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沧海纪 > 第一百三十章 数今朝风流人物(二)

沧海纪 第一百三十章 数今朝风流人物(二)

作者:苏公子南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12:45: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焱离开了之后没过几天,迫于形势,陆登云也很快就率军离开了黄沙县,前往幽州。

他所肩负的任务,显然是比曹焱更难办成,毕竟呼延实虽是一代名将,享誉南地,本领不俗,但并非是原本就驻扎在燕州境内的将军。

他一个卫国人,对于燕州的了解,尤其是那些细微的地方还是不够充足。

对于燕州的种种情况,他几乎都只是从地图和一些情报上了解罢了,这样一来,他作为守方最大的优势就已经没了,哪怕曹焱其实也没带兵去过燕州,但攻守双方彼此对于地利的需求和利用,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更别说燕州因为刚刚才沦陷,其实内部还是一片乱象,再加上地形的特点,利攻不利守,呼延实不说劣势,可最起码,优势就只能体现在兵力上了。

但幽州就不同了,许家四代人在此苦心经营,再加上幽州军本也不是什么易于之辈,这对于边境的防守,可谓是铁桶一块,又哪里会给他们露出破绽来呢,这一点,陆登云作为幽州军人,本也是体会最深的一个。

对于一心想要谋反,将顾氏皇族取而代之的许锦棠而言,哪怕他再看不上黄沙县这种毫无作用的弹丸之地,但到底,这明里暗里的,还是有些防备的,而并非是全无准备。

陆登云这一趟带人过去,要想摧毁属于重中之重,防守极其森严的粮草辎重之地,说是难如登天都可以,绝不比曹焱轻松半分。

但在这个十分憨直的人看来,只要是必须要做的,并且是他认为正确的事,那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所以陆登云照旧还是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开拨了。

他此行的目的地,也就是幽州河东郡,本就是河东郡王顾玄名义上的封地,按照当初在金銮殿上由皇帝陛下颁发的旨意,只待一年后吏部的考核通过了,他便能名正言顺地接手此地,挖许家的墙角。

只是未曾想,朝廷的如意算盘,都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给破坏了,现在黄沙县正处于乱军之中,如那水中浮萍,随时可能倾覆,可谓是违背了朝廷当初的意愿,不过这背后本也是有着顾苍的考量在里面的,今日之事,皆在他们昨日的预料之中。

顾苍的手段就是这么简单,温水煮青蛙,敌人不在沉默之中灭亡,就得在沉默之中爆发,许锦棠确实是没得选而已。

他的那颗反心,既是许家先祖站得太高所导致的遗祸,可谓浑然天成,但也可以说是被硬生生地逼出来的,也或许做臣子的难处,本就在此,那些源自上头的猜忌,是免不掉的。

只是好在此人能忍,也擅忍,并且志存高远,心心念念的,都是整个天下,所以一直以来,他对于身边这挥手即可抹去,就像苍蝇一样恶心着自己的黄沙县,却一直是放之任之,哪怕之后是已经半公开地造反了,却也仍然没有浪费精力向黄沙县下手。

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忍住自己的脾气。

不过他这个决定,导致幽州内部现在亦是乱做一团。

太平盛世,你却偏要带我们造反,让我们去送死,那总得需要一个理由吧,哪怕是诓骗呢?

三地世家可以喊出那句“天下苦凉久矣”的口号,可他许锦棠就要麻烦得多了,毕竟三地参与作乱的人,绝大部分都跟三地世家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朝廷向世家豪族下手,动的也是他们的利益,而大家既然都是一个利益集团的,那肯定要共进退了。

但许锦棠就不一样了,幽州虽然被人暗地里说是许家的,但明面上那还是凉国的,况且大凉朝廷也从未克扣过幽州,别的不说,幽州军的粮饷,那不都是朝廷给的么,所以哪怕左将军已经身死,右将军彻底闭门不出,哪怕没了领头人,而且全军上下都已经被许锦棠给大清洗了一遍,但幽州军仍然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军人,最为桀骜,也最为忠诚,他们脑子里想的东西是最简单的,可想要征服他们,却是最难的。

暗地里不满许锦棠的人其实有很多,只是因为彼此隔开太远,进出又被限制,难以互相通气,所以不好明着起事罢了,但就是这星星之火,也足以拖住许锦棠绝大部分的注意力。

当然了,许锦棠也不傻,他一直也没说要造反,只是告之幽州上下,说那太子现今监国,昏庸无能,搞得老祖宗好不容易打来的江山那是一团糟。

他狂妄自大,铺张浪费,自幼锦衣玉食,从来不解黎民之苦,只顾克扣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却枉顾江山社稷,他只是为了食用新鲜的海鱼,竟然就强征百万民夫为自己修建运河,为了一己私欲,建立奢华的行宫,乃至于抓走了上万名妙龄少女去其宫中服侍,就连很多美艳妇人也不放过,多少可怜人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却不知收敛,反倒是愈加膨胀,甚至要挪用燕州军饷来修建郊外的别府。

正因为如此,这才最终导致三地动乱,燕州失守,国土沦丧,何其可悲!

他不听众大臣的意见,反倒是杀了不少反对他的人,一意孤行,残暴至极,然而皇上却依旧对其听之任之,想来以皇上的英明,是断不会如此的,必定是被其逼宫胁迫,进而导致国运崩溃,国家陷入湮灭的危急之中,而他们许家四代忠臣,此刻正是应该立即挥师京城,率军勤王,擒下这个已经疯癫的太子,救出被囚禁的皇上,整顿朝堂上下,然后再前往凉州驱逐外夷,还大凉百姓一个安安稳稳的太平盛世。

话说的那是漂亮,毕竟许锦棠手下擅长笔刀的幕僚也不少,他们集思广益,禅精竭虑,将这一篇文章写得那是慷慨激昂,十分具有煽动性,内容颠倒黑白,大肆宣扬国家之祸就在于皇族出了妖怪,现在正是该他们幽州军出力,肃清朝纲的时候,那些普通的,不知情的士兵,倒也真的被诓住了,不然他也不可能调动了几十万大军陈兵凉州。

反正许锦棠想的很简单,先等着,等凉国最后的底子跟卫晋联军拼光,两败俱伤之后,他就直取京城,只要握着兵权,进了城之后,那还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届时无论是位极人臣,留待之后再寻机会行“禅让”之道,名正言顺地替之,还是直接一把刀捅个通透,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顾氏皇族给杀个干净,都可以,反正他无论怎么做,最起码都能得到世家豪族们的支持,那他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总之,因为幽州现在内乱也还未彻底稳定,陆登云前往河东郡,一开始倒是顺利,入了境内,按部就班地派出一群探子,一边游弋探路,一边朝着提前定好的方向前进。

陆登云这一走,其他三路被安排好的,作为接应他的人,也都依次出发,一时之间,黄沙县倒是显得空荡了不少。

主屋内,顾玄,陆议,蓝云轩三人站在那座精心打造的沙盘边上,仍旧在进行商议着。

要知道,黄沙县虽然已经安排了一大堆任务,可到现在,其实还剩下两万人马未动呢。

还是陆议首先开口道:“袭击补给线,烧毁粮仓,都只是权宜之计,甚至可以说,只是抽走了一部分薪柴,但却是再加了一把火,短时间内,反而会加剧局势的恶化。”

这是大实话,燕州补给线被曹焱弄得走不动,那卫晋联军见此情况,只会提前动手,虽然说底气是少了一些,这仗也是避不了的,但晚一天和早一天其中的区别,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是各有优劣。

而河东郡的粮草仓库一旦被烧毁,许锦棠不说会不会因此而迁怒黄沙县,先带人把这里移平了,更关键的是,他也拖不起了,凉州早就已经断了他的粮草补给,现在又被烧了一部分,那他就必须要尽快进入凉州,从各府各县各地搜刮粮食补贴使用,所以黄沙县此举,实际上是火上浇油。

没办法,这都是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的兵力太少了,无法从正面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势,那就只能兵行险着,若是顾玄手里有十万兵,那倒简单了,直接从后面包抄卫晋联军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蓝云轩轻轻点头道:“陆先生所言是这个理,但迟早要打的,早一点还是比晚一点好。”

在他看来,病症一起爆发,和依次爆发,能抗的下来,还是抗的下来,抗不下来的,最后还是一个死,没什么区别,因为他本是虎贲军参军,看待问题只是从战事本身上来看。

与其让对方多一点时间,准备更充分一些,那还不如趁着自己准备好了,早点逼着对方仓促动手,那胜算还大一些,而陆议却是从全局来看,觉得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或许会更好,全部堆积在一起,难免就有力气不够的情况。

顾玄伸手压了压,打圆场道:“两位的话都有道理,但总之,尽人事,听天命,我身为大凉的皇子,有些事避不开,既然那卫晋两国来犯,杀我大凉儿郎,占我大凉土地,我别的办不到,却也可以让他们不好过。”

大漠是什么地方?

这是一块极有战略价值的飞地,尤其是对凉国来说,因为一旦征服了它,就等于有了一条直接绕到卫国后方直捣黄龙的路,而现在,就是启用它的时候了。

蓝云轩的兴致也被勾了起来。

“王爷所言正是如此,卫晋两国早与许锦棠这个叛徒勾结,笃定后方补给线无恙,故而敢倾巢而出,却未想,王爷与陆先生出手,竟然不费一兵一卒,便这么快就拿下了罗刹族,现在他们后方空虚,就正是我们立功的时候了。”

这份功劳,说好也好,说难也难。

好当然好,不必在前线面对敌方最大的压力,而且一旦成功,那可就是灭国之功啊!

许家为什么权势如此之大,不就是因为他们老祖宗有灭国之功么,想那常定方一战歼敌百万,又得先帝垂青,也不过就是一个一代的侯爷,而许家可是荣耀万世不减国公,而且还手握幽州实权,这其中的差距,真是云泥之别,可见灭国之功,到底有多大。

可难也难,且不说现在消息传回了卫国,卫国剩下的人再少也该有了防备,就说深入敌国腹地,没那个底蕴的话,后方的补给支援是别想了,再加上因为不熟悉地形,一旦出现了什么决策失误,很容易便全军覆没,到时候就是送死了。

陆议转头道:“那依王爷之见,该如何?”

顾玄简明扼要地道:“我欲亲率一万兵马,横渡大漠,直取卫国!”

蓝云轩立马伸手阻拦道:“不可,绝不可以!王爷乃是千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所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这城中人马,最起码都还可再拨出一万调用,您又何必要冒险呢?”

顾玄无奈道:“先生所言,是有道理的,可您再看,这城中,难道还有比我更合适的人了吗?”

这也是实话,城里能带兵打仗的,几乎已经全部都被派出去了,留在城里的,无非一个靖龙而已,摩罗贝提虽然不错,却没有丝毫经验,这要是让他带人去卫国捣乱,成功的概率不大,一旦损失太大,也会让黄沙县这边显得很被动。

至于陆议和蓝云轩都很默契地不提靖龙,也是有考量的。

靖龙此人,只是将才,而非帅才,他若有这能力,能带人打进卫国皇都,也不至于被皇帝陛下强留在身边做个御前带刀侍卫了,怎么都不可能让他去领军。

思前想后,好像还真的只有这位小王爷能独当一面了。

陆议道:“这份功劳,合该是王爷您的,不过就这样去,臣不放心,以臣之见,带齐两万人马,蓝先生随军陪同,才是最合适的!”

------

是的,我又开始懒得换章节名了,不过剧情也贴合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