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侠武大宋 > 第四〇六章 绿肥红瘦引发的联想

侠武大宋 第四〇六章 绿肥红瘦引发的联想

作者:寂寞宇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3 07:06:24 来源:蚂蚁文学

梁红玉一走,白胜就笑了,小样,就这点脸皮也要做女间谍,这不是坑人家西夏公主么?

要做女间谍,至少也该像那个西夏公主一样,贪淫不贪淫先放一边,至少能做到对男人的物事熟视无睹,这点基本素质都不具备,除了俘获韩世忠之外还能干什么?

真若是比较起来,韦贤妃和方百花倒是间谍的好材料,比梁红玉合适一万倍,真不知这西夏公主怎么选人的。

貌似阎婆惜和潘金莲也能干这一行,不过她们既然选择做我白胜的家人,就不能让她们涉足此道了。

耳听得梁红玉的脚步已经出了院子,就吹了一声口哨,笑道:“好舒服啊!这被子都是香的!”

梁红玉在院外气得咬牙切齿,心说等这狄烈走了,必须换一床被褥才行。

她怎会知道,那声口哨根本不是为了调戏她而发,在她离开院子之后,无星无月的夜空中俯冲下来一个黑影,落在她寝室的门前。

白胜将刚刚写好的一张纸条放入了海东青的口中,海东青振翅而去。

梁红玉在前院转了一圈,忽然发觉一件怪事,这狄烈既然如此好色,为何不召唤这些米脂婆姨进去陪他?

难道他看不上这些女子么?想到此处,就不禁有些骄傲。

天空中已有雨滴飘落,怡春园的庭院里再无客人穿梭。她悄悄回到了鸽舍那个院子里,躺在之前白胜躺过的那张床上,听着淅沥的雨声,感受着男人的气息,却忘记了更换被褥,不久就疲倦睡去。

她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一夜里,她隔壁的鸽舍里混入了一只经过天下第一兽医调教的、弃暗投明的鸽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停了,第二天晴空万里,梁红玉如约给狄烈送去早饭时,却发现狄烈已经走了,还在书案上留了一首词:

“调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书法粗鄙不堪,但是这首词的内容却令人震撼。

这个时代里但凡是在青楼混的女子,文学功底都是极厚的,一眼就能看出词作的品质高下,梁红玉自然也不差,而后再加以回味,益发觉得这首词意味悠长。

尤其是“试问卷帘人”这句,更令她觉得一语双关,联想到了破碎的房门,但是这最后少了一个字却是为何?

《如梦令》这个词牌她也是熟悉的,那“绿肥红”三字之后应该还有一个字,只是这个字的位置连同下面的小半张纸都被撕去了。(按:宋时书写规则是竖排。)

或许是狄烈推敲不出用哪个字为好?所以写了以后不满意才撕去带走了?

她觉得这个字应该是个“红”字才最贴切,根据词牌的韵律和上下文的含义,没有比“红”字更贴切的了。

应该是“绿肥红瘦”!绝对是!经过夜风夜雨的涤荡,庭院里花卉的叶子更加翠绿醒目,而那些刚刚开放的花朵却被摧残的过早凋零了。

想到此处不禁有所感悟,他这是在说红颜易老么?

然后猛然想起,自己的名字里岂不是就有个“红”字?难道他是写了“红”字故意撕去的?是在点醒我什么?

她在这里浮想联翩,却不知白胜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不想让她发现书案上少了一张纸,又或者因为撕掉了半张纸引起她的怀疑,所以才写了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

这首词是李清照去年的作品,西夏一品堂的情报虽然翔实丰富,却也涵盖不到李清照的所有新作,再者说,就算梁红玉知道这首词是李清照的作品也没啥。

白胜留下这首如梦令的意义极其深远。

后来韩世忠伤愈来找梁红玉时,质问她为何喜欢酒囊饭袋的狄烈,梁红玉气不过就背出了这首词,说狄烈其实是个才子诗人,比只知道行军打仗的你强多了。

韩世忠因此大受刺激,于是发奋苦读,终于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儒将,并且作为一代词人史上留名。此为后话,暂且按下不提。

只说白胜完成了想要做的事情,天不亮就离开了怡春园,回到延安府衙召集扈三娘、洛丽妲、水凝珠、琼英、朱武等部将开了个会,将作战行动布置分派完毕之时,已是日上三竿。

众将离去之后,他来到赵楷的居室,喊了早已吃过早饭的赵楷就准备出城。

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将赵楷带在身边为好,以免赵楷对种师道泄露他就是白胜等信息。

赵楷拗不过白胜,就只好跟着他往府衙外面走去,负责轮流监视赵楷的樊瑞、项充、李兖、蒋敬四将跟在身后。

来到府衙大堂的后门时,却听见堂上府尹正在审理一桩公案,又听见被告人喊冤道:“青天大老爷在上,小人申请接受武审!”

边关城镇的司法程序与大宋内地迥然不同,审理案犯有武审和文审两种模式。

所谓武审,就是带犯人到教军场考核武艺,但凡犯人在举重、骑射或者其他武功项目上有一技之长,即可暂时免去罪责,同时编入西军选锋营,只要能在下一场战斗中英勇冲锋且侥幸不死,即可永久获赦。

相反的,若是犯人没有任何武技特长,或者声称有武技却没有通过武审考核的,则交由府衙进行文审,对于那种明明没有武技傍身,却谎称会武功的犯人,文审的结果是罪加一等。

武审的规矩是当初大宋名将种世衡定下的,而且征得了上级领导范仲淹的同意,随后就沿袭了下来,成为边关城市固定的司法程序。

当下那犯人要求武审,府尹却不同意,说道:“负责武审的韩世忠将军受伤了,上官将军也无暇主持此事,你就认倒霉罢!”

看见白胜等人从后门进入大堂,府尹急忙起身问候,白胜点了点头,瞥眼间看见了堂中跪着那人,只见那人一脸的大麻子,却是水浒群英像中的一位,金钱豹子汤隆!

看见汤隆,白胜立时不走了,而是走到府尹的大班台后面坐了,一拍惊堂木道:“这个案子本官负责审理,汤隆你站起来说话。”

这是玩的哪一出?赵楷懵逼了,府尹懵逼了,满堂官吏公差尽数懵逼,你就是钦差也不能直接妨碍司法公正不是?最多在旁边旁听一下,指出府尹判断不公之处是可以的。

汤隆也懵逼了,这个大官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白胜却对满堂众人的惊愕不予理睬,心说李逵那种货色都能坐在公堂里办案,我白胜当然更能,扫视周围道:“你们不要误解,今天本官负责的是武审!只不过审讯地点借用延安府衙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