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环球挖土党 > 第514章 马马耶夫岗

环球挖土党 第514章 马马耶夫岗

作者:痞徒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3 01:47: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周的时间一晃而逝,斯摩棱斯克城南的木材厂里,十辆太拖拉探险车洗刷一新,车身的一侧重新画上了龙和熊探险俱乐部的logo和乌拉古董店的氢弹标志。

而在车身的另一侧,则是斯摩棱斯克博物馆的宣传海报,那是一张张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时,苏联红军列队走过红场开赴前线保卫莫斯科的黑白镜头。

在这些巨大的黑白照片最下面,用鲜红的字迹写着同一段话,“80年前,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受入侵,全体公民和军队不惜用尽每一滴鲜血来保卫我们的土地和村庄。8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只是记住英雄,保护好他们的战斗、安眠之地。”

除了这十辆太拖拉,修复车间里还多了一辆正在经受海宁精心改装的6X6平茨高尔越野车。

在石泉的要求下,这辆车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既没有花里胡哨的logo,也没有任何的外挂工具,甚至连车漆都是“民用”的黑色哑光,但它的防护能力却并不比庞大的太拖拉差多少。

它的作用更像是侦察车,也是俱乐部成员们在未来探险活动中去周围城市里采购物资的“买菜车”,更是最紧急关头逃命用的备用选项之一。

如果按照已经被派到破冰船上的咸鱼的说法,基本上可以归类为“可以用不上,但需要的时候不能没有。”的那一类。

除了焕然一新的探险车,这段时间,石泉等人还帮着大伊万把那座经过精心修复的朱可夫元帅骑马青铜像立在了木材厂正对着大门的甬道中央。

这座青铜像上的修复痕迹格外的明显,以至于看起来更像是一位百战老兵身上刚刚愈合的伤疤。但这些却是刻意为之,甚至在这青铜像的花岗岩基座上,还刻着一句,“他拯救了乌克兰,却没能从乌克兰人手里拯救自己的青铜像。”

如此明显而刻意的嘲讽却让来木材厂交易战利品的挖土党们觉得格外对胃口,自从这座铜像立起来的当天,就不知道有多少本地挖土党们来这里拍照打卡,更有不知道多少从乌克兰来的同行们或是不削一顾,或是咬牙切齿,或是...偷偷在铜像的基座上放下一束盛开的向日葵。

二层小楼的会议室里,从莫斯科赶回来的列昂尼德坐在轮椅上,用手中的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地图阐述着自己的分析结果,“卡拉奇围歼战的范围很大,从顿河开始,一直到阿布加涅罗沃,都属于这条战线的范围。但考虑到这次官方挖掘活动圈定的范围,我建议把挖掘重点放在卡拉奇城北那片白桦林和耕地的交界带。”

“那里只是一片人工林”娜莎忍不住提醒道。

“确实是一片人工林,但那片人工林栽种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列昂尼德转动轮椅回到会议桌旁,“根据我的查证,这片人工林是在1979年的时候栽种的,当时的主要目的并非像今天一样获取桦树汁,而是为了抵挡每年春天从北部耕地刮进卡拉奇的风沙。79的时候可没什么挖土党,那时候就算在集体农场里挖出来一辆虎式,也根本没什么人在意。所以你们不妨在那片森林附近找找。”

说到这里,列昂尼德切换了投影仪打出的地图中心,“这里是往西北大概6公里左右的顿河河道,根据历史记载,当时苏德双方在这里开展了惨烈的渡河争夺战,你们如果想有大收获,不妨去这里看看。”

“还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地方吗?”石泉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一边问道。

“另外就是耕地上的灌溉水渠”

“灌溉水渠?”这下连大伊万都忍不住抬起头。

“不止卡拉奇附近,可以说斯大林格勒,也就是今天的伏尔加格勒,这座城市周围耕地上的很多残留的战壕在苏联时期都被顺手改造成了灌溉水渠。虽然当时遗留在战壕里的苏军士兵尸体肯定已经得到了妥善安置,但那时候的苏联人可不是谁家都有金属探测器,所以难免会有不少遗漏。”

列昂尼德说完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具体的详细资料我这两天整理一下会打印出来给你们。”

“那就麻烦你了”

大伊万说完不死心的问道,“列昂尼德,你不和我们一起去吗?那可是斯大林格勒,无数挖土党做梦都想去那儿挖一铲子。”

“我就算了”列昂尼德摆摆手,“我已经老了,能帮你们看看地图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下个月我们还会去乌克兰,我相信你会和我们一起去的”大伊万咧着大嘴揶揄道,“安娜太太可是特意要我把你带过去。”

“到时候再说吧。”列昂尼德的一张老脸瞬间变得通红,慌里慌张的转动轮椅就往外走。

圈定好了挖掘范围,石泉和大伊万等人也终于能闲下来休息休息。而与此同时,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平头哥号破冰船上,仍旧躺在病床上的以萨迦从上船之后神色便一直不太好看,每天盯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和病房仅仅隔着一道毛玻璃的值班室里,背着冲锋枪的咸鱼怀里还抱着正在打呼噜的冰糖,而离他不远的办公桌旁,张初晴正噼里啪啦的操纵着键盘玩着一款单机游戏。

“初晴姐,他不会抑郁了吧?”咸鱼用手指着监控屏幕里的以萨迦低声问道。

“你再把他看的严一点,他心理崩溃都有可能。”张初晴嫌弃的说道,“我就没见过你这样陪护的,我这病房都被你弄成监狱了,他不抑郁才怪呢。”

“这又不怪我”咸鱼甩锅的本事一流,“要不是老板那通电话,他现在肯定活蹦乱跳的。”

张初晴根本懒得接这个茬,“今天不祸祸你那些涅涅茨学生了?”

“舰炮都不给用,我可没兴趣当老师教他们汉语。”咸鱼百无聊赖的重新窝在躺椅上,活像个退休返聘的看门儿老大爷。

“你要是实在闲得无聊就去机库上面的甲板转转,那里肯定有你喜欢的东西。”张初晴只想安安静静的玩游戏,索性告诉了咸鱼一个小秘密。

“什么东西?”咸鱼浑不在意的问道。

“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里面那个我自己盯着就行。”

狐疑的打量了一番专心玩游戏的张初晴,咸鱼犹豫片刻之后,抄起手台喊来一位轮休的水手过来帮忙盯着以萨迦,然后这才走向了甲板。片刻之后,机库里传来一阵阵兴奋的鬼哭狼嚎。

找到了新玩具的咸鱼立刻留下一脸懵逼的冰糖冲向了驾驶台,此后的几天里,这条咸鱼完全像是变了条鱼一样。不但把监视以萨迦的工作丢给了水手们,甚至每天勤快的早九晚六跑到驾驶台报道央求着被烦的想拆舵盘的苗船长。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随着进入四月份,温度也开始显著回升。在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中,除了被派去破冰船上帮忙的咸鱼之外,俱乐部全员回到了木材厂报到。4月7号当晚,11辆探险车组成的庞大车队缓缓开向了火车站。

一天之后,石泉等人开着探险车离开伏尔加格勒火车站,在过来接站的谢尔盖带领下,驱车直奔紧挨着伏尔加河西岸的马马耶夫岗。

这片山岗本是古代鞑靼人坟墓形成的小山,站在山顶可以俯视整个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和不远处的伏尔加河。只要控制住这里,就能控制整个斯大林格勒,以及作为斯大林格勒命脉的伏尔加河运输线。

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马马耶夫岗拉锯战甚至一直持续到了1943年的一月底。

战绩呼啸的天空中,成吨的炮弹和航弹一刻不停地砸在这块位于城市核心的高地上,与此同时的地面上,苏德双方士兵顶着致命的狂轰滥炸在地面上用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枪、手榴弹,乃至刺刀和工兵铲作为武器一遍遍的反复争夺着这片高地。

在这场战役里,人命甚至连数字都算不上,没有人清楚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准确人数,甚至双方的指挥官都一度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否占领或者守住了这里。

成建制的士兵冲上这片发烫的高地,和成建制的敌人混杂在一起殊死搏斗,然后又在这台马马耶夫岗牌绞肉机里成建制的丢下了随时可能会被炸成碎肉的残破尸体。

海拔高度仅有102米的马马耶夫岗苏德双方牺牲了将近一百二十万的士兵,甚至直到会战结束的那一刻,苏联第62集团军42团的炮兵狙击兵普罗托季亚科诺夫仍在仅剩他一人的阵地上步履蹒跚的收集着能用的弹药,随时准备着应对下一轮的战斗。

时光荏苒,今天的马马耶夫岗山顶,矗立着一座高达85米。连同底座重达800吨的“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塑。

离得老远,驾驶室里的众人便看到了这座雕塑,看到了雕塑手中的利剑。等他们开进马马耶夫岗山脚的停车场才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同行,甚至连官方的第90特殊搜索独立营的人也在那位基洛夫营长的带领下赶到了这里,此时他正在停车场里接受着记者的采访呢。

这几年俱乐部和搜索独立营虽然很少碰面,但相互之间的合作却不少,可以说,雷达站后山的那些二战装备得意修复如新,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对方提供的零件支援。当然,这种支援毫无疑问是有偿的。

刻意和对方保持着明面上的距离,俱乐部车队在大伊万的强烈要求下,找了块显眼的位置停下。留下大伊万和娜莎等着约好的红星台和斯摩棱斯克电视台的记者过来采访,石泉等人在谢尔盖的带领下漫步走向了山顶的高大雕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