识,对倭寇的不重视,才让倭寇成为有明一朝始终难以解决的顽疾。】

【并最终让那一小撮倭寇成为心腹大患,给华国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危机和灾难!】

【最后,咱们再说说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的事情。】

【诚然,功臣里面有坏人,杀几个也可以。但你就不能学学赵匡胤,手段温和一点,做人大度一点吗?】

【再不济,你学刘邦杀掉几个刺头,来个杀鸡骇猴也行啊!为什么非要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才开心呢?要知道,朱元璋仅在胡惟庸和蓝玉两个案子,就杀了足足四万人!】

【那可是四万人啊!里面就全部都该死吗?】

【难道你真的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自己当了地主就舍不得把余粮分给老朋友了?】

刘邦:“我觉得播主在夸我,但是又没全夸。”

赵匡胤:“虽然我很受到了表扬,但我心里其实很羡慕朱元璋的杀伐果决。我赵家的儿孙要是有朱家一半狠辣,可能……哎,不说了,我去看看那些儿子、孙子锻炼的怎么样了!”

…… ……

视频结束,朱元璋看着已经暗下去的天幕,一言不发。

说什么呢?

朱棣那孩子本想给我争个靠前的排名,结果却是被人家逐条反驳,一一推翻。每一桩每一件都说明了虽然朕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但对未来的把握,还差点火候。

难道,真的是因为我的穷苦出身,而导致格局太小了吗?

格局问题,朱元璋以前没想过,也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格局,怎么样才能放眼世界、着眼将来。

但他知道,虽然他不是个忘恩负义、不能共富贵的小人,但他确实也不怎么大方。

不仅对自己抠,拿宫里做衣服的边角料做床单,对大臣们更抠。

正一品才月俸87石,也就一万文多一点。正七品的知县,月俸更是只有区区7石半,一贯钱而已。

按说一个人是够吃了,估计也吃不完,但谁不是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的?

而且,还有许多应酬往来,这么一点钱,真心不够啊!

既然俸禄不够,那些“聪明的”读书人,自然就会想方设法的从百姓身上搜刮,或者是贪墨粮饷、垄断经营各种生意。

所以,他才会想尽办法惩治贪官。

凡贪赃满六十两银子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而且,对那些人还要处以如凌迟、挑筋、断指、断手等酷刑,其罪大恶极者更是“剥皮实草”,以儆效尤。

“朕已经记不清了,究竟杀了多少贪官了……但朕不后悔!”

想到这里,朱元璋抬头看天:“朕也许是限于见识、囿于出身,对眼下、对将来没有太多太好的办法,但朕不后悔!”

“彼辈枉读诗书,却不思圣人教诲,把读书当做升官发财的敲门砖,对普通百姓更是予取予求,视百姓如猪狗!”

“他们,凭什么?”

“只要朕在,必将继续把惩治贪 腐做为一项长久的国策坚持下去!”

“前人曾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那么,有朕在一天,必定要让尔等知道,这下民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欺负的!”

“哪怕世人不解,后人唾骂,播主否定,上天反对,朕也会坚持下去!”

“至死不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