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铁鹤书 > 第九章第五节【枯竭之血】

铁鹤书 第九章第五节【枯竭之血】

作者:永恒的夏亚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6: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缆车的车厢悬空在一片让人窒息的白雾里,就像是泡进了一杯牛奶中。五分钟前,一只约莫三十公分长,不知名的飞虫落在窗户上,停了十来秒又震动透明的双翼飞入了昭昭雾气,这是他们透过玻璃窗最后一次看到外面的变化。

“我们现在……”冯凯安有些迟疑地翻着旅游手册,“会是在哪儿呢?”他的意思很明白,就算缆车运行的时间大大延长了,他们肯定还是在这条线路上,处在缆车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某个地方,那么至少就能在手册地图上猜一个目前众人的大概位置。

杨榆伸长脖子,视线在冯胖子手中那张质量拙劣的印刷品上游移了一阵,然后用不确定的语气说:“我们是在雨道峰南坡附近吧……”他忽然伸手指着导游图上一个标志,“这个宫殿一样的小房子是什么?”叶芸芸也凑过来,扶了扶她厚厚的镜片:“上面写的是不是‘雨道宫’。”

闫康闻言猛然放下了手里的书:“这旅游册子你是打哪儿弄到的?”他问冯凯安,语气不知为什么有些急促。

冯胖子一脸孩子般的无辜:“放在缆车车站入口的桌子上,有一整叠呢,那个地方没人管,我以为是供游客自取的,就拿了一份。”然后他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有什么问题吗?”

闫康闭上眼睛叹了口气:“雨道宫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官方旅游手册上,不对,它不应该出现在任何手册上!”

没人知道雨道宫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雨道峰南坡上忽然矗立起这么一座仿道教样式的宫殿建筑。宫殿本身可以说是粗俗不堪,外墙和屋檐都用明黄色和深红色的油漆勾勒过,飞檐斗角上的装饰也是俗不可耐,整座雨道宫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就是坐在门口售票的一个当地人。

进山的游客都想当然地把它看作是本地一个旅游景点,这并不奇怪,在那时全国各地的风景区都有这样粗制滥造的景点。这宫殿本身坐落在比较冷门的爬山线路上,拜访过那里的游客大多出门就把它忘了,而更多的游客则忽略了它的存在。甚至,当地的巡山人也对它习以为常。雨道宫就这样在半山腰默默矗立了六个年头,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直到2000年后的一天,一个侨商进入雨道宫参拜,再也没有出来。

有关部门这才开始留意到这所来历不明的建筑,当地旅游单位在查阅了所有景区开发记录后表示,根本没有这栋宫殿的建造记录。调查人员最初进入宫殿时,只找到了一些褪色的神像和锈迹斑斑的烛台,全都蒙着厚厚一层灰尘,像是很久没人来过的样子。有些墙面灰浆都没有抹,露出了红色的砖块,调查人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地方似乎从来都没有完工过。

调查人员走访了好几个参拜过宫殿的游客,游客们全都表示他们进去之后看到的东西平平无奇,与其它地方那些廉价景点并无二致,但是当被要求具体讲一下宫殿中的情况时,所有人的回忆都开始模糊,甚至出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至于那个卖票的当地人,有关部门对他进行了多次问询,但是调查人员很快发现,这个人有轻度痴傻,他们无法从他语无伦次的描述中拼凑出他雇主的线索。

另外,调查人员在宫殿外墙的后部发现了一行用炭笔写成,歪歪扭扭的字迹:“这里所有的人都在浪费汽油。”无论是调查人员还是当地的巡山人都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售票的傻子则只会对着这行字痴笑。

后来,有几个好事者发掘出了侨商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有人传言他在东南亚的时候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而另一些传闻版本里,侨商则一直依靠着某些南洋的神秘力量经营他的生意。其中最荒诞不经的一种说法刊登在了某一本私人刊印的飞法出版物上,上面说,侨商的太太(或是情妇)曾经找大师推算过,得到的结果是,侨商依然还在宫殿里,只是谁都看不到。

雨道宫有着许许多多的谜题,甚至有人说,两个月后那场夺去数条性命的山火,就是从那里面蔓延开来的。山火之后,那里只剩下了断垣残壁,根本没有任何值得标到旅游手册上的价值。

“关于雨道宫,我们还知道一件事,侨商失踪后,有关部门收走了卖票人手里的功德簿。那上面记录的都是往雨道宫里布施过的游客。写在第一条的是一个叫许国昌的人,在旁边还有他的工作单位:上海安乐棉纺六厂。”闫康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表情有些迷惘,他似乎不知道应不应该讲下去。

“怎么了?说呀,这个人有什么问题吗?”杨榆焦急地催促说。

闫康的视线移向窗外,他是多希望此刻外面的浓雾能有消散的迹象。

1969年,上海安乐棉纺六厂的厂医许国昌相应号召,开始为厂里患病的工人进行鸡血注射,当时有许多人都相信,注射生鸡血可以祛除疾病,增强体质,所以每天在医院门口寻求注射的人络绎不绝。

和其他许多赤脚医生一样,初期许国昌的鸡血注射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他在医疗日记里写道,病人们不但症状在注射当时就减轻了,而且比患病之前精力旺盛了百倍,食欲大大增加,许多慢性病也出现了好转。在厂长的支持下,很快许国昌大夫就为厂里所有的员工都注射了他自家鸡的鸡血,说实话,在当时,这也不算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决定。

之后的安乐棉纺六厂成了明星企业,在大剂量鸡血的注射下,员工们不知疲倦,曾经创下了连续72小时工作的惊人记录,许国昌在之后的汇报中说,一段时期的鸡血疗法后,工友们再也没有患上过任何疾病,原本身上的慢性病也全部根治,一位59岁的老员工更是轻易举起了一块150公斤重的棉纺机铸件。

其实现在回头看,即使在当时的安乐六厂里,让人不安的消息,就已经初露端倪了。一些初期接受注射的员工曾经告诉他们的亲属说,许大夫带来的鸡血,要比平常他们见到的腥臭许多,在当时大部分医生选择肌肉注射的情况下,许国昌大夫坚持对他的患者进行更激进的静脉注射。而接受了注射后的病人,普遍感觉进入身体的鸡血非常地烫,几乎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有几个祖籍浙江的工友在初次注射后,当天晚上都做了噩梦。噩梦的内容大同小异,都发生在一片腐败荒凉的沼泽中。一个来安乐六厂调研取经的上海第二医学院东方红卫校的老师,向他领导报告说,许国昌用的鸡血都是从自己住处带过来,从没有人见过他直接从鸡身上抽取过鸡血,这些鸡血呈不自然的暗红色,而且有古怪的凝结趋势。一个东方红卫校的学生曾经一个人与几管许国昌准备的鸡血共处一室,她事后告诉老师,她似乎听到了房间里有窃窃私语的声音。

六个月之后,那些曾经接受过许国昌注射的人,纷纷发起高烧,并且精神恍惚,个别病例甚至身体发生了畸变。忧心忡忡的员工们前往安乐六厂的卫生室,却发现大门紧锁,许国昌下落不明。根据事后的调查,不管这位许大夫为员工们注射的是什么,反正肯定不会是鸡血。厂干部根据人事档案找到许大夫在崇明的老家,那时候,那里还是一片农田。他们并没有在那里找到许国昌,他的旧房子已经人去楼空了很长的时间。厂干部在房子的旁边发现了一个地窖,并且在里面找到了一些刻有怪异符号的抽血工具,以及一个附有皮带的铁架。从那些散落四处的抽血工具来判断,它抽血的对象一定个头不小,后来有一个厂干部回忆说,整个地窖弥漫着一种让人作呕的恶臭,他从来不知道,这世上有什么东西可以臭到这种地步。

安乐六厂后来关了门,那些注射了不知名血液的工友纷纷患上重病,有些死在了医院,更多的人则没了音讯。许国昌也再也没有露过面,一直到将近30年之后,他的名字出现在了雨道宫的功德簿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