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扇花录 > 第264章 咸酸之外

扇花录 第264章 咸酸之外

作者:爱诗词的猫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3: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呼延非袍袖挥斥,熊熊火焰顿又偃旗息鼓,如猫儿一般乖乖伏下,滚滚黑烟也随之消散一空。阑

若非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焦味,若非石壁上涂满着骇人的黑熏,若非山洞中飘荡着哀泣的飞灰,根本无法相信,前一刻竟有一场大火把万千珍宝烧了个精光透底。

张子羽称心如意,拉着李鱼径往山洞门口走去:“小友,洞内气机不畅,且到门口叙话。”

云气浩漫,青翠扑来,山泉叮冬鸣溅,仙鸟自在翱翔,全不管人间叹息。

李鱼心中犹自存着失落。

“呵。”张子羽哂笑一声,手掌放脱李鱼,在腰间摸索一会,掏出一个小瓷瓶来。他将瓷瓶盖子掀开,往李鱼身前递去:“喏,这是我闲暇小食,常能生津止乏。就着山光鸟性,小友也啖三两颗罢。”

一股清香直冲李鱼鼻底,举目瞧时,却见瓷瓶中堆叠着十数颗乌梅,乌梅上又沾染了密密麻麻的白色小点,瞧着与平常点心不同。

张子羽见李鱼犹自迟疑,复又笑道:“此物唤作盐津乌梅,就是普普通通的小食,只是这等以盐和梅的手艺尚少行世,小友但吃无妨。”阑

李鱼望见张子羽期待邀请的眼神,感觉张子羽此举必有深意,一时鬼神使差,便伸了两根手指,捡了一颗乌梅出来,小心纳入口中。

乌梅入得口中,滋味甚是独特,酸甜之中微带一点咸味,转口仍觉酸、甜、咸、涩诸般滋味交缠扑腾,教人忍不住想要再吃一颗乌梅,再度细辨内中味道。

“如何,这盐津乌梅可还爽口?”

李鱼点了点头:“别开生面,果是一绝。”

一旁呼延非叫道:“你们两个倒是臭味相投,洒家偏吃不惯这梅子,好端端的梅子放什么盐,乱来!”

张子羽自家也吃了一颗乌梅,咂咂有声,随后喟叹道:“乌梅酸咸而称绝味,然特酸之醋与特咸之盐,除左食调羹时,世人多不嗜食。

醋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盐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人之无意于盐醋,盖因其咸酸之外,缺乏醇美也。阑

《尚书》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虽盐梅必不可少,然所佳者在羹而不在盐梅也。”

李鱼闻言叹服,附和道:“老先生拈出醇美二字,当真饮食大家。”

“我所言又岂止饮食之道?”张子羽目光如电,光芒直逼李鱼:“诗文之道,亦当在咸酸之外求之。意!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李鱼隐约间窥见一丝天光,忙不迭恭敬行礼:“小子不敏,敢情老先生指教内中奥妙。”

“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所见者景也,而有景外之景也。戌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所见者象也,而有象外之象也。

诗家之高明,不在照描复刻,不在淋漓写尽,而是要寻得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如此则滋味绵长,可称全美矣。”

李鱼听得明白,张子羽这段话的意思是,诗词要追求含蓄蕴藉之美,要留下让读者联想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要让读者拥有再创造的冲动和契机,如此诗词才能拥有悠远绵长的生命力。阑

李鱼更明白张子羽所说,并非单指诗词创作,更关乎神通修为。

张子羽这几段话,恰如醍醐灌顶,让李鱼茅塞顿开,对神思诀的理解又上一层楼。

“李太白诗风豪迈,我使一招黄河之水天上来,却不能尽是恣意,而应当留有韵味。神思诀运转之时,应如太白雄视万古,醉酒当歌,但康慨之中存有悲壮,千金散尽还复来,不是一味喧嚣,而是直面后的凝蕴。

王右丞诗风闲适,我使一招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却不能尽是悠然,而应当留有克制。神思诀运转之时,便应含而不露,悠然自在时又生新境,正如芙蓉花开花落,不见人而始终有人,不经心而始终有心。

胡绛雪说,神思诀以境界为最上,可是许多时候,我却无法把握境界,全凭着心中感情去感悟勾联,只知道心境与诗境的结合,一股脑用力,却忘了含蓄蕴藉之全美。

若是我将这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运用到神思诀中,便可将神秘不可自知的境界,转为教为清晰的认知,便可将神思诀的威力发挥得相对稳定,而不必担心神思诀受制于情感的波动!

如此一来,就算我没有遭遇生死关头,就算我没有情绪酝酿极致,也依然能够施展神思诀的威力,妙啊,妙啊!”阑

李鱼想到得意处,不觉眉毛舒展,眼神大亮,不觉手舞足蹈,暗中印证所得,神思于霎时遍游四海八荒,竟是随心所欲,毫无阻滞。

经由这“韵外之致”,神思诀模湖的道理都变得清晰透彻,如同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可以轻易看见水中的游鱼,可以轻易数清水底的鹅卵石,甚至只要望一望,就可以清楚感知到溪水的温度。

李鱼琢磨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对着张子羽复又鞠躬行礼,感激万分:“老先生见识高妙,妙喻精辟,真如醍醐灌顶,让小子受用无尽。大恩大德,真不知如何回报。”

张子羽笑道:“我所修虽是儒道,但对于诗文也稍有涉猎。因念天下事理如一,故而妄发议论。浅陋所得,若能帮到小友,那是再好不过。”

要知神思诀秘不示人,但张子羽却似明了神思诀的优缺,**正中肯綮,帮助李鱼解决了困扰已久的修炼难题。

要知李鱼善于思考,用心钻研,但毕竟跟随胡绛雪时日不多,对神思诀的修行更多以自行参悟为主。

风雨仙林路上,李鱼连番突破神思诀,虽有不少收获,却也积累了许多疑难。阑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子羽这番话语好比及时雨,让李鱼扫清了诸多疑惑,实力瞬间再上一层楼。

李鱼到此刻对张子羽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感激道:“老先生博兼三教,以咸酸之味来论诗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谓乎?”

张子羽还未说话,呼延非抢话道:“老张对你寄予厚望,怎会让你空手而归?有了这番提点,除了有数几人,你小子大概可以自保无虞了。

照理说,洒家也该送你点什么,但洒家两手空空,也不会什么诗啊文啊的,哈,有了,洒家当年那件披风一直舍不得丢掉,正好你小子缺件披风,权当留个念想,拿着!”

说话间,呼延非也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件火红色披风,大剌剌就往李鱼怀中扔去。

注:韵外之致或者韵味说,其实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诗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