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红尘江湖 > 第九十三章 小僧慧能

红尘江湖 第九十三章 小僧慧能

作者:三盏浊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5 14:39:18 来源:蚂蚁文学

佛道相争数百年,争民间香火、争江湖地位、争佛道理念......近百年来佛道各有胜负,但就算是说破了天道门与禅宗也只不过是有信仰的江湖门派罢了。道门和禅宗无论哪个门派占据了上风都与当权者的偏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权者若是尊道,那禅宗自然没好果子吃;反之相同,当权者礼佛,道门只得靠着一些往日的香火钱紧巴巴的过日子.但是无论哪个当权者执政,儒教的地位都是所有门派望尘莫及的,想来也是,朝廷需要经世治国的人才,而这种人才无论是道门还是禅宗都无法提供,只有儒教才行。

道门与儒教也曾著过无数经典,里面无非是宣扬自己门派的理念宗旨,什么众生平等、无为而治等等,但这些都不是当权者需要的。若是所有百姓都听了禅宗的众生平等,那岂不是百姓也敢与天子士大夫比肩了?众生平等,天子统治谁去?谁为天子谁为臣?

无为而治更不用说了,偌大的通天王朝无人去治理,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官吏白领俸禄却不作为?试问天子又怎会选道门为治国理念?

却也不是历代天子都这样,六十年前通天王朝还未建国,那时还是玄唐王朝。玄唐王朝的一代天子没有贬佛或是贬道,他实行的乃是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的政策。那也是三教最为辉煌的时候,三教著以经典除了宣扬自己的理念还要掺杂一些诋毁其他两教东西,三教不断相争,先以唇枪舌剑而斗,三教大能皆是能说会道之辈,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佛道便开始以武论法,儒教都是一群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怎可与其相争?但万物都没有绝对,儒教有大能者,一诗出即为法,以笔代剑,以墨代力,以文入道,功臻浩瀚!儒教孔先人,一部论语惊天下,无纸无笺能承圣人之言,这也是论语为什么是孔圣人的弟子记录而成,而不是孔圣人亲笔所写的原因。

禅宗也曾辉煌过,百年前曾有一个禅宗高僧,单人单骑越过十万八千里的山川河流,到了那禅宗吠陀中所言的雷音寺取得了渡世真经。回到通天王朝后此事轰动江湖庙堂,当朝天子亲自接见了那位禅宗高僧,禅宗的声望一瞬间达到了顶点,无一宗门教廷可与其相比。当时莫说是道门了,就连不可一世的儒教都被禅宗压的抬不起头。可是近几十年禅宗的地位一落千丈,道门已然是江湖之中势力最大的门派。禅宗近几十年莫说是与道门比肩了,就是与一般的一流门派相比都差了不少,只能勉强称为二流门派。就在人们觉得这个曾经执江湖牛耳的顶级宗派即将没落的时候,一位法号名为慧光的和尚横空出世,此人不但佛法高深而且内力浑厚无比,竟隐隐有无敌于江湖之资。禅宗因为慧光的出现再一次成为了江湖之中的顶级门派,可是不知是天不佑禅宗,禅宗出了一个慧光大师不假可是道门这边也出了一个吕衍真人啊,虽然二人从未正面交过手,人们也一直不知道二人到底谁更盛一筹,可就在十多年前,吕衍真人周身千剑脚踏剑罡直破云霄的那一刻,人们终于知道吕衍真人终究还是压了慧光大师一筹。

慧光大师圆寂后,本以为禅宗会因青黄不接而再一次沦落为二流门派,只是突然冒出一个孩子说自己有佛缘,禅宗的主持方丈本以为是童言无忌,起初并未当真,可渐渐发现这个孩子一举一动皆具禅理,便将其带到了禅宗历届高僧圆寂的地方。那孩童刚一进去,只见慧光大师圆寂后化成的那十二颗舍利子耀耀生辉,十二颗舍利子逐一腾空而起飞到这孩子身上遁入体内!这一幕当真是惊呆了禅宗的高僧主持,急忙翻阅禅宗的典籍,发现这竟然是传说中的轮回转世!所有人一致认为这个孩子便是慧光大师的轮回转世,谁知这孩子却是摇头否认,说自己并不是慧光,他就他,不是任何人。众人也不在意他怎么说,禅宗的方丈大喜,想要恢复孩童慧光大师的身份,这孩子摇头拒绝,他虽有心加入禅宗,却不想一步登天,只是想从一个小沙弥做起,一众高僧难为许久却是不敢违背慧光大师的话,只当慧光大师是在经历轮回,只好点头答应。方丈亲自给小和尚取法号为慧光,与他的上一世相同,可是小和尚摇了摇头,说自己不是慧光不可用这个法号,于是自己取法号为慧能,方丈并未计较许多,亲自收慧能为徒。从此以后,禅宗少了一个慧光大师,却是多了一个慧能小沙弥。

宁都村位于濮山之上,这村子谈不上贫穷也谈不上富裕,村内百姓自给自足,男耕女织,黄发垂髫,颇有一种与世隔绝的风范。村子不大,只有百户人家,像这样的村子在通天王朝中数不胜数,但这座村子却与其他村子不一样,宁都村所在的这座濮山正好是禅宗宗门所在!这村子的人,或许是因为近水楼台的缘故,终日听旁边禅宗的和尚诵经,无论男女老少都信佛。禅宗的和尚也乐的和村中百姓打交道,

这日,太阳当空,宁都村中的男人却不能休息,这是种麦子的季节,哪怕再热也得种上麦子,不然来年只能饿肚子啃树皮了!在宁都村中,一个小和尚手拿饭钵唉声叹气的走着。

只见这小和尚十五六岁的模样,因为天气热出了不少汗的缘故头上锃光瓦亮的,他脖子上缠着三圈佛珠,身上披了一件棕色衲衣,虽然补丁很多却朴素整洁。这小和尚的长得很是清秀,双眸中布满了灵气,唇红齿白。

小和尚抬头看了眼当空的烈日,低着头无精打采的走着,一边走嘴中还不知念叨着什么。

“小和尚!你怎么又进村子了啊!”

就在这时,一道轻灵翠耳的声音响起,听到这道声音后刚才还无精打采的小和尚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突然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对着这道声音的主人挥了挥手,满脸堆起了笑容。

只见一抹倩影蹦蹦跳跳的跑到小和尚面前,伸手掐了掐小和尚的脸。小和尚虽然呲牙咧嘴却仍然露出掩饰不住的笑意,开口说道:“初夏,你怎么老爱掐我的脸啊,要是掐肿了怎么办啊!”

小和尚面前站着一位少女,少女名叫初夏,人如其名,衣着朴素却是长了一双好看的杏眼秀眉,犹如天上的星辰一般夺目,少女嘴角边弥散着微笑,扬起两个小小的酒窝,美不可方物。

少女茵茵一笑,脆声道:“因为你的脸好掐呀!”

小和尚咧嘴道:“那你不能再去掐别人了,掐我一个就行了。”

少女眼中含笑,撇了撇嘴,“哼,为什么啊!”

“因为....因为.....”小和尚在禅宗的时候最擅长的就是与人高论禅机了,师傅都说他这张嘴都快能口吐莲花了,可是他不知道为什么一面对这个少女自己这张嘴笨的就像坠着铁块一样,想了很久,小和尚红着脸说道:“因为除了我没人愿意让你掐了!”

少女秀眉轻挑,开口说道:“胡说,村头的二牛肯定愿意让我掐!”

“初夏,以后可不能跟二牛玩了,他对你没安好心!”小和尚一本正经的说道。

少女莫名其妙的问道:“我觉得二牛挺好的啊!怎么会对我没安好心呢?让我掐就是没安好心的话那你岂不是也没安好心。”

小和尚急忙摆手,双手合十的说道:“阿弥陀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可是出家人,怎么可能对你没安好心呢!他就不一样了,他肯定是想让你爹把你许配给他!”

少女听后羞赧的说道:“你胡说什么啊!我怎么可能嫁给二牛,我想去花叶城派入移花派,当一个除暴安良的女侠,嫁了人我还怎么当女侠呀!”

小和尚听后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那便好,那便好!”话音刚落,小和尚的肚子里传出了一阵咕噜声。

少女笑了笑,“你还没吃饭啊?你该不会是又被你师傅罚了然后进村化缘的吧!”

小和尚扬了扬手中空荡荡的钵盂,少女拉起小和尚的手朝着自己家走去。

少女家中很破旧,比家徒四壁也好不了多少,东翻西找,拿出了两个饽饽,放进了小和尚的钵盂中。

小和尚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憨厚一笑,也不客气,拿起一个饽饽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对少女笑着。少女单手托腮,看着地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小和尚不解的问道:“初夏,你这是怎么了啊?有什么心事吗?”

少女长长的叹了口气,“小和尚,其实你刚才说对了,二牛他爹确实来我家找我爹提过亲,二牛家是宁都村中地最多的,有好几亩地呢!我爹说我要是嫁给二牛的话这辈子都饿不着我了,可是我不想嫁人,我想学武功闯荡江湖!”

小和尚拿着吃了一半的饽饽愣愣的看着少女,他此时哪里还有吃东西的心思啊,急忙说道:“是啊是啊!我跟你说,江湖可好玩了,你要嫁人了就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了,你一定不能嫁给他啊!”

少女一听愁绪更甚,“可是我爹都答应二牛家了,父母之命,我怎么办啊!”

小和尚也是重重的叹了口气,是啊,禅宗讲究因果,有了因便有了果,他若是插手了人家的家务事这便是有了因,这果恐怕他扛不住啊!

这时候,一个中年糙汉子进了屋子,这汉子汗流浃背,皮肤黝黑粗糙,一看就是经常做农活的。这中年汉子正是少女的亲爹,中年汉子看见小和尚抹了把汗,笑道:“哟,是慧能小师傅啊,怎么?今天又因为什么被明净方丈罚下山化缘了?”很明显,小和尚经常被师傅罚下山,少女和中年汉子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小和尚尴尬的摸了摸锃亮的脑袋,“今日本应是我敲晨钟,结果因为太困了就弄混了,敲了三声暮鼓。”

少女和中年汉子张大嘴看着小和尚,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弄混二字就能含糊过去的!在禅宗几时敲晨钟几时敲暮鼓敲几声都是有很森严的规矩的,若是不小心多敲一声或是少敲一声都是要收到严厉的处罚的,可小和尚竟然将晨钟和暮鼓都弄混了,这种罪过竟然只是罚他下山化缘,这方丈还真是宠溺小和尚啊!

初夏父亲刚进门没多久,又有两人进了初夏的家,一大一小,大的四十多岁,富态臃肿,却不像初夏的爹那样皮肤粗糙;小的与初夏差不多大,却也是挺着个肚子,身材臃肿。

二人一进屋,那中年男人便大声笑道:“亲家啊,咱们商量商量把日子定下来吧,我们家二牛吵着要见初夏,我实在没办法了,这才带他过来,亲家莫怪啊!”

初夏的爹笑了笑,开口道:“这是说的哪里话,都是亲家了,那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好怪的。这日子嘛,看着选个良辰吉日便好。”

二牛的爹听后别提笑得多开心了,“好!我请禅宗的高僧看过了,两人命数极和,有姻缘夫妻相,一定能白头到老的!五日后便是良辰吉日,咱们赶早不如赶巧,就这日吧!”

小和尚一脸愁绪的看着二人的爹三言两句就将初夏的人生大事定了下来,再看看那二牛的长相,小和尚管不着什么六根清净了刚要开口说话,却听一旁的初夏先一步说话了。

“我不嫁!”

两个大人怔怔的看着初夏,他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初夏的爹开口问道:”初夏,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初夏抬起倔强的脸庞,哭着大声又喊了一遍:“我说我不嫁!”

“孽障!”初夏的爹扬起手就想打初夏,却被一旁二牛的爹拦住了。“哎,亲家,你先别急啊,咱们先听听初夏是不是有什么苦衷啊!”

初夏的爹怒气冲冲的放下了手,盯着初夏等着他的下文。

初夏像是要破釜沉舟了一样,丝毫没有了往日里的乖巧机灵,大声喊道:“我要习武闯荡江湖!”

听见初夏幼稚的话语那个臃肿的中年男人一下就笑了出来,“初夏呀,你听公爹说。”此刻他认为初夏这个想法只不过是孩子对江湖的憧憬罢了,过几天心气消了也就忘了,并不能影响什么,所以都开始自称公爹了。“江湖不是那么好混的,你看那混江湖的有几个人能做到行侠仗义的?到最后都是在为那几钱银子糊口劳累奔波,甚至去干一些违背良心的事!练武能有什么用,打得过十个人打的过一百个人吗?女孩子家不要碰刀剑之类的还是要学学女红的好啊!”

小和尚见此情景知道该自己出面了,双手合十开口道:“阿弥陀佛,施主此言差矣!江湖中有位叫吕衍真人的,武功登峰造极,一剑可破千军万马,区区百人又何足道哉?”

那人不屑的一笑,“吕衍真人我年轻的时候听说过,但是整个通天王朝有几个吕衍真人呢?”

“阿弥陀佛,施主又错了,正所谓众生平等,吕衍真人也是常人也不高人一等,为什么他可登仙而其他人不能呢?因为他以自己的大毅力克服了重重阻碍,这才修成正果。小僧觉得初夏也有吕衍真人的这份毅力,她现在不就正在与困难做抗衡吗?将来若是能成第二个吕衍真人,区区几亩地真的不放在眼里了。”

这话弄的两个粗人哑口无言,小和尚嘴笨也只是在初夏面前嘴笨而已,对其他人小和尚那可是比谁都能说,黑的他都能说成白的,这硬生生以佛法阐述了道门的人,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

听闻小和尚说初夏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吕衍真人,初夏的爹不禁有些心动了,成为了那般神仙人物,别说了几亩地了,就算是将整个宁都村所有的地都买下来也不是难事,在他的眼里,到了吕衍真人那种境界能买下宁都村便已经是天大的本事了,若是让江湖中人知道了恐怕真的能笑抽过去,莫说是这个小村子了,就算是将皇宫弄到手又有何难!

初夏的爹急忙说道:“那依慧能小师傅高见呢?”

小和尚心中暗自窃喜,脸上却宠辱不惊的说道:“小僧认为,不如让初夏先去移花派试一试,若真有仙人之资,学女红何用?若是朽木一块,再回来成亲也不迟。”

初夏爹一听双眼发亮,小和尚提的这个想法当真不错啊!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不就兼得了吗!初夏这边是高兴了,可二牛那边可就着急了,这板上钉钉的事怎么说变就变了?!

“亲家,咱们可都是订好了啊!你怎么说变就变呢!”二牛爹焦急的说道。

“哎,老王啊,慧能小师傅说的在理,初夏要真的扬名立万,你家也跟着有面是不!”初夏爹这时候的称呼都变了,别看这糙汉子没都过几天书,可要论这小心眼子,就算是当朝大学士也要甘拜下风。

“亲家呀,你看要不然这样,先让他们两人完婚,等入了洞房后初夏再去学艺也成啊!”二牛爹不甘心的说道。

初夏爹又怎会看不出这小算盘呢,摇头道:“人家大户宗门若是在意女子贞洁怎么办?初夏若是因此断送武道前途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啊!老王,此事咱们日后再议吧,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要是两人有感情就不用在乎那白天黑夜!”

小和尚凑到初夏身边,不着痕迹的掐了一下初夏的手,看向初夏的眼神种露出了开怀的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