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典藏历史:开局盘点十大明君 > 140 救风尘

典藏历史:开局盘点十大明君 140 救风尘

作者:雨淋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4: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140 救风尘

【相信您已经猜到了,这一次要说的文人是关汉卿,一个曲艺界的代表人物。】

【说到这,您一定会记起,在华国辉煌的文化进程中,曾有过一颗叫“元曲”的明珠,记起所谓的元曲四大家,记起《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般涉调·高祖还乡》等散曲代表作。】

【至于戏曲?咿咿呀呀、哼哼唧唧,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囫囵话,实在是无趣,不关注!】

【但元曲,终归还是要落在一个“曲”字上,也就是戏曲,否则岂不失了本真?】

【而且,元曲,还真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无趣而拖沓的陈词滥调,否则,何敢排在宋词之后,难道就因为朝代吗?】

【而要说元曲,自然就逃不过号称元人第一、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

【今天,咱们就来详细地说一说关汉卿过往今生,看看他究竟是不是够资格成为华国十大文人之一。】

【关汉卿,出生地不详,家庭背景不详,生平事迹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妥妥的一个“不详”之人。】

【您要问为什么这么多不详,似乎跟我们印象中的大文豪的清晰形象不相符,这个锅就必须由元朝统治者来背了。】

【毕竟,别的名人都是小时候砸过缸、某年某月喝过酒、哪天娶了个小媳妇儿都被记录的一清二楚,咋到了元朝,这都第一人了还能来了个“不详”了呢?】

成吉思汗:“闹呢?都说咱们没文化,这都出来个大文人了你们居然连记录一下都不会吗?”

忽必烈:“我又不会唱曲儿,也不喜欢听,您让我记录啥?”

脱脱:“看我干嘛?我修的是《宋史》,不负责记录本朝的事儿啊!”

元顺帝铁锅:“看我干哈?我都被朱元璋打成狗了,还唱曲儿?我有病啊?”

【元朝这些人就像是来自东北的虎,做什么事都是虎了吧唧的,糙得很。】

【你让信奉马上打天下马上坐天下的他们打个仗、打个猎,那是猛的一比,搞艺术、玩文学,不会啊!】

【好在,元人还算是有点自知之明,对不懂不会的事情不指手画脚。只要你们乖乖的缴税、不造反,爱谁谁吧!】

【因此,那些仕进无门的汉人读书人,一窝蜂地都去搞了网文,咳咳,当了编剧、演员,打算当个流量明星啥的。也就有了勾栏瓦肆的蓬勃发展,有了元曲的生存土壤。】

【考科举没门路,吟诗作赋没人看,我搞点艺术创作展现一下才艺,顺便挣点钱养家糊口,也算是再就业了吧?】

【由于元人的放养式管理,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愈式恢复。彼时的大都,虽然还没有六朝古都那么古,但也是群英荟萃,吸引了不少眼球,引无数人竞“北漂”,关汉卿就是其中一位。】

【当然,关汉卿漂的不是太远,大概就是郊区的郊区、五环的五环那个距离吧。但京城大,居不易,一个医户出身的小年轻,想混出一番名堂着实不易。】

【学人家阳春白雪吧,没那个人脉;学人家玩带颜色的段子吧,又觉得有点掉价。】

【那么,什么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戏码呢?】

【吃瓜,必须是吃瓜啊!吃瓜是人类的共性,不分年代、不分种族、不分国度。】

【剧情自然是越狗血越好,越离谱越好。于是,一出《拜月亭》就此上演!】

【说的是,前朝年间,因为动乱,某官家小姐王瑞兰与家人失散,偶遇贴心的蒋世隆,因蒋世隆的妹妹乳名瑞莲,而由误会结识。后来,两人相知相爱,并一起逃离了落草为寇的结义兄弟陀满兴福。】

【瑞兰的父亲王镇嫌贫爱富,逼迫二人分离。又恰巧瑞兰的义妹就是蒋世隆的亲妹妹瑞莲,姑嫂亲密,一起拜月祈福。】

【最后,蒋世隆和陀满兴福高中文武状元,被王镇招为女婿。世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妻终于团聚。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双双成就一段佳话。】

【眼熟不?】

【官家小姐,落魄书生,嫌贫爱富的家长,高中状元,夫妻团圆,是不是让您想到了什么?】

“这玩意儿是不是有个别名叫《西厢记》?”

“扯呢,都不是一个地方!应该叫《东厢记》才对!”

“今日你看不起我叶辰,明日我……”

“你搁这搁这玩呢?”

“我算是知道了,那些才子佳人戏都是怎么来的了!”

“关汉卿就这小小法力,岂能降我?”

【如果只是流于俗套,关汉卿也就不是关汉卿了。】

【尽管此时的他,功利心还比较强,对社会的阴暗面认识的也不够充分,但他已经开始尝试往深了写。】

【比如在《拜月亭》的结尾,按说都大团圆了,应该是皆大欢喜才是,但关汉卿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很现实的情况:王瑞兰责怪蒋世隆得官招亲,将她抛撇;蒋世隆责怪瑞兰食言失节,把他忘怀。】

【虽结局仍然是大团圆,但比起后世那些“从此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知道要高明了多少倍。】

【而让关汉卿真正声名鹊起的,是另外一出婚姻爱情剧《救风尘》。请看视频!】

周舍:“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一生不识柴米价,只少花钱共酒钱。今日我待娶了宋引章,只看她的妈妈是否允准了呀。”

宋妈妈:“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个要娶,一个要嫁。只是老身谎彻梢虚,则怕久后受苦。”

宋引章:“不妨事,我一心则待要嫁他。”

安秀实:“屈子投江千古恨,颜回乐道一生贫。当初她要嫁我来,如今却嫁了周舍。她有个八拜交的姐姐,是赵盻儿。我如今央她劝她一劝。”

赵盼儿:“我想这姻缘匹配,少一时一刻强难为。如何可意,怎的相知?你且坐一坐,我去劝他。劝的省时你休欢喜,劝不省时休烦恼。”

宋引章:“我嫁了安秀才呵,一对儿好打莲花落?”

赵盼儿:“但娶到他家里,多无半载周年相掷弃,早努牙突嘴,拳椎脚踢,打的你哭啼啼。久以后你受苦呵,休来告我。”

宋引章:“我便有那该死的罪,我也不来央告你。”

【果然,得到了的就不再珍惜。】

【周舍本性暴露,来到郑州,让轿子先行,只因“怕那一般的舍人说周舍娶了宋引章。怕人笑话。”】

【来到家中,宋引章套被子竟然将自己缝在被子里出不来了(哈哈哈哈,原谅我对这拜金女不厚道地笑几声)。周舍便拿棍要打她,打了五十杀威棒,宋引章写封书信捎去汴梁求救于母亲和姐姐。】

【赵盼儿早料到宋引章有今天,恨她不听自己的话,又可怜她,便准备以自己的姿色引诱周舍,“若是不肯写休书。我将他掐掐,拈一拈,搂一搂,抱一抱,着那厮通身酥、遍体麻。将他鼻凹儿抹上一块砂糖,着那厮舔又舔不着,吃又吃不着。”换取休书。】

【赵盼儿由小闲引着来到郑州周舍的客店。周舍见到赵盼儿,想起当初她的阻挠,欲将其撵走。】

【赵盼儿解释说当初是自己看上了周舍,可是周舍却要娶宋引章,自己是嫉妒,今日专程前来想嫁给周舍。周舍听后,非常高兴。赵盼儿提出条件,只要周舍休了宋引章,自己就嫁给他。】

周舍连忙答应,但又一想:“与他一纸休书。那妇人便去了。这女子他可不嫁。不弄的尖担两头脱了。休的容易把这女子摇撼的实着。”

便让赵盼儿免个誓,赵盼儿应允,赵盼儿用自己的酒、羊和大红罗庆祝,一句:“周舍。争甚么那。你的便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哄的周舍很开心。

【周舍回到家后,立刻写了休书给宋引章,周舍回到客房,见赵盼儿已走,得知自己上当。途中,赵盼儿将宋引章手中休书换了一份。】

周舍追来:“那里去。宋引章。你是我的老婆。”

宋引章:“周舍。你与了我休书。赶出我来了。”

周舍夺过宋引章的休书咬碎:“赵盼儿,你也是自己的老婆。”

赵盼儿:“我怎么是你的老婆。”

【赵盼儿以酒、羊和红都是自己的脱身,赵盼儿说出周舍毁坏的是假休书。周舍要去告官赵盼儿,几人前去见官,赵盼儿反告周舍强占有夫之妇,丈夫是安秀才,并出示周舍所写休书,周舍受杖六十,宋引章和安秀实夫妻团圆。】

【一场尖锐紧张的冲突,便在乐观明朗的气氛中结束。】

【在关汉卿的笔下,赵盼儿仗义拯救宋引章的一幕,是颇有英豪之气的。】

【在《救风尘》中,他实际上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最有效的抵抗厄运的办法,是自己人救自己人。】

【正如第二折〔醋葫芦〕中,赵盼儿在得悉宋引章备受周舍的摧残时,扪心自问:“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这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关汉卿通过《救风尘》一剧表明:英豪就在自己人中间!】

【《望江亭》中的谭记儿,和赵盼儿一样具有临危不乱、在谈笑间令穷凶极恶之徒乖乖就范的智慧和胆略。】

【《金线池》中的杜蕊娘爱上书生韩辅臣,不料鸨母从中作梗,散布流言,挑拨杜、韩关系不和。】

【蕊娘心性高洁,听韩辅臣说“又缠上一个粉头”,深感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受到很大的伤害,便决绝地嘲讽韩辅臣:“咱本是泼贱娼优,怎嫁得你俊俏儒流!”】

【关汉卿让他们得到美好的结局,是希望现实中备受欺凌的广大女性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其间体现出关汉卿对女性命运的人道关怀,并且带有几许浪漫的情调。】

【这一组形象的塑造,反映出关汉卿对社会问题特别是女性问题多方面的关注和思考,人物形象不可谓不饱满,情节不可谓不曲折动人,思想性不可谓不深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