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列那狐的故事

可能是担心情况过于尴尬,常年当和事佬的脱欢感觉到了不对,主动提议,让大家赶紧讨论正事。

太后看了看伊莲娜夫人,而后者点点头,说道:“之前郭公子的建议,我们已经考虑好了。”

“我们支持你的计划,不过也希望你能帮我们个忙。如果可以达成一致,那么我和我的丈夫都会出面,尽力帮你游说大家。”她对郭康说。

郭康对此倒是没有意见。曹老将军的辈分和资历,让他在游说中,有天然的优势。郭康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目前最大的问题只是人家不一定乐意听他的。有了老爷子出面,让大家安静听他解释,他的方案也就成功了一半了。

当然,这种关系到汗国战略方向的大事,对面要求进行交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如说,这才显得他们真正看重这件事,把它放在了自己家族要认真衡量的地位。和这样直白的人打交道,反而省事的多。

他点点头,又转头看了看狄奥多拉,然后发现脱欢也在往她那边瞅。

敏锐的乔安娜一眼看到了他们的动作,噗嗤一声又笑了起来。

“我以为是郭公子的计划,原来是公主殿下决定的么?”她手中变戏法般地甩出一把扇子,掩住半张脸,眼睛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几人。

郭康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和脱欢面面相觑。

其实,他俩这样做,也是正常的选择:郭康常年闷头琢磨自己的东西,脱欢则大大咧咧惯了。这些宫廷内外谈判、妥协、密谋的路数,还是她最清楚。

而且狄奥多拉之前还专门说,重要的事情要和她商量。所以郭康也不想独断,先看看她有没有别的意见。

但这种事情,公开说出去,不知道好不好。

乔安娜毕竟是个外人,这要是让人家都知道,罗马新一代的战略,又要靠女人拍板了,会不会让大家怀疑,贵妇干政要再次出现啊?

所以,他赶紧解释道:“这个计划虽然是我的主意,但从头到尾都有他俩帮忙。所以,我也习惯性地先征求下他们二位的意见。”

“其实伱也不用在意。我们谈到这一步,对于大方向已经形成共识了。接下来,其实就只是在细节方面,相互交换看法,进行协调。对吧?”

说着,他看了看伊莲娜夫人,对方也跟着点头,表示认同。

“原来如此。”乔安娜露出放心的表情,收起扇子,对众人解释道:“我很欣赏郭公子的远见,所以之前一直对他进行资助。如果是他主导的计划,我就可以放心继续支持了。”

“他来主导,很重要么?”脱欢好奇地问。

“当然。”乔安娜回答:“我们商人虽然可以积累财富,但相比于国王和领主们,是很脆弱的。”

“意大利的城市里,流传着一个‘列那狐’的故事,很受市民们欢迎。我们其实就类似于故事里的狐狸,在面对狮子和狼的时候,看似有智慧作为依仗,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一口吃掉。所以,不谨慎也不行啊。”

“这样啊。”脱欢半懂不懂的样子,但还是继续道:“那其他商人,你能说服他们放心来资助这个计划么?”

“我们对于埃及的交通和商路,一直十分关注。如果计划可以保证顺利展开,不但我们家族会进行投资,其他感兴趣的商人也会加入。”乔安娜保证道:“我已经联系了几个市议员,只要时机合适,他们的考察团就会来拜访。刚才我已经和太后汇报过这件事的进度了。”

太后笑眯眯地点点头,看起来对此很是满意。脱欢也没有其他问题了。

“那么,伊莲娜夫人,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么?”乔安娜又主动问。

其他人的视线又都转向了伊莲娜,只有狄奥多拉不满地撇撇嘴。

——本来,郭康和脱欢已经做出了这种姿态,应该由她顺势最后表态,同意这个方案。然而她都没来得及开口,乔安娜就在几句话之间,以郭康为名,把话题主导权抢了过去。

狄奥多拉从小在宫廷长大,对这种交锋十分敏感,自然不会高兴。只是其他人,包括召集大家的太后,都浑然不觉。

这种情况下,她也没法再深究,否则还会显得自己小肚鸡肠,甚至真让大家觉得她在抢郭康的功劳。

“哦,我们的要求应该不难。”那边,伊莲娜夫人已经开门见山地说道:“郭公子记得诺夫哥罗德的‘彼得洛维奇’战团吧?”

“记得。”郭康点点头。

“彼得洛维奇”战团是罗斯地区,汗廷传统直辖地之外,建立的第一个战团。当时“老彼得”郭砥在涅瓦河口兴建堡垒,招募当地人参军戍守,这支军队也因此诞生。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内部,并不是一贯团结的。城市市民,和乡村、附属市镇的自由民,有明确的等级分别。

市民掌握大量财富,拥有更高的地位,一向看不起其他乡巴佬;但在强敌环伺之下,又非常需要组织这些人保护自己的财产。

为了安全,必须建立足够的武装,但议会经常让他们干活,又不愿意给自由民更多的政治权力。这种情况下,掌握了武装的自由民反而更危险。

因此,市议会制定的政策,经常陷入尴尬的境地:附庸市镇并不忠心,以往就有宣布独立,或者投靠其他势力的。而在控制区内部,这种分化引起的争吵,也从未停止过。

所以,议会里的大商人们,一直倾向于把棘手又费事的防卫事务承包出去。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就把偏僻地区的防卫,连同那些烦人的乡下自由民,都一股脑地打包丢给了紫帐汗国的行省机构。

这种与其他公国不同的治理思路,让紫帐汗国颇为惊讶的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分布零散、但确实是由汗廷官员实际管理的奇怪领地。

郭砥当初,就是带人打到了涅瓦河口。当地人告诉他,这里就是当年拔都汗的好哥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安达,击败瑞典人,一战成名的地方。郭砥于是考察了周围地形,在要害位置修建堡垒,防备敌人的再次袭击。

之后,他召集的当地士兵,渐渐在那里屯田定居。看到这种面熟的情况,官吏们便给汗廷打报告,建议按照直属领地的方式进行管理。于是,这里也建立了行政区划,组织了战团。

由于直接得到了汗廷认可,有了靠山,当地人欢欣鼓舞。他们把堡垒称为“彼得堡”,战团成员们则得到了“彼得洛维奇”的诨名,意思是“彼得之子”。这也是它名号的由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