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这是你的江湖 > 第十九章 八卦步引忆旧事,九宫格智斗劲敌

01

且说那紫面大汉左手急探而出,封向柳青咽喉,右掌紧跟而至,拍往柳青胸口。这一拿一拍,看似庸庸碌碌,但穿梭互搏中,暗藏三个后招,实在不好应付。

其时柳青左手举着酒盅,右手握着箸子,正和贾病推杯换盏,不亦乐乎。却见那紫面大汉没来由地朝自己打来,无疑是大吃一惊,立刻运起内劲,纵身跃起,将酒盅猛然一掷,挡住“锁喉擒拿法”,筷子顺势点出,直取他掌心“劳宫穴”。这一格一点,好像平淡无奇,没有招式可言,但无形之下,却是攻取敌人薄弱环节,逼他不得不回防补救。要知“劳宫穴”乃是掌心大穴,更有“鬼路”之称,若是突然受制于人,一条臂膀上的经脉穴道,沿着“列缺”、“间使”、“曲泽”、“天泉”闭塞,真气既然不通,那是半点力道都没有了。

岂料那紫面大汉连出数掌,快招抢攻,不禁没有撤招迹象,反而更加勇猛的前进,其内劲之充沛,招式之精纯,绝非等闲人尔。只听虎虎声响,酒盅已被拍碎,一双木质筷子也被他掌风折断,奈何余力未尽,涛涛不绝地破风而来,使得正是内家功夫“破空掌”中,一招极为普通的“排山倒海”。柳青决计想不到这大汉的内功竟如此了得,随便一招“排山倒海”便有这般效果,当下犹如被卷入了一阵旋涡,四面八方俱是掌风笼罩,更何况自己身在半空,无处借力发挥,只得频频倒退,忽然“碰”得一声巨响,后背竟撞在了房柱上,屋梁的灰尘“簌簌”而落,直落了柳青满脸满身,好不狼狈。

却见那紫面大汉并不追击,笑吟吟地抱膀而立,得意道:“怎么样?”柳青不答话,随手将半截箸子抛在一边儿,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摆出个姿势,说道:“再来!”那紫面大汉固然鲁莽,但动手前却也发声警告,因此算不得偷袭;尽管柳青后手反击,兼之麻痹大意,但在人前输了一招的事实并不能改变,心中不服,势必要再打过。

紫面大汉再欲出手,却听身后的白面公子说道:“师弟,这次换我上!”话音未落,左脚自地上划了个圈,右脚飘飘然跟近,南踏“乾”卦顺天、北走“坤”卦应地、西迈“坎”卦利水、东跨“离”卦辟火,正是道家绝学“伏羲八卦步”。只见他左摇右晃,洋洋洒洒,欺到柳青身前,笑道:“你打我呀!”

柳青初见他步伐散漫,一时并未看出玄机的所在,只道毫无章法可言,不由得暗暗冷笑。但几步之后,竟发觉这白面公子的步调竟颇为熟悉,好似在哪里见过一般,霎时间,一件旧事突然在脑海中浮现:半年前,自己曾于湖北游历,拜访了“武学圣地,道教仙境”武当山,并讨教了几招武当剑法————其时武当派掌门“奇门遁甲”出尘道长自创了一套‘太极伏魔剑’,与‘乾坤八卦’归风道人等一众师弟研讨商议,在金顶闭关修行,足不逾户。是以柳青拜访武当时,并未见到一代的前辈高人。

那时柳青已击败了“流浪刀客”谢无常,战胜了点苍派掌门“行云流水”郁清风,因此在江湖上名噪一时。若要说将起来,柳青行走江湖,遇到过不知多少次大风浪,要数凶险,自然是那日在上官府与“恶煞四人组”的搏斗最为危殆;要数离奇,却是与郁清风的交战最是难测————要知道点仓贵为九大门派,在武林中盛名百年,手底下的功夫岂是虚有其表?自己如何能在十招之内战胜一派宗主呢?总觉得不可思议。若说郁清风淡泊名利,有意承让,但他毕竟贵为一派掌门,不能以门派名誉做儿戏。更何况他是长辈,自重身份,为何要落下话柄,以大欺小呢?郁清风自可派遣门下弟子与柳青过招,胜便胜了,输就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时至今日,柳青每每忆起当日交战的情形,仍是历历在目,隐约觉得有件事十分别扭,不大对劲,倒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近些年九大门派的点仓、雪山、青城、昆仑都青黄不接,没有太大作为,想到这一节,柳青也就释然了许多,只道他们没落至斯;

但要数艰难,正是与武当派大弟子“气冲霄汉”钟正的那一役最为辛苦:那天柳青来到武当山下,向知客登名拜山,凭借他在江湖上后起一代新秀得佼佼身份,自然受到了知客热情款待,知客陪同他一直走到了大殿“紫霄宫”,随后钟正亲自接见了他。

柳青禀明来意,明着讨教功夫,实则是来打山,群弟子难免心中有气,俱想:“好啊,我武当立派百年,名扬四海,几时怕过别人?岂能被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讨了便宜。”但来者是客,主人不能失却礼数,更何况武当派在江湖上口碑载道,更要显示风度,因此一再忍让,不好发作,群弟子表面上对柳青知冷知热,但心里面都希望给他点颜色瞧瞧。再者,大师哥都没做表态,各自便不好说话。

既然众师伯、师叔闭门修行,群弟子自然以大师兄钟正马首是瞻。但钟正宅心仁厚,一来怕伤了和气,影响武林同道的友谊;二来道家避世为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清心寡欲,有甚么不好;三怕处置不当,师傅出关后责罚,所以迟迟没有接受挑战。

但柳青当时干了几件轰动江湖的“大事”,意气风发,怎能就此罢休?他本就对世俗礼法、门派教条置若罔闻,是个天地不怕、油嘴滑舌的少年,再加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更无后顾之忧。因此为了激将出手,言辞中少些客气,不太顺耳,群弟子也大都是年轻人,哪能受得住?眼见不好收场,钟正才答允出手,二人约定只比剑法,其他一概不论,点到为止即可。

这一下可大称柳青心意,他生性飞扬跳脱,不喜俗套,因此在拜师学艺时急于速成,另辟蹊径,是以不注重内功的修养,一味剑走偏锋,对剑术苦下钻研,注重招式得灵活多变,快捷迅猛,同时配合轻功奇妙走位,令敌人无法琢磨,从而以奇巧致胜。因此柳青的剑法与轻功虽然有极高造诣,但最基本的内功家底却是另当别论了。

大凡习武之人,多是专注于内功的修养,根深才能叶茂。一旦一个人的内力练到深处,飞花摘叶俱能伤人,即使手无寸铁,亦可以用手指做剑刃,化有形为无形。到了这种程度,还用得着什么兵器与外门招式么?然则,很多的外门功夫,神奇剑法,又都需要强大内力做支撑,若是内功不到火候,那是无论如何也练不成的。因此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武学信条是“以气为体,以招为用”“气为主,剑为从”————遍数武林中闻名遐迩的门派,少林武当、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等得享大名至今,始终魏然于江湖,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得上乘气功为根基,这种内功心法又是集历代高人的心血汇集而成,那不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匹敌的。即便像“玉花宫”、“樱花谷”这般的江湖组织、“欧阳世家”这样的武学望族,亦都有自创或家传的内功心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武当群弟子听到大师哥亲自应战的消息时,登时欢欣鼓舞,各自心头窃喜:“这下可有的瞧了,非要这姓柳的小子吃不了兜着走!”要知道钟正的江湖绰号叫“气冲霄汉”,这倒不是说他脾气恁大,而是旨在表明他气功不同凡响。钟正资质奇佳,性格沉稳,坚韧不拔,正是练习武当玄奥内功的好材料。何况他又是出尘道长开山门的大弟子,日后指定的嫡系传人,自然得诸位师叔师伯悉心栽培,武功高出同门一大截。钟正在江湖上的名气,端的比柳青大得多————他与泰山派大弟子“北斗星矢”卓一凡,嵩山派大弟子“鸿飞冥冥”叶飞鸿,华山派“鹞子翻身”展轩辕,衡山派“大雁神雕”罗有成,并称“岁寒五公子”,那可是正派二代弟子中,秀出班行,不可多得的人才。

柳青在武当群弟子的陪伴下,来到了“南岩八仙台”。故老相传,南岩是真武大帝得到飞升之“圣境”,亦是武当三十六岩中最具观赏性的地方,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秀美难以言状。八仙台更是伫立于南岩之顶,台上画一张偌大的“周易六十四卦图”,驻足于此,只觉一览万千,似临空翱翔,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儿原是供诸位师伯师叔打坐练功时使用,钟正选址此处,无疑是对柳青莫大的尊重。

二人执剑登台,抱拳一礼,互道来历姓名,比武随即开始。群弟子在台下席地打坐观看。

钟正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未经比试,已处上风,何况柳青是客,理应先手。只听柳青朗声说道:“得罪了!”话音刚落,崆峒派“影流剑法”惊鸿般展现,不待起手式“清风无影”用老,立即变换至“流云无踪”,第三招“荒烟无迹”更是迅捷,只逼得钟正慌忙挡拆,腾腾腾连退三步,柳青兔起鹘落,趁势再攻,一招快过一招,到了最后身形与剑法都化作了一道白光,让人眼花缭乱。钟正被包围于万千剑气之中。

武当群弟子尽皆动容,都为大师兄捏了把汗,其时他们早已料到这姓柳的小子有两把刷子,不然也不敢到武当山丢人现眼,只是万想不到他的快剑竟如此厉害,个人不禁暗暗自忖:“如若我来敌对,是否能应下他的快剑呢?”要知道武当剑法以沉稳厚重见长,规矩严谨,门下绝无柳青这等“大刀阔斧”式的剑诀;武当心法更讲究“以气驭剑”,“以慢制快”,所以一时间不易施展,威力往往到后来才逐渐显露。

钟正只觉“唰唰”声不绝于耳,好似漫山遍野都是剑光,刚刚挡下左边一剑,右肋便又有剑气袭来,斜跨一步闪避,挥剑直劈一招“两仪四象”,奈何“两仪”尚未使完,柳青的断剑又当胸横削而至,钟正大吃一惊,急忙撒招,护剑回身,同时右足一顿,向后跃开,终究慢了一步,只听‘呲’的一声,衣衫已被划破一道长长的口子。群弟子大声惊咦。当下钟正再不反击,隐忍防守,等待时机。亏得他根基深厚,只守不攻尚且能够,硬生生吃了三十余招。

前三十招中,柳青无疑是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眼见胜利在望,便在此时,只觉钟正脚底生花,所踏方位极其刁钻,角度也异于常理,那种感觉就像在跳一种奇异“舞蹈”,明明必中的一剑,却偏偏能闪躲开去,亦复如是。当下柳青刺出的连环快剑,竟有七八剑不能触及钟正分毫,心下蓦地一凉,突见青光闪动,钟正回了一技“天柱晓晴”,如覆钟峙鼎,离离攒立,正是武当天柱峰的姿态,柳青抽剑回拔,“铛”得一声,双刃交接,二人俱都退了开来。群弟子齐声喝彩。

二人再战,过到五十余招,已是势均力敌,互有攻守。柳青剑法的变化已不如之前繁复,速度亦不如之前快捷,内力衔接不上,漫天花雨的剑气不复存在;但钟正厚积薄发的武当剑法慢慢奏效,再配合着脚下的玄妙步法,柳青委实犯难。忽然之间,钟正长剑一甩,使出本门轻功绝技“梯云纵”,身体轻盈如流云,高低进退如儿戏,“太乙玄门剑”连连递出,劈、挂、撩、刺、点、挑,运动之中,手分阴阳,身藏八卦,步踏九宫,内合其气,外合其形,多点开花的朝柳青高歌猛进。群弟子面带喜色,知道最艰难的时刻已经挺了过去。

当真是:青龙出海势难挡,拨云见日定乾坤;犀牛望月显灵机,白猿攀枝藏奥妙。

其实柳青一直留心于他玄奥的身法,初时毫无头绪,但在用一招“隔上截下”时,终于发觉了这步法的规律。这“隔上截下”乃是高接抵挡,攻守兼备的御敌招术,虽然极具效益,但姿势却不大雅观,发招时须弓腰驼背,降低重心,便于“隔上”,之后手腕翻转,剑尖指地,便于“截下”,而后紧绷的身体顺势窜出,抢入敌人下盘,再转手腕,复而上挑,“两上两下”,一次防御,一次进攻。

当柳青抢攻钟正下盘时,自然更加留神他落脚的所在,台上那张“六十四卦玄机图”,越发映入眼帘了,此时只发觉钟正下脚的每一步方位,似乎都是踏入“卦象”之中,柳青一边喂招,一边默数:“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三十六卦‘明夷’、三十七卦‘家人’、四十卦‘解’……”心下登时恍悟,柳青曾听师父讲授过黄老之学,因此《易经》并不陌生,原来钟正奇妙的步法,自是从‘周文王六十四卦’中加以变化而来。无巧不巧,如若不是脚下有张活生生的“卦象”图,柳青是万万联想不到这一节了。

究竟,柳青如何化解钟正的“太乙玄门剑”,破解“六十卦迷踪步”,最终反败为胜?那白面公子是谁?他的步法为何会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是:上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诸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