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铁鹤书 > 第九章第三十五节【流荼,愚行(上)】

铁鹤书 第九章第三十五节【流荼,愚行(上)】

作者:永恒的夏亚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6: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起来让人有些唏嘘,两个月前发生在S市的那起杀人纵火案,现在已经差不多被公众遗忘了。在当下纷纷扰扰的资讯洪流中,这宗案件实在是没有什么长期霸占眼球的资本,或许本案唯一能够让人记住之处就在于它的凶手:南方目前最大规模比特币矿场之一的矿主;以及其中一名受害者:S市大学数学系教授。

五年前,刘器几乎是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挖矿的事业当中,甚至不惜放弃了已经攻读了两年的数学硕士学位。在之后的日子里,比特币市场起起落落,刘器却从没有减退过对这种数字货币的热情,不仅如此,他还参与了最新一代矿机的研发。新机型对传统算法进行了突破性的改良,让挖掘的速度快了不止一倍,此外,它的同步功能更可以对矿机的运算进行实时多线程回溯,让坐在监控室里的刘器真正能够做到掌控全局。

刘器的执着为他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他如今拥有一座超大规模的工业级矿场。每天约莫有五千台矿机在他的名下隆隆运作,另外还预留了两千个空置机位给别人提供托管。他在不久前一次采访中直言不讳地表示,他是一名信徒,对数字有着近乎狂热的虔诚。在他眼中,每一次加盐计算都是朝圣,都会让他距离他心中那个最纯粹的数字更进一步。

这些言辞听起来有些荒唐,但熟悉刘器的人,没有一个会怀疑他这番话的真实性。谁也想不到,就在做出以上表述之后不到一个星期,他会放火烧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信仰源泉,并且留下四具尸体。

调查人员根据刘器手机中的通讯记录,以及他身边人员的口供,大致还原出了事发前48小时内这些人的行动轨迹:星期三早晨9点,隐藏在城郊工业园的刘器矿场内,有一台最新型号的矿机忽然跳出了一个极其怪异的字串:一个负数。

所谓的挖矿,其实指的是根据区块传过来的交易信息,反复通过加盐的SHA256算法,计算出一个64位的十六进制数字,此外还有一个增加门槛的特殊要求:特定位置上必须都是0。

毫无疑问,一个负数绝对不符合挖矿的格式规范,更让刘器无法接受的是,通过检索矿机的内嵌系统日志,他发现在当天早上6时许,该矿机曾经挖出过一份矿,也就是运算出一个合乎要求的数字,但是在这个时段,监控人员从来没接收到任何通知,矿机在停滞了500毫秒后,运算自动重启,日志里除了一条空记录什么也没有留下。

正当火冒三丈的刘器准备调出矿机的原始运算数据时,更严峻的问题出现了。

首先是那台出问题的矿机开始不受控制地满负荷运行,在同步了芯片实时数据后,刘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台机器正在自行优化挖矿算法。其它的矿机似乎也纷纷受到了感染,这种满负荷的自我升级很快就在矿机之间蔓延了开来,监控系统显示,所有芯片的温度都急速飙升到红线附近,在当时的刘器看来,眼前似乎只剩下关闭主电源,让包括托管在内的八千台矿机强制停工这一个选择了,而这将是一笔难以估量的损失。就在他举棋不定之时,工作人员忽然报告说,机房里闯进了一个不速之客。

来人是一个六十上下,精神矍铄的半老头,身材瘦削,皮肤黝黑,衣着颇为考究,颌下留着稀疏的山羊胡子。当刘器看见他的时候,他正围着一个满载矿机的架子打转。老头给刘器递上的名片上面写着他叫孙雄,是S市大学的数学系教授,另外他表示,他已经注意这个矿场很久了。

“你们是被选中的。”他语气飘忽地告诉刘器。

“被选中什么?”刘器不耐烦地问。

一个幸存下来的工作人员事后坚持说,孙雄回答这个问题时,脸上带着一种圣徒般平和的表情:“被选中,迎接那个数字回来。”

“我在S市当刑警的堂叔知道我是学数学的,把孙雄教授遗物中的一张草稿发给我看,问我能不能看懂上面的计算过程。”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杨榆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那些计算太跳跃了,我完全跟不上孙教授的思路,不过在草稿纸的边缘处,我看到了一句话:-1/12,最后的锁。”

“或许你们不知道,对于我们研究数学的人来说,-1/12就是数字中的魔鬼,原本平滑的数理在接近它之后忽然跌入了黑洞,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通过某些计算,-1/12可以被看做所有自然数的和。”

“等下,等下,且不说自然数都是非负的,仅仅第一个自然数1就已经大于1/12了。”闫康粗鲁地打断了大个子,“-1/12其实是所有自然数的拉马努金求和而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然求和,你这是在偷换概念!”

“没错,但是作为自然和的替代,拉马努金和在量子力学,统计学,计算机学中得到了长足的应用,当出现需要全体自然数求和的情况时,科学家们一般都会直接把-1/12代入,获得的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验真实数据惊人地吻合。那么,就只有两种解释了,第一,自然界中出现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巧合,-1/12与无穷大在某些场合是等效的;第二……在所有自然数的尽头,有一个异常大的非整负数……”

“你这说法与自然数的定义根本就冲突了!”闫康忍不住提醒大个子。

“那么,就是过去的智者们在定义这些概念时,无意中包裹进了一些他们自己也不理解的东西。”杨榆说到这里忽然像是想起了另一件事,“想必你们都知道,莱昂哈德•欧拉在晚年因为视力严重退化而大大影响了他的数学研究。但事实上……他不是看不见,他是看见了太多的东西。他曾经跟友人抱怨说,他的眼前充满了不停跳跃的数字,即使是在睡眠中,他的大脑也在无意识地进行着他自己也不甚明白的运算……”

这一切都是从欧拉研究全体自然数求和问题开始的,起初只是脑海中偶尔跳出意义不明的四则算式,接着越来越多精密的微积分方程组便排山倒海一样涌出来,这种不由自主的计算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不无恐惧地提及,他的大脑正一意孤行地把他拉到某一个尚不明了的数学概念面前,这个深埋于层层演算与推导之下的概念太过深邃,太过纯粹,远远超出人类能够领悟的程度,或许只要循着它的思路稍微做一下思考,数学家们就会被深藏其中,这股寒彻骨髓的,伸手不见五指的绝对理性逼成疯子。“自然数的尽头通向地狱!”他在信的结尾这么说。

这样这一连串计算的结尾究竟存在着什么?欧拉一点也不想要知道,当他透过重重公式与方程的迷雾向深不可测的数学之海中遥望时,他只看到了一个模糊轮廓。而当他意识到这个身影也在望着他时,他几乎崩溃了。最终,欧拉因为恐惧与疲倦的双重折磨而倒下,或许,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他停止了生命和计算。”谁能体会到这句话背后,潜藏在全人类心中的惶恐呢。虽然早已不在这个世上,但是那个数字对于人类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过,或许某一次积分,某一次求导,又或许某一个数学模型,某一项思想实验,就会为它打开一道门,让它顺着长长的计算轨迹回来。甚至,只要是有足够运算能力的东西,不管是大脑还是矿机,一旦在数学的地脉中接触到某个边缘,都会条件反射一样无止境地挖掘下去,就像是陷入了身不由己的流沙。

一言以蔽之,谁也无法从数学中逃脱。因为,流荼从未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