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四百九十七章 超编的战团和没兵的兵部

后续事态的发展,实际上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到最后,也没人说得清楚怎么办最好。兵部和元帅府这边能做的,也就是一遍一遍地派出人手,四处探问情况,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皇宫里留守的怯薛,首先给了他们正式回应,告知他们,今晚这边并没有任何军事行动。如果有人打着他们的旗号,那就完全可以肯定是假冒的。兵部和元帅府所部可以缴械、逮捕他们,期间发生交战、引起这些人伤亡,也可以接受,只要留下证据就行。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家也不知道敌人是谁,到底要干什么。要是能坐实那些人是谁,有什么罪名,反而好办了。不过怯薛那边显然也不知道情况,或者没法自行给人定性,因此事情进度就只能卡在这一步了。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其他几处军营也联系上了。

教导团驻扎在城南,靠近城墙的地方,离得最远,但反而回复最快。他们说,在那边也能发现城里出现的动乱,但他们也没搞清楚是什么情况。实际上,因为前几天庆典的关系,他们一开始也同样没把城里的动静当回事,等那边越闹越大,才反应过来。

不过,他们驻扎在城里的这部分,人数不多,也没有多少武备。因为这年头,最新锐的武器就是火器,他们这些实验部队,早些年就搞了不少。但这东西,演练起来噪音太大,每次只要开枪开炮训练,附近的市民就天天找官府抱怨,搞得两头都烦不胜烦。最后,他们索性把主要的营地,都搬到城外去了,大家这下都清净了。目前还留在城里的,基本都是处理各种后勤、人事等事务的文职人员了。

所以,他们这群人,现在也是得先想办法自保,少数护卫也不敢随便派出去。得到兵部和元帅府的消息后,他们自然也意识到出事了,已经立刻派人出城,联系城外的战团指挥机构,要那边做好准备。但他们也直言,自己这边只能做这么多了。

教导团的大部队确实就在城外,还拥有不少重装部队和火器部队,但他们一来不归兵部和元帅府管,二来也不能随便就武装进城,否则问题更大。现在虽然混乱越来越加剧,但城里的这点人不敢随便放弃营地跑出去投奔主力,城外的主力也没决心直接冲进来救人,整体上的处境,比兵部这边还尴尬。现在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帮忙盯着情况变化,大家多多联系了。

其他几支军队,也基本上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看守城墙和城门的帝国之墙战团,倒是有行动能力,但他们一个劲地询问,是不是可以确定有人叛乱,如果是,就让元帅府发文,紧急征调他们进城,这样也是可以的。

但兵部和元帅府,自己都说不清细节。是谁在叛乱,口号和诉求是什么,调集了多少人,正在如何行动——这些,大家都完全没搞清楚。调他们进来,连打谁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也不知道怎么交待了。

对此,兵部这边也是一团乱麻。有些人甚至开始抱怨,就是平时太不注意这些问题,能将就的都胡乱将就,导致现在一遇到事情,连个能遵循的有效的程序都没有。

理论上来说,他们这边也不是不能调兵平乱。在紫帐汗国现在的军制中,常备的野战军队确实是归元帅府管,其中就包括城内外的一部分,比如巴西尔之锤和帝国之墙这类。这个制度,实际上是早年军制的遗存,算是当年那个半个国家都归他管的强势元帅府,留下来的影子。

虽然,随着时代发展,朝廷制度日渐健全,让很多事务都更加细化、专业化,使得过去很多由元帅兼领的功能被剥离。但另一方面,军队的专业化,其实也增加了这个部门的管辖范围,算是强化了他们的职能。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维持常备军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蛮族倒退不代表所有人都倒退,整体上来说,世界各地的指挥艺术和武备技术都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现在这年头,要维持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其实比过去更加困难。这几只常备军,就都是吞金兽级别的存在。

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人数。

像之前凯旋时走最前的“巴西尔之锤”,名义上是个战团的编制,实际上却远远不止。他们因为要从事攻城任务,所以总是会储存和携带数量巨大的器械、弹药,而相关的工作,都需要大量人手。

名义上,他们有八个百人队的步兵,但为了完成攻坚任务,这些步兵实际上都只是一线的突击力量。

其他战团里,一个百人队可能只带一个较为便携的车弩,提供更远程的重火力——在战场上,这就能压缩敌人的行动空间,提供不少战术选择上的优势了。而且,这东西相对而言也不难使用。百人队自己分出来几个士兵,再召集几个后勤人员,就能进行日常的简单维护。至于遇到需要大修的时候,丢给战团来解决就行了。

但巴西尔之锤的百人队里,带的就不是这种蝎弩级的武器,而是正经的弩炮和抛石机,用来压制堡垒后的敌人。武器多了,日常运作需要的人员数量也得增加,甚至得把本来是战团负责的一部分维护、检修职能,也下放到百人队里。

而武器变大、各种围绕武器的职能变多之后,需要的驼畜也增加了。这些牲口,不但难伺候,也远比人更加能吃。所以,为了维护驼畜队,又得增加一批专业人员……

就这样,本来只是升级下火力,但军队编制内部,却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个队伍的规模都得迅速膨胀。对此,也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减少一线步兵的比例,要么增加整支队伍的编制规模,把这些人都塞进来。实际上,大家都普遍选择后者。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尴尬之处:一方面,新的军械和设备,确实可以提升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但另一方面,这些花里胡哨的器械,却并没有战场上一锤定音的效果,大部分战斗,还得投入士兵,一刀一枪地去打。所以,掌管兵员安排的百户们,往往不愿意减少一线步兵的人数。

按照经验,七八十人是个“正好”的水平,这一点倒是从古典时代开始,就没怎么变过。

人再少的话,百人队的“韧性”就会显著下降,很多任务都没法执行了。

理想中的战团百人队,大概有七八十个正规步兵,还有三分之一,也就二三十个随行的辅助人员。而实际上,因为时代发展,后勤压力有增无减,后勤人员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这少的,有些都能到一半左右。

而“巴希尔之锤”这种,干脆得超编一倍以上:除去那几十个一线的重装步兵,还得有两三个武器小组,每组算上使用者和维护人员,都得多出来将近十个人。还有马夫、做炮弹的石匠、修理武器的木匠铁匠,还有给他们打下手的各种工匠学徒……一个百人队,能塞进小二百号人,后勤人员比士兵多,都是正常的情况。

普通的战团,只有一个工程人员组成的百人队,但他们这边有五个:一个是挖地道的,一个是管火药的,一个是负责弩炮的,还有两个是负责各种火器的。这种“百人队”,已经只剩下名字还是“百人”了,实际上连编制方式都不太一样,只是表明自己的级别而已。

像那个负责火器的百人队,就管理着十几种武器,不少在其他人看来都奇奇怪怪的,也就他们这些专业人员能玩的过来。

运输这些武器,同样是技术活,普通的马队,不一定干的来。所以他们自己就有自己的马队和运输、管理人员。毕竟,他们运的都是火药之类的东西,抓些斯拉夫人干苦力,便宜倒是便宜了,也不占用编制名额,但他们哪天寻思了下,决定拿这些不认识的黑色颗粒整点活,那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因此,在这种单位里,连只管背东西的苦工,都得是有编制、受过训练的人才能做。

像这样的所谓百人队,规模都能顶上一个联队了。而所有这些攻城队加起来,再加上他们战团那个巨大无比的团属作坊,整个战团的人数,常年维持在四五千人左右,都赶得上一个小军团了。

他们这种,还不是个例。大家很早就发现,专业程度越高的军队,需要的支援人员就越多。不止攻城团,像那些骑兵战团,也是个个超编严重的。

但问题在于,常备军之所以是常备军,能够让汗廷下决心付出高额成本长期维持,就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定位和功能,不复杂就不可能。像重炮这种东西,更是得全国去养,战团自己都很难单独维持。战时,有专门的幕府机构进行支持,但如果战后要长期维持,就得费一番功夫了。

作为紫帐军队的中坚,他们需要针对两国决战级别的战争进行准备,所以大规模训练的频率也高,不同单位还要进行合练。这种规模的演练,同样要求极高,必须得专门的人来组织。所以,没有大战的时候,朝廷维持的各支中央军队,都是归元帅府统一管理。

不过问题是,现有制度难免有些粗疏,很多“常备军队”是不是“常备军队”,都没有说的太清楚。

帝国之墙战团,就是把守大都城门和城墙的。说他们是常备军队,那确实也算——虽然名字古老,但他们其实是个很新的战团,是当年对抗奥斯曼突袭之后,才专门组建的,距今还不到一代人。

所以,当年的老规定里头,只宣布“城子里守军”不归元帅府管,也就是那时候已经有的教导团和守夜人。至于城墙上算不算城里,后来组建的帝国之墙算不算守军,这十几年来,居然没人质疑过。

而这段时间里,帝国之墙战团一向十分谨慎,谨慎到了大家都习惯地无视他们。结果到今天,大家一下想不起来,元帅府能不能调他们来进城了。今天,他们也一直装不知道,怎么问都只说职责重要,不能离开城门,就是不进来。

至于附近最后一支军队,就是“巴西尔之锤”了。不过今天汗廷开庆功宴,进城凯旋的人,基本上都跟着大汗喝酒去了。现在也是根本找不到人,不知道怎么办。

在对于法令条例的纠结中,众人又干等了一段时间。直到最后,突然有人闯了过来。

来者是战帅的夫人,她一进门,就直奔元帅府的办公室。门口的卫兵都认识她,也没人拦。结果进去之后,她就在那边大闹了起来。

院子里本来就气氛紧张,出了这动静,元帅府的一众大小官员,都赶紧跑去劝。连隔壁的兵部的吏员,都跑去凑热闹。

为了防止出现混乱,兵部尚书库布拉特等兵部高官,又集体出动,去维持秩序,花了不少功夫,才让大家安定下来。

现在,战帅夫妻两人,还在里面争论什么。不过一众吏员,已经大致明白了情况。据他们说,刚才狄奥多拉公主已经返回了城里,抽调了怯薛、教会守卫和各个柱国家族的卫兵,现在正在赶往事发中心,因为有人通知她,说战帅家的公子就在那里。夫人这么生气,好像也是因为如此——她觉得,公主都去救人了,战帅还在这边磨蹭,对自己儿女太不上心了。

元帅府的属吏们已经自发开始集结。之前火起的时候,众人就已经打开仓库,把长兵器都发了下去,所以也不需要另行准备。只要等他们那边最后下决心,就可以行动了。

而兵部的人,则还在疑虑。好几个人跑来问库布拉特,问他接下来怎么办。大家都知道战帅听他老婆的,这回估计是要出动了。那现在,是跟着走,还是先看守这边?

库布拉特等人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好办法,最后做出决定:没有军爵的人和士兵看家,郎中以上的高官和有荫蔽爵位的官员,待会儿跟着战帅一起上。这样,只需要抽出来十几个人,绝大部分人还是可以留下来看家。而且,部里地位最高的官员勋贵都上了,他们总不能再说什么了吧?

所以,他们十几个人,干脆拿着武器,就等在门口,看什么时候出发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