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半步长生 > 第二章 身如铁,剑如雷

半步长生 第二章 身如铁,剑如雷

作者:鹤羽道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浮云如墨月凉如水,细雨嚅湿木窗。雨雾化在天地间,柔软了几座亭台水榭。

那些曾经的峥嵘、战争的凄凉,此刻也不过成了文人口中句、笔下诗。

铁骑踏山河弯刀争天下的大元朝已经灭亡,袒露胸怀饮酒高歌的大宋也已远去。

留下的唯有大汉千年不变的仗义直谏与铮铮铁骨。

年轻的言官在广益侯府邸的门房已经窝了许久,就连头发稀疏的老门官都劝说他先回吧,这雨若是再下得大了,遭了雨可就得病了。

只是这年轻言官,执拗着性子,手捧弹劾广益侯独子的奏折,就这么跪坐在门房,等待着侯爷的传唤。

老门房叹息着走到略微有些破损的木窗前,将那吱呀吱呀作响的木窗关上。

一阵风吹来,将那本就破损的窗纸扯开了大大的一角。

丝竹乱耳之声,美人靡靡之音,顺着寒风,透过破损的窗纸,传入年轻言官的耳中。

大明这才建立几年?跟着洪武皇帝起家的众人就已经被权势和地位腐蚀的只剩下了躯壳。就算是不朽的宫殿也已经遮不住其中腐败的气息。

言官屏住呼吸,就像是这空气中,都沾染了某些不干净的东西。

老门官见这窗纸已彻底破损,索性再不去管。从桌上拿起那粗瓷茶壶,给这年轻言官倒上一杯热茶。

说道这年轻言官,老门官是打心眼里的佩服,虽是出生贫寒,却丝毫没有谄媚的嘴脸。一身傲气也罢,一身傲骨也行,这淮阴城内,也只有这年轻男子,敢于直面强权,直言弊病。算是这淮阴官场,仅存的清流。

老门官蹲坐在年轻言官身旁,将手中的茶盏递了过去。

“广益侯一日不见我,我便一日不饮。”那年轻言官并不接茶,只是略微动了动捧着奏折捧的有些僵硬的肩膀,那把略微有些弯曲的脊梁再次挺的笔直。

老门官将那茶盏放在年轻言官伸手可及的地方,也不再劝。自个儿回到竹制的躺椅上,盖上件略厚实的衣物,打着盹儿。

待到老门官打着激灵惊醒过来。跪了一天的年轻言官已经不见。

唉,还是放弃了吗,早该这样。毕竟三天连续上书十二封状告广益侯独子纵奴伤人、强抢民女的奏折都被压了下来,也许再多跪上一天,也不会有什么用处。

只是这老门官心中,也有着一点期望,期望这还敢直言的年轻人,能再多坚持一下。坚持的究竟是什么,老门官也不知道,也许是这大明唯一值得称赞的骨气吧。

老门官裹紧了盖着的衣物,叹了口气,接着睡去。

那细雨湿了乌衣巷,若有若无的歌声在乌衣巷旁层层叠叠的高宅大院中回荡,待到传到年轻言官的耳中,就仿佛是那女鬼不甘的呜咽。

抬头望望天,这正月十五的月亮果真是没有记忆中十六的圆。只可惜,那个被抬出广益侯府丢在乱葬岗的女子,就连这不甚圆的月亮也瞧不见了。

为了这种惨状不再发生,何惜自己区区一条贱命?今日无论怎样也要向这个纵容独子的广益侯讨个说法。

淮阴城中三千户,敢问男儿在何方?

当初死了女儿的老鳏夫托人向宋通判连上七封血书,尽皆拒在门外,仰天大呼之后,一头撞死在了门外石阶。那脑袋上的鲜血,惊吓到了淮阴城上下,却没有惊醒淮阴城上下。

只是隔日,宋通判派人将那已经丢入城外乱葬岗的尸首寻了回来,好生安葬,才让这年轻言官明白。宋通判不是真的糊涂,只是这广益侯位高权重。宋通判也是有心无力,不如沉迷于歌舞、用这纸醉金迷麻痹自己。以换得在这位置上安稳度日,不似前几任通判一般,死了还没个全尸。

这广益侯到这短短几年时间里,淮阴城上下,就已经如同一座腐朽的宫殿,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股子让人作呕的霉变味道。

若是没人去动,也许还能再矗立几十年,运气好,也许还能再立他个几百年。若是有人想要修补,指不定动了一根柱子,换来的就是整座宫殿的倒塌。这道理,宋通判何曾不知?这年轻言官又何曾不知。

这年轻言官只是有些不甘,不甘这已有上千年历史,久到史书都可以堆满一整个房间的淮阴城,就这么在广益侯的魔爪中沉寂腐朽下去。他想做宋通判手中最锋利的刀,斩断那些不但不支撑,还在试图拖垮这宫殿的杂木。

只是,以他一人之力,救大厦于即倒,又谈何容易。

年轻言官摸了摸胸前衣物中的奏折,这是这几日的第十三封奏折,之前的十二封都被宋通判以查无实据为由压了下来。

这年轻言官如何不知道,这是宋通判在保他,只是每每想到那个毫无办法只能一头撞死的老汉,那惨死在乱葬岗的稚女,年轻言官就不敢安寝,若是连他也不管,那这淮阴城内还有谁敢管?这淮阴城内又会多出多少这样的惨剧?

若是他管了,哪怕无法为老汉和他那年幼的女儿讨得一个公道,但那些纨绔们多少会有些收敛。也许这样的惨剧就能少发生一些。

他也就能睡得略微安稳一些。

宽广的长安街空空荡荡,已是元宵佳节,这细雨如雾湿了衣裳,果然如老门官所说,真的有些凉的。年轻言官裹紧了湿衣,倒不是因为冷,只是怕这雨雾打湿了胸前的这份奏折。

此刻前去敲那惊世钟,哪怕惊醒了淮阴城中所有文武后,宋通判再不保他,也要逼着广益侯和他那个混账儿子直面这事。

他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说法,一个能够警示众人的说法。

抬眼远望,大约再有个两三千步,就快到了。

“公子如此美好佳节,却孤身一人走在这长安街上,所为何事?”

年轻言官愕然回首,不知何时,身后十步左右,跟了一名红衣女子。那女子一身大红,手持一柄乌青色油纸伞,一支天狗哮月钗斜插在发髻上。见他回首,嫣然一笑:“公子可是要去敲那惊世钟?”

年轻言官默然点头。

“公子敲那惊世钟,是否是为了广益侯独子蒋宝蟾残杀稚女的事?”那红衣女子再问。

年轻言官心中本能一紧,就此猛然后退一步。

那一剑,宛如惊雷穿破夜色,居然将空气中下落的水珠都切为两半。

那年轻言官退的一步,救了他自己一命,可惜那胸前所藏的奏折,已然成了两半落在地上。

“公子好身手,不知这下一剑,还能不能躲的那么利落。”话音未落,那伞柄中所藏的剑已是第二次出手。

若第一剑只是惊雷,那第二剑便是雷暴。那剑气纵横于天地,弥漫于雨间。只见那剑尖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将那年轻言官所有可能躲避的角落全都封死。

远处惊世钟的守卫已被惊动,纷纷持着刀剑往这赶来。

只是这远水,始终解不了近渴。

等那些守卫赶到的时候,那年轻言官早已被劈砍的七零八落。

那半截奏折上,用血书着,杀人者,广益侯蒋敬初是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