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一道天齐 > 73、胡口乱诌的典故

一道天齐 73、胡口乱诌的典故

作者:寒修尘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3 01:30: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嗯,以上是官方对于这首诗的评价。

但是有一说一,在爱国诗词这方面,的确很少有比得上这首诗的。

毕竟是诗鬼所作,还被列入了教材的作品。

落笔写完,许廉擦了擦刚刚因为紧张而出的汗水,自信笑道:“陛下,诗词已经写好,请看便是。”

说着,许廉释放出精神力,把诗词腾于半空之上。

为了让皇帝和大臣全都看到,许廉特地把诗词定格在了左侧横放。

所以,众人全都能看到这首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第一句,便是带着极强的压迫感,说明这是战场之中,那种成千上万军队袭来的恐怖压迫之感。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第二句更是带着极强的画面感,尤其是凝夜紫这里,几乎是遍地鲜血,变了颜色的残酷战场。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第三句,则是声音上的感觉,战场上那些厮杀呐喊的声音不断传出,蛮横的冲入军队的耳朵之中,把一切都撕裂。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而最后一句,便是这首诗的精髓所在,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的精神。

众人看完了这诗词之后,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在场众人,即使不是读书人的,但是能站在这里的武将不可能不认字不懂文字,所以自然也能看懂这首诗。

莫说文人大臣,武将对于这首诗也是忍不住心中怒赞一声,不说后面一句表达爱国的意思,只是前面那三段描写战场的诗词,就非常对他们的胃口。

很多文人所写诗词,写的都是百姓如何惨,却很少有关注他们这些将士的。

写百姓惨痛的确也是事实,可是战争一旦爆发起来,百姓有一个算一个,最后能活命靠的也都是他们这些将士的保护,他们叫屈的不是体恤百姓惨痛,而是很少有人体恤到他们的艰难。

而许廉的这首诗,则是写出了战场的真实模样,他们整日里在血雨腥风之中厮杀,休息之时依然要提高十二分的警惕,随时准备应对敌军,搞不好就是丢了命,也是非常苦的。

许廉的这首诗,简直就是还原了他们当时的情况,而且看这首诗的艺术造诣,必然是要流芳百世的,到时候不只是有人体恤百姓,也会有人体恤他们将士。

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啊!

此刻,诸多武将对于许廉的印象都好到了极点,对于之前许廉嚣张骂了黄连上的行为也没那么挑剔了。

人家的确是有本事的,你黄连上去质疑人家不是找挨骂么?

印象发生了极大的反转。

文官们,此刻心中也是极为震动,这不只是看到了一首绝品诗词的问世,更是见证了这一刻,并且之前根本不信任一个毛头小子能写出这种诗词的反转。

这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冲击!

唐仁鹏看着这首诗,心中也是极其震动的,他也是文人,自然看得懂这首诗的厉害之处。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真乃好诗啊!”

唐仁鹏忍不住的赞誉一声,轻轻的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心情,看着下方时依然手持毛笔的许廉,龙颜大悦:

“不愧是写出了四首绝品诗词的天才,这首《雁门太守行》比起之前的四首诗也不遑多让,我大乾皇朝能出一个你这样的读书人,乃是我大乾皇朝之幸!”

那般语气的神态,有着掩饰不住的惊喜震动以及开心。

惊喜来源于许廉的才学,震动来源于许廉的年纪,开心来源于这首诗的表达。

一首表达忠君爱国的绝品诗词,绝对能让大乾皇朝的民心更加凝聚!

这份意义不可谓不大!

其他的大臣此刻也都缓了过来,之前看着许廉那有些质疑的目光,此刻都是复杂无比,甚至有些人还带着掩饰不住的敬畏。

许廉自然没有在意他们,只是笑道:“多谢陛下谬赞,学生不过随笔所作,不足称道也!”

他也不懂太多的礼仪,不过客气总是对的。

唐仁鹏面带笑意,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道“诗虽然不错,但朕仍然有几个疑问。”

“陛下请问。”

“这雁门是何处?这黄金台又是何意?”唐仁鹏开口问道,这的确是他最诧异的地方。

许廉写这首诗的时候就想到了唐仁鹏可能会问这些,便直接回答道:“这雁门乃是学生出生之地,此次作诗为爱国,国和家自然密不可分,所以便以此为典故了。”

雁门的确是这一世的许廉出生的地方,只不过没什么战乱,倒是因为太偏僻导致土匪不少,他父母就是这么被杀的。

所以听到了这个理由,唐仁鹏也点了点头,这点倒是很正常。

“至于黄金台么,则是来源于学生的一场梦。”许廉胡口乱诌道。

“哦?一场梦?”唐仁鹏挑了挑眉,来了兴趣。

其他大臣也都看向了许廉,不知道他做了什么梦。

许廉编道:“说来有些幼稚,学生小时候曾梦想着作一个兵将,保家卫国,而在儿时的一场梦之中,学生身为大将,陛下在黄金建筑的高台之上授学生兵符,率兵出征,今日陛下给学生除了此题目,便忽然回想起了这个梦,便以此为典故作诗,这诗词作品本就是脱胎于现实,学生如此写,想来也不算跑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