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铁鹤书 > 第九章第六十一节【雁门关(三月二十五日)】

这里就算曾经有过人,也一定离开很久了。周问鹤站在关城上俯瞰下方荒凉的广场,心中升起一股怅然若失之感。广场的地面用灰砖拼出了一张方圆十几丈的巨口,巨口张成了夸张的圆形,不知它是在吞噬,还是在吼叫。几件盔甲与鞍具零星地散落在口中,因为常年缺乏养护,都已经成破烂了。

巨口的中央位置,立着一尊三人高的香炉,它的炉膛早已冷透了,时不时会有硕大的老鼠顺着炉眼进进出出,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成百上千枚大唐军士的腰牌,一大把一大把地扎在炉耳上,像是给香炉梳了许多肮脏的辫子。

高云止看到眼前的景象,忽然深有感触:“回纥有一首儿歌唱道:最开始的时候,天地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嘴。”

“嘴?谁的嘴?”道人问。

“它不属于任何人,它就是一张独立的嘴,不依附于头颅,也没有其它五官。它大得超乎我们的想象,回纥人相信,光从它的上嘴唇出发,永远到达不了下嘴唇。”

周问鹤对这种可笑的迷信不置可否,他裹紧身上外衣,嘟囔了一句:“这儿可真冷。”

这里确实很冷,现在还没有完全入夜,远方尚有一抹红霞挂在天穹边缘,像是一滩血泊般殷红地灼人双眼。但空气中的寒意已经透遍了两人全身,一开始,只是撩拨皮肤的丝丝微凉,没过多久,就加剧成了侵肉刺骨的湿冷,道人几乎要怀疑,现在是不是冬天。

两人回到了关城里,周问鹤点起蜡烛,满眼所见,全是断垣残壁。

半个时辰前,他们俩沿着长城走入了雁门关,却看到里面已经颓倒成了一片废墟。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清出了一条通往关城顶部的通道,但上去之后除了看到一张大嘴外一无所获。

于是当下,两个人决定沿着楼梯向下清理。这比刚才往上清理还要费事许多,但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两人踩在砖砾上,把大块的断木碎石一件一件从面前搬开,直到现在为止,他们都没有看到路樱来过这里的痕迹,不过那姑娘身形娇小,自然能够钻过道人钻不过去的残骸缝隙,不留下痕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就这样向下清了一顿饭时间,两人来到了一座厅堂。厅堂四壁损坏严重,看起来随时都有彻底垮塌的危险。角落里零星安装着几个烛台,如果把它们全部点燃,那么勉强能够有一些聊胜于无的照明。除了他们进来的那扇门勉强能够出入外,另两个入口已经彻底被堵死了。

周问鹤点亮了两支蜡烛,橘光在黑夜中摇晃跳跃起来,就像是一只橘色的蛾子在黑墙前努力拍打着它的翅膀。道人发现,脚边斜躺着一块木匾,匾额的一半已经碎成木屑,与尘埃混在了一起,稍微完好一点的另一半上写着“点兵”两个字。厅堂的正中央放着一个火盆,火盆里摞着一叠叠烧成脆炭的纸灰。还有许多半烧化的零散册页落在火盆周围,大部分也因为腐朽而不堪辨认。不管当初是谁在这里生火焚书,他都一定很仓促。

高云止手执蜡烛匍匐在地,一张张残页辨读过来,没过多久,他就向道人表示自己眼前全是星星。

“这似乎是一份花名册,根据名册上的记载,苍云从上元年间开始,每隔10年就要往这里送一批士兵,而那些人,一个都没能回去。”

“那么说,这里类似于一所监狱?”道人问。

“不,这些人是自愿留下的,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是什么,从其中一些对话来看,他们来这里都是怀着赴死之心。”

“不过看眼下的情况,苍云一定很久没有送人过来了。”道人说着转身环顾四周,他的视线立刻被墙壁上一幅巨画吸引住了。

如果要说简单一点,墙壁上画的,是一个垂直洞穴的剖面图,洞穴一侧,有人顺着不同的深度,打上了几十方印章。洞穴的入口处,印章上写着“长虫之喙”,它的样子让道人忍不住想起了广场上的巨口;它的下方是一片大泽,旁边印章的文字是“阿鼻海”;海底往下,第三层却又变成空空一片,仿佛那汪洋是浮在洞里的。第三层半空中,画着几个唐人衣冠的男女,只不过,他们全都向下颠倒,两只脚向天上竖着,好似踏着虚无行走。第三层的绝大部分空间,都被一张青面獠牙的脸占据了,颠倒的男女们围绕在顶天立地的青脸周围,像是在对它顶礼膜拜。这一层的印章上写着“慈悲城”;再往下,虚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从印章上看,它的名字叫做“恸哀之歌”,印章旁还有一行小篆的附注:光明止步。再往下,空旷之中只有点点碎屑,印章上的字是“父与子”,旁边也有注释:“万年刹那,皆为齑粉。”往下还有七八层都各标有名字解释,在洞窟的最下方,被画成一片迷雾,周问鹤只能猜测,在那混沌的深处有一个底部存在,因为,那个位置同样有着一方印章,上面写着“那落迦”[1]。道人又把视线移到洞窟的入口,他发现洞口上方悬挂着一个类似于太阳的火球,火球旁边也有一方印章。印章已经被毁坏,但是,有人为它新补上了三个字“元渡口。”

“道长!”高云止轻呼了一声。周问鹤无声地点点头作为回应,他也认出了这娟秀的字迹:路樱来过这儿。

“道长,你快看这里!”少年手执蜡烛站在另一堵尚算完好的墙前,烛光铺展的范围内,残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正”字。在这些“正”字的末尾处,赫然是几个触目惊心的大叉,把最后的两三个“正”划得支离破碎。尽管已经时过境迁,周问鹤依然能够从那些叉里面体会到绝望与痛苦,不管那个人曾经在墙上记录什么,最终他一定是放弃了。

随后,两人又扒开了厅堂的一个出口,出口后方的长廊把他们带到一个明显曾经是官员书房的地方。这里唯一还没有成为碎屑的,是一张案机,它就像是个惶恐的漏网之鱼,不知所措地立在一地残骸之中。案机最显眼处,用镇纸压着一封信,从周围的灰尘来看,这封信不久前刚被人拿起来读过。

“只剩我们几个了,雁门关必须被放弃。我们几个幸存者达成共识,带上所有的补给,即刻出关。希望有一天,长城的路能够再次畅通,后来的人能看到我这的封遗言,那么他就可以知道,我们是自愿发起这次远征的。既然堡垒无法保护我们,我们就深入敌人的腹地,即使,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敌人究竟是谁。希望所有阵亡的弟兄,能在深渊之前重逢,那时候,我们一定会轻蔑地嘲笑我们此刻的恐惧。”

接下来是一串姓名:中护军甄文海,支记官方念恩,胄曹童师药,厨师蔡于都,孔目辛大历,司戈郎温茂友,马夫阿史多能。以一整座关隘而言,这份名单实在是短得可怜。

信的最后,换成了另一种潦草仓促的笔迹:“不要在夜里留在雁门关,此处已经是它们的世界了,每一堵墙,每一扇门都不再安全。它们潜伏在阴影里的每一个角落,夜晚会被它们的欢唱声淹没。你可以用刀剑杀死它们,但难乎其难,如果你还能出去,趁天还没黑,赶紧走!”信的最后,是落款时间:圣历八年乙巳[2]。落款里没有写日期,最大的可能,是书写者已经算不清具体日子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红鼻子的少年忽然问,这也是他们进书房后说的第一句话。

“不知道,”周问鹤将信重重拍在案机上,“但是肯定已经天黑了。”

“有人吗?我说,那边有人吗?”墙后忽然有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让周高二人大吃了一惊。好在,这声音既不古怪也无恶意,听起来倒是亲切得很。

“我是苍云堡派来的探马,我在这里面,嗯,绕了快两天了。”道人心中寻思,墙壁后面的一定是个很知礼的年轻人,因为他的语气虽然透着焦急,却依旧保持着友善与温良,完全是一副谦谦君子做派,“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墙壁那头是哪儿?”

“好像是个书房。”周问鹤问答。

“啊,那一定是甄将军的书房了,你们……看到甄将军了吗?”

“没有,只有一封信,还提到了什么深渊。”

“深渊?那一定是我昨天在墙上看到那张图上的深渊!唉,当时,我还走在对的路上,但后来也不知怎么的,我七拐八弯就越走越偏了……我说,你们看到那副画了吗?”

“看到了。军爷你这两天有没有见到一个女子,约莫二十岁上下,身材娇小?”

“没有,这两天我看到的只有断垣残壁。”

道人闻言叹了口气,路樱一定来得更早,才会同这个军人小哥错过。墙壁那边又问道:“那边的朋友,你们四周还有没有与深渊有关的东西?”

“没了,这儿只有破烂,”道人沮丧地回答。

“这样啊……如果你那姑娘朋友确实来过,说不定跟深渊有关的东西已经被她带走了。”

“这可未必,我那朋友不怎么喜欢破旧之物。”

那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疑惑:“可是……到这儿来的人,不都是为了深渊吗?”

周高二人互望了一眼,两人都感觉摸到什么要紧事的门径。

“军爷,那你知道深渊的事吗?”道人问。

“知道不多,军中前辈曾经对我说起过一句没头没尾的话,他说,祸根就是从那落迦的底部诞生的。”

“那落迦?你是说那片迷雾?”

“那里不是迷雾,只是那里的一切已经超出常人的理解与表达范围,只能画成一片模糊不明。苍云的前辈说,祸根从其中出来,苦难与生命才开始在世间行走。”

“祸根又是什么?”

“这个……他没有跟我说,我只知道,从深渊中出来,根本不可能。”

“是因为它特别深,还是因为它难以攀爬?”

“都不是,仁兄你似乎真的对我们所讲的深渊一无所知啊。你之前看到那副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恸哀之歌’?那一层,光是绝对过不去的,不是因为那一层太深太暗,而是因为,光在那里缓慢得犹如流水侵石,无论千年万年,即使到宇宙湮灭为灰烬,光都来不及走到‘恸哀之歌’的边缘。至于‘父与子’,时间在那里甚至被碾成片片碎屑,再也无法联为一个整体。我想不出走到那里后那里还能剩下什么完整的东西,我只知道,那里往下,就不再有时间这个概念,我们的常识在那一层就彻底失去意义了。但这,还远没有到尽头,之后的路程,只剩下消散,寂灭,当切都回归到绝对的‘无’时,我们才能到达那落迦。”

周问鹤有点追不上那个声音的思路,也许他的意思是,在一个光与时间都干涸的深渊中,诞生了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存在。墙那边的人似乎越说越有兴致,道人不知道该不该打断他。这时,高云止忽然轻轻扯了扯周问鹤的衣袖,道人回过头,发现少年的表情异常严肃,烛光下,他那只红鼻子仿佛染上了不祥的血色。

少年悄悄指了指墙壁的角落,周问鹤发现那里裂开了一条不算小缝隙,缝隙的大部分被柜子的遗骸挡住了,从墙对面很难被发现。高云止之前已经清理走了大部分的柜子残骸,他现在的动作,显然是要周问鹤透过门缝瞧一瞧他刚才看到的东西。

墙壁的另一侧还在侃侃而谈:“然而即使是这样,祸根还是从里面出来了,它让我们存活,也让我们受苦,它是我们出生起就背负的罪孽……”

周问鹤悄悄俯下身,把眼睛凑到缝隙前。对面太暗了,一开始道人什么都没看见。过了五六个呼吸后,黑暗中的轮廓才慢慢浮现出来。他看到声音来源的地方,靠墙摆着一副破烂至极盔甲,头盔部分歪到一边,几乎完全被阴影遮住。盔甲一定已经在那里摆了很久的时间,因为它通身都覆盖着厚厚的灰尘。道人几乎能感到一股皮革霉腐之气穿过墙壁扑面而来,然而,他看不见有人。

盔甲一直没有动弹过,它像是一件死气沉沉的垃圾,被随意丢弃在黑暗里。但是年轻的声音确实是从它里面发出来的,那声音没有任何怪异之处,相反,它听起来如此朝气蓬勃:“我家原先也在太原那一块,从小到大我每天不喝一碗醋都觉得难受。那边的朋友,你也喜欢醋吗?”

周问鹤收回了视线,他看了看高云止,后者用嘴型无声地说了“它们。”两个字。这就是甄将军口中的敌人?它们到底是什么?刚才道人隔着缝隙,清楚地看到盔甲上半部分是瘪的,那样的一副盔甲里,绝对不可能塞着一个人。

墙那边好像还在等着周问鹤的回答,发现这边一片沉默后,那声音又问道:“仁兄,你还在吗?”

周问鹤没有回应,他不知该怎么回答,一种如临大敌的危机感袭上心头,不管对面说话的是什么,此刻都跟他只隔着一道失修的墙。

“你还在吗?”那边又问了一句,一样的口气,一样的语速,一样的声调。周问鹤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了。

“你还在吗?”

“你还在吗?”

“你还在吗?”

同样的话在墙后不停重复,周问鹤感觉这欢快的问询中,攀附进了丝丝寒意,即使是鸟鸣兽啼,每一声也应该有些变化吧?即使是晨钟暮鼓,轻重缓急也应该有些许的不同吧?但是这个声音没有,完全没有,它每一句提问,都是对上一句的完美复制。道人的额头上渗出冷汗,也许……墙对面那个……不是活物。

就在这时,道人又听到一种粗重的喘息声透过墙传了过来,他本能地感到一阵战栗,这声音是属于活物的,但绝不可能来自于人类。

循环的问话并没有停止,喘息声一开始犹如问话飘渺不定的背景音,但是很快,它就变得越来越强,与问话交杂在一起。道人在那急促的呼吸中听到了焦躁,贪婪与恼怒。但是年轻人的问话,还是没有改变,那么友善,那么愉快,那么朝气:“你还在吗?你还在吗?你还在吗?”

据说有些蜥蜴,会伸出舌头作为诱饵,虫子看到蜥蜴跳动的舌尖,以为是同类,就稀里糊涂地被诱入了蜥蜴口中。道人想到此处,不禁心胆阵阵发寒,难道自己刚才,一直是在跟一个没有生命的诱饵说话吗?

道人知道不能再久留了,他一把拉住少年,飞也似地跑出了书房。长廊里满眼所见都是砖石瓦砾,唯一的通路,只有他们刚才清出来那一条。

“长廊……影子里有东西。”高云止小声说。道人点点头,他也看出,砖瓦狼藉的长廊暗处,有什么正在快速增长。

“去刚才的大厅!”周问鹤说着,在长廊里用尽最大的努力奔跑了起来。那些黑暗中的存在微微朝二人探出身子,但是,并没有能够阻飞奔的两个人。它们像是一群畸形儿,朝周高二人张牙舞爪地挥动他们短小的手臂。

两人一路连跑带爬总算回到一开始的厅堂。周问鹤飞快地给所有的烛台都点上蜡烛。但是,两人随即沮丧地发现厅堂太大了,烛光只是制造出了更多的阴影。

注[1]:致敬《来自深渊》。

注[2]:甄文海不知道外面已经改元,乙巳已经是神龙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