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沧海纪 > 第三十六章 黄天教

沧海纪 第三十六章 黄天教

作者:苏公子南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12:45: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国整个疆域在南地诸国之中并不算大,严格来说,其实一共也就是两州之地而已,分别为卫,苍二州,其中因为卫国的开国太祖是发迹于卫州,故国号为卫。

一国内部的行政区域的划分,分别为州郡县镇村五种,但是每一个等级的大小并非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其多是按照古制来进行区分罢了,这也就导致了各州之间的大小差别极大。

就好比凉国疆域最大的海州,单从大小上来说,起码是西面雍州的两倍之大,而卫国之所以敢跟势力庞大的凉国做对,便在于其下的两州版图并不小,在与晋国的两州合并之后,几乎可以与坐拥六州的凉国分庭抗礼,虽然表面上仍然弱小了不少,但是好在占据地利,尚可抵御,而且抵御的不算艰难。

其中苍州的位置靠着南方这边,由东起,环绕至南方,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就好像是一个襁褓一样,隔绝了旁边凉,晋二国的窥视,而被其包裹在怀抱之中的卫州,便算是卫国防御最为薄弱的內腹,其中卫国京城便坐落于卫州之中。

卫国向来是依靠地势,有祁连山之天险,虽然进攻稍显不足,但是守御绰绰有余,就连当年不可一世的凉国都未曾攻入祁连山,数十万铁骑面对这高不可攀,云雾缭绕的群山,亦要停马驻足,这也是卫国人的骄傲。

正是由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南地各国这些年的纷争,互相倾轧,卫国明明身处漩涡中心,却一点都没有被波及到,内部承平已久,十分富庶,朝廷积蓄充足,粮草齐备,厉兵秣马数十年,这才是端木朔风野心的最大支撑点之一。

只有在拥有了足够的底蕴之后,才敢说反攻凉国这种话,不然若是连饭都吃不起,谁会想到这些问题?

苍州其实原本没现在这般大,盖因当年晋国为了让卫国出兵,驰援燕然湖一起抵御凉国,在谈判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割让出了整整三郡之地过去,这才让苍州陡然扩大到了如今的地步。

当年由于贪生怕死的老皇帝上官鸣催促得紧,导致晋国使团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和时间,面对贪得无厌的卫国人,迫不得已,割让了整整三郡之地,之后二十年,被晋国的有识之士引以为国耻,据闻当年出使谈判的人中,光是后来承受不住百姓们在家门口的谩骂,自缢而死的便有整整十三位,真可谓是一段血泪史。

从那时起,这三郡便成了卫国的领土,中间不知道多少人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愤而自尽的,二十年来,这三郡的人饱受卫国本地人的刻意打压,自身对卫国又没有一种生而有之的认同感,但晋国又不会接受他们,夹在中间的三郡百姓,自然过得是苦不堪言,就连聚众闹事,甚至于造反的事情,都是时有发生。

就是在这种局势复杂的地方,最近却突然兴起了一股新兴的势力。

三郡之一,岭南郡的郡城内,一座崭新的房子正在新建,选址的位置不偏不倚,竟然就在城主府衙门的旁边,看起来就跟官家衙门一样。

整个屋子其实现在已经能看出雏形了,只是跟南地各国的建筑风格都不太一样,没有那种显示主人家富贵,而故意弄出几进几出的大院子,周围没有围墙,直接就是一个显眼的大屋子,高顶大脊,从上往下看,就恍若一个三菱形的盖子,直接扣在了底下的四面墙上,城里工匠的手艺极好,按照图纸,添砖加瓦,速度极快,看起来不消一周,便可彻底地建成了。

房子的正大门口,正经的卫国官员们一个个背着手,一边看着眼前忙得热火朝天的工地,一边正在和旁边赶过来的同僚或是城中富商寒暄着。

其中站在队伍最前列的这人,三十岁上下,面容俊朗,眉目间,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身穿一袭毫无杂色的白色衣衫,衣服的样式却不同于普通文士的长衫,也不是庄稼汉子身上的那种短衫,而是从上到下,完全是一个整体的宽袖大袍,中间简单地用麻绳系着,就算是腰带了,衣服上面不着丝毫其他的颜色,整个人看起来圣洁无比。

后面为首的官员,就是本地衙门里的师爷,也算是郡守大人的心腹重臣,同时也是此地的监工之一。

眼看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他赶紧走上前,对着白衣男子拱手道:“哎,这位大人。。。。。。”

男人听到动静之后,慢慢地转过头来,笑眯眯地打断他道:“我可不是什么大人,你应该称我为‘圣使’。”

他这么一说,旁边站在他身后的,另外还有几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汉子们,全都向这个衙门师爷投来了不善的眼光,似乎一言不合,就要动手了。

这位师爷对此也是识趣,赶紧点头道:“是的,是的,是我口误,是圣使,请圣使见谅。”

男人转过身,看着远处形状越来越完善的屋子,微笑着说道:“无妨,我们都是沐浴在父神的荣光之下,大家彼此都是亲兄弟,一点点口误而已,并没有什么。”

师爷听了,忍不住在心中暗自腹诽,那你还纠结一个称呼作甚,若非郡守大人看你安抚百姓有功,我堂堂一个郡守府的师爷,岂会对你一个庶民如此客气?而且我跟你客气,你还真拿自己当回事了?可笑!

男人这边说完,转头又朝着旁边庄稼汉子打扮的信徒们告诫道:“不要轻易发怒,宽恕他们的过失,就是自己的荣耀,愿父神庇佑你们!”

旁边的信徒们一听,顿时面露愧疚之色,左手搭着右胸,单膝跪倒在男人的面前,齐声高喊道:“愿父神庇佑。”

另外一边的朝廷官员们见了,都是面露不屑之色,要不是这位圣使颇得郡守的赏识,他们才不会如此客气呢,怕是直接要让官兵将这些邪教徒抓走了。

西大陆的人族,有几个人会拿神话传说当真理的?更何况还是这种闻所未闻的异端邪说,也就是这些普通的愚民才会去选择相信了,但凡是像他们这样读过几年圣贤书的,都不可能相信这种鬼话。

圣人说,敬鬼神而远之。

西大陆的人族,从中庭到南地,向来都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要去诋毁神邸,但也从来没说要去信奉的,崇尚自己一人得道成仙,独享长生的黄老之说倒是盛行过一段时间,但那也是过去了,更何况是这种所谓信奉唯一的真神,甚至拿自己的东西去奉养对方的,这些官员们只会觉得是放狗屁。

这座所谓的父神行宫,其实也是按照郡守大人的意思帮其建造,为的不过就是约束那帮晋国的百姓而已。

这三郡从晋国划分过来之后,原本属于晋国的百姓们便因此而怨声载道,常常行暴动之事,死在此地的卫国官员都有数十位了,这背后,或许也有晋国偷偷摸摸的推波助澜,总之,在十年前的一场血腥镇压之后,明面上的反抗力量虽然暂时没了,但是暗地里,却出现了更多的,专门针对卫国人的刺杀事件,卫国朝廷对这三郡也是焦头烂额,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总不能把百姓都杀光了吧,先不说杀错不杀错的问题,人没了,要一个空地有屁用?难不成把其他地方的人都填过来?

可就在前些日子,不知道从哪里来了眼前的这个男人,他自称是父神的使者,来这里传教,很快便纠集了一大群底层的民众,成立了一个叫做“黄天教”的东西,原本朝廷对其是想直接除之而后快的,毕竟百姓嘛,若是一团散沙,那就很好对付,因为人人都有私心,随便给点好处,就可以分化他们,但是一旦真正的抱团,就会很麻烦。

以前的暴动,也多是这种团体行为,那些人打着为三郡百姓谋福祉的旗号,反抗卫国官兵,就连挨家挨户搜查的时候,本地的百姓也会将他们藏起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这就导致围剿进行的非常困难。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验,所以朝廷布置了一番之后,就突然带兵闯入这群人的集会,抓捕了此人,没想到竟然因此引发了极大的动乱,原本朝廷对此更是动了大杀心,毕竟朝廷的威严和法度,那是最重要的,你让百姓来信奉你,甚至不惜反抗朝廷,这就是死罪!

这种人在民间的声望越高,就越是该死!

却未曾想,这人竟然在狱中与本地的郡守大人坐而论道整整一夜,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但他被朝廷释放了,而且最后朝廷还主动出资,为其修建了这座所谓的父神行宫。

外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还当是连郡守大人也入了教,可师爷作为郡守大人的心腹,自然知道为何。

因为朝廷对这三郡能动用的手段,无论是进行安抚,还是**,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而言,效果都是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然而此人却能替朝廷安抚百姓,最关键的是,在与其交谈之后,郡守大人发现此人并没有丝毫暴乱的想法,教义也全都是倡导真,善,美之事,这恰好就符合了郡守大人的利益!

他想要在这里做出政绩,从而谋求官位上的上升之道,这任务还真得落在此人的身上,故而对其十分看重。

对此,朝廷那边也传回了消息,说是查探了此人的身份之后,发现竟然就是一个普通的卫国人,而且还不是岭南郡的,而是卫州一个小村落里的普通农夫,在某一日突然生了大病,昏迷了三天三夜,醒转之后,就自称自己是父神的使者,要为它传颂教义,然后一路徒步来了此地。

既然身份上没什么大问题,而且教义也没问题,朝廷最后的态度就是由得他去好了,既不公开支持,也不会暗中对他使绊子,反正只要你能帮朝廷安抚住这里的百姓,让他们不再闹事,那管他是个什么东西。

不管怎样,只要朝廷军权在握,事情就算最后恶化了,也随时都可以派兵将其直接铲除,甚至朝廷都已经派人潜入了这个“黄天教”,暗中学习他们的教义,最后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直接将此人杀死,进而取而代之,完全成为朝廷操控百姓的傀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