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这是你的江湖 > 第十一章 百口莫辩苦难言,四大神捕察秋毫

01

辞曰: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骈俪曰: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九顿泣秦庭。人间别更无冤事,到此谁能与问天。白衣惹灰土,但使心如故。清水自清,含忧如境;浊者自浊,泾渭不合。是非曲直何须辨,自有明月道分明。

但见:

是是非非远远。沉沉冗冗捐捐。人人肯肯解冤冤。步步湾湾浅浅。善善常常恋恋。玄玄永永绵绵。明明了了这圆圆,杳杳冥冥显显。

且说柳青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下寻思:“我若是将实情一五一十的叙述出来,这帮衙役定然不会耐心听完,也更不会相信一切皆是血衣门所为,非笑我是个疯子罢了。在这盏茶不到的功夫,我又去何处寻到证人来为我辩白?”灵机一动,又想到:“是了,我怀中倒有一封血衣门互通往来的密函,应该可以为此事证明。”欣喜之际,忽又转念一想:“但这封密函事关重大,乃是上官前辈临终所托,甚至可能关系到整个武林的安危,我怎可轻易交付与他人阅览?况且此事尚是机密,还是莫要打草惊蛇,不加提及吧。”

正思忖间,却见两名手持锁铐的捕快已上前而来,欲将自己缉拿归案,于是心中续想:“我若拒捕,即便无罪,也可因抗捕而获罪。万不可与他们发生争执,为自个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上官前辈临终托付我如此重要之事,我定要不辱使命。眼下还不知有多少要紧事等着自己去完成,我决计不可因一时冲动而误大事。”当下柳青再来不及细思盘算,只好凭轻功遁走,再做打算。虽说逃跑会更加引起别人的怀疑与猜忌,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亦很难找出比这更为妥当的方法了。柳青也料定这些衙役捕快,仅凭相貌与穿着,根本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更难以寻查到什么线索消息,于自己不利。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等过些时日,真相稍微浮出水面之际,再回来解释罢。想到这里,柳青随即后退几步,自地上拾起了一段干枯的树枝,将其掰断后,又装模作样的塞入衣袖中。众衙役立刻提高了警惕,加强戒备的同时,都不由得好奇:“这人到底在耍什么把戏?”

突然之间,柳青的手自衣袖中甩出,笑喝道:“看暗器!”紧接着几道亮光冲天而起,众人尽皆失色,侧身闪避,眼睛朝“暗器”所飞往的方向望去。柳青借此机会,话未说完,人已跃起,凌空一个翻身,一翻,再一翻,脚尖已踩住了屋顶的飞檐,脚上有了着力点,再一个起落后,人已到了院外的树梢上。

当六扇门的捕快转过身来时,却不想那人已离自己几丈开外。这些捕快之间,虽然武功有高低,见识有深浅,但刚刚这一手“燕子抄水三起落”的功夫倒是人人识得。大伙只是呆立在原地,并未追赶。

在朝廷和衙门做事的人,多少都会有些自知之明。他们已经晓得凭借自己的身手,即便是追出五十里地,也不可能追得上方才那人了。众捕快皆是面面相觑,许久,那班头才叹了口气,无奈道:“事到如今,发生了如此变故,只得请四大神捕出面了!”

上官敬楠惨死于府内的讯息不胫而走,顷刻间便传遍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所闻之人无不变色,大家满腹狐疑之际、心惊胆战之余,甚至还有不少人对这件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茶馆、客栈、商贩摊子、街头巷尾……所到之处,众说纷坛,热议不息。就连洛阳城西面,最简陋的一间破庙里,也有乞丐群聚而论之。

所有人都在猜想,到底是谁有那狠上天的能耐,一夜之间,便将上官府灭个满门?霎时间,谣言四起,莫衷一是:有人说上官敬楠受了神鬼的诅咒,府上的家丁患染了恶疾骇病,全都病发身亡;仍有人担心这瘟疫会继续扩散,唯恐殃祸到自己,惶惶不安,人人自危;还有人说上官敬楠早已暴毙,府中的门客为了争夺财产而自相残杀,血流成河,最后同归于尽;更有人驰思遐想,将罪责归咎于近些天来齐聚洛阳的江湖豪杰————说他们合力而为,首先取了上官敬楠的性命,然后盗空府上的财物,杀尽府内的活人……很快,恐惧便笼罩着整个洛阳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流言止于智者,但世间的智者,毕竟只是少数。

自然,六扇门早已抽调了诸多人手,封锁现场,维持治安,抚慰人心。朝夕之内,洛阳城便事发了一百三十一起命案,这无疑是一件大事。

话说那富贵堂皇、盛况空前的上官府,如今却是残垣断壁,无人问津。幸存的屋舍内,也大都狼藉不堪。一些屋宇内,甚至贴满了红窗纸,挂起了红灯笼,已经为不久而来的新春,做好了准备。一阵狂风大作,吹得红纸花灯“噼啪”直响,仿佛在诉说人间的不幸,抒发冤魂的哀伤,越发显得此间寒气纵横,可怖非常。如若你闭上眼睛,回忆之前的光景,是否能想象曾经的繁荣与喜庆?可是,现下却为何变得如此的凄凉?

————是否是因为这里发生了命案,并且牵扯到太多不为人知的玄机?

却见此时竟有一人,背负着双手,迈着沉重的步伐,朝上官府而来。只见这人面容清癯,棱角分明,丹凤眼神采熠熠,英气十足,好像世间所有的蛛丝马迹、把戏伎俩、真假幻象,都难以逃过他的法眼;鹰钩鼻气宇轩昂,更加衬托出他苍鹰般的敏锐与孤傲;鲜见言笑与表情的线唇,与严肃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又见他修长的身上,套了件淡绯色的织锦衽,衽外一席缁色的披风,使他愈加显得沉稳冷静。但无论颜色多么深黑的披风,也不及他此时的脸色———那张本就冷酷的面容,眉宇间更是增添了因忧愁而紧皱的枷锁。

你道此人是谁?原来这人便是洛阳城四大神捕之首,位居第一把交椅的“铁面无情”崖子期。无论是谁做到总部头的位置上,都端的是有大能耐的————无论他的能耐是哪一种。

话休饶舌,崖子期的传奇故事早已被妇孺所熟知。听说他被公认为是六扇门百年难遇的奇才,六岁就因智禽暴徒而闻名于乡邻,十二岁因出众的能力和广传的声名而被衙门收做学徒,研习断案的本领,并负责处理些琐碎的事物。在这期间,他竟可独当一面,屡建奇功,令享誉京城的名捕所惊叹,让同僚所折服……

基于崖子期过人的能力与功绩,他十七岁时,便被破格提拔为史上最年轻的捕头,仕途于三法司。多年来,亦不知他侦破了多少的悬疑大案。

至于崖子期“铁面无情”的绰号,则个更有说头:即便是他的亲生父亲,因醉酒闹事,聚众斗殴伤人,他也不曾心慈手软,不顾情面的将父亲送入刑部,依法受理。铁面无情,便是由此而来。

骈俪为证:

法外无情,伸正义四海扬名;刚正不阿,处公道同仁一视。火眼金睛,断世间端倪,明察秋毫之末;惩恶扬善,弘司法威严,著仁德于海内。

正是:

盖世武功行义举,除暴安良抚一方。

时至今日,崖子期早已成为洛阳城正义的化身,人人为之称道的大英雄,真好汉。虽说他的年纪倒算不得恁大,但因其处事沉稳,足智多谋,又精通用人之道,百姓所以坚信不疑,只要崖子期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案子。

当然,崖子期今天的成就,除了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外,更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支持。

————很多事都是这样,仅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成气候。

前年朝廷为了表彰各地巡抚及衙门里的有功之臣,褒赏他与“百里目”曹斌、“千里耳”何秋水、“万里寻”杜涛,为“洛阳四大神捕”。并特封崖子期为神捕之首。由此,崖子期的大名,更加令不法之徒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且说崖子期于上官府内探底巡查,正出神间,却听得身后脚步声隐隐,便道:“是曹斌么?”说罢便转过身子。只见一人自西面而来,正是那“百里目”曹斌了。

无论在谁看来,曹斌都是那种平凡至极的人。普通的相貌,简单的衣着,寻常人的身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给人一种安分与守己的乡下人的感觉。但正是因为他的平凡与普通,那种绝不引人怀疑与注意的平凡,他才得以深入案件的调查,从而不受别人的警惕与怀疑,成为获取线索的佼佼者,揭开谜团不可或缺的关键————崖子期的左膀右臂。

曹斌到得近处,对崖子期道:“总部头,我已经查到了。”崖子期颔首,示意曹斌继续说下去。曹斌续道:“近些天来,上官敬楠大都闲居于府中,偶尔会出门赏一下花灯,于城内游逛,无甚可说的。他上一次与人物打交道,还是在腊月十九日。当时有一批从汴京运来的红货送到府上,上官敬楠亲自接待了押镖的一行人。”

“哦?”崖子期道:“不知是哪家镖局走的镖?”曹斌道:“是天门镖局。”崖子期不禁稍变了脸色,喃喃着:“竟然是天门镖局……上官敬楠既然雇了天门镖局,想必这批红货定然是价值连城,意义非凡。你有查到这批货是什么,眼下着落在什么地方么?”

曹斌稍微停顿了一下,似有些惭愧,低头道:“还没有。我之前派了几个干练的亲信搜遍府内的各个角落,也没什么发现。”叹了口气,接着道:“目前仍不知道这批货是什么来历,看来咱们只好走一趟汴京,造访天门镖局了。”

崖子期依然不动声色,说道:“吃镖饭的人当然有他们自己的行规,更何况是天门镖局?镖局当然会维护雇主的隐私,不让消息泄露……指望他们帮协,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吧?”

曹斌搔头道:“可这件事毕竟涉及到许多命案,估量天门镖局也不会不识好歹,与咱们为难。况且,眼下得到的线索又微乎其微,或许只能先从这一条入手。”

崖子期深深地吸了口气,道:“也罢。无论如何,都要设法查清这匹红货,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上官府惨遭灭门的起因。”曹斌点了点头,似乎想起了什么事,说道:“总捕头,我方才在搜查的时候,发现了一封可疑的信,我想或许和本案相干,便带了过来。”

崖子期目光如炬,道:“快交于我看。”曹斌将怀中质料鲜少的信笺掏出,递将给崖子期。

只见信笺上写到:

“腊月二十七,花灯依旧,备好贵府之秘籍,洗净阁下之首级,必当前来拜访。”

————无名

崖子期缄默不语,很久才道:“这物事是从哪里找来的?”

“上官敬楠的书房。”

“是在书房的什么位置?”

“是在伏案桌旁,一个特制的屉子中。”

“哦?”崖子期摸了摸下巴,思索道:“屉子里还有什么?”

“皆是战书。”

“战书?”

曹斌道:“不错,屉中全部是近年来上官敬楠收到的战书,有厚厚的一叠,而这封信笺被放置于顶上,想来是最后收到的一封吧?”

崖子期分析道:“原来如此。想必上官敬楠将收到的战书,全部都收藏了起来,应该是作为一种纪念。”微一沉吟,补充道:“据我说知,此前到上官府挑战的好手,俱都铩羽而归。所以,屉中的一封战书,就好比是上官敬楠击败的一个对手,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曹斌苦笑道:“不过这样的战书,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崖子期“哼”了一声,冷冷道:“或许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战书,而是一张死亡告知单!”曹斌也道:“极有可能,以此推测的话,凶手恐怕已蓄谋良久。”

“这还需要从长计议,莫要过早的妄下结论。”崖子期顾盼左右,忽的转变话题,说道:“何秋水在哪?”

曹斌笑道:“秋水还在外面,她想听听市井中的传言,或许对我们有些帮助。”崖子期摇了摇头,严肃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笑容,道:“每次拿她都没有办法……这样吧,等她回来后,咱们再一起去书房看看。”曹斌道:“好,不知总部头这边可有什么发现?”崖子期道:“也有一点。你跟我去那边,问一下地上的死人吧。”曹斌皱眉道:“死人也会说话?”崖子期道:“死人不仅会说话,而且说的话通常比活人可靠。”曹斌不禁愕然。

曹斌陪同崖子期来到了一堆死尸旁。地上的血迹尚未干透,血渍深深的浸入了汉白玉的釉面砖中,凝结在一起:白色的固体里,充盈着红色的液体,一块接着一块,一片连着一片,令人战栗不止。

曹斌叹了口气,道:“他们都告诉了你什么?”崖子期冷言道:“他们告诉我,自己死前并没有经历过激烈的搏斗。”曹斌的瞳孔突然收缩,他已经有所察觉。

崖子期接着道:“你应该也注意到了吧?仔细观察他们的尸体,伤口大多在咽喉和动脉,几乎可以说是一击致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曹斌的喉结上下动了动,道:“凶手的武功必定极高,在瞬间就割断了他们的喉管。况且……”说到这里,俯身将手搭在一具死尸的脖颈上,想再观察一下他的伤势。

倏忽间,他的手又闪电般缩回————因为曹斌突然感受到这具尸体,竟还有些许的温度!

经过一晚的间隔,于如此寒冷的天气中,这些尸体非但没有僵硬,竟还能保持着少许的体温,这必须要有一定的内力才可以做到。

“况且躺在地上的这些人,武功也绝不会太差。”崖子期打断了他的话,替他说:“一个内功有火候的人,虽不能完全的寒暑不侵,但至少不会像常人那样畏寒惧暑。即便死去,丹田中的气息也会逐渐吐泻,周护全身,抵御一下严寒,支撑个一天两头,体温不会很快消散。”曹斌自言自语:“怎会如此……难道凶手的武功,当真深不可测?”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只是闭上了眼睛。他们的确已经明白————这起案件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正是:关山阻隔荆棘密,三头两绪难为之。诸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