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九十三章 步兵交锋

由于占据了主场优势,马穆鲁克方面的准备要更完善一些。可能是发现了罗马方面拥有更多、更强大的火炮,他们没有再试图进行对峙,逼迫对方先行进攻,而是展开阵势之后,就立刻扑了上来。

罗马军队也立刻做出应对。各大队都按照旗号命令,停止前进,架好火炮。敌人来到三百步开外的时候,军团的重炮率先发出轰鸣;到二百步的时候,各大队的火炮也先后加入战斗。

大群“圣战者”密密麻麻地挤过来,成了最好的靶子。他们的密集队伍,很快被砸出数条豁口,队列彻底乱作一团。队列中的教士和后面督战的马穆鲁克,大声催促,押着众人继续向前跑,但整个阵型已经不复存在,只能乱哄哄地抱团往前冲。

到了百步之内,大队的步兵火器也加入了射击;到了五十步,第一列的所有士兵都拿起弓,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箭矢抛射出去。

在军团装备中,弓箭是不占用编制的武器,所有人都会给发一张。由于朝廷管理甲胄和长兵器,但不管弓箭,所以民间使用也很多。加上紫帐汗国依照古礼,一直鼓励大家学习射箭、骑马等技术,乡间的各种比试活动一直在定时举行。因此,弓箭的使用非常广泛。

甚至,很多士兵都会嫌弃兵部发的弓质量不行,选择自己携带。当年杜甫的诗句里说,“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就是类似的情况。出征的人在行军前往营地的时候,不会随身携带铠甲和长杆兵器,但弓箭和刀剑,在民间相当普及,一般都是会自备的。

命令下达之后,军团兵阵列里,瞬间就发射出一阵阵箭雨,只有郭康这边的罗斯人在干瞪眼。因为训练不足,郭康他们担心罗斯人根本用不好,因此只给几个有点基础的猎户发了弓箭,结果,就成了现在这种局面了。

不过,军团的火力对于当面的敌人,其实是有些过剩的。按照历代作战的经验,战场上,弓箭的作用是大量杀伤无甲和轻甲敌人,而非去硬啃重甲。相对而言,增加射速和减少体力消耗,反而更加重要。因此,大家发射箭矢的速度其实很快,少他们这一点,影响也不大。而他们用的弓箭,对于地中海大区来说,威力也同样有些过剩。

敌人的步兵披甲率相当低,基本都没有什么防护,身上只有一件破旧袍子和头巾,连硬质头盔都很缺乏。在他们后面,是一些状况稍好的部落步兵。虽然在跑动中已经完全变形,但他们勉强还有基本的阵势。士兵们用皮革、草藤甚至木头片,充当简易的护甲。

按照阿拉伯人的传统经验,这种玩意儿对付地中海世界和波斯人的弓箭,是足够的。当年阿拉伯人的重骑兵,也就是这个程度的防护。但中原弓箭那个“高速低穿甲”,也是相对中原披甲率而言的低,拿这些东西来应对,就有些太凑数了,肯定没法通过“垃圾兵过滤器”的。

所以不出意外地,在郭康这里,都能看到大片的敌人在远处就被弓箭射翻,甚至让他怀疑,放箭的命令是不是下晚了,还能再拉长一段距离。在他考虑期间,前排的老兵已经以两三秒一发的速度,把十根箭射完,开始准备格斗了。

向前冲锋的敌人,速度一下慢了下来。跑的最快的那些人几乎都死在了半路上,让后面那些原本就不太想上的步兵们更加犹豫。但脚步慢下来之后,反而给了罗马军队更多的输出时间。军团士兵开始在百人、十人队长们的指挥下进行换位,新上来的士兵又开始了射击,把更多敌人杀死在面前的空地上。

一些埃及士兵也拿起弓箭进行还击,但他们的火力还是太弱,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发现情况不对之后,指挥步兵的军官们也没有指望他们能和罗马人对射,开始大声呼喊,驱赶手下继续加速。

这次,也不需要郭康下命令了。第一列的三个百人队,立刻变换了队形。第二排士兵向前补位,把阵线填满。而队与队之间的间隙处,大队炮兵也没有撤离,而是趁着对方拖延的时间,重新装填好了那些小型火炮。

朱文奎现在就在二、六两个百人队之间的空地上。郭康在队列后,都能听见他扯着嗓门大喊“双倍霰弹!双倍霰弹!”,指挥手下,又把一个布袋子塞了进去。

几息之后,敌人就已经冲到了阵前。郭康这里,都能听见他们怒吼的宗教祷文,看到最前面一排人狰狞的面孔。

不过,也在这一瞬间,朱文奎挥动了旗帜。他带来的火器其实远超正常大队该有的数目,让第二大队的前沿,顷刻间像火山一般,“喷发”了。

炮口吐出的火光,在埃及的大白天也清晰可见。战场上,所有人类喊出的圣战口号,都被火炮齐射的轰鸣轻易盖过。葡萄大小的铅弹四处纷飞,将前方一个扇形区域内的人体、简易护具和旗帜统统撕得粉碎。

对面涌来的人群里,瞬间豁了一大块。顷刻间,郭康感觉,拥挤喧闹的战场上,甚至安静了片刻。

很多敌人似乎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甚至可能是第一次见到火炮齐射。毕竟,他们即缺乏知识和见识,也没有经过多少训练。面对突然倒了一地的前排士兵,和四处飞溅的鲜血,直接愣了下来,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郭康现在也不是纯新手了。看到敌人发愣,立刻趁着他们还没缓过神,马穆鲁克军官也来不及催促的间歇,大声下令道:“第二线反击!就现在!”

在他旁边,旗手马万军立刻拿起两面彩旗,挥舞起来。大队鼓手也敲起进攻的鼓点。第一列的各百人队再次变阵,收缩阵型,留出更宽的空隙。三个罗斯百人队,按照预先计划好的方案,从后绕出,越过前排,主动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战前,他们就制定了好几个计划,预先给各个百人队说好。尤其是那几个新兵队,郭康专门去讲解了一番,防止这些人听不懂乱跑。到开战后,只要通过旗号,告诉他们用哪个计划就行,这样就省事了很多。

在前进的时候,罗斯新兵也变换阵型,列成了三角阵。这是唐军当年就喜欢使用的进攻队形,当然,让他们这么组织,倒不是指望他们能和唐军一样灵活攻击,主要还是因为这样比较简单。

按照郭康之前的吩咐,变阵开始之后,前排两个横队、后排两个横队,各自形成一个三角形。这种队列的构建也简单,只要用几个老兵在外面“框”住队形,让所有人都跟着最前面的队头走,就可以实现最基本的前进和转向功能。

郭康旁边,第三百人队的两个“楔子”就这么快速冲向了敌人。队列最前方,是队里的神职人员亚历山大修士。他之后,是两个老兵,和拿着十字架和旗帜的随从。五个老兵分布在三角形的腰部,和另外两个尖端。队伍最后,是扛着大斧头,准备压阵和掩护的卢卡斯队长——他也得负责进行指挥。

路过这里时,卢卡斯队长和几个老兵,还顺便向郭康致意了下。新兵们倒是有些紧张,没有这个余裕,只是机械地往前小跑。前面领头的亚历山大修士倒是有些兴奋。他拿着链锤和盾牌,高喊着“为了天父,为了祖国!”,带头冲了过去。士兵们也跟着他,一起加速,径直扎进了敌人群里。

这时候,敌人已经恢复了一些,看到有人主动进攻,就纷纷迎了上来。双方很快挤在一起。再看大队两翼,其他各支队伍,也先后和敌人展开了交锋。

敌人虽然众多,但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尽管声势颇为浩大,但真正战斗起来的时候,这几个新兵百人队都能把他们打的连连后退,看起来都不如之前登陆的时候,那些步兵表现的好。

郭康估计,那会儿马穆鲁克有充足的时间,做了些准备,守卫海滩、防备登陆的步兵应该还是专门挑选出来的。现在阵列更大,人数更多,步兵的平均素质反倒更低了。

“给前锋传令,争取击穿敌人步兵。”想了下之后,郭康再次下达命令。

旁边的号手吹响了几声短促的号角,马万军随即挥动旗帜,发出“继续进攻”的指令。这里距离前线很近,几个百人队的指挥者们也看到了消息,先后吹响自己的口哨,作为回应。

“给陆百户发命令,让他负责盯着前方,跟着前锋前进,准备接应。”郭康继续下令:“给老杨……指挥发命令,让他准备后方的防御,应对骑兵冲击。”

他突然发现,都不知道杰士卡队长的正式官职,应该怎么称呼才对。大队长指挥一个指挥使,听起来总感觉怪怪的。好在其他人也不甚明了,只当是个特殊称号,都没怎么在意。

马万军换了两面旗帜,挥动起来。还指挥旁边几个手下,放下了旁边辎重车上插着的一面大旗,换上了另外一面。很快,后方的队伍,也开始行动了起来。

“大队长,您觉得马穆鲁克会试图包抄我们?”传完命令,他问道。

“我是这么想的。得提前防范一下。”郭康说道。

“听起来好单调的战术……”马万军看了眼前线,回过头低声嘀咕道。

“他们也没得选。”郭康耸耸肩:“马穆鲁克只有两种战术,要么等我们打穿了他们的步兵,自己也疲惫了的时候,投入主力部队,和我们正面决战;要么就是趁我们还没有击溃这些炮灰步兵,暂时被缠住的时候,抓紧时间从侧翼绕过来,进行突袭。”

“情报说,因为哈里发勾结外人造反,本地埃米尔们都很不高兴。这次,除了谢赫,还来了三个素有权势的大埃米尔,带来了三千到五千个马穆鲁克。加上马穆鲁克们的随从,和埃及本地的‘自由人’军团,估计得有小两万人。他们的主力部队,和我们这边,人数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问题是,现在甚至可以算是马穆鲁克最衰弱的时候——这个衰弱不止是军队素质和人数上,也是指挥上。谢赫没来得及通过内外战争建立权威,就直接撞上了我们的主力部队。”

“如果是正常交锋,以我们远征军现在的实力,想要一口气吃掉五千马穆鲁克,是没什么可能的。但我们又足够强大,无论哪个军头和我们硬拼,都肯定会伤筋动骨。所以我估计,他们肯定更倾向于让炮灰兵拖住我们,然后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发现弱点,进行侧击的机会。因为比起正面对决,这样的损失,可以预计是相对最小的。”

“我们开会的时候,就说过这个推测。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想法,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谨慎设防,一方面也要尽快击溃敌人步兵。”

“其实,按照行营的安排,第八军团才是主攻。我估计,他们击穿敌人阵线的速度,也会比我们这儿快很多。不过,我们的攻击越犀利,就越能拉住敌人,让他们无法支援主攻方向;敌人步兵溃败越快,给他们主力观察和行动的时间就越少,他们的指挥官也就会更加匆忙。因此,我们这边,也是一样得尽力的。”

“我明白了。”马万军点点头:“不过,要不要把陆百户和第一百人队叫回来?马穆鲁克的主力如果选择绕过战线侧袭,我们左翼的骑兵估计是挡不住的,各大队步兵肯定得准备应对冲锋。只靠杨指挥手下那些人,挡得住么?”

“我们大队三分之一的人在他那边呢,兵力还算充沛,而且那些人是防御的老手,肯定没问题的。”郭康倒是很有信心:“要是实在不够,我们也还有预备队在,不用担心。”

听他这么说,马万军思忖了下,便表示明白了。

郭康让他再去给伊万神父传信,让他带辅助兵,去帮忙收拾火炮。

最开始,大队的火炮都放置在队列前方和两翼。敌人一拥而上的时候,炮兵打完最后一发,就放弃了笨重的火炮,回到了队列后。不过很快,郭康这边就开始反击,没多久就把阵线推了回去。

现在大家都缠斗在一起,火炮暂时也没有发挥机会了。而敌人也都去阻挡前锋,顾不上这边,只有一些散兵游勇,从百人队之间的空隙跑进来。

不过,这也让他们两面受敌。领头的几个胆大敌人,很快被二线接应的老兵们用弓箭清理掉,剩下的人立刻一哄而散,跑回去了。朱文奎便带着炮兵,又回到了火炮那里,开始进行清理工作。

得到命令的伊万神父,带着一众辅助兵去帮忙。敌人见到又有这么多人过来,更不敢往间隙地带闯,只是远远看着他们把炮拖走。郭康让人给朱文奎传话,叫他小心后方。朱文奎便和杰士卡队长商量了下,最后索性让辅兵们帮忙,把辎重车也拖来排好。把其中几门小炮,就架设在车和车之间。

布设好之后,他们便安心等待起来。

又过了一刻钟,前线已经开始例行轮换。在陆有功的指挥下,之前打头阵的三个罗斯百人队被换了下来,两个老兵百人队取代了他们的位置。和郭康之前的计划不同,他没让第一百人队也跟着上,依然留在阵型中间。不过老兵们的作战效率明显更高,因此,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就在这时,马万军突然提醒郭康,敌人好像要过来了。还说左边远处,有烟尘扬起,应该是大股的敌军在快速前进。

这边地势很平,而且被双方士兵挡住了不少,郭康也看不到远处有什么。不过也没有多久,就有个骑手,突然跑了过来,朝他们挥了挥旗帜,大喊起来。

“那是个叙利亚人。”郭康看了看他的旗子,转头喊道:“翻译!翻译呢?”

“来了!”老海胆的徒弟伊德里斯跑了过来,和那个骑手对着喊话了几句,回头对郭康说道:“大队长,他说他是左翼那边来的。敌人全都去那边了,现在那些土库曼人和库尔德人已经全跑了。他们埃米尔带人后退,和圣殿骑士团汇合防守,让他过来送信。”

“明白了。你让他继续去通知其他人吧。”郭康点点头。

那边的盟友们撑不住,也是意料之中。不如说,一开始的计划里,他们就是用来作为警备,给军团提供缓冲时间的——什么时候他们跑路,就是敌人过来了。也是因为如此,才把他们放在最边上,防止这些人会影响到整个阵型。

这支部队,没有和雇佣兵们一样直接逃跑,而是还在设法防御,已经非常尽责了。甚至,他们还知道给友军报信,可以说完全对得起马穆鲁克作为职业士兵的水平。也没法要求人家更多了。

接下来,应该就得郭康他们自己应付敌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