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一百二十章 “安答战争”(下)

太后过段时间,就会挑出一些幸运的贵族,授予头衔和巨额赏赐,而且理由很随性。有时候是因为某个贵族朝觐的时候表现良好,成功讨了她的欢心;有时候是他们积极进攻叛乱者,战果显著;有时干脆就是因为打猎时,射中了太后指定的猎物,所以大手一挥就赏给他了。

这让贵族们对此趋之若鹜,很多人还专门待在大都,天天围着太后转,就等这个出手阔绰的大金主打赏。被太后青睐的贵族,很快就能带着大批收获,准备回家过好日子了。

来自大都的汗廷商队,会送来大批赏赐品:价值连城的塞里斯锦缎,华丽的爪哇瓷器,莫斯科人驯服的海东青,乃至诺夫哥罗德人从极北采伐的高档木材做成的家具……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开始涌入塞尔维亚乡下。

当然,太后每次赏赐,不可能给的全都是这些顶级奢侈品。按照传统,在赏赐的时候,也会附赠数量更大的、相对普通一些的物件,把量撑起来,让贵族们更有面子。

拜占庭丝绸,希腊的陶器,罗斯地区的皮毛,法国和克里米亚的葡萄酒,乃至草原上的羊毛制品……这些东西在乡下可能并不常见,但在大都却比比皆是。

相比于老家,在这里能找到工艺更精美的商品,价格却反而更便宜。所以还不如都在这里采购,然后再带回去。

太后和她周围的贵族、贵妇圈子,也鼓励这种行为。她说,大家如今都见过世面了,不必再和那些乡下土老爷一样束手束脚。她赏出去的钱,就是让大家花的。

在这种风气下,刚进城的贵族们眼花缭乱。他们的钱又像流水般消失,换成了一车车商品。到后来,太后甚至专门安排了皇家商人,指导他们,买什么东西性价比最高,还最有体面。

但时间长了,贵族们却渐渐发现,情况好像不太对。

太后的话,仔细想想,其实并没有错。给你这么多钱,你带回乡下,也花不掉啊?然而,随着众多大都的商品涌入,领地非但没有富饶,反而更加贫穷了。

当一个领主家里都有好几个爪哇瓷盘,骑士们人手一套希腊陶器和好几件绸衣服,镇里的匠人,也就没什么好生意了。有些手艺的人往往选择离开,导致这个行业迅速衰落下去。

一些贵族发现不对,于是拒绝在大都花钱,号召大家把资金带回本地,帮助家乡。太后对此也不加阻止。然而,当这些钱币进入当地市场,却引发了更大的混乱。

贵族们一头雾水,搞不懂这是什么情况。

一些人隐约间觉得,可能是因为钱太多了。

那时的大都,已经渐渐恢复了元气。“南北战争”之后,罗斯商路逐渐打通,黑海周围大部分地区也安定下来。至于当年扣留了绝大部分商业收入的意大利商人,在面对汗廷时,不但被迫放弃了之前的征税特权,还得倒交码头和航道的租金。

这种情况下,大都一个码头几个月的收入,瞬间涌入一个塞尔维亚乡下领地,后者就毫无疑问地直接“撑爆”了。而太后,实际上在不定时地依次爆破各个领地。

曾经,这里是个独立的区域,旁边的希腊、保加利亚地区久经战火,也早不是什么富裕地方。而且,贵族们统治下,乡间的人员和商品流动非常缓慢,其他地区的影响并不很大。

但紫帐汗国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他们不但稳定了领地,让大都确实有了自己口中吹嘘的“众帐之可敦”的资格,还特别喜欢到处修路。

紫帐的军民,没事儿就会开始经营深入内陆的大道。配合环黑海的航线,让交通很快便利起来。几百年来已经习惯了分封的领主们,对此非常不适应。

现在名义上大家臣服于罗马,又不能公开禁止其他地方的商队来,而且贵族们自己都需要从外界购买物资。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个办法。

而更让人绝望的,不是一些幸运贵族拿到了钱,而是大部分贵族没有拿到这笔钱。

贵族们想维持更高的独立性,让汗廷不过度引入它的秩序,那就得自己维持秩序。但当一个领主突然暴富,军力却没有增长的时候,当地这种自发的秩序,可能就不那么友好了。

而且,这些贵族“品味”的提高,让贵族圈子里的整体要求都跟着上升了。攀比排场是他们日常的一环,为了维持面子,就算自己没有对方的整套物件,起码也得自费买个差不多的,否则都没法对等交流了。

至于这些多出来的花费开销,当然只能再辛苦下领民了。

如此被太后折腾了十年,很多贵族已经要撑不住了。他们认为,虽然搞不懂怎么越拿钱越穷,但这肯定是邪恶狡猾的希腊人又在搞鬼。

只要从帝国独立出去,不跟这个见鬼的安答玩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听说大都的塞尔维亚人正在密谋,地方贵族们也来了兴趣。

然而,造反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领地能到行省这种规模的大贵族,早已被海伦娜太后薅没了,塞尔维亚地区也一样。如今的主力贵族,是一群受封的州、军府的首领。

他们也并不希望大贵族回来——当初拆分大贵族的时候,他们还是助力者和受益人呢。

而这里,也没有什么战功威望很高,或者军事能力很强的人——紫帐汗国不在乎信仰出身之类的问题,甚至不怎么看血统。只要有军功,在那边能提升的极快。有这个本事的人,早去大都当大官人,享大富贵了。谁还惦念着这点烂地。

除非,他们能开除比紫帐汗国更高的价码:比如,邀请人家来当实权国王,这倒是比军团长待遇更好,理论上有吸引来高级人才的可能了。

但是,大家造反的目的,就是维持领地独立。造反前,要被实权大汗管;造反后,还要被实权国王管。那这反,不就白造了么?

至于有名无实的国王名号……

紫帐汗国连共治皇帝都能滥发,搞的法国人都想来捐一个。真比拼名号,人家随便找个希腊学者,现场就能诌一个天兄听了都脸红的夸张名号出来。乡下贵族们奉上的空头称号,谁稀罕啊。

至于为什么强调乡下,是因为贵族们拉不来城市的支持。

当地大城贝尔格莱德,就坚决不参加造反。

紫帐汗国带来了更好的陶炉工艺,还给了他们大量的军队订单。此外,汗廷还说,今后各个城市的专业官员,是可以互相升调的,也就是说在贝尔格莱德表现优异的市政官,可以直接调到君士坦丁堡去——那这还造个屁的反。

城里的市民,本来就瞧不起周围这些天天拦路抢劫、破坏贸易的泥腿子贵族,如今更是不想搭理他们。

市议会对贵族代表说,罗马人把路免费修过来,市民们正感恩戴德呢。建议他们好自为之,不要违背效忠誓言。

同时,市长立刻派亲信,带着举报信赶往大都,准备先刷个印象分,为自己升职打基础。也是贵族们对此早有准备,就知道这货肯定要告发,提前安排人手,拦截了信使,才没让叛乱直接失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