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八十八章 郭康论战术

战斗进行了大约半小时,就基本结束了。

李玄英的人马加入战斗之后,很快赶走了侧后方的零散敌人。发现自己的侧后受到威胁,本来就在动摇的埃及“志愿者”步兵立刻后退,试图摆脱这种处境。看到他们要跑,前线的贝都因人也赶紧跟着逃命。步兵的阵线很快瓦解了。

一些敌人赶来支援,不过看到众多辅助兵气势汹汹地前进,纷纷驻足不前,观望起来。直到郭康所部完全占领那个土坡,也没有前来进攻。

郭康等人继续前进,让打主攻的三个百人队撤下来修整,只留几个人打扫战场,点数首级。换成五六两队驻守高处,辅助兵去监视道路。而在他们交战的时候,后方的军团主力,已经快速通过了路口和河汊,前去进攻港区了。

郭康原本最担心的,是马穆鲁克主力也加入战斗。按战前的情报,埃及这边估计有五千多人的在编马穆鲁克。不知道谢赫拉了多少人上战场,但这种大战,数量肯定不会少的。

他们大队属于实验性质,士兵的战斗经验和技巧,上下差距太大,战斗力不够稳定,因此也不是军团的主攻手。但这次任务,依然十分重要。

因为他们在作战的时候,所处的就是靠近两个军团交界的位置;主力东进之后,他们这边又实际上成了防卫侧后的位置。如果敌人足够敏锐,是很可能趁着他们这边正在交战,集中力量进攻,甚至扰乱整个战局的。

郭康所部投入战斗的也就一千人不到,而且新兵占了一大半,肯定顶不住马穆鲁克的全力一击。所以,他才从一开始,就在考虑遇到敌人主力,怎么拖延时间——以他手头的力量,也只能这么做了。

不过,这种事情,最后也没有发生。

港口那边的交战还在进行,甚至愈演愈烈。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双方便点起火把,继续战斗了一阵。期间,也有数百名敌人骑兵赶来,观察他们阵地的情况。这次,敌人太多,连李玄英都老老实实待在阵型里,不敢乱闯了。

对峙了片刻后,伊万神父建议郭康,打开那些设备试一试。郭康仔细一想,好像也是个好办法。于是,就让他们去准备。

不多时,伊万神父带着几个助手,把显影车拉了过来,找了几个人推动机关,开始运行。车上随即发出强烈的光,在夜色里变得极其显眼。神父小心翼翼地把法器匣里,准备好的画片拿出来,借着亮光,开始投影。

按照郭康的要求,正在休息的第四百人队,先进行祷告。之前的战斗虽然十分激烈,打的很是血腥,但两个老兵百人队,反而没什么伤亡。侧翼去堵截敌人的第四队,倒是有一些损失。趁这个机会,让他们悼念一下阵亡战友,也舒缓一下心理压力。

助祭们拿出一些白布,把穿着铠甲的天兄像依次投在上面,然后交给士兵们,用来收敛死者。伊万神父带着大家念起经文。看着光芒中出现的天兄,或许是因为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或许是之前交战带来的冲击,不少新兵都啜泣起来。吟诵完之后,神父又专门安抚了大家一番,队伍里的情绪,也好了一些。

远处的敌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明显吃了一惊。观望了片刻,就纷纷转头撤走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交战的声音逐渐停止。军团又派来了传令兵,说港口的敌人已经被赶走了。刚才的进攻,还打通了和城市的联系。现在,郭康他们可以收拾东西去汇合,准备建立营垒了。

接到命令之后,郭康和陆百户等人商量了下,决定还是小心一些。他们现在真的成了殿后的,因此需要各队相互掩护,一段一段地前进。李玄英的骑兵继续待在山头,多设置火把照明。等大家都离开了,再放弃这里。

好在,大概是他们刚才搞出的动静很大,敌人不清楚虚实,都不敢上来。于是,整个大队也顺利向东,来到了港区边缘。这里,有第四大队的人接应他们。

构筑营垒的位置,军团的营官已经规划好了。连需要的材料,都已经安放完毕。按照军团的指示,第四大队代替他们,在营区最外驻扎。他们第二大队,则更靠近港区一些。在这里,已经能够直接看到灯火通明的码头,和停靠的几艘大船了。

虽然天色已晚,大家还是忙着一番施工,然后再准备休息。郭康也搭起帐篷,然后带了一些人,去码头那边,接收分发的补给,顺便接应下还没有登岸的朱文奎等人。一路上,不少人都和他打招呼,说看到他今天的指挥应对,很是不错,不愧是老郭家的儿子。

不过,别人不知道,郭康自己倒是很清楚。今天的海战,他基本躺平;登陆的战斗,也就是按照兵法常识,遵照兵书和章程里的各种条例,做了些中规中矩的规划。真正一锤定音的攻击,其实是人家李玄英抓住了时机,带人打出来的。说是他的功劳,他都有点不好意思……

应付完这些事务,时间已经很晚了。郭康带着几个人回到帐篷前,把帘子一掀,却突然发现,里头已经有个人影了。

“哎?”他赶紧退了一步,又放下门帘:“不好意思啊,我今天都累晕了。走错地方了……”

“这就是你的帐篷吧。”旁边的随从们提醒道。

“啊?那是人家走错了?”郭康很是意外。他晃了晃脑袋,又去拉门帘,对里面说道:“兄弟,你……怎么一股香味啊?”

“这是我的熏香啊。”里头传来梅尔特姆的声音:“哥哥你怎么进一半又出去啊?直接进来啊?”

“不是——”郭康一把掀开帘子,这才借着里头昏暗的熏炉火光看清楚:“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为什么不行啊?”梅尔特姆反倒反问起他来。

“作战时,军队一律不得携带女性,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郭康解释道。

“可是……”

“我知道波斯人有与众不同的爱好,但你在罗马,就得像罗马人一样。”看见梅尔特姆还不服气,郭康继续说道:“闲杂人员进入军队,是很麻烦的。”

“我不是波斯人啊。”梅尔特姆连忙提醒道。

“重点不是这个——”郭康一时无语:“我不知道你怎么混进来的,不过最好还是赶紧回去。现在我这边还能装看不见,等会私下给我叔说一声就行。但这事儿要是闹大,就不好了。”

“你现在就往南走,去码头,有一些意大利人的商船在那里卸货。你去找一个叫乔安娜的商人,就说是我让你找她的,让她收留你一夜,等仗打完,我再找你。”

“我也不是闲杂人员。”梅尔特姆却不高兴了:“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是那种没头没脑就到处惹事、仗着关系就撒泼耍横破坏规矩的蠢女人么?”

“呃……”

“我是办正事来的,我的证件还在呢。”她说着,真掏出了一张盖了行营大印的证明:“我之前一直在这边打探敌情,刚刚汇报好,才跑过来。”

“这样啊……”郭康觉得错怪对方了,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转念一想,还是不对:“那你汇报完就去自己的地方啊,跑我这边干什么?”

“找你聊聊天不行么?”梅尔特姆理直气壮地说。

“我要先睡觉。”郭康当即拒绝道:“快出去。”

“我也跟你一起睡。”梅尔特姆要求道:“不影响的。”

“怎么可能不影响,我都快累死了,没时间陪你玩。”郭康指出:“今天我表现的就不怎么样,要是明天再没精神,就得丢大人了。”

“大家都说你发挥很好啊。”梅尔特姆意外地说:“你第一次指挥正规作战,到这个程度,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都没什么指挥。”郭康转头让外面值守的士兵解散,往地上一坐:“我就是背兵书而已。条例里说这个情况下怎么办,我就怎么办——你换个机器来,都能做到。”

“哪有这么简单。”梅尔特姆不以为然:“平时练的那些,实战的时候能发挥出来五成就不出了,能发挥七成功力,就是天赋优秀、适合战斗的人。你要是上来就能发挥书本上的全部知识,那你是个战争天才啊。说实话,我都不知道你这是觉得发挥不好,还是吹嘘自己了。”

“哎?……”郭康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自己没指挥过战争,不过我听人说过。战场是个扣分制的比赛,都是比谁的错误更少,而不是花招更多。优秀的指挥官,之所以超出普通人,也是在于能让手下在进入战场之前,保持更多的战斗力。”梅尔特姆说道:

“其实我们也是这样。千里迢迢去执行任务,一路得小心翼翼地观察周围,还得经受车马颠簸,甚至要风餐露宿。到达地方之后,还得先进行侦查,收集众多关键信息。体力和精力不是特别好的人,在行动开始之前,就已经累趴了。所以,我是能理解这种情况的。”

“你还挺了解啊?是听谁说的?”郭康好奇起来。

“我舅说的。”梅尔特姆告诉他:“很小的时候,我经常去那边的宫廷,舅舅和母亲时常聊天,而且他聊着聊着就会开始说打仗的事情。虽然那时候都不怎么懂事,但我可能是记忆力还不错吧。总是,他感慨的那些话题,我还记得一些呢。”

“这样啊。是哪个舅舅啊?”郭康点了点头,顺口问道。

“我出生前,舅舅就已经即位了。”梅尔特姆说:“那之后,就只有一个舅舅啦!”

“呃……”

这话题,细说起来还挺地狱的,所以郭康还是决定不说了。

“哎,这些何尝不也只是理论啊。”梅尔特姆倒是不怎么在意:“连舅舅本人,都没能恪守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后来帖木儿打过来,他急匆匆地带人去阻击,把军队拖得疲惫不堪,结果一战就兵败被俘,国家也瓦解了。你看,这种纸面上的东西,都是说着好听的。谁能保证完全做到呢?”

“也没错。”郭康点了点头:“能熟练运用兵法的,在我们这儿,已经称得上是当世豪杰了。帖木儿皇叔先围魏救赵,迫使对方离开有利地形。然后引导敌人冒失前进,在疲劳饥饿的情况下作战。兵法说: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他的战略思想,大概就是这点吧。能做到这些,已经可以在葱岭以西横行了。”

“是啊。从蒙古西征以来,将近二百年,也就他取得过这么多胜利,打败了这么多敌人。”梅尔特姆摇摇头:“舅舅也算是当时的名将,击败过众多不同来路的敌人,结果也就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你也知道这一点啊,所以,也不用有太大压力。要是你真的能练熟了这些,只怕世界上也没什么敌人了。”

“我怕是没这个本事——而且是葱岭以西的世界。”郭康特意又强调了下。

“啊?东边还不一样啊?”梅尔特姆疑惑道。

“两边就不是一个世界。”郭康认真地说:“我们这边的高级技巧,是人家那儿的基本功。至少得有个违背兵法纸面意思、但其实符合战争艺术精神核心的操作,才能算是值得一提的精彩战例。而想要打遍天下,不但得自己深刻理解这些,还得应付同样理解此道的敌人。”

“至于那些能留下名字,让非专业人士都知晓的人,都是自己就在开拓兵法,总结出新一套经验的高手。而我们地中海世界,自从古典时代之后,就没有这种名将了。”郭康说着,往地上一躺:“你看这么多年,还有亚历山大、凯撒和汉尼拔么?整个体系,都已经比人家落后太多了。罗马重新统一之前,我觉得没有必要和他们比。这两边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这是为什么啊?我们难道天生比他们聪明?不过你们就是东方来的吧,你们总不至于比他们傻吧?”见他这么笃定,梅尔特姆很是奇怪。

“人都是一样的人,但人是需要教化的。两边教的东西,差别可就大了。”郭康摇摇头说:“你知道汉人和罗马人,虽然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最根本的差别,是在哪里么?”

“汉人更聪明?”梅尔特姆似乎真没想过。

“不,是汉人更能打。”郭康回答:“看一个文明的水平,要看低谷期,而不是极盛期。因为风头来的时候,大耳朵羊都能飞起来。但低谷期能不能活下去,就不好说了。”

“不管是罗马人还是波斯人,当他们被人击败,甚至远在被击败之前,就不足以称为优秀的战士了。但汉人则不然。哪怕被其他人征服,征服者依然需要招募汉人当兵因为汉人的战斗力,就算在这种时候,也还是出类拔萃的。为了维持统治,应对其他民族,乃至族内其他贵族的竞争,借助汉人武装力量,就非常必要。北周设置军府,大元组建武卫军,都是这种情况。”

“为什么汉人这种情况下都能打?因为他们组织水平更高,而战争本质上是组织和组织的比拼。为什么组织水平更高?因为人家教育更发达,有足够的人才和浓厚的氛围去巩固组织。想要有武庙,你得先有文庙——地中海世界哪有这个基础啊。”

“那学打仗,还得从孔夫子开始学啊?”梅尔特姆惊讶道。

“那你高估他们了。”郭康看起来不太给人家面子:“孔老头的书是从周王室的图书馆‘借’出来的,然后才按照这些教材教育大家。欧洲王室自己都没什么书,教会的水平也就聊胜于无。拿什么去教啊……”

“呃……”

“至于天方教世界,组织水平就更低了,大家互相恶性竞争,都看不到什么改善的空间。”郭康摇摇头:“你知道么?帖木儿皇叔年轻时候,还行侠仗义过呢。”

“那时候,河中的军阀劫掠城市,把男人都抓去当苦工,女人都抓去当奴隶。城里的老教士看不下去,找军阀劝说,结果军阀把老教士们也给抓苦工了;帖木儿皇叔当时在城里混饭吃,可能是想要取得政治资本,也可能是年轻人义愤上头,更可能二者都有吧——所以他也跑去劝说,要求把人都放了。”

“我听说过这个。”梅尔特姆点点头:“结果,帖木儿也被抓苦工了吧。”

“嗯。还好那会儿他还不瘸,跑得快,逃掉了。那之后,他就懒得做这些事情了。”郭康耸耸肩:“大环境就这样,就算他这样有能力的人,想做点什么好事,结果都会吃大亏,何况其他人?所以,环境不改变,这些都是没救的。而改变环境,恐怕不是军事上就能做到的啊。”

“听你这么一说,大家好像都不太行啊。”梅尔特姆沉吟道:“不过我确实听说过一些挺能打的人。有些人虽然是法兰克人,在我们这边,都挺出名的。”

“我听说,查理马特当年击败了倭马亚大军,一举逆转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局势。他是不是很能打啊?那会儿是怎么做到的?”

“那一仗就是蛮子大战乌合之众,哪有什么含金量。”郭康不以为然。

“那,狮心王理查,在我们这里往来纵横,到现在都是大家经常提及的战争。他算不算有含金量?”梅尔特姆继续问。

“他战场直觉不错,对战局把握也准,看得出来是有天赋的人。”郭康说:“可惜底子太差,教育水平不行,政治能力一塌糊涂。这样的人恐怕难说是名将,因为赢得越多,他反而会越完蛋的。”

“这样啊。那阿勒曼尼国王腓特烈呢?据说他整合了各个部族,带着有记录最多的一支大军,来讨伐我们。到现在,还有学者说,那次可能是最危险的一回。按你的说法,有这个组织能力,军事水准就不会太低的吧?”梅尔特姆问。

“先学游泳再说吧。”郭康嘀咕道。

“这——”梅尔特姆只好追问道:“这都不算……谁还算能打的呢?哎?”

她还想再问一下,然而,郭康并没有回答——仔细一看,原来他已经睡着了。

梅尔特姆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