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铁鹤书 > 第七章第十八节【洞庭奇谭】

铁鹤书 第七章第十八节【洞庭奇谭】

作者:永恒的夏亚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6: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往前,就要说到至治三年了。当时洞庭湖上有一个无名渡口,据说是个古渡,至治年间,渡口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当时的人们经常可以在岸边看到一个打赤膊的盲眼喇嘛,昼夜念佛,向往来客商乞食。没人知道喇嘛的来历,也没人能够同他正常地交流。后来,喇嘛被一个在渡口混吃的泼皮寻衅殴死。那个泼皮遍寻喇嘛全身也没有找到财物,只搜到一封破旧度牒,牒上并无官府的例行公文,却盖有一方‘搭琅接引’的印章,在本该是批文的地方,写着歪歪扭扭几个大字:‘门东草,三人田’。几天后,洞庭湖开始下起大雾,有人发现,泼皮的尸体漂在水中,在大雾里若隐若现。寻常的河漂,都是背朝上,脸朝下,这泼皮的尸体却是古怪:它是脚朝下,头朝上,立在了水里,头和两肩都露在水面以上,看上去就像一个活人正在戏水一般。有人说,他在那泼皮尸体后方的白雾中,隐约看到了一张痴肥的巨脸,约莫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其实,这个人脸算得上是洞庭一带有名的传言,之前也有渔民说,他们在晴朗的天气里,隔着水面看到有一张朦胧苍白的笑脸正在水下仰望着他们,大小足有好几个庭院。据说这件事后来弄得满城风雨,甚至惊动了当地的达鲁花赤,但是没过多久,英宗皇帝晏驾了,时局一片混乱,此事也就没人再提起。”

“又是这六个字?”猫三小姐挠着光溜溜的下巴,一双毛糙的短眉在忽闪的眼睛上方拧成疙瘩,“剑九说那天在洞庭湖上也听到有童子在念这六个字,谁知道究竟是意思?”然后她转头问道人,“晚晴,你知道吗?”

周问鹤也皱起了眉头:“其实,这六个字的字面意思也不是很难猜。”

“哦?”老张脸上露出讶异的表情,“杨先生知道了?”

“这不过是两个粗浅至极的字谜,千万不要往深奥的方向去想,只是把谜面作为偏旁部首凑到一起而已:门东草,合在一起是一个‘兰’字,三人田,凑在一起是一个‘僵’字。字面的意思就是这个,但是,我不知道‘兰僵’是什么意思。”

彭和尚闻言一愣:“兰僵?”

“怎么?大师知道吗?”猫三急忙问。

这黄脸的和尚沉思良久,才缓缓说:“从古至今,读书人中有风骨的,向来爱用兰花自比,他们口中的兰花,指的全都是我朝本土的地生兰。但是,贫僧曾经在一些外邦人那里,见过从西域传来的腐生兰。”

“有一种兰花,色黄而小,遍体生鳞,嗅之如硫磺腐草。据说,专生于化僵老尸之上,由怨念所结,长成之后,不死不凋,而是逐渐缩成指节大小,这就被叫做兰僵,那个外邦人说,有所求的人藏一些在身上,可以心想事成。”

“你怎么没问他买一些?”老张揶揄地问。

“哼!”彭和尚撇了撇嘴,“贪得无厌之徒才会惦记心想事成,贫僧早就明白,任何事都要有代价。”

“那么这兰僵跟洞庭湖有什么关系?”猫三问。

“这贫僧就不知道了,不过如果这件事真的牵扯到兰僵,我一点都不惊讶,这东西的邪门之处远不止这些。那个外邦人还说,海外有一些无良商贾为了兰僵的花床可弄出了不少人命。如果有人指望用这种有伤天和的脏东西满足自己的欲望,不管他落到什么下场,他都是罪有应得。”

众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脸上都有了认同的神色,这时老张忽然说:

“这三件事还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

猫三小姐与周问鹤对望了一眼,然后一同摇了摇头。

“从至元元年到今年是十二年,从至治三年再到至元元年还是十二年,这个雾,好像每隔十二年出现一次。”

“没错。”彭和尚说,“而且每隔十二年出现的还不只是雾,洞庭湖故老相传,君山岛上有一座山峰,每隔十二年才出现一次。”

“那其它时候呢?难道隐入云雾中了?”

“当然不是,洞庭湖上哪儿来那么多云雾?但是,湖上的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根据他们的讲法,本来白日里万里无云,忽然这座山峰就凭空出现了。”说到这里,彭和尚自饮了一杯,“那座山峰远看如一个男人弓腰驼背,当地人称之为‘督邮’,靠近了看,就会发现它奇险无比,根本无从攀爬。据说洞庭的渔民,一旦看到‘督邮’,之后几天里,都不会再出湖。当地人私底下说,‘督邮’是水大人露面的征兆。”

“这水大人又是什么?”周问鹤忍不住插嘴。

“一个当地的传说,而且还是最经不起推敲,最没有新意的那种传说。洞庭湖边的父母都喜欢用水大人来吓唬他们的孩子,在他们的故事里,水大人专吃小孩,如果谁不听话,就会被水大人带走。有一些迷信的渔民也会拿它赌咒发誓,如果说谎行船就要遇上水大人。基本上,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两个这样的鬼故事,只是把名字换一换而已……至元年间郭公[1]四海验测时曾经来过洞庭,根据他的推测,水大人可能是一只沉睡在湖底的水母,几乎跟洞庭湖一样古老。当它苏醒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身体铺展在水面下,因为是全透明的,所以在水面上很难看到它。至于它跟‘督邮’的关系……郭公也说不清楚。”

有那么一瞬间,周问鹤觉得他想通了弥勒巷的古怪之处,但是这个念头只是在他脑海里一闪,随即又消逝于重重迷雾之下,只有那副诡绝的古画,还冷冰冰地在那里展开,像是泥泞中的一块顽石,坚硬,沉默,岿然不动。

“大师,对于白牡丹你知道多少?”猫三小声问,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满是憧憬。

“其实……贫僧对这个人,也是只问其名,晚晴,你们两位是见过她本人的,你们对她有什么看法?”彭和尚说着,看向周问鹤。

周问鹤微微皱了下眉头,他实在很不想回忆这个人:“怎么说呢?我感觉,她不是人,却有感觉,她是人,是与不是,都各占五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