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典藏历史:开局盘点十大明君 > 122 党锢之祸,丰享豫大

122 党锢之祸,丰享豫大

朱元璋:“此乃与民争利之恶法,朕不为也!”

朱棣:“限制商人的发展,以充实国库,似乎不算什么大奸大恶吧?”

赵佶:“我大宋国富民强……呃,当我没说话,行吗?”

刘邦:“商人,四民之末也!死几个,也就死了吧!”

刘彻:“家里没钱了,杀几个肥猪过年,也是极好的嘛!”

乾隆:“这个套路,怎么跟和珅有点相似?和爱卿,你怎么解释?”

和珅:“陛下别说笑了,蔡京可是奸臣,大奸臣!似臣这般清廉如水的人,誓与蔡京不共戴天!”

【蔡京改革以取利苛严著称,但为什么其改革活动能够持续二十年之久,其茶盐法更得以长期继承和发展呢?】

【期间,就没有人反对吗?】

【有,而且还不少。】

【因为蔡京是个“改革派”,是要进行“绍述”的——即恢复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的,所以就得罪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受到了不少的掣肘。】

【反正蔡京的理由是这样的,信不信由您!】

【巧合的是,赵佶也是个“改革派”,也想粪发涂墙一番,对那些守旧派不待见。】

【于是,蔡京就在立场上和霸总保持了一致,开始大刀阔斧地收拾反对变法的一派。因为宋哲宗元祐年间多由反对派当权,故名“元祐党人”。】

【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用蔡京为相,重又崇奉熙宁新政。】

【九月,宋徽宗令中书省进呈元祐中反对新法及在元符中有过激言行的大臣姓名。】

【蔡京以文臣执政官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苏辙等二十二人,待制以上官苏轼、黄庭坚、程颐等四十八人,余官秦观、都贶等三十八人,内臣张士良等八人,武臣王献可等四人,共计一百二十人,分别定其罪状,称作奸党。】

【由徽宗亲自书写姓名,刻于石上,竖于端礼门外,称之“元祐党人碑”。】

【凡党人子孙不许留在京师,不许参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录用”。】

【后来,更增“元祐党人”为三百零九人,其中陆佃、章敦、曾布等为新党。蔡京手书姓名,发各州县,仿京师立碑“扬恶”。】

章惇:“我冤啊!当年,我跟王安石是一伙的,是支持变法的啊!怎么就成了旧党?”

曾布:“我冤啊!我觉得是王安石的铁杆啊,怎么会跟司马光混在一起了呢?”

陆佃:“我就说了句‘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就变成奸党了?”

某人:“陆佃你谁啊?不允许擅自加戏!”

陆游:“那是我爷爷,你想咋的?”

苏辙:“我就是反对了,咋咋地吧?”

苏轼:“子由,别冲动别冲动,好好说话。”

张商英:“蔡京,你好狠啊!就因为我跟你议政不合,你就说我是奸党?”

张庭坚:“蔡京,咱俩是哥们儿啊!就因为我不听你的调遣,也成奸党了?”而杨畏则遣子侄见京 又因京党河南尹薛昂致言于京,遂出党籍。

【蔡京真的是老年痴呆了,忘记了历史,以致把变法的支持者、温和派,甚至是昔日的小伙伴都列为奸党了吗?】

【无他,老板需要消除阻力,蔡京自己也需要把那些有可能反对他的人给踩在脚下,树立自己的威信。】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除了大力推行了那些捞钱的政策,贬斥那些政见不合的人,蔡京还不忘大力提拔自己人。】

蔡京:“童贯,当节度使!梁师成,当节度使!杨戬(不是二郎神),当节度使!”

“以后,内内都监(相当于大内总管)都当节度使!”

“建澶、郑、曹、拱州为四辅,每辅屯兵二万,用他的姻亲及亲信宋乔年、胡师文为郡守。”

“禁军巡夜打更这么辛苦居然每月只给钱五百?太少了!加工资,十倍!”

“我要让这天下人都知道,信蔡京,得永生!”

“别跟我说什么祖宗旧法!我要革新,我说的就是对的!”

【赵佶其实也不是太蠢,也觉得蔡京做得有点过分,就想限制一下他的权力。否则,长此以往大家只知有蔡京,而不知有官家,岂非大事不妙?】

赵佶:“蔡京,你是不是有点飘啊?”

蔡京:“臣,可是一片丹心,都是为了陛下啊!不信,您看那些小钱钱?”

赵佶:“钱财虽多,但朕却不是那好奢淫逸之辈。比如玉杯、玉卮,朕虽然很喜欢拿在手上把玩,又恐怕别人觉得太奢华。不好,不好啊。”

蔡京:“臣过去出使契丹,看见玉盘玉杯,都是石晋时的东西,契丹拿来在臣面前夸耀,说南朝没有。现在用它们祝寿,并不过分。”

赵佶:“先帝做一小台才数尺,上书的很多,朕很怕他们议论。这些玉器已放置很久了,如果人言又起,无法分辩。”

蔡京:“您是谁?您可是大宋官家,自当享受这天下最好的东西!区区玉器,何足计哉!至于别人的议论,您放心,臣会解决那些问题的!”

赵佶:“那就用?”

蔡京:“必须的!《周易注疏》卷六《丰》曰:丰亨。王假之。又《豫》曰: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此即为丰享豫大也!不正是在说我大宋繁荣昌盛,君王正当及时行乐吗?”

赵佶:“原话是这个意思吗?爱卿真有文化!”

蔡京:“微臣认为这还不够!陛下以盛德大业,缉熙太平,功成作乐,治定制礼。臣以为,陛下应仿大禹铸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做《大晟乐》,制定命宝。以彰国威啊!”

赵佶:“哈哈,朕不是那种好虚名的人啦,不好吧?”

蔡京:“这还远远不够!听闻陛下酷爱奇石,却苦于京师不产奇石。臣觉得,陛下可以设立‘花石纲’,着专人从江南收罗运送京师。”

赵佶:“太浪费了吧?”

蔡京:“陛下富有四海,区区奇石算什么?还当大兴土木,建延福宫、景龙江,让陛下住得更舒坦些才好!”

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我建!”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有点疑惑,这蔡京又不是赵佶他爹,用得着这么惯孩子吗?】

【您就是想固宠,也得有个限度不是?】

【岂不知,这正是蔡京的高明之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赵佶大手大脚惯了之后,蔡京的地位就牢不可破了。】

【期间,也有人利用各种理由想方设法地去试图扳倒蔡京,但宫廷及国家皆依赖蔡京敛财之计,谁又能撼动他的地位呢?】

【所以,尽管蔡京三次被罢相,却都能很快起复,成了大宋政坛的一棵常青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