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沧海纪 > 第六十四章 革新之道

沧海纪 第六十四章 革新之道

作者:苏公子南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12:45: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张芷娥刚才所问所想的这些问题,顾苍其实早就已经思考了许多遍了,不然也不会特意创办一个民报,谋定而后动,是他的做事准则,当下马上便开口回答了起来。

“百姓不识字也无妨,我会让衙门从学塾里专门招募一些讲郎,在茶楼酒馆等各处为百姓们宣讲这民报里的内容,至于你刚才所说的,关于这些版面的问题,我不敢苟同,国,不是你我之国,也不是一人之国,这是大家所共有之国,没有百姓,君王就是一个空架子,没有足够强势的领导之人,百姓们就会成了无头苍蝇,任人欺凌,圣人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两者本就是相辅相成的,既无高低贵贱之分,又何来‘不便告诉百姓’一说呢?”

“既然大家都是凉国人,那大家就都有资格知道我们这个国家所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边关有战事,百姓知道了,也不一定就会慌张,只要我们为他们讲通了其中的道理,那大家自然会同仇敌忾,一起抗敌,至于‘娱乐’,只要掌握好一个度,自然就没有问题,若是长期让百姓们处于重压之中,那么有朝一日,他们不是被彻底地压垮,就是愤而造反,而娱乐栏目则正好是一个宣泄口,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潜移默化地宣泄掉人的负面情绪,百姓开心了,自然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顺便还能减少他们犯罪的可能。”

顾玄说着,露出了一双拢在袖子里的手,因为体内的气血亏空太过严重,双手十指细白就如女子一般,上面清晰可见一条条紫色的脉络。

他猛地将双手合在一起,神色有些兴奋地道:“百姓,官员,君主,路边的小商小贩,甚至是青楼妓*女,我们就如这双手十指一样,虽有长短之分,却无高低之别,因为我们都是凉国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是我们组成了凉国,我们吃的,看的,本就不该有分别,不是吗?”

他这些话,对于一直崇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习惯了遵循儒家规矩的人而言,简直就是不可言说的巨大震撼,称得上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就算现在他们还琢磨不透其中的道理,但终归是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

这就好比是从小只吃过米饭的人,虽然从未见过面条,但哪怕只是闻到了那股异样的香味,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探索的好奇心,会思考那是什么东西,能吃么,好吃么,哪怕这一代的他们找不到香味的来源,到了下一代,下下一代,一直延续下去,总归会找到的。

顾苍的话,就好像是一道光,直接撕裂了他们原本的世界,让他们从缝隙处看到了外面的风景,让他们产生思考,自己走出桃花源,外面亦还有大千世界,哪怕下一刻缝隙直接又封闭了,那也无妨,起码对方已经见过了,不是吗?

得益于他这些年的不懈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威信,以及树立起的一个革新者的形象,所以哪怕他的话根本就是颠覆性的,是祸乱纲常的东西,却也没人会直接地嗤之以鼻,不以为意,或是直接掘弃,只当自己没听见,相反,他们都愿意去思考,想要从这方面离这位凉国未来的主人近一些,若是换个人来说这些话,只怕就要被当成疯子和反贼了。

看着对面的兄妹二人已经完全地呆住了,顾苍心知这些话其实不该这么直白地说,这完全是拿自己的世界观去强行撼动和改变别人的世界观,尤其对面两个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更不该用这么粗暴的方式来灌输,唯有潜移默化的,才不会引起对方下意识地反抗,而且效果也会更好。

其实民报,便是其中一个方法。

当下,他赶紧就想着要转移话题,眼睛一瞟,就朝着旁边一直垂手而立的下人语气严肃地嘱咐道:“这是第一次,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只是有些地方的墨迹糊住了,这种以后就直接丢掉重印,总之一定要确保每一份民报上的每个字都能看得清楚,明白了吗?”

那下人被顾苍郑重的语气给吓了一跳,赶紧躬身答应道:“是,太子。”

顾苍满意地摆了摆手,随意道:“走吧。”

对面现在才缓过神来的张允国正想由衷地拍一个马匹,却没看到旁边妹妹的眼中冒出异彩涟涟。

张芷娥感慨道:“父亲曾说太子的眼光跨越千年,对革新之事,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晓露站在顾苍的身后,这时候也探出头来,满脸骄傲地道:“我家太子,自然是非常人可比。”

对面的张允国见了,大笑着点头称是,而旁边的凝霜,则是悄悄地捏了一下妹妹的手臂。

顾苍对此,只能苦笑着道:“就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罢了,真要落到了实处,阻力不少,到时候还需要各方的鼎力相助才行,万民一心,则无往而不利。”

他先前在自己父亲的寿诞上呈的那份《凉国策》,已经得到了父亲和朝中不少官员的大力支持,因为都是些不算特别激烈,但是行之有效的革新,所以阻力其实不算太大,尤其是诸如办学堂,凿运河等事,大部分人都极其认可,阻力也就只是在改革军政职位和重新划分权利上罢了,说到底,就是革新所触及到的人怕自己因此而丢了职位而已。

但凡是朝廷下发的政令,只要触动到某一方的利益,动了他们碗中的米,那就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弹,毕竟底下的人,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其实看重的都是自己这个阶层的利益,他们只会在乎和计算自己牺牲了多少,绝不会去考虑这条政令为国家带来了多少好处,给别人带来了多少好处,除非有一条政令可以让每个人都得到好处,不然必然会出现反对的声音,这就是人性,人习惯了现有的秩序,自然会恐惧改变,此乃人之常情。

而开办民报,甚至以后会在朝廷的帮助下,在各地普及学堂等事,则阻力不大,触动的也就是一些私塾的利益而已,而且朝廷本就有官方的机构,比如国子监,学宫,这不算什么特别大的革新。

至于百姓们会不会因此而开智,其实更没有关系,因为唯有寒门人才辈出,才能与传承多年的世家们保持一个平衡,其实各国内部都是如此,真正的忧患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内部,世家豪门,各自为政,只顾自己,不顾国家,争权夺利的本事大,一旦跟外敌作战立马就萎了。

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有恃无恐,因为朝廷很多重要的职位,大多都是被世家子弟们所把持,毕竟他们可以更轻松地接受到好的教育,成材率比普通人高了太多太多了,普通百姓识字的都没几个,更别说去考学了,而朝廷总不能招收一个连政令都看不懂的人当官吧,所以不管怎么变,世家子弟都会占据朝中的大多数职位,所以朝廷再怎么样,都不敢把世家给得罪死了,那样将来朝廷里连个当官的都没了,谁来处理政务?

就连凉国,也只能选择扶持一批相对听话的,打压另外一批不听话的罢了。

这就是他用来说服自己父亲的理由,要想打压世家,真正地掌控国家,就必须得开办学塾,大力地扶持寒士。

寒士的数量万倍于世家,可成材率却不到人家的千分之一,这就是学塾的重要性。

现在凉国识字的人,不过百分之一,可涌现出的人才就已经有这么多了,那将来若是有百分之十的人识字,人才岂不是就翻了十倍,若是有百分之二十,三十,甚至是全部呢?届时必将人才济济,国家也会因此而变得富强,对内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革新,对外也能抵御强敌,战无不胜,那样的帝国,就绝不会衰落了。

幸好,现在既有外敌,更有外族,正是有着这些外部的压迫,才能更好地推动自己进行内部革新,毕竟最起码这些人还是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便是凉国若是没了,他们也没了今日的权势。

要想革新成功,就必须借势,若是借不到内部的,那就只能去借外部的!

--------------------------------------------------------------------------------------------

翌日,金銮殿上,一如既往地例行举行着朝会。

朝会一般都举行的都很早,大多数官员甚至连早饭都赶不上在家吃,就得匆匆地坐车离开自家府邸,来到宫城外就得下车,再通过了宫城守卫的检查之后,到了那处恢弘的广场上,再走上一千零八道石阶,才能依次进入那座金銮殿里,再按照顺序站定,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了,所以一般来说,这些朱紫公卿们天不亮就得从家中出发了。

而皇帝呢,更是一点也不比这些大臣们轻松,反倒是要更累上一些,哪怕现在朝廷已经在顾苍的建议之下,招募诸位大臣组建了一个粗浅的内阁,已经可以代为处理公务了,但已经操劳了小半生的顾懿,仍然更喜欢事无巨细,把奏折全部都要看上一遍,并且亲自批改才行。

相比而言,大臣们再忙也就只是忙到天黑罢了,可顾懿几乎是每晚都要熬到子时往后才会入眠,第二天的朝会那更是遭了秧,睡不过两三个时辰,就得在内官们的催促下爬起来,然后在贴身宫女们的服饰下梳洗好了,梳理好了头发,穿好衣服,戴上平天冠,之后就得马上启程离开后宫去往前殿,面见朝臣。

一般来说,如果没什么特别的大事,那还可以再回来睡个回笼觉,可若是有急事启奏,各方人马,各派系的官员们往往一吵就是一上午,那才是真的累,就连顾懿自己都得承认,很多时候他差点就在座位上直接睡过去了。

原本是一身精肉的顾家男儿,做了皇帝之后不过二十余年,就已经变得两鬓斑白,身材消瘦了,往日最喜欢的策马狩猎,都已经很久没去了,每年例行的秋狩,对他而言,就算是难得的休息时间,怪不得当年自己的父亲在自己和弟兄们长大之后,就不再一起参与秋狩了,都是选择直接躲在大帐里不出来,原来是因为如此。

其实人人都想当皇帝,做那九五之尊,普天底下第一人,可是真的坐上了这个位置之后,才发现是真的没有做个闲散王爷来的自由。

皇上自己每天有一大堆公务要处理,又要忧心外敌侵犯,又要和内部的大臣们斗智斗勇,权衡各方的势力,培养自己的亲信,以及靠得住的手下,更糟心的是,也不知道是哪一代传下来的规矩,这帮大臣们,全部都以死谏为荣,一个个的,根本就不怕死,只怕不能在青史留名。

这些人好像就是专门等着找自己的麻烦,一旦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马上就要上书奏表,毕竟当皇帝的,天下第一人,要为天下人做表率云云,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不以身作则,百姓何以安居乐业等等,实在是烦的很,哪怕是历代的明君背后都忍不住想骂人,好像这帮大臣是一定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来约束自家皇帝,不然就是他们臣子的失职。

吃不能吃的多了,喜欢的东西也最多吃上两口,不然马上就有内官开口提醒,甚至直接让人将其撤下,美其名曰是要营养均衡,不宜过多食用,很多时候就是吃个半饱,床事也不能做的久了,超过半柱香外面便有内官要喊保重龙体,这个天下权势最大的人,其实是活得最不顺心的那个人。

顾懿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方恭恭敬敬的群臣,忍不住在想,是不是该早点放权,安安心心地当个太上皇好好地享受了。

只可惜啊,他目视着下方大殿上站着的三个儿子,眼中满是一片深沉的悲色。

其他的要么不成材,根本就没有一点王者风范,自己哪里能放心地把国家交到他们的手上,唯一一个能称得上是最完美的接班人,却是一心求死,早早地就对王位毫无念想。

真是何其可悲哟!

--------------------

感谢书友“思博考利”的月票和打赏,么么哒!

其实如果书友们有什么疑问,后面的情节都会有所解答,希望大家能一直看下去,一直支持!

对于书友的问题,穿越不穿越,其实不重要,真要弄个火药大炮打天下,搞个共产就天下信服,那也太简单了,王莽,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凡在社会制度还没走到尽头之前就强行革新的,全部都只能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作为没有金手指,务求真实的世界,顾苍只要不是个傻子,就该知道不能太颠覆性地革新,不然哪怕他是太子也必死,至于他的作用,后面会有的,大家不要急,慢慢看下去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