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铁鹤书 > 第七章第三十节【洞庭湖】

铁鹤书 第七章第三十节【洞庭湖】

作者:永恒的夏亚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6: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成功了!

我终于掩护着人类从亘古的疯癫与狂乱下逃了出来,永远躲开了群星深处那些失智的凝视,谵妄的呢喃,还有那万古不竭的吹奏余音。我们终于彻底安全了,我多想冲出去告诉我的同胞们,他们曾有如婴儿一样无助地暴露在外面数不尽的危机与恶意中,而现在,已经没有“外面”了,无数不为人知的牺牲终于把这个珍贵的婴儿抱回了摇篮,我们可以在刹那的永夜中安稳地沉睡,永远像是一个孩子。

这,就让是所有人得救的方法。

太平村果然不在了。周问鹤犹记得初出茅庐时去君山拜谒“金银魔手”尹先生,路过了那个村子,那里的恬淡与淳朴让他误以为到了世外桃源。

然而现在那块地方只剩下了一片白花花的芦苇,没留下一点人类生活过的迹象。一阵风吹过,飞起了漫天的白絮,如果是寻常,或许道人会觉得这景象很有诗意,但是今天看来,却有了一股惨淡的味道。白絮在斜阳飘飘而下,隐没进了芦苇丛,还有一些落在了水里,白色的一团一团,让道人联想起霉菌。

进入洞庭湖后,他遣散了船工,另买下了一艘当地渔人的小舢板,他不想把无关的人牵扯入内,因为这一去,真的生死难料。

猫三小姐也在船上,每次周问鹤想要让她再考虑一下此行的凶险,她都会把话题岔开,这丫头心里一定很清楚,道人不忍心赶她走。

前方的芦苇丛中忽然闪出了好几艘快船,把舢板的路堵住了。一个粗野的声音向这里喊了一声,也许是在问道人的身份。

猫三也大声回了一句什么,道人这才知道,她会说荆湘土语。他忽然发现,他其实并不了解这个朝夕相伴的姑娘。周问鹤少年时,纯阳宫前总有一只狸猫在晒太阳,它与宫中的道士相互不打扰地过了许多年。道人总以为,他们已经很熟悉彼此了,然而有一天,狸猫没有再出现,道人忽然意识到,这只狸猫的一切,其实他都不清楚,他们只是在一段时间内结伴过的陌生人。

一艘快船朝他们驶来,这船走得又急又稳,不多时已经到了舢板道人近前,船舱里出来一个少年人,他身量不高,略有些水蛇腰,脸上双眼又细又长,颧骨突出,耳朵也招风,面相精明中又带着贪婪,果决中又带着刁钻,道人只看了一眼,几乎就可肯定,这个人就是在破庙中的陈友谅。

“杨先生。”那少年道,“我真希望没看到你。”虽然是句威胁,但是少年说得落落大方,很难不让人从心里对他产生赞赏。

“陈公子,我们也一样。”

少年身后的人似乎要亮兵器,却被陈友谅挥手拦下。然后他郑重道:“晚辈得到的命令,是不允许有人从洞庭湖里出来,所以如果两人眼下想要进去,悉听尊便。只是,还请三思而行。”

道人闻言心里明白了大半,不到最后一刻,洞庭派都不愿脏了自己的手,他们当然是希望道人跟他们掌门一样在君山岛上落个有去无回,他们好向武当交代。于是他抬手抱拳:“我们二人心意已决,就不劳公子费心了。”

陈友谅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如果周问鹤真的困死在了岛上,有刚才这句话,他便是全无责任。后面那个跟班的小厮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在陈友谅身后小声道:“司空……”这两字刚一出口,就被少年斩钉截铁地打断:“这是玉师傅的意思!”

那人喏喏地点着头,面上却还是有些不服,陈友谅传下令去让众船让道,他自己的船也缓缓移向一边,这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猫三忽然问了一句:“陈公子,湖上为何全是你的人?剑老九和田家子弟呢?”

此言一出,陈友谅的细眼中爆出一道杀意,狞笑道:“没有田家子弟了。”他只是说了这么一句,神态依旧是不卑不亢,进退得宜,只是在道人的眼中,他的五官变得出奇地扭曲,仿佛是凶猛的虎狼戴上了一张劣质的人皮面具。然后,他的船便退开,君山岛,终于出现在了周问鹤的面前。

出乎道人预料,第一眼的君山还是数百年前的样子。唯一的区别,就是它的正中央,竖起了一座险峻的孤峰。

“督邮峰。”猫三在道人身后说。据传东汉章帝建初年间,有一位督邮曾经来此断过一件冤狱,就是他打造了金铃与金锁,困住了君山上的那个东西。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建初三年洞庭水泛,八九百里间,全部沦为泽国,有人听到湖中似有龙吟。洞庭当地妇人何氏被水卷走,过了十天,她却自己出现在了湖边的浅滩上。当时她衣不遮体,口不能言,形如一只落水老猿猴。六个月之后,她诞下了一个虾婴。何氏最终被丈夫杀死,虾婴亦被村人在滩涂上砸为一滩白浆。路过此处的督邮判何氏丈夫无罪,又以贞妇之礼厚葬了何氏。

舢板驶过一个码头,说是码头,其实只是在水深合适的地方搭了两块木板。“这就是搭琅津。”猫三说,“我们上一次登船的地方。”道人点点头:“也是无名喇嘛被杀的地方。”他说。

杨霜的书稿对这个古渡口花了大量了笔墨,所以他知道,始皇帝投玺于水的地方就在附近,而他也知道,搭琅津这个名字其实并不古怪,因为整个洞庭,在先秦时期也被叫做搭琅地。

舢板在一片水湾里搁浅了,这里的水只到脚踝,周问鹤与猫三下船涉水前行。这时天色已经暗了,刚才在夕阳下秀丽祥和的君山岛,如今在阴影中像是换了一副面孔。

走过滩涂,他们很快就进入了树林,凭借最后一点光线,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小径,摸索着向前。走了大约小半个时辰,小径便寻不到了。猫三提议休息一下,于是他们在一座山包上生起火,拿出先前买的熬肉与椒盐,猫三撕开一个馒头,又挑了几块肥多瘦少的熬肉,伸到放椒盐的碟子里狠狠蘸了两蘸,和馒头卷在一起送进口里大嚼了起来。周问鹤也抓起一块熬肉塞进馒头。这熬肉是用多年老汤文火慢煮而成,煮成后多放酱豉,虽然现在吃已经有些干硬,但是风味不减。

周问鹤这一个月来,看到此处与天宝诸般不同,其中最让他欢喜的,便是元人一日可吃三餐,这入夜一顿对于道人这种口腹之徒,实在是受惠良多。

吃完之后,天已经彻底黑了,四周只有蝉鸣和风掠过树林的沙沙声。

“接下来怎么走?”猫三心满意足地拍掉手上的椒盐,又把嘴边的肉末捋进口中。道人迷惘地站起身四处眺望,忽然他脸色一变:“有人!”猫三也几乎在同时一脚踢灭火堆,同周问鹤藏身在了一块巨石后面。

朦胧的月光下,山包下的树林中影影绰绰走来一行人。可能是身处低处,他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猫三这里的火光,只是缓步在树林中前行。他们走路的样子很不自然,步伐迈得很小,看上去无精打采。除此之外,似乎还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是距离太远,道人看不清楚。

那群人缓缓靠近了,道人发现他们似乎都是秦代僚属的打扮,其中亦有行伍之人,还有两个女子。他们之所以步履艰难,是因为手脚都被上了镣铐,说他们是囚徒,却也没有看到押运他们的人。

猫三忽然扯了一下周问鹤的衣袖:“他们的头……”

道人低声说:“你管那个叫头吗?”

这些人的脖子上,都顶着一个大到不合比例的苍白肉团,每走一步,上面的肥肉都会颤颤巍巍地抖个不停,原本道人以为这些人的脸上没有长五官,待到它们更靠近了,他才发现,他们的五官都眯缝成了一条线,藏进了肥肉的褶皱里。这都不能叫肉块,或许应该管它们叫“油团”?他们脑袋上的脂肪像是随时都有可能顺着脑袋流下来,滴在地上,光看到,心里就会发腻。

待到那群人渐渐在黑森森的林子里隐没,周问鹤与猫三急忙蹑手蹑脚跟了上去。那些人前进的方向,似乎就是督邮,如果运气好,他们会带着道人前往督邮脚下的石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