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铁鹤书 > 第三十二章【逃离禹王岛,中(第五天与回忆)】

高镇在滩涂上生起了一团火,众人围火而坐,视线还是没有离开“墨舟”的方向。之前借着最后一点余晖,他们疑惑地发现“墨舟”并没有升帆,现在那艘船已经彻底隐没于黑暗里,在众人心中留一个空落落的缺口。

没有哺食可以用,大家只能隔着篝火大眼瞪小眼,最后师凝终于承受不住压抑的气氛,独自一人走到滩涂边缘,面向大海坐下。

“别落单。”高镇朝她喊了一声,但没有得到回应。薄罗圭拍拍身子站起来:“我去劝劝她。”说罢,他就腆起大肚子走到白衣女子身旁,小心翼翼地挨着师凝坐了下来。

“是我的错觉吗?”周问鹤看着远处两人的背影,“师姑娘对待胖子态度可比船上好多了。”

“天气凉了。”薄罗圭没话找话地说。

师凝没有回答。

“今晚上可不好熬啊。”大食人尴尬地继续自说自话。

“你是怎么卷进这件事里来的?”白衣女子忽然开口,一双凤目冷冷望着薄罗圭。

“周问鹤毁了我一本经书,那是好一阵子之前的事了,唉,文明的瑰宝啊,说没就没了。”大食人饶有兴趣地回望女子,“听说你是因为周问鹤亵渎你曾祖母的尸体,刚才在泥塘里你喊了一声‘阿娘’,你们那儿是把祖母叫做‘阿娘’吧?”

师凝久久没有回答,她的眼神里泛出一丝哀伤,这一刻她不像是白衣绝尘的飒然剑客,反而像是个寻常的幽怨女儿家。

(“回忆,湖水”第二部分)

【前情提要:师凝追杀周问鹤来到葛岭脚下的湖边村落。村中这两个月里陆续沉湖的十多个人忽然手挽手浮出湖面,而周问鹤正在这时也现身了。】

村民们围着湖边呼天抢地了好一阵子,总算有几个胆大的走入湖中,想要把自己的亲人拉上岸。然而怪事发生了,湖漂像是生了根一样,竟然半点也移动不得。后来又有一些人想要分开死者握在一起的手,结果也是徒劳无功,那些僵硬的手扣得比钳子还要紧,好似本来就是生在一起的。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入湖里,在湖漂四周扑腾起了无数水花,仓惶而又茫然无助的哭喊声在湖面上此起彼伏。

“没有用的。”周问鹤漠然道,“它们得那样在湖里漂上一个月。”

师凝转头望向道人,眼神中充满挑衅:“你怎么知道的?”

周问鹤却并不看白衣女子,他昂起头把目光投向远处郁郁葱葱的葛岭:“你知不知道,葛岭上以前有一座灵仙馆,前隋时期遭逢大火,烧死了几十个善男信女?”

……灵仙馆是何时所建已经无从考证,但看其形制应该不会是在南陈之前。相比于葛岭其它道观,灵仙馆香火不算兴盛,这是因为信众只有经人介绍方可入馆参拜。

根据一些出处不详的前人笔记可以得知,灵仙馆供奉的是九天玄女,在馆内还养着玄女娘娘上一次降世留下的金身,不过这所谓的活金身以及众多馆内密藏的经文都随着那场离奇大火被付之一炬,当时在另一山头目击到火灾的猎户说,火光中映射出了五色七彩,似乎隐隐还有诵念之声传来。

之后到了本朝,道士程信然隐居葛岭,在距离仙灵馆遗址十多里的深谷下挖掘出了一口铁钟。程道士兴奋欲狂,他坚信铁钟上那些古怪的铸文隐藏着九天玄女下次临凡的天机。

程老道于是搬入谷中参悟钟上铸文,潜心祝拜玄女娘娘,半年后,他忽然患上失心疯跑入葛岭深处,从此音讯全无。

“再到后来……你信吗?九天玄女真的回来了。”道人冷哼一声,仿佛是在说一个极荒唐的笑话。

文佳皇帝,闺名陈硕真,高宗永徽年间起兵于覆船山,自称九天玄女下凡,势力最盛时有七千之众,克桐庐,下睦州,攻於潜,势如破竹。早在覆船山上时,陈硕真就急于称帝,用她的话说,“除她以外天下没有第二人尊贵到能做人主。”只是这人出身农家,并无什么显赫身世,她这样说,全因为她的一身法术。

陈硕真早年为躲避官府曾入葛岭三年,出山时异术大成,已不再是肉体凡胎。有人在阵前见到她头上散出七彩瑞霞,与灵仙馆当日大火中的异光别无二致。

永徽四年十一月,陈硕真兵临婺州时,这位“赤天圣母”忽然扔下她的部队,连夜走得不知所终,那七千乌合之众没了依靠,随即在婺州城下一哄而散。

而这女皇帝的去向,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她身边的信徒断言,“赤天圣母”已经得成大道,回天上复命去了,用不了多久,她就会以九天玄女正神的身份再临尘世。

“但是九天玄女没有再回来。”师凝冷然道,这些事她也曾从别人口中听说过。

“因为陈硕真根本不是九天玄女,至少不是灵仙馆供奉的那个九天玄女,她不过是九天玄女的宿主,却痴妄地以为自己成了真神。”

“你说什么?”

“程信然在铁钟上看到的,是把某样东西植入人体内的方法,宿主越疯狂,她体内寄生物脱胎换骨得越彻底……”

“……程信然给陈硕真灌输了九天玄女的迷信,只是他也没想到,他挑选的宿主会狂热到去当皇帝。永徽四年十一月,文佳皇帝已经被掏成了一具躯壳,她体内的九天玄女也已经长成幼体,需要找个地方吐丝化蛹。”

说到这里,道人叹了口气:“我听说葛岭已经荒废的无名观中有一口瓦棺,观内常有被丝絮缠绕填塞的鸟兽尸骸,料想这就是陈硕真的最后归宿。只是没想到她的执念竟如此之强,明明被吃空了却还不肯死透,百年之后,竟然遗祸到这些乡民。”

“道长玩笑了。”师凝忽然变得激动起来,“那陈硕真又是怎么让这些人手拉手沉在湖里的?”说话间,白衣女子的手已然按在了剑柄上,她打定主意,周问鹤下一句话说完,她就要摘走道人的头颅。

周问鹤像是浑然不觉,他的眼光重又落在了湖边那个一直在尖叫的中年妇人身上:“是贫道疏忽了,万料不到,九天玄女在这村里还有隐藏的信徒。”

(“回忆,湖水”第二部分结束)

“吃点东西吧,”薄罗圭道,眼中流露读书人那种克制的关心,说出这句话一定消耗了他很大的勇气,“你从中午开始是不是就没吃过东西?”

师凝沉默地摇摇头,大食人立刻心领神会:“干粮弄丢了?”也不等白衣女子回答他就从怀中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精巧小盒:“吃这个吧。”

可能师凝是真饿了,她并未多做推辞,爽快地接过盒子,打开之后却又愣住,盒子里放着的是一小块龙肉。白衣女子疑惑地抬头看向大食人,后者压低声音,一脸得意:“我偷偷留了一块。”

事到如今,师凝也讲不了干净,三两口将龙肉吃完,脸上浮现出些许的羞赧。

为了化解师凝的难堪,薄罗圭装模作样地举头望天:“难得今天倒是个满月……”说到这儿大食人忽然停住口,脸上颇有震惊之色。

“怎么了?”师凝问。

“今天是初二,怎么会有满月?”

“薄先生,你确定?”

“我年少时在巴格达上的第一课就是天象历法,出师之后我游学天下,寒暑三百六十五天都刻在我的脑子里,怎么会把日期搞错呢?”

话音未落,忽然两人身后一阵喧哗,薄罗圭转过头,看到火光摇曳的滩涂上,缓缓走来一个消瘦的佝偻人影,那个人影太瘦了,带着一种病态的诙谐,仿佛全世界的厄运,正要从他身上迸发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