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侠武大宋 > 第九四三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侠武大宋 第九四三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

作者:寂寞宇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3 07:06:24 来源:蚂蚁文学

也不能怪耶律大石看不起宋朝的军队,宋朝的军队自从战神狄青过世之后,便每况愈下,不善骑射,不善野战,不懂突袭和迂回,与其它国家相比,宋军唯一熟练一些的强项就是守城。除了内战之外,农耕民族造就的军队就只会守城。

若是走出城外,宋军一打不过辽国,二打不过西夏,当然也打不过后来的金国和蒙古,只有岳飞那支岳家军是个特殊的存在,却又被赵构给解散了。

近几十年以来的战绩乏善可陈,更何况去年耶律大石所目睹的恰好是高俅从禁军中挑出来的五万老弱病残?

高俅的本意是伙同童贯一起坑黄裳,却没想到竟然变相地涨了辽国人的志气。

此时在燕京的城头,耶律大石贬斥了一番宋军,只是为了转移话题,却不料欧阳牧野反倒就这个话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既然宋军如此之弱,那么前些日子对西夏的那场大胜又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对耶律大石来说实乃尖锐之极,颇有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但是谁让他先说起宋军之弱了呢?

就好像后世的米国打了一场海湾战争之后,引起华国的军事专家纷纷研究一样,作为辽国的高级军事首脑,耶律大石不可能不对宋夏之战做出详细的评估,但是经过他一番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宋夏之战的结果竟然与大宋军队完全无关。

事实表明,宋夏之战从头到尾几乎就是一个人的战争,也是一个人的大胜。这个获得胜利的人恰恰是他最不愿意提起的,这个人就是白胜。

他之所以与发小萧龙翻脸,其实也是为了白胜。因为萧龙是辽国北枢密院的官员,同样在研究宋夏战争双方的优劣强弱,萧龙才是最先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那个人,他从西州回鹘归来,萧龙第一句话问的就是,你可知道西夏为何败给了宋国?

耶律大石当然知道西夏为何败给了宋国,但是他不想说,干嘛啊?你不愿意做我耶律大石的大舅子,却拿你的妹夫来跟我显摆么?

当然这话他也是羞于启齿的,就只能把这份酸楚压在心里,同时远离这个喋喋不休的发小,眼不见心不烦,看见萧龙就会想起白胜横刀夺爱之恨,而在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刻,他更加在意的是契丹一族的出路在哪里,他顾不上儿女情长。

所以当他的师父欧阳牧野同样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时候,他沉默了,能说西夏比大宋更弱么?真若是这样说了,只怕连三岁的孩子都骗不了,何况是师父欧阳牧野?

当然,他也知道,欧阳牧野和萧龙是不同的,他们两个询问这个问题的出发点肯定不同。

欧阳牧野因为父亲欧阳春的原因,一向不肯亲自为辽国做事,所以对于这些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并不十分了解,只是因为西夏被大宋击败这件事此刻已是人尽皆知,所以他才会有此一问。他当然不知道宋夏之战的内情是怎样的。

见徒弟不答,欧阳牧野以为自己说中了徒弟的错处,便更加语重心长地说道:“所以啊,我们不能小觑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大宋有大宋的短处,可他肯定有他的长处,若是一味地轻视他们,日后有你吃亏的时候。”

耶律大石百口莫辩,便只能默默接受师父的教诲,更何况师父说的是普遍的道理,并没有什么错处。

欧阳牧野是拥护宋辽和睦的,这同样也是因为他父亲欧阳春的缘故,当年他父亲与南侠展昭以及陷空岛五鼠都是不打不成交的好朋友,虽说彼此居住的国家不同,但是毕竟存有朋友之义,宋辽两国开战是他们不愿意看见的事情。

欧阳春的这种态度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大徒弟萧远山,当年萧远山若不是以这样一种态度来对待宋辽之间的关系,也不至于在雁门关外遭到少林玄慈等人伏击的初期还点到为止不肯杀人。若是他一上来就对大宋武林高手使出杀招,萧峰他妈也不会死。

即便是辽国后族出身的萧远山都受到了欧阳春的影响,何况是欧阳春的小儿子欧阳牧野?欧阳牧野是真的不愿意看见耶律大石与宋人敌对,所以才会隐晦地帮宋国说这么一句话。

只不过纵使他是耶律大石的师父也不好过多说些什么,毕竟徒弟早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身居南院大王这样的高位,自己这个做师父的说话就只能点到为止。

“好了,天都快亮了,咱们也回去休息一下吧。”

作为守城的一方来说,夜间防止金兵摸城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此耶律大石恪守职责,每个夜晚都会亲自在城上巡视,以防金国派遣武林人物发动偷袭。

相比之下,到了白天就没事了,若是白天金兵要攻城,只要从大营里扛着云梯或者其它攻城器械出来,这边城头上早就看见了,那就是实打实的攻防战,没有任何的投机取巧可言。

天亮了,师徒俩下到城内,欧阳牧野自回家中休息,耶律大石却不能回他的南院,他必须要去参加过早朝之后才能休息。

说起辽国的早朝制度,一度比宋国还要正规,因为辽国比宋国建国早了五十多年,且乐于吸收儒家文化。

但是时至今日,辽国的早朝制度已经基本废了。如今金国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朝中臣子早已人心惶惶,大多都在忙着转移财产,有的已经在考虑托关系走门子傍上金国的权贵,以求在辽国灭亡时可以独善其身。

从古至今,但凡即将灭亡的国家,位于权力阶层的人们大多如此。

天祚帝耶律延禧当然也清楚这些臣子们是怎么想的,只是他眼下已经顾不上去约束这些人了,他现在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守住燕京以及周边的幽云十六州。甚至幽云十六州也可以守不住,但是燕京是必须要守住的,燕京一破,辽国立亡。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需要这些中饱私囊的文人墨客们上朝,这些人来了除了哭丧着一张脸等候退朝之外,对时局没有一点帮助,他们不来正好,自己也便能落个眼不见心不烦。

所以现在的早朝只要求军事主官例行参加。耶律大石也是在必须参加之列,欧阳牧野离开之后,耶律大石率领十几名侍卫走向行宫。

辽国的皇宫本是设在都城,上京临潢府。燕京也即辽国的南京,作为辽国的四座陪都之一,是没有修建皇宫的,这里只有一个临时的行宫。

才到行宫之外,就听见里面的天祚帝正在大发雷霆,“兀颜光,朕把兵权交给你至今时日也不短了吧?你可曾给朕取得过一场胜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