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妻贵 > 第190章 禅位

妻贵 第190章 禅位

作者:莞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8:3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于京城以及整个大武朝的百姓来说,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中秋佳节,往年宫里都会设宴宴请文武百官及内外命妇,但今年因为皇上的身体不适,宫里并未传出会设宴的消息,反倒是在这一天的早朝上,林公公宣读了一道直令人觉得石破天惊的圣旨。

当今皇上自感年老体迈,无力再操持朝政,为了大武朝的将来,决定禅位于寒臻。

寒臻是谁,当然是寒家如今的主事人寒老爷子,吏部尚书、内阁首辅。

朝中文武绝对不怀疑寒老爷子有没有将大武朝治理得更好的才干,可是这件事着实来得太过突然,事先根本就没有让人发现任何端倪,怎么好端端的,他们原本以为的皇权稳固的赵氏江山,怎么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改了姓易了主呢?

赵氏江山改成了寒氏江山,而且还是当今皇上亲自下了旨禅位的!

从来都只听说有人把持着手里的权力不放的,细数历朝历代,也没有做皇帝的将皇位禅让给臣子的。

能在官场混几十年的,谁不跟人精似的,对于赵天南为何会下这样一道禅位的圣旨,朝中有不少官员都心存怀疑,以他们对皇上的了解,要说皇上最忌惮谁,那必然就是寒老爷子,哪怕太子身故,他们也更倾向于皇上会找个与他有血缘的人将江山传承下去,而不是就此认命把大武朝交给寒家。

再想到自从皇上病重之后,满朝文武就只有寒老爷子能见到皇上的面,这其中,是不是有着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但再怎么怀疑,却也没有谁敢真的去质问寒老爷子。

别说寒老爷子有盖了传国玉玺大印的圣旨,就算这其中真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以寒家如今掌控住一切的手段,就算是皇上好好的,指不定都只能吃了这闷亏,他们又有什么出头的资格?

好在这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不对的,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知道的。

皇上虽然下了禅位的圣旨,可寒老爷子若真想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那就必定少不了由皇上亲自出面的禅位大典,到时候,是非曲直可不就知道了?

百官们各自迟疑不定,倒是大武朝的百姓们接受起这件事来更为容易一些。

对大武朝的江山易主一事,百姓们虽然很是惊讶,但细想了一下,考虑到当今皇上如今的处境,倒也能理解皇上会何会如此做。

皇上唯一的儿子太子殿下不久前早早薨了,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老赵家这可就是绝户了啊,反正这江山也是没有人继承了,再加上听说皇上如今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早就没有精力继续处理朝政了,会禅位给当初在大武朝立朝时就拥立有功的寒家,似乎也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

至少在百姓们心里,寒家的形象多是下面的。

再说了,对百姓来说,这江山到底姓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不能在这新皇帝手下过上好日子,先前江南等地的粮食危机就是寒老爷子做主解决的,百姓们当然不会怀疑这一点,于是接受起来自然就没有什么抵触。

于是,先前暂代皇上摄政的内阁首辅寒老爷子,就成了大武朝的准皇帝,只差一个禅位大典,就是名正言顺的帝王。

这样的变更,对大武朝上下当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这其中,受震动最大的,就要当数原先的承恩公府周家了。

在此前,周家上上下下可都是像过年一般的高兴的,原因无他,自从太子死后,得知皇上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周家人自诩自家可以唯一与皇上有着血缘关系的人家,皇上如今膝下无子,又缠绵病榻,必定会急着考虑江山的传承问题,这时候,他们周家一直以来盼着的机会可不就来了吗?

这种时候,周家人自然将周语然还有个儿子这个问题给忘得干干净净。

有着这样的念想,周家人那是做梦都能笑醒,天天就伸长了脖子望着外面,就等着皇上要从周家过继子嗣的圣旨。

自以为这件事是板上钉钉的,周家人这段时间行事可谓是极为高调,一反往常那因被夺了爵又没有产业的穷困潦倒,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周家人想到的事,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于是,周家住的那小得不能再小的宅子里竟然也开始有了络绎不绝的拜访者了,周家上下更是礼物都收得有些手软,颇有些扬眉吐气的作态。

可中秋当天的这道禅位的圣旨一下,消息一传出来,周家人就个个傻眼了。

拉着上门来瞧热闹顺带好心告知他们消息的人一连确认了好几遍,周家人才在人家不屑的眼神下不得已放开了手。

“这怎么可能呢,不是已经板上钉钉了吗,怎么可能……”

一直到人走远了,周泰仍不敢置信地喃喃念道。

站得越高,跌得就越惨。

周家如今就处于这种状态。

先前以为周家有要复起的可能,旁人自然踩破了门槛抢着要巴结周家人,但那些会巴结周家的都是些惯会见风使舵的人,如今知道周家不可能有那样风光的一天,当然不愿意白白巴结一场。

所以周家就又迎来了一次门庭若市。

不过,想比前一次被争相巴结,这一次找上门的,却都是些落井下石之非辈,有的是舍不得之前送的重礼上门讨要,有的则是不仅讨要东西,还将周家上下狠狠奚落了一通。

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不自量力”这等话,周家人接下来这段时间可是没少听。

周家人本就从以前的云端坠到了如今的泥潭里,又经历了这样一场大起大落,周泰和他的几个儿子差点没直接疯了。

自此之后,知道周家是不可能再有重回上流阶层的一天,倒也再没人去刻意关注他们了,周家也从此像阴沟里暗生的蛆虫一般,只能在最阴暗的角落里苟延残喘。

周家这点小插曲很快就被众人扔到了脑后。

现在备受瞩目的,是即将一跃成为皇族的寒家。

自打大武朝建立的那一天,寒家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地位,如今有了这样一道圣旨,寒家也只能用“贵不可言”几个字来形容了。

被所有人关注着,寒家无论是嫡枝还是旁枝却都更加低调起来,一直到一个月之后禅位大典即将举行,也愣是没让人找出寒家的半点错处来。

一月之期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要举行禅位大典的那一天。

这次禅位大典于寒家来说是一次蜕变的绝佳时机,寒家上下自然极为重视,凤止歌亦是同样。

在此之前,寒老爷子还有些担心赵天南如今的样子被朝臣们看到之后会惹来非议,毕竟一个已经连话都说不出来的皇帝,又怎么可能是在清醒状况下写下那道禅位的圣旨呢。

虽然没有这道禅位的旨意,寒家也同样能登上最高点,但有了这道圣旨以及赵天南的出面,寒家却能在正统上堵住那些史官的嘴。

不过这所有的担心,都在凤止歌进宫一趟之后得到了解决。

寒老爷子和寒凌寒晔就站在一旁,看着凤止歌在双眼似乎要喷出火来的赵天南脸上描描画画之后,原本脸色蜡黄可怖的赵天南,就变得面上红润健康了。

不过是简单的描绘几下,竟然就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不得不让人惊叹。

如此一来,寒老爷子倒是一点也不担心了。

看着这样精神十足的赵天南,面色看着倒比生病之前还要来得好些,谁又能说他下那禅位的圣旨是身不由己呢?

至于赵天南是不是不能动弹不能开口。

呵,反正,禅位大典上,也只是需要赵天南出现露个面就行了,满宫的宫人都等着他的吩咐,又有什么是需要他亲手做亲口吩咐的?

说得直白点,这个禅位大典上,赵天南的作用也就仅止于当个吉祥物了。

于是,禅位大典如期举行。

在那庄严肃穆的典礼上,看着比从前还面色好了几分的赵天南几乎从头到尾都拿一双利眼瞪着寒老爷子,但到底也阻止不了他的皇位,从他的手中被传到了寒老爷子手中。

他的江山改姓易主了!

如果眼神能够化为实质,寒老爷子身上必定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赵天南的表现自然不是没有人注意到,虽然心存犹疑,但到底还是没有人去过多过深的追究,一来如今已经算是尘埃落定,寒家已经得了天下,这时候再提出质疑,那不是把自己往死路上推嘛。

二来,皇上,不对,是前任皇上看起来好端端的没有任何不妥,要真是受人胁迫,在这种场合之下他难道不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揭露出实情来吗?

所以,前任皇上禅位是自愿的,但一时之间却有些调整不过来心态?

百官们想来想去,倒也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答案。

寒老爷子就这样正大光明的登上了皇位,寒氏家族也一跃成为了皇室宗亲。

于先前的赵氏皇室人丁凋零最后甚至连个后继者都没有不同,如今的寒氏皇族不仅人丁兴盛,而且宗亲之中可谓人才济济,完全不会有青黄不接的苦恼。

江山易主,国号更迭,大武朝不复存在,变成了如今的大庆朝,这一年在史书上也被称作是启元元年。

寒老爷子初登帝位,自然有许多事需要理清,而将这些事初步捊顺之后,寒老爷子便下了他登基之后的第一道圣旨。

封女儿凤止歌为长庆公主,长子寒凌为太子,次子寒晔为恭亲王,追封已逝发妻为皇后……

其外还有关于寒氏一族各女眷子嗣的封赏。

当然了,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关于凤止歌的封赏。

只不过是一个寒老爷子,不,已经是当今皇上认的女儿,可如今不仅被封了公主,封号似乎还与如今的国号有几分让人不得不深想的联系,而且这圣旨上的可是最先封了这位公主,就连太子和恭亲王,都被这位公主越了过去,这是何等的荣宠。

不明就理的人们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何凤止歌会有如此好的运道得了当今皇上的这般宠爱。

偏偏,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恭亲王,对此都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反倒是一副理当如此的模样。

这位新鲜出炉的长庆公主,到底是有何等的能耐,怎么就能笼络住了这天底下最最尊贵的父子三人呢?

这个问题对天下人来说都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当然了,自然不会有人特意向他们解释。

皇宫换了主人,原本在乾清宫里养病的赵天南,自然再不能住在这历代皇帝的寝宫里,而是被凤止歌特意着人送进了只住了先前的苏皇后的凤梧宫里。

赵天南当初兴建凤梧宫时一定没有想到,他特意为了讨好寒素而大兴土木建成的凤梧宫,最后会成为他后来度过余生的所在。

当然了,他更不会想到的是,被他亲手禁在凤梧宫里的苏皇后,会成为他直到闭眼前的同居人。

一个是中风而不能动弹的前任帝王,另一个是被独处禁在凤梧宫几乎被逼疯了的前任皇后,这两个人凑在一起,有先前发生的那些事,又是在如今这样的局面,会发生些什么不用想都知道。

苏皇后虽然是个扶不起的,可她如今到底还有手有脚能走能跳,对付一个半点不能动弹的人……

相信苏皇后在认清形势之后,一定会很愿意出出被禁凤梧宫这么久的这口怨气的。

预想到了赵天南会有怎样的结果,凤止歌伸了个懒腰,决定再也不要去关注这个人的任何消息,就任他在凤梧宫那个牢笼里度过他的余生吧。

除了赵天南,还有从前的太后周氏,当然也被人请出了慈宁宫,凤止歌从来没掩饰过对这位刻薄老太太的不喜,就凭她当初怂恿着赵幼君做下的事,如今能让她在宫里有个栖身之所就已经算是仁慈了,也亏得这老太太还以为这是从前,被人带出慈宁宫时还一直嚷嚷着要让赵天南治那些宫人的罪呢。

赵氏王朝,也就这样正式的落下了帷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