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从历史到神话 > 第四十一章 龙汉之劫

从历史到神话 第四十一章 龙汉之劫

作者:捂中生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9 21:26: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景等部,双战败了,狼狈逃回天兴城。

天兴城也是一座名称,历史上是秦国的国都雍城,秦国曾在此定都达二百九十四年。

秦国迁都咸阳后,这里也仍旧是秦国的陪都与祭祖之地。

大名鼎鼎的“蕲(qi)年宫之变”就发生在雍城境内。

雍城最初以河流为城,“城堑河濒”,之后又增筑城墙,城坚池深,易守难攻。

逃到天兴城后,王景等人才算是喘了口气,结果一清点兵马,好家伙,只剩下三千人了。

王景欲哭无泪。

向训沉默无言。

并不算是军职的客省使昝居润嘴唇动了动,却难发一言。

地位最低的李处耘,干脆就成了小透明。

“准备守城吧!这次虞军恐怕要攻城了。”

终究还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王景扛下了所有。

果然不出王景所料,取得大胜的高顺军顺势包围天兴城。

之前不打天兴城,是因为天兴城还有不少驻军,而且可能还有援军,而大虞要把有限的兵力用于打通陈仓古道。

如今,高顺手中又多了一万多的援军,而天兴城的主力和援军又惨败一场,战死、逃亡、投降者十之七八,围攻天兴城的条件已经成熟。

不仅仅是天兴城,高顺还派兵攻略天兴城周围的城市,并命令擅长“奔袭”的韩继勋所部进攻郿县。

高顺很清楚,短时间不仅天兴城不可能有援军了,就连凤翔府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新的援军了。

这个时候进攻郿县的部队,也不会有后路被断的风险。

一旦拿下了郿县,兴元府的援军走褒斜道进入郿县境内也不会有危险了。

只是,宝鸡一直没有被攻陷,这让高顺多少有些焦急。

拿不下宝鸡,一旦敌军主力来援,那么在凤翔府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前功尽弃。

一个不好,仍旧有被围歼在凤翔府的可能。

高顺派出了汧水之战的降兵分别去宝鸡、郿县劝降。

然而,宝鸡仍旧拒不投降。

守将胡立曰:“昔日诸葛武侯都未曾拿下陈仓,更不用说窃蜀蛮夷了;我大周主力旦夕既至,虞贼之败不远矣。”

胡立又放下架子,与士卒同吃同住,城里的好酒好菜也统统用来劳军。

重重操作,总算是把宝鸡的军心士气勉强维持住了。

历来军事重镇的守城战,如果没有军官们参与,想要献城是很难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宝鸡军官们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郿县守军。

郿县虽然是通往长安的重要枢纽,但是却属于凤翔府的辖地,而非长安所在的京兆府。

这次大战,不仅凤翔府仅剩的机动部队损失惨重,就连向训、韩通所部中央军以及新近来源的静难军都已经近乎全军覆没,这种情况下,郿县自然早已经是人心惶惶。

在这种情况下,京兆府不仅没有派出援军,反而集中兵力进入长安,一副“守住长安,有功无过”的架势。

这让郿县既没有援军,也没有足够的守军,王景虽然在之前曾经调了一部分人马过来,但整座城市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两千老弱把守。

守将看不到守城成功的希望。

韩继勋部围攻了三天,郿县守军无心守城,最终由几名本地的将官打开城门,便献城投降。

大虞得以控制这处连接长安和汉中的要地。

拿下郿县后,大虞军马不停蹄,随即进攻扶风和岐山。

说起来,凤翔府这块地方也是宝地了。

凤翔府境内有座山名叫岐山。

凤鸣岐山,大周将兴。

这里是周兴之地。

传说中的周原,就位于扶风、岐山一带。

此外,凤翔府的东北部还有一县名曰麟游,为隋唐官员闲时避暑游玩之地——宫井,因隋义宁元年有麒麟游观得名。

陈仓改名宝鸡,也是因为陈仓山(今鸡峰山)传说有石鸡啼鸣为祥瑞,才改名的。

有凤鸣有麟游有宝鸡,这块地还真是一块祥瑞宝地。

如果再加上秦人崛起的秦州以及秦人数百年的都城雍城(天兴城)那就更有意思了,要知道始皇帝可是号称祖龙。

这下子,龙凤麟三族聚齐了,搁洪荒流小说里,那就龙汉初劫三大主角齐聚了。

这样一看,反倒是金鸡显得有些不上档次,似乎就算是跟昴日星官或者毗蓝婆菩萨有关,都跟以上三个不是一个级别……

当然了,传说归传说,神话归神话,祥瑞归祥瑞。

历来祥瑞只能够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对于此时的战事毫无影响。

甚至大虞军只要愿意,也可以随时制造更多的祥瑞出来。

在这个时代,祥瑞究竟是真是假,已经很难判断了,但人造的祥瑞却因为有当权者或者别有用心者背书,反而显得更真——至少当权者和满朝文武都“信”了,愚民们也很快就会信了。

岐山和扶风等地也很快被平定。

这些地方,本来就已经被王景放弃了。

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这些地方的降将,都被拉着到天兴城、宝鸡城下劝降。

这既是在断这些降兵降将的后路,也是在打击守军的士气。

然而两城虽然城内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沉重,但却仍不投降。

忠义也罢,利益也好,亦或是为了家人,反正这些地方的大部分将领的抵抗意志都很坚定。

考虑到两城的重要程度不同,高顺再次亲临宝鸡,指挥大军攻城。

高顺征调了附近的五万余民夫,不惜一切代价填平护城河,作为炮灰协助主力攻城。

攻城战很快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高顺决心,哪怕是付出耗光这五万民夫外加一万虞军的代价,也要拿下宝鸡城。

慈不掌兵。

高顺太清楚宝鸡城的重要性了。

至于那些民夫是否太过可怜,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了。

在这个时代,哪有攻城战不让民夫当炮灰的?

至于说这些民夫要是死了,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汝妻子吾自养之,汝无虑也!

如果这场仗赢了,失去丈夫的适龄妇人以及女人,自然可以由他做主嫁给有功的士卒,要是败了,那就当消耗后周的战争潜力了。

战争,本来就是野蛮的。

真正意义上的仁义之师,遍观蓝星世界史,古往今来只有一支。

其他的,和平年代还好说,战争年代,就只能比下限了……

高顺自认大军非必要不主动扰民,不杀民取乐,已经够仁义了。裹挟民夫攻城什么的,要怨就怨周军为什么不投降啊!

周军要是投降的话,这些民夫不就不会死了吗?

这虽然是歪理邪说,但是在不敢仇恨高顺军的情况下,大部分被裹挟的民夫还真的就恨上了后周守城的将士……

你们为什么不投降啊?

你们要是投降的话,我们不就不用家破人亡冒着风险去攻城了?

可恶的周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