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沧海纪 > 第六十八章 夜府一餐

沧海纪 第六十八章 夜府一餐

作者:苏公子南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12:45: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位于凉国京城的东城区里,经过了整整三代人的经营,占地可谓极为广阔的夜府之中。

刚刚才坐着自家的马车从皇宫里回来的夜知槐,入了府,一如既往的没有让下人服侍,自己独自进行了简单的梳洗之后,又脱下了身上厚重的官服,换了一套朴素的布衣到了厅堂里,就准备开始吃午饭了,时间如寻常人家一样,都是午时。

夜知槐每餐都吃的非常清淡,一如他平日里的生活,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地方,而且饭菜的份量也不多,因为夜府里的人本来就少,根本不像其他人的家中,两三代人,数房小妾,一大家子人全部聚在一张桌子上,每到吃饭都要做上满满一桌子的菜,还得有十几个下人服侍在旁边。

夜府的厅堂里,偌大的八仙桌上,拢共就放了两个菜,一个是汤,一个是青菜,汤是新炖的猪肚莲子汤,由猪肚加莲子炖成,有养心安神,补气养肾等功效,因为夜知槐畏寒,这些天里天气又有些变冷,便想着喝点暖胃的东西。

汤里的内容也不算特别丰盛,没有其他人家做的那么琳琅满目,放上很多好东西,就真的只是一些便宜的猪肚和莲子,青菜也不过就是最普通的白菜,糖醋味,算是他最喜欢的口味了,再加上一碗白饭,这就算是他的午餐了。

像他们这种居住在东城区里的人家,普遍都是有官身的,有朝廷的补贴,府邸建造得都十分阔气,家里不缺钱,一般都是由城外的农民们每日按时送来新鲜的蔬菜,瓜果和肉食,是不需要府里的下人们再特别去西城区的集市里采购的。

夜家跟一般人家里一样,一直都保持着过午不食的传统,故而真到了要忙的时候,其实他一天也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顿,毕竟早上还要去朝会,也来不及吃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算是吃饭,也都是有着固定的时间和规矩,如无意外,晚上是不会开伙的,这是规矩。

他这边吃饭,那位府上的老管家就安静地守在旁边。

整个屋子里,除了这两人以外,就没有别人了,仆人是不需要的,而夜家枝叶凋零,他妻子早死,两个儿子都被故意放在外面,整个夜家里,真正姓夜的,也就夜知槐一人罢了。

夜知槐吃饭很有规律,一直都保持着一口菜,一口饭,一口汤的顺序,他吃的很慢,哪怕猪肚其实炖的已经很软烂了,仍然要匀速地嚼动十余次才肯咽下。

除了动筷子夹东西的声音以外,整个屋子里,就没有其他的声音了,既不会有碗筷碰撞的声音,更没有咀嚼声,因为这些都是极其失礼的,他不说话,旁边的管家也不会张嘴。

一碗饭吃完之后,夜知槐就顺势放下了筷子,旁边一直候着的老管家正要如同往常一样去收拾,他突然摸着自己的肚子,然后伸出手拦住了旁边的老管家。

老管家心中虽然不解,但脸上仍然没有露出什么特别的表情,就只是静静地候在一旁,既然自家主子没有发话,他也就继续恭敬地站在旁边等着就是了。

沉默了数息之后,夜知槐这才淡淡地开口道:“帮我再添一碗吧。”

说着,便伸手朝着旁边的老人递出了手里的白碗。

老人看得心中一惊,眼皮子一挑,忍不住就抬起头来,几乎是瞬间就看出了夜知槐眉眼之间隐藏极深的那一丝喜色。

“哎,好!老爷稍等。”

老人轻轻地点了点头,赶紧接过了碗,然后就朝着屋外走去。

夜知槐就这样一个人端坐在桌旁,腰杆挺得笔直,比之一般的军伍中人还要标准,如老管家心想的一样,他今日的确是有些开心,这五皇子,总算是肯做点事情了,往日他其实最怕的就是这人自暴自弃,一个人什么也不干,那他就算是有圣族的帮助,也不好扶持他上位,毕竟凉国不像其他的国家,要想上位登基,没有一点点成绩,那是万万不行的,现在他终于看到了顾玄的努力,自然十分开心。

至于招安罗刹族嘛。。。。。。

夜知槐能当上一国的吏部尚书,手握官员评定升迁的权利,官居正二品,那自然不是个蠢人,他很清楚这件事若是真的成了,会是多大的功劳,以及会带来多大的声望。

要知道,罗刹族可是与凉国为敌多年了,二十余年前,又出了袭击黄沙县,屠尽三镇,掠夺数千百姓的事情,这些外族在民间的声望一直不好,甚至还有上书朝廷,希望朝廷发兵将他们屠杀干净的声音,现在若能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其收服,那该是多大的功绩和声望?

更别说从凉国对南地的战略上而言,要北上,就得要越过这四方势力,一旦收服了罗刹族,等于将整个沙海尽在掌握,把整个合纵之势拦腰斩断,如此功绩,确实会对日后的夺嫡之事非常有利。

虽然他不知道其中具体的细节,但是这不妨碍他力所能及的为顾玄提供一些帮助。

“不过这种事也该跟我通通气才对。”

其实夜知槐唯一有些不满的点便是这个,若是能早点通知到他,那事情就会好办许多。

五皇子他久居宫中,不通政事,或许是不知道我这吏部尚书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要知道,明面上说是三省,但彼此之间实际地位的高低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奸臣乱权的时候,与宫里的宦官们勾结,蒙蔽君上,那自然是属能够代替陛下传递圣谕的门下省势力最大,毕竟他们能够直达圣听,甚至于可以做到假传圣旨,掌控朝权,可现在这种君上严明,事无巨细都会自己处理的时代,当属尚书省的能量最大,毕竟真正落到了实处,行使具体职能的,是尚书省下属的六部,而非中书省和门下省。

而吏部身为六部之首,其掌控的权柄,更是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吏部掌握着官员的升迁,以及评定考核等事,这就等于将官员的把柄完全给握在了手里,皇上关注哪个官员,也一定是差人从吏部调出,翻阅他的档案和历年的评语,哪怕吏部最高只管得到四品以下的官员,但具体做事的,本来就是这么一帮人,官位更高的,那都是发号施令的人,以掌握的把柄以及评定等级来做要挟,能做的事情就实在太多了。

有他相助,就相当于朝事基本无忧,这也是为何顾黎一直处心积虑的想要拉拢他。

他夜知槐,自己为官多年,两袖清风,两个儿子都在外面,从不投靠各派,一贯保持中立,又没把柄在外,只要他不逾越基本的底线,那他想怎么做,都没人能钳制得了,毕竟谁也不想他滑向对手的派系去不是?

就只是索要物资么?

那便想办法多给一点好了,夜知槐就是这么想的,这件事既然皇上已经定下来了,那其余的事情,就都是走流程而已,虽然先前在朝堂上,武官们极力反对招安一事,但武官们在之后的事上,完全没有主导权,根本无法影响到大局,现在此事一有太子的支持,二有自己的帮助,自然无碍,接下来,就是要等中书省那边签发政令,再由自己这边给出具体的任命,最后才是从户部调取物资送到黄沙县。

不过送多送少,倒还真的是个讲究,若有心人阻挠的话,到时候物资不够,自然会影响五皇子的布局。

夜知槐轻轻地敲着桌子,低头暗暗思量着。

户部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其实细分,还有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不过这种事,找下面的人也会被上面的人知晓,还不如就直接一点。

嗯,户部的那位黄侍郎应该可以。

夜知槐想了想,先用勺子喝了口汤,才开始思考起了这位黄侍郎的档案。

这也是他夜知槐的本事,主要官员的全部档案,他都能做到倒背如流,要想找到他们的把柄,轻而易举。

这户部侍郎虽然官居三品,不在他吏部管辖的范围之内,但是此人也是从底层做起,步步升迁上来的,档案还是全在他的手里。

若是调派这么一点点物资,这种事,肯定是轮不到户部尚书出马的,除非是两国开战,不然不可能麻烦到正二品的大员,所以这些事肯定得落在两位侍郎的手里,这种小规模的调度,则应该是落在地位稍低的黄侍郎来处理,虽然若无意外,应该也是他手下的人来办,但真正主事的,还是此人。

此人的生平,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当得起一个兢兢业业的评语了,虽然身在户部,但从未贪墨过一分钱财,这份档案,若是让一般人来看,的确是找不到要挟他的地方。

奈何此人生有一个独子,很不成才,黄侍郎好不容易托了关系将其送入了官场之后,自己却又不努力,一直都被排挤在没什么油水地位的衙门里做闲职,这黄侍郎自己虽然爬的挺高,但那是表面上的,他乃是寒士出身,没拜过码头,没有靠山,在户部的实际地位并不高,求人都没门路,毕竟他既然没加入任何党派,人家凭什么要推他上去呢?

就算他夜知槐,那也是有着他爷爷和父亲两代人的努力为基础,再经过自己几十年的辛苦,又得皇帝的垂青,才能做的上这吏部尚书的位置,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看来,这事还真的就得落在自己的手里,四品以下官员的升迁,都由他一手掌握,就算是不能明目张胆地帮黄侍郎这儿子调到更好的职位,但是再过几个月的年中考核评定,给个甲中是没问题的,到时候自己再亲自做保,黄侍郎自己随便经营一二,他那犬子就自然会得到升迁的机会,实在不行,将他调来吏部,到了自己手下做事,那总没人能挑毛病吧。

就在这时,门外,老管家一只手提着一个小木桶,从厨房走了回来。

还未进屋,他便垂下了脑袋,恭敬地道:“老爷,奴才擅作主张,又提来了一些下饭的小菜和小半桶饭,还望老爷莫怪。”

夜知槐听得一愣,回过神来之后,又转头看向了桌上已经吃得见底的盘子,猪肚莲子汤就只有一些汤水了,而糖醋白菜也没几片叶子,碟子里都是酱汁,他随即笑道:“今天开心,的确是要多吃一些的,老曾啊,不如坐下一起吃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