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典藏历史:开局盘点十大明君 > 135 如梦令

典藏历史:开局盘点十大明君 135 如梦令

作者:雨淋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4: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135 如梦令

我辛辛苦苦做好的视频,你说否就给否了?

还有天理吗?

还有王法吗?

小爱:“主人,别生气了哈!”

叶昊:“我不!我就生气!”

“你生气也没用,你那个第一名昏君,太不河蟹了,乖啦!”

“不就是说慈 禧那个老妖婆嘛,怎么不河蟹了?那个老妖婆,干了多少祸国殃民的事儿,给华国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说她是个昏君第一怎么就不河蟹了?”

“晚清的事与后世牵连太多。所以,你懂的!而且,这都新年了,你应该多搞一些振奋人心的视频,让大家心里舒坦些!”

听人劝吃饱饭。

新年新气象,老是说那些让人愤慨的昏君和他们那些狗屁倒灶的破事,确实有点闹心。可第一名没出炉,观众老爷们会不会骂我太监啊?

小爱:“没关系啊!你不过就是个番茄,没人会在乎你的。”

“啥意思?”

“你还真当自己是个水果,多惹人稀罕啊!”

“切!”

虽然不满,但饭还得恰,视频也得继续做,可是做什么内容的视频好呢?

恰巧,刘如意那个臭小子放假了,在那里咿咿呀呀地背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

这都啥玩意儿啊?

以后都背这种诗,岂不是让先人们气得棺材板都得炸开了?

有了!

我华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各类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就做一档关于辞赋文学类的内容,岂不妙哉?

…… ……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叶昊,因为某些原因,华国十大昏君系列暂时告一段落,第一名暂时空缺,至于谁是你们心目中的南波万,就见仁见智了。】

【从今天起,昊昊我要改弦易辙,好好地夸一夸我华国的十大文化人!】

【毕竟,论文化,谁能比得上我华国?】

【这里的文化人,单纯只说文化人,那些主业不是搞文学创作的,暂且不论。因为许多文人都有官职在身,都有一颗匡世济民的心,文学创作,都是业余爱好的啦!】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请看视频!】

BGM响起: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咋的,袁华要出场了吗?”

“闹呢,这是《一剪梅》,不是一剪没?”

“那这,难道是说,李清照?”

“必须的啊!李清照那是谁?千古第一才女啊!”

“不用说了,李清照我永远的女神!”

视频中。

新婚燕尔的李清照,满脸幸福,正与赵明诚一起泛舟湖上。

赵明诚:“娘子,听说你曾作过几首《如梦令》,还不快快吟来?”

李清照:“哎呀,都是年少时的旧作,不怎么好啦!”

“无妨,且吟来!”

李清照轻启檀口,轻声吟诵:“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赵明诚故作惊讶:“呀!娘子原来如此善饮,那就速满饮此杯才行哟!”

李清照:“哎呀,我要是善饮怎么还会不消残酒?我还曾作了一首《如梦令》,请夫君斧正!”

赵明诚:“放心!我一定用大斧劈凿一下!”

就见李清照再次吟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赵明诚:“看来娘子是喜欢这梦境了吧?”

李清照:“嗯。跟夫君在一起,真个是但愿长醉不复醒呢!”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出身名门,过着安定优裕的生活。但难得的是,她的诗词并非那些无病呻 吟的矫揉造作,也没有柳永的放荡不羁,反而处处透着清新可人。】

【清新之景中渗透了野逸之情,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也!】

【即使后来赵明诚在党争中失利,回到了青州,李清照寄给丈夫的诗词,也不是一味地哀怨。】

【如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其意实同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表达时屏绝浮花浪蕊,而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

【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确乎无“词语尘下”之嫌。】

收到“情诗”的赵明诚:“清照的词是愈发雅致了,我岂能被她比了下去?来人啊,闭门谢客三日,我定要作出一首好词来。”

三天后,得词五十阙。

赵明诚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和娘子不相上下了,就把自己的词和李清照的混在一起,请好友陆德夫鉴赏。

陆德夫看了半日,说:“只有三句绝佳,其他的都不太好。”

“哪三句?”

陆德夫幽幽说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呃……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吗?”

【这个故事的真伪还未可知,但足以说明李清照的诗词水平,已经是相当高妙、并且已经广泛地被认可了。】

【另有一曲《一剪梅》,大约也是完成于这一时期,共赏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结尾三句,虽为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如果李清照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者将继续这么无忧无虑、清新自然下去。我们在说起李清照的时候,可能只会夸一句:“哦,是那个才女啊!词写的不错!”别的,只怕没什么印象。】

【但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是和国家大势分不开的。】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次年春始抵达。】

【1129年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卒于建康,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当年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

【国破家亡,痛失爱侣,想醉心于金石亦不可得。】

【至此,李清照词风大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