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捞尸人 > 第三百零五章

捞尸人 第三百零五章

作者:纯洁滴小龙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就是龙王的格局。

赵毅的改变,源自于先祖笔记,再结合自身走江经历的思考感悟以及柳老太太的点拨,让他得以越来越了解自己先祖的心境。

在外人眼里,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无异于赵氏史上最大叛逆。

但在赵毅看来,如若先祖赵无恙复活,那么第一个对九江赵出手的,就是先祖本人,都轮不到他赵毅。

李追远弯下腰,将地上的铜钱一一捡起。

赵毅双膝离开蒲团,站起身,神情从原本的凝重肃穆,变成深深的不解与疑惑。

卦象大吉。

但实际上,甭管卦象具体指向的是什么,都不会影响此行要去的结果。

李追远擅长占卜,可越是了解熟悉这个的人,就越不会迷信这个。

搞这场占卜,只是为了全一下礼数。

压根就没想过,赵无恙真的会“显灵”。

然而,本来只是简单走一下的形式,现在却出了问题。

牌位,刚刚动了。

李追远和赵毅都感受到了,这绝不是附近施工或地震导致的,因为供桌旁边,还摆着南通捞尸李的身份灵牌,可它们,却毫无动静。

赵毅开口道:“我记得在三根香时,你说过,自那之后,我将无法再感应到先祖之灵。”

李追远点了点头:“嗯,你确实不应该感应到的。”

三根香时,赵毅受生死簿诅咒,为了救他,李追远以赵无恙所赐铜钱剑为媒介,运转自己所掌握的赵氏本诀,再以风水之术模拟出赵无恙之气息,这才将本该被咒死的赵毅,从鬼门关前给拉了回来。

铜钱剑化作粉末,一同化去的,还有赵毅身上本该存在的“先祖保佑”。

因此,理论上来说,赵毅现在就算对着先祖牌位把脑袋磕出血,甚至把脑浆都砸出来,都不会引动出丝毫先祖回应。

但刚刚,有回应了。

赵毅:“有没有可能,那回应不是给我的,而是给你的?”

李追远:“不是。”

赵毅:“你能确定?”

李追远:“确定。”

赵毅:“那事情,就奇怪了。”

李追远摊开右手,血线扩散而出。

赵毅看不见血线,却能察觉到有东西被释放了出来,同时,眼前的少年,眼眸里多出了一抹让他无法看透的深邃。

血线缠绕到了写着“先祖赵无恙”的牌位上,以此为第一个节点,继续延伸,落在了供桌后,似是出现了一双脚印。

其实,“红线”是李追远自身理解的具象化,那双脚印亦是如此。

无形的灵,不可能具备正常人的动作,但却能说明,赵无恙的灵,抚过这里。

灵不是鬼,它表述的是一种状态,哪怕称呼中都有“灵”这个字,亦有天壤之别。

传统的走阴,就是将现实里不存在的东西变为“可见”,李追远的红线则更高一级,将不可描述,重新落痕。

红线继续向前延伸,在地上不断演化出脚印。

李追远顺着脚印往前走,赵毅跟在后面。

二人走出小隔间,来到外面。

脚印继续前进。

坝子上,四位老太太正在打牌。

王莲这一把轮空,她正在给桌上其她人剥着花生。

其命轮扭曲断续,意味着她一生艰苦不易,不过轮已成型,超过不少普通人,说明她如果能坚持走下去,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虽然这甘,不是由她来尝,但她心中之执念,该得如愿。

花婆婆命轮不成型,散而疏,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命薄福浅,不过有一层淡淡的柔光将其圈边,为其托底。

刘金霞,就主打一个硬。

这一点,李追远当初就见识过了。

至于柳玉梅……李追远在跟着红线走时,故意略过了这位老太太。

剥着花生的王莲,好奇地看着从她们牌桌前走过去的李追远和赵毅。

大的跟在小的后面,亦步亦趋,小的手掌伸在前,像是在玩模仿盲人走路的游戏。

刘金霞和花婆婆也瞧见了,二人正准备开口调侃,却被柳玉梅一声“胡了”直接吸引走所有注意力。

主要是柳玉梅打牌,基本都是输钱,胡牌次数都很少,这次大胡,着实让牌友们吃惊。

柳玉梅笑呵呵地伸手从王莲那里抓了一把剥好的花生,吹去上面的皮衣,往嘴里放了几颗,笑道:

“今天这手气不错,像是有好事登门的样子。”

李追远和赵毅,穿过整个坝子,走入了东屋。

脚印,在东屋摆满牌位的供桌前停下。

一根单薄的红线,自上而下,一一串过,没有遗漏。

像是有人曾站在这里,目光自上而下,扫过所有牌位。

但有几个靠在一起的牌位,上面的红线缠绕得密密麻麻,包裹得严严实实。

这是看了看,甚至可能还伸手触碰过。

当然,这些动作并不存在,都是李追远的脑补。

秦柳两家的牌位,一开始是按照左右两侧来排位,上下顺序则以辈分各自来论。

后来阿璃开始拿祖宗牌位刨木花卷儿后,牌位不断流出补货,导致这边供桌上也懒得把两家区分开来摆放了,变成从头到尾,不管是秦家的还是柳家的,都按照年代来排。

一定程度上,这也算是促成了历史上秦柳两家的大和解与大融合。

两家历史上,为了竞争龙王,彼此都有血海深仇,几乎每一位秦家龙王都杀过柳家的人,每一位柳家龙王手上都沾染过秦家人的血。

这些恩恩怨怨,最终都在彼此共同后代小孙女的木花卷儿里,飘飞远去。

赵毅:“那几位,按照年代推算,和我先祖,很近。”

李追远:“嗯。”

站在牌位前,往前看,是自己曾听闻过的前代龙王故事,往后看,是自己以后的龙王风流。

这期间,可能还夹杂着某种感慨以及意气风发。

出身草莽的自己,亦能在龙王门庭的手中,强势占据、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时代。

可惜,秦柳两家先人的灵都不在了,要不然,这种互动感会更为强烈,不会只是单方面的触动。

走出东屋,再入阳光下。

赵毅伸手遮蔽住自己额头,面露苦色,他反感的,可不仅仅是这阳光。

“姓李的,事儿,好像有些闹大了。”

“嗯。”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赵家自先祖之后,没再出龙王,甚至没有在江面上再出可争龙王之资的赵家人,就实属活该了。”

李追远低头,看向赵毅给自己的那本厚厚的《赵家灭门指南》。

“赵家,可能比你这位赵家大少爷所知道的,还要脏无数倍。”

……

阿璃在画画,面前摆放着的,是翠翠带来的画册。

画册缩印,面积变小,很多细节变得模糊,格局也无法展开。

阿璃手持画笔,看似在临摹,其实只是取其形后,再重新演绎。

翠翠手里也拿着画笔,但身前并没有画纸,笔锋上也没沾料,就这么一边盯着看一边跟着晃动手腕。

阿璃不是一个好老师,在这一点上,她和李追远一样。

越是对一行精进的人,就越是很难教学生,因为他们潜意识中本该就会的底线,可能是学生眼里的天花板。

不过,翠翠是个好学生,她会欣赏阿璃画画时呈现出的整体意境,但眼睛大部分时候都盯着阿璃的手腕和笔尖,看她是怎么画出一个个小景小物。

能掌握住这些,并且勉强复刻出一点来,就足以在学校兴趣班里出类拔萃了。

李追远走了进来。

阿璃停笔,她能从少年的脚步声中听出来,他现在有心事。

不过,短暂停笔后,女孩又马上恢复作画。

有事是很正常的事,少年既然没有喊自己,那就说明这事不需要她来帮忙。

李追远的房间,就是两人的活动室,他们对彼此时间的分配早有默契。

清晨醒来到刘姨喊“吃早饭”的这段,是二人传统娱乐时间,一般用来坐在外面藤椅上看日出和下棋。

午后,会有一段看书的时间,有时候阿璃会和少年一起看,有时候她只是单纯地陪着。

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里,二人虽身处一个房间,却一个书桌一个画桌,各自做着自己的事。

“小远哥哥,你吃吃这个,我带来的。”

翠翠提着个袋子走过来,里面装的是爆米花,不是玉米,而是大米,珠圆玉润,白白胖胖。

李追远抓了一把送进嘴里,喷香微甜。

村里很多人家会专门制作这个,给孩子当零嘴。

察觉到少年有事,送完爆米花后,翠翠就又回到阿璃身边学画画。

李追远先拿出一个空白本子,自笔筒里取出钢笔,又将《走江行为规范》摊开,翻到“梦鬼”那一篇。

钢笔迟迟没有摘帽,只是抵在本子空白页处缓缓摩挲。

一场形式化的占卜,改变了事情的性质。

给这场本该简单且顺利的“进货之旅”,增添了一大变数。

目前看来,自己打算开去九江的大卡车,能否将现在所需的东西给运回来,还真难说。

走江走习惯了,往往会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小觑浪涛之外的风险,这一点,对被天道针对的李追远团队而言,尤其明显。

可实际上,这座江湖,本就凶险异常,江湖能成就人,也能将人吞得骨头渣都不剩。

将赵毅给的那本赵家档案放在膝上,李追远后背往座椅后背轻轻靠住,眼睛半闭。

思维意识三开,一边复盘梦鬼这一浪前期自己的准备工作,一边阅读赵家档案,同时也在规划设计接下来的行动方案。

少年不觉得自己在小题大做,因为最不经意的阴沟,往往最容易翻船。

与此同时,李三江家通往村道的小路旁,赵毅一个人倚靠在树上,看着面前的小河流淌,鹅鸭交替通过,一会儿“呃呃”一会儿“嘎嘎”。

有人在动脑子,有人在享受生活。

林书友奔跑在田间小径上,正放着风筝。

风筝是村里一户木匠送给李三江的,当初李追远首次做黄河铲这类的器具时,因家里没准备工具,还去请人家帮过忙。

老木匠在得知李三江生病后,就在家开始制作了,做的是南通特色——哨口风筝。

风筝在天上飞,发出清脆的哨音,寓意祈福,驱散病痛。

林书友玩得很开心,身边还跟着一群村里的孩子,与他一起奔跑、叫喊和夸赞。

等放累了后,林书友将风筝收起来,领着这群给自己当了许久的小啦啦队,去张婶小卖部请他们喝汽水。

这样的事,以前经常发生,张婶都见怪不怪了,只觉得这个年轻人,像是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还喜欢和小孩子们一起玩。

其实,林书友以前虽然能在外面正常上学,但他大部分课余时间,全都用来训练成为一名乩童,鲜有与伙伴们一起玩耍奔跑的机会。

很多人,都会在自己长大成年且有条件后,去特意做些弥补自己童年缺憾的事。

扛着风筝往回走时,林书友看见了坐在河边一脸“哀莫大于心死”的赵毅。

这模样,这情景,仿佛下一刻赵毅就会想不开投河自尽。

虽然知道这不可能,也清楚这小小的河淹不死他,但林书友还是出于一种基础的人道关怀,对赵毅喊了一声:

“喂,三只眼!”

赵毅把后脑袋抵在身后树干上,叹了口气。

有些事儿,虽已过去,当时也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可一旦撕开某个关键节点后,再回头看,立刻就能品出不同的模样。

林书友向河边走来。

赵毅侧过头,看向他,开口道:“你还真有闲情逸致。”

林书友:“那是,彬哥去未来丈人丈母娘家了,我也就可以放心玩了。”

赵毅:“他去丈母娘家,你开心什么,哪来的这么强的代入感?”

林书友:“他就不可能看书了啊,我就没压力,可以玩一会儿了。”

赵毅:“不可能看书?他是去丈母娘家干农活了?”

林书友愣了一下。

记忆里,好像彬哥去丈母娘只是吃吃喝喝,跟大爷一样。

而说起干农活,彬哥好像连锄头都没碰过一下,反倒是他,曾帮周云云家里干过一整天的活儿。

刹那间,一股巨大的恐慌感袭来:

“彬哥不会在丈母娘家看书学习吧?”

赵毅:“说不定丈人在准备杀鸡宰鱼做晚饭,丈母娘给他切了份果盘摆在他书桌旁,叮嘱他别那么用功,得多注意身体。”

林书友闻言,扭头看了看自己肩膀上扛着的风筝,随即转身,打算往家走,并暗暗决定,今晚不睡觉了。

“喂喂喂,你有空放风筝,没空陪我多聊几句是吧?”

林书友停下脚步,看向赵毅:“三只眼,你怎么了?”

“唉,我心里有些不舒服,来,你坐过来,我说出来让你开心一下。”

林书友面露迟疑,最终还是在赵毅身边坐下,小声道:

“我不是想听你笑话。”

“你知道么,我原本以为家里有点脏,需要打扫一下,现在才发现,我家可能……只是有点干净。”

“那你是干净的还是脏的?”

赵毅有些惊讶地看着林书友,感慨道:“我算是明白,为什么古文里那么多大贤留下的知名对话中,都是和童子在说话。”

林书友:“听起来,不像是在夸人?”

赵毅:“我脏不脏,干不干净,已经不重要了。”

林书友:“具体得看你怎么做?”

赵毅:“阿友。”

林书友:“嗯?”

赵毅:“你们……是不是有内参?”

林书友:“没有!”

赵毅:“没有就是有。”

林书友:“你……”

赵毅手撑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你说得对,确实得看我决定怎么做。”

刚坐下的林书友,只得跟着一起站起来,捡起风筝,跟着赵毅往家走。

临近坝子时,看见老婆婆们的牌局已经结束了。

林书友:“今天怎么散得这么早,以往都得打到喊吃晚饭前的。”

此时,刘金霞和花婆婆都不在了,应是已经回去,王莲拿着扫帚在那里打扫着,刘姨提着一个袋子走过来:

“莲婶,家里刚炸的虎皮肉还有腊排骨,你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这哪能要,不能要,你们留着吃吧,你们家人口多。”

“就是因为他们都不爱吃。”

王莲有些不好意思地接了过来,这年头,哪里可能有人会不爱吃肉呢。

柳老太太不在打牌时,赵毅得去行礼的,只是他刚往这里走,柳玉梅就端起茶杯晃了晃,示意他免了这个流程。

赵毅低头笑了笑,就直接上了二楼。

露台上,李追远站在火盆前,里头有一本厚厚的书正在燃烧。

旁边用水泥板垒起的洗漱台上,放着一台大哥大。

赵毅:“看得真快。”

李追远:“你想好了?”

赵毅:“想好了,所以才来和你对对账。”

李追远:“你说吧。”

赵毅指了指斜角处的两张藤椅:“去那儿坐着聊吧。”

李追远摇摇头,看着面前的火盆:“书还没烧干净。”

赵毅伸手,无视了火焰,直接翻动起书页,让其更充分快速地燃烧。

“在写完这本书时,我信心满满,以为自己把赵家上下都理解分析透了,现在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有些秘密,只有当代家主……呵呵,不,我那个爷爷估计也不知道,他若是知道,我肯定能看出来。

连家主都无法知道,只有家族长老里的少数个别,才清楚。

比如,那位曾帮我投送带求婚性质拜帖的,我赵家大长老。

我当时只觉得他年纪大了,犯蠢了,异想天开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

说着,赵毅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自己的脑门,

“咱们这种聪明人,很容易犯一个毛病,那就是把别人看得太笨。”

赵毅把话停住了,看着李追远,似是在等待。

良久,李追远终于接话了,接了个:

“嗯。”

赵毅笑了。

“可事实是,再落魄的龙王家,那也依旧是龙王家,仍不是我九江赵所能碰瓷的,可那位大长老,却敢这么做。

原来,他不是脑子发了昏,他是真有底气。

他眼里的赵家,和我眼里的赵家,是不一样的。”

李追远:“他觉得,般配得上。”

这时,翠翠走出房间,对李追远和赵毅挥手告别:“小远哥哥,我家去了,杂技团哥哥,再见。”

跑到楼下坝子上,翠翠四下找了找,很是疑惑地对柳玉梅问道:

“柳奶奶,我奶奶呢?”

以往翠翠来找阿璃姐姐玩,离开时都会和打牌散场的奶奶一起回家。

“小卖部里来了电话,喊你奶奶去接了,你奶奶接了电话后,就让小卖部里的那个过来通知我们,说亲戚家出事了,她得去,牌不得打了,我们也就散场了。”

“唔,我家的亲戚。”

翠翠真的不知道自家有啥还在走动的亲戚,她记事以来,就基本没有什么亲戚间的来往。

用自家奶奶的说法就是:以前穷时没见得谁家搭把手,都避着怕着咱,现在见我们家日子好过了,尽是些腆着脸上门借钱的!

“柳奶奶,那我家去了。”

“嗯,如果你妈不在家的话,就再折回来,在这儿吃晚饭等你家里人来接。”

“好的,嘿嘿。”

阿璃也走出房间,站在露台边缘,看着翠翠蹦跳离开的身影。

日头与黄昏拼了一整天的酒,终于支撑不住,醉醺醺的下场了,黄昏醉眼朦胧,面如晚霞。

好看的人,不用特意找景,她站在哪里,哪里就能出片。

赵毅看了一眼阿璃的背影,随即目光挪开,自嘲道:

“终究还是癞蛤蟆的臆想。”

李追远抬起头,看向天空:“至少,保密工作,确实做得很好,可惜,瞒不过上面的这只眼睛。”

赵毅:“是啊,难怪我赵家自从先祖后,就再没出过龙王,甚至连江湖上能闯出响当当名号者都是寥寥。”

江湖上,九江赵给人的印象,就是善于经营,但硬要举出某几个除赵无恙外有代表性的名字,还真挺难为人。

李追远:“现在,不是有你了么。”

赵毅:“所以,我生而怪病,原来是老天,想让我死啊!”

李追远不置可否。

秦叔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了。

暂时无法跟着干重活的润生,走过去主动接下农具,然后打水帮秦叔冲洗。

赵毅:“现在回头想想,我点灯后的第一浪,遇到的居然是这样的人物,这真是奔着让我死去的啊!”

赵毅的第一浪,遇到的是龙王门庭。

他以三刀六洞的狠厉,让秦叔手下留情,这才过了这第一浪。

可这种浪头强度,着实是过于超标,甚至可以说是惊悚了,生死全凭对方一念间,你根本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李追远:“其实更早,在石桌赵遇到我时,也是你的杀劫。”

同样的场景下,也就是李追远,换做其他任何人,在灭了人家分家后,又怎么可能留着本家的人活?

赵毅:“但那之后,我的浪就都变得正常了,而且我能明显感受到,我后续浪的强度,和你压根就没可比性。”

李追远:“因为你度过去了。刚出生时,你活了下来,过了那道坎儿,接下来你基本就顺风顺遂了。

刚点灯走江时,面对秦叔,你也度过去了,接下来你的浪也就变得正常了。

点灯,等于你再次入了它的眼。”

赵毅:“哎哟,这么听起来,我还真不容易,如果没有你这个一直被注视的在我面前站着,我应该才是最特殊后劲最大的那一个。”

李追远:“偏题了。”

赵毅:“不偏题,姓李的,这九江,你还是先别去了吧,再给我一段时间,我回家好好再调查一下。

不是舍不得宝库和祖坟里的那点东西,是我不想害了你。”

龙王死后,其过往事迹和生前信念,可化为灵,飘荡于山川河泽之间。

之前赵毅的拜祭,理论上本不该出现先祖显灵,可却真显了。

那就指向了一个可能:先祖的灵,能够重新凝聚,赵毅曾用掉的那次缺口以及机会,被补上去了。

也就是说,九江赵家,在背地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让赵无恙……还活着!

李追远:“这对龙王而言,是一种耻辱。”

以赵无恙曾展现出的胸襟气魄来看,他的骄傲,决不允许他做出苟活于世的选择,他应该像虞家那位虞天南一样,在生命的尽头,做最后一次燃烧,以镇封一头可怕邪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

赵毅:“这肯定不是先祖的选择,只能是不肖子孙……”

如果九江赵将赵无恙以另一种特殊方式维系着,那这么多年来,九江赵的诡相发展,就完全可以解释清楚了。

包括当九江赵再次好不容易诞生出有可争龙王之相的天才,而这天才生来被天妒,也说得通了。

天道,一直在厌弃赵家。

赵毅:“等我回去,做一下最后的确认。”

李追远:“你有什么办法,去做那最后确认?”

赵毅:“努力想想,总会有办法的。”

李追远:“我这里,有个方法。”

赵毅:“什么方法?”

李追远:“可以让江水流过去,如果江水能流得通,那就可以笃定,赵无恙确实还在赵家。”

赵毅:“江水?流过去?字我都认识,但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李追远:“我们的上一浪,不就是菩萨推动的么?”

赵毅:“然后,你就学会了?”

李追远摇摇头:“我哪可能有菩萨那种威能,但大而化小,繁而求简,就算我们没能力去亲自推动江水,但可以提前挖好水渠,看看江水会不会自己顺着我们挖好的路径,流过去。”

赵毅一脸惊讶,指了指头顶,不敢置信道:“姓李的,你和那位的关系,好到那种地步了么?”

天道不是看你不顺眼么,这哪里是不顺眼的样子?

李追远:“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是有概率产生合作的,我和你说过,刀,也该有自己的意志。”

赵毅:“可是我们才刚刚结束一浪,还远没到下一浪开始的时间。”

李追远:“当你的刀不想休息,且主动飘起来想去砍你所厌恶的一个人时,难道你还会强制这把刀休息么?”

赵毅:“真的会有概率成功么?”

李追远:“我以前成功过。”

赵毅:“为什么没听你说过?”

李追远正欲张口。

赵毅:“哈哈哈,是我没问!”

李追远:“其实,还有一条,你刚刚没说,这亦是一个有力佐证。”

赵毅:“狗懒子?”

李追远:“嗯,大帝不是小气的人,他的气急败坏都是故意表现出来的。

可大帝镇自己,镇万鬼,镇酆都,镇菩萨,甚至还留下阴萌,在我身上绑上一条线,以备未来镇我。

这足可见,大帝对功德的渴望。

如果他并未对那对狗懒子生气,那祂对你赵家‘阖族侯封’真实目的又是什么呢?”

赵毅:“应该是大帝看出来了,我赵家受天道厌弃,甚至,大帝可能早就看出了本质,祂的‘阖族侯封’,本质上是为了‘替天行道’,以赚取大功德。”

李追远:“嗯,以结果逆推条件的话,确实很合理。而且,只有赵无恙还存在于赵家,才值得大帝特意留下这一手。”

大哥大在此时响起,李追远走过去接了电话。

“喂,小远哥,是我。”

电话那头传来一边翻书和一边吃苹果的声音。

还有一个中年妇女充满亲切关怀的喊声:

“彬彬啊,晚上你叔叔给你熬鱼汤补补脑子,瞧你这看书学习劲头,可得注意营养,你还年轻,可不能亏了身子。”

“好的,妈,替我谢谢爸。”

“哎哟,呵呵呵呵呵!”

这声“妈”喊得,让周云云的母亲开心得笑出了打鸣。

谭文彬拿着大哥大,继续汇报:

“小远哥,你让我问的事有结果了,我爸刚给我回了电话。

可真巧了不是,我爸这次没能和我妈一起去常州旅游,就是被手头的一个案子给忙住了。

上周一伙人抢劫了金店,头目身份有了眉目,户口所在地是九江,现在我爸那边正和九江警方成立联合办案组,要去九江布控,看看能不能把那头目抓到。”

“彬彬哥,你让叔叔把……”

“我爸已经传真了,我待会儿去派出所去取了带回来。”

一听自己儿子打电话询问案情,谭云龙同志都不需要谭文彬提,自己就说马上把卷宗传真过去。

一方面是,谭云龙原本的规矩就是不太喜欢守规矩。

另外就是,他儿子在这方面,多次用实际结果证明,是能帮助到破案的。

对无神论者而言,如果拜神能确保完成所需目标,那拜神本身就具备了科学性。

“嗯。”

“另外还有,我跟我爸说了,如果我们看到犯罪头目,肯定会第一时间报警,毕竟配合警方办案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还跟我爸重申了一下警民鱼水情。”

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但以前的习惯仍在,谭文彬主动地把一套完整动作给做完了。

把话筒对面的谭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

现在开会时,领导的发言,都没自己儿子这般充斥着官话套话。

不过,谭云龙在儿子发完言后,也做了回应。

以一种过去自己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方式,很正式,也很场面。

总之,挂断电话后,父子俩都觉得自己好像有点病。

“小远哥,我马上回来。”

“彬彬哥,不用着急,你吃了晚饭再回来。”

“明白。”

谭文彬挂断了电话,用牙签插起一块苹果放入嘴里,同时笔在书上不断划动。

这感觉,怎么似曾相识?

“难道是,小远哥又在挖渠了?”

……

李追远将大哥大放下来,对赵毅道:“第一条水渠,已经挖出来了。”

赵毅摸了摸口袋,掏出一个小本子,却没笔。

他本能意识到,此时自己正经历的,非常紧要,一旦自己吃透,将让自己以后的走江事半功倍。

在用指甲划破手指前,赵毅停住了,马上跑到露台边,对下面喊道:“阿友,你给我丢只笔上来。”

林书友坐在坝子边的灯泡下正在写题,抬头看向赵毅,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笔。

“你放心,你彬哥不在学习,他在丈母娘家帮忙挑粪呢!”

林书友将手中的笔丢了上去,同时回应道:

“三只眼,你在骗我!”

接过笔后,赵毅刚转身,就看见李追远也走到了这里。

李追远:“火盆里的东西,已经烧干净了。”

赵毅:“我现在觉得,这东西广撒江湖似乎更好些。”

李追远:“今日占卜出的卦象,‘此行当去,大吉’,可视为第二条水渠。”

“保险起见,应该凑到三条是吧?”

“嗯,三条是最基本的。”

“那我请你去我家做客,算不算一条?”

“你是江上的人,江上人的因果,做不得数。”

“那怎么办,现在从哪里去凑这第三条?”

“有办法的。”

“小远哥,你说,什么办法。”

“你二次点灯,下江上岸吧。”

……

李菊香骑着三轮车,将自己母亲载到了四安镇,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后,顾不得自己搀扶,母亲就自己下了车,跑进了里面。

刘金霞幼年父母双亡,曾跟着叔叔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也是由这个叔叔张罗做主,把她从四安镇嫁到了石南镇思源村。

婚后男人走了,刘金霞一个人带着女儿日子艰难时,也曾求到过这叔叔这里,因为她爸妈留下的房子和地,最后都划归到了叔叔名下。

叔叔没帮忙,一毛不拔,还把她骂出去,说她不要脸,嫁出去的闺女还有脸回来要娘家的地。

后来叔叔的儿子,也就是刘金霞的堂弟,也是当爷爷的人了,却犯了混,和人家争水渠谁先灌溉时,吵架动了手,拿锄头给人脑袋开了瓢,砸成了植物人。

叔叔腆着脸,来刘金霞家里借钱赔偿,被刘金霞拿大捞勺从自家瓷缸里舀出粪水,泼了一身。

没钱赔偿的堂弟,就这么进去坐牢了,去年刚放出来。

两家人,其实早就不来往了,也不对外宣称有这么一门子亲戚。

但在张婶那里接了电话,得知自己这个叔叔人快不行了,想要见见自己时,刘金霞还是牌都不打了,立刻赶到了四安镇。

过往的恩怨,并没放下,当初的心结,也没解开。

刘金霞之所以来,是因为她到这个岁数了,自己头顶上血缘关系近的亲属长辈,就这一个了。

与其说她是来见这个叔叔最后一面的,不如说是来对自己的人生段落告别。

“霞姐来了。”去年才从牢里放出来的堂弟,对刘金霞笑了笑,脸上不见曾经的混不吝,反而很是局促,牢里的改造,对他影响很大。

“嗯。”

刘金霞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客厅里,几个家里的女人已经在裁剪起了白布黑纱,这是在提前做治丧的准备了,省得人走了后再手忙脚乱。

刘金霞走进小房间,里头中药味和老人味很重,还夹杂着一股死人味。

躺在床上的叔叔,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

他看见刘金霞来了,艰难地抬起手,嘴里含糊地说道:

“霞侯,小霞侯,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啊……”

刘金霞没有感动,人之将死其言不一定善,只是以前放不下和舍不得的,现在都没意义了,就能说出点好听的话了。

往床边一坐,刘金霞看着叔叔,她想到了自己早已过世的爸妈,也想到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不易。

想着想着,还真动情了,眼眶泛红,她心酸的是自个儿,和这即将离世的叔叔没半点关系。

不过,叔侄女俩,至少此刻在外人看来,倒算是冰释前嫌了。

只是,叔叔接下来的话,让刘金霞睁大了眼睛。

“小霞侯啊,你其实不是你爸妈亲生的……”

刘金霞又气又急,几乎尖声喊道:“你都快死了还在这里放屁,那你说啊,我是哪里来的,你说啊!”

“小霞侯,你是被人贩子,从九江抱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