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栖田记 > 第二百零三章 、幽州风云(一)

栖田记 第二百零三章 、幽州风云(一)

作者:方之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16:16: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燕云十六州分别指的是: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于五代十国期间,被后晋君主石敬瑭割让给契丹。qiuyelou

北宋政权建立之后,因某位尚书的意外到来,让整个大宋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自石敬瑭手中割让出去之后,400多年一直在外族手中的燕云十六州被当朝太宗收回了八州,这八州分别是幽、蓟、瀛、莫、涿、檀、顺和瀛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瀛州为中间线。

其它其余八州在山之西北,宋辽两国以太行山为界线,各驻一半,因有了太行山和长城这个屏障,辽想再向宋兴兵,已远不如当年那般随意方便,再加上宋长期在此八州驻有十万兵马,宋境政治清明,兵强马壮,辽人心头虽然不愤,却也不敢再轻启战事,两国没有了战事,宋境一力发展经济民生,近二十年下来,整体国力再次腾飞。

宋发展迅速,辽也不多让,大辽虽没有江佐郎这样的妖孽之臣,却有萧太后这样的英明太后,萧太后之能无须多说,以宋太宗之能,再加江佐郎的手段计谋,对上此女,两国交战足足两年多,宋亦不过免强拿下八州,而那时的辽国的整体国力,远远不如大宋。

萧太后此人可谓是大辽的一个传奇,她不仅军事兵略出众,在治国之上,亦是少见的英主,她自三十五岁开始,带着年幼的儿子,踏上辽国政权的最高中心,短短二十余年时间,就将战乱不息的大草原完成了统一、与宋休战以来,萧太后非但没有被失去八州的怒火冲昏头脑,反而沉下心来,一边磨兵砺马,一边发展国济民生。qiuyelou

后续近二十年,大宋在高速发展,大辽也不多让,他们虽然没有江佐郎这样的奇才,但萧太后治下的国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整个草原皆对其归心,若这样的发展继续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宋辽就会再次掀开大战序幕。

只不过这种良好的发展在去年冬天嘎燃而止,无它,执掌辽国政权二十多年的萧太后去年冬天逝世了,她一去世,这些年来一直风调雨顺的大辽似乎因为这位杰出的女统帅的逝世开始转向逆境,萧太后逝世不久,一场数十年不遇的大雪灾就降临场原,让草原牛羊人口死伤无数,圣宗耶律隆绪尚未从这双重双打击中回过神来,紧接着今年的夏天又是黄河缺口,导致辽国百万灾民无家可归。(辽人经过这么些年的不断扩张和发展,人口已近二千万。)

而辽内部的一些势力因萧太后的逝世亦开始蠢蠢欲动,圣宗耶律隆绪这些年在其母的悉心教导下,早已砺练出来,他冷眼旁观着这些始蠢蠢欲动的势力,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手镇压,而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让众人俯首归心的时机。

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了,七月中旬,幽蓟两州因辽灾民的涌入发生了动乱,耶律隆绪见状大喜过望,打算趋机出兵,一举夺回当年失去的那燕云八州,一旦完成这个创举,以那八州的财力,不仅立即可以解决草原百万灾民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一举将他的声望推向顶峰。

只要他拿下燕云其它八州,辽境内日再也不会有人敢对他的谕令阳奉阴违,只是如今的大宋国富民强,兵马众多,这仗要怎么打,他心里一时还没有好章程,好在他没打算直接打到大宋中心地带去,只想夺回从自己手中失去的燕云八州,想夺回那八州,首先得探探底。

七月二十三日,汴京开拨的援军还没有出发,耶律隆绪命其麾下最出众的将领带着二千精兵精锐,通过太行山某条崎岖小道,绕过大宋驻扎在瀛州的数万军兵,奔袭幽州,两日后,也就是七月二十五日深夜,这二千骑兵突然兵临城下,打得幽州守军措手不及。

不到两个时辰,就冲开了幽州城的防线,幽州守将大惊失色,原以为幽州城定然不保的时候,这两千骑兵却又悄无声息的退了回去,只留下一地的鲜血和无数尸首!幽州守将和刺史一时搞不清楚辽军的意图,却也不敢隐瞒此事,只能八百里急报,报向朝庭。

不说幽州守将官员的心事,但说耶律隆绪摸过宋军的底之线,大喜过望,以宋军现有的战力,辽军只要纠结十万铁骑,分成数股,挥师南下,极有可能抢在宋军的援军到达之前拿下数州,只要能将燕云十六州的大半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宋军失去太行山屏障,以辽军现有的战力,他们再想夺回这城池就不容易了。

只是他意愿虽好,真正召集各部,却出了麻烦,各部众拖拖拉拉,他的部队尚未纠结完成,宋援军的先锋部队已到了幽蓟,先锋大将是宋青年将领中声名极盛的潘惟熙,耶律隆绪恼怒之极,可这个时候恼也没用,先机已失,想要顺利拿下幽蓟,只能另寻他法。

萧楠是八月三日从泰安出发的,从泰安到幽州约有千路程,萧楠赶得并不急,一共耗费了五日时间,也就是八月八日才到幽州,她刚到达幽州城,便听得当地居民议令,不久前,幽州刚发生过一场战争,萧楠吃惊之下,寻来千门在当地的负责人,详细询问事情经过。

这一问之下,才知是辽人在十日前向幽州发起的一场小规模的袭扰,随着宋援军先锋的到来,暂时已没有了动静,并得知此次援军主帅是杨继业,先锋为潘惟熙,萧楠听得这两人的名字之后,一颗提着的心暂时放了下来。

杨继业就不说了,他是大宋至今尚存为数不多的几名老将,此人征战一生,鲜有败绩,尤对辽兵略上,宋境之内,目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还真不多,至于潘惟熙,他是宋初名将潘美之子,一身本领并不逊其父多少,在年轻一代的将领中,声望颇高,有这样的两人镇守幽蓟,那辽人就算想兴兵,只怕也要慎重考虑一翻。

当她听得此次随军前来振灾抚民的钦差竟是当朝皇长子赵佑时,脸色变得极为古怪,千门当地负责人杨舵主见状不由颇为忐忑的问了一句:“萧长老,可是有什么不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