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这是你的江湖 > 第二章 雪漫天涯风云录,一剑光寒十九州

诗曰:

风起云涌江湖梦,方兴未艾几时休。

天下英雄我辈出,壮志凌云复添愁。

从今莫问等闲月,快马乱刀斩恩仇。

待到名成功万里,笑饮杜康过九州。

但见:

彤云密布,祥瑞飘零。江山几载春秋?

银装素裹,玉碾乾坤。万里如花美眷。

笑看。琼瑶缀点青丝雪,韶华春去舞流年。

多情。流水落花空自许,何时久伴共缠绵?

腊月初三,大雪。

古都洛阳,在这片茫茫霏雪中,更显得沧桑而壮丽。

瑞雪兆丰年,对很多人而言,这象征着丰收和喜悦。可又有多少人能注意到,在欢乐祥和的角落里,始终有着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人。大雪为他们带来的并不是欢愉,而是寒冷和饥饿。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霜,将苍穹作烘炉,熔万物为白银。

东城桃李,西苑池塘,午桥碧草,伊沼荷香,原本风清秀雅、红情绿意的怡人美景,如今也漫随流水一般,香消玉损,沉睡在寒冬的怀抱中。

瀍河东南,伊滨璀璨,万安山连绵起伏,沟壑深险,巍峨壮观。东接嵩岳,西达伊阙,北隔河洛,南望鄂川,素有洛城“南天门”之称。

山中石怪林密,果木繁多,腰畔“天台宗”玉泉寺下,坐落着一座气势恢宏,物事磅礴的上官府邸。梅饶香台,冷画屏幽,淡抹楼阁,曲径通幽,碧瓦朱甍,飞檐翘角,五步一亭,十步一台,依山傍水,迂湍缦回。当真是:峰峦叠嶂藏秀甲,金盏银台卧盘龙。

上官敬楠披了件紫貂皮袄,推开屋门,缓缓地走出了他那温暖而舒适的房间。舍内的炉火还没有燃尽,金丝楠木的床榻依然凌乱,枕边的少女也方才起身,揉搓着她那双惺忪而迷人的眼眸。在幽暗的烛灯下,她原本就俏丽而略微泛红的面颊,更增娇艳与可人。

上官敬楠漫步在属于自己的庭院中,呼吸着清新、干冷的空气,享受着生命的乐趣————他对一切都很满意。

上官虽已年近中年,却依然充满着魅力,但见他剑眉斜飞入鬓,目中炯炯而有神,魁梧高大的身躯下,臂膀上鼓胀的肌肉呼之欲出,似要涨破衣裳一般。年岁的增长并没有为他带来太多的烦恼,风霜也几乎未曾在他脸上留下痕迹与诗篇。

他也无疑是一个很成功的人。自从二十岁出道于江湖,大小八十三战,未尝一败。更尤以为甚令他骄傲与自傲的,莫过于自己今天在武林中取得的名望与财富,尽是白手起家,单凭一把九环刀而拼打出来的。时至今日,上官敬楠甚至成为了不少年轻人效法的对象。

晴初霜旦,石林雪霁,天气依然寒冷如旧,冬风也仍然呼啸个不停。这一切都如平常般宁静,仿佛并没有什么不同。

上官敬楠用罢早膳,管家便依照惯例,慢慢地来到他的身边,微微颔首,等待着差遣与指示。

只听上官说道:“如今腊月已过三日,年货还是尽早筹备为好。”“一个月前,自汴京的杨五爷那儿运来了一批红货,今个正好抵达,你挑使几个身手矫健的弟兄前往接应,勿要出了差池。”“后院中的梅花开的正艳,也不要疏忽了照料……”

上官敬楠嘱咐完后,管家一一应诺,但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离去安排。

上官眉头微皱,道:“还有什么事么?”管家支吾道:“应该……这……没有什么。”微一停顿,接着道:“只是今早儿在正门口,门缝里夹了一封颇为怪异的信。”上官敬楠喃喃道:“哦?拿来我看。”

管家自衣袖中取出一封质料鲜少的信笺,躬身递了过去。上官将信展开,但见上面寥寥写道:

“腊月二十四,花灯依旧,备好贵府之秘籍,洗净阁下之首级,必当前来拜访——无名。”

阅毕之后,上官敬楠不禁放声长笑,右手微微一扬,信纸便已随风舞将起来,飘落至管家手中。

其实近年来到上官府挑战的武林好手着实不少,屡见不鲜之下,倒也不必粤犬吠雪,瞠目惊讶。自古江湖中图抱负、有才略之新秀,大多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受。虽然证明自己的方式有许多种,但在江湖中最直接、且最为实用的方法却莫过于此。而上官敬楠无疑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目标。

不过以往的挑战者,大都会遵循江湖的规矩,由挑战者登门造访,已显示自己的诚意与尊敬,遂后递下战书,双方约立时间,并邀请德高望重之人做见证,交手时点到为止。

但将战书写成这个样子的,当真是屈指可数。或许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战书契约,而是一张告知单,死亡告知单……

管家苦笑道:“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竟还有如此胆大妄为之人,口无遮拦,大放厥词到这般程度,行此等极端之举。莫非有人在拿庄主打趣不成?小人又是否去做些个准备,以防不测?”上官敬楠不屑一顾,悠悠道:“不必介怀,一切依旧!”但话虽如此说,心中却也不禁想:“到底是谁寄了这样一封信笺于我?秘籍?信中所指的秘籍是什么,为何连我自己都不得知晓?”

腊月初七,初晨,洛阳白马寺。

相传东汉永乐八年,明帝刘庄曾夜梦一金人于殿庭升至天空,后向西飞去。明帝即派遣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赴西域取经,访求佛道。三年后,秦景等人在大月氏国遇沙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僧,二人用白马驼载佛经、佛像,于永平十年归返洛阳,弘扬法嗣的同时,并建寺庙以存经典。世人为纪念白马负经输像之功,遂名白马寺。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历史已随岁月的年轮而沉淀,白马寺也因饱受时光的洗礼而更增底蕴与苍桑。现下,就连庙宇外的松林,也因酷寒时节而失去了初春的绿彩。光秃的树枝,白雪皑皑的大地,更为此间增添了几分萧索与凄凉。

此时却有一位少年伫立在禅院外,只见这人眉如远山含黛,犹胜女子般精巧雅致,恐怕神笔雕琢,也难以勾勒出他眉宇间的神采于万一;双眸深邃而俊美,流光溢彩中,灿烂若黑夜里的寒星;鼻梁挺拔清秀,蕴含江南之柔美;唇薄而精致,一道完美的线条刻画出迷人的轮廓,难寻瑕疵;一席干净但质料略显粗糙的白衣,别有一幅朴素之感。

不过他清秀白皙的脸上,此刻却挂满了忧愁,显得憔悴而潦倒,倒也不知是何原因罢了。腰旁悬带的一把无鞘断剑,更为此人渲染了几分奇特与神秘……

几声清脆的扣门声后,白马寺陈旧而斑驳的大门应声开起,“吱呀”声不绝于耳。随后从里面走出一位小沙弥,合什双手,木讷道:“阿弥陀佛,施主找谁?”少年抱拳回礼,开口道:“敢问小师傅,无念大师身在何处?”沙弥茫然道:“住持正在庙内诵经讲禅,请问施主名讳,有何贵干?”少年答道:“柳青,柳树的柳,常青的青。”

小和尚瞪圆了双目,大为愕然,脱口而出道:“檀越便是柳青?那位曾拜访过武当山的柳青!”在观察到少年腰旁的断剑后,小沙弥的声音变得更加的紧张和惊奇。柳青淡然道:“正是在下,柳青愿求贵寺住持一面。劳烦小师傅,为鄙人通报一声可否?”小沙弥频频点头,目有敬意,道:“还请施主稍后片刻,小僧即可回寺禀告。”那沙弥连门都忘了掩,说罢话便转身移步,匆忙间跑去了。

柳青似乎也并不感到奇怪。半年来,柳青这两个字,被越来越多的江湖人所熟知。他在江湖的发迹,几乎可以称作一个奇迹。

五个月前,他曾独身一人前往云南苍山,挑战点苍派掌门郁清风。点苍虽为九大门派之一,却因地处偏僻,门规森严,是以派中弟子很少在中原来往。但众所周知,点仓剑法不但名满天下,正宗更是以诡异闻名,其变化之多,招式之辛狠,难以想象。掌门郁清风更是江湖中使剑的一流好手,得本派武功之真传,其剑法更是有“行云流水”之美誉。不料他却在十招之内便败给了柳青,输的心悦诚服,此事立刻在江湖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三个月前,柳青更是击败了成名已久的流浪刀客“神踪难寻”谢无常,据说谢无常雄踞岭南时,仅凭一己之力,手刃四十七名杀人如麻、令人闻风丧胆的江洋大盗。其刀法之精纯钢劲,在使刀的行家中,已经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但柳青只使出了一招“回风舞柳”,以柔克刚,便将谢无常的刀击飞,让人惊骇。

更难以令人置信的事,前不久,柳青直登“武学圣地”武当山,力克武当大弟子‘气冲霄汉’钟正。柳青这个名字,从此名震天下。

另人称奇的,不仅是柳青的剑法,还有他的“剑”与“轻功”。一把断剑,一身只花了六个月的时间,便从大理途径武当,游走各地,最后抵达洛阳的轻功。

大约盏茶的功夫,但见小沙弥急匆匆地回返跑来,生怕有所怠慢。气喘吁吁中,语气仍是恭敬有加,听他喘息道:“方丈……方丈有请,有请……施主到正厅入座。”用手抹了抹面颊上的汗水,整顿了一下僧衣,便为柳青引路。

柳青在小沙弥的陪同下,踏进了这所古老而庄严的宇寺。两人自南门而入,经天王殿,过钟鼓楼、法宝阁、般若台,又穿过了一小段花木丛,便来到一条长廊之侧。长廊上另有几名沙弥分站两侧,微施佛礼,接待访客。远方不时传来撞钟和念诵佛经的声音,木鱼敲打声伴随着树梢上昼鸟的鸣啼,清晨的初阳斜照廊坊,透进禅房之中。此情此景下,古刹更增肃然宝相的威严。柳青心中也顿有清凉之感。

正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高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许久,两人来到了一间规模最大,占北朝南的客厅前。小和尚就此止步,道:“住持正在厅内静候施主。”说完后,便兀自离开了。

柳青轻叹了一口气,良久,才缓缓地推开厅门。但见舍内朴素雅致,一尘不染,空气中夹杂着幽兰的香气,不觉让人心旷神怡。又见一身着淡红色袈裟,面目慈祥、白须长髯的老者端坐在中央的蒲团之上。

老者徐徐起身,双目微闭,合什一礼道:“阿弥陀佛……”在晨曦的辉映下,老者脸上的皱纹,看起来更加的明显。

柳青长揖至地,问道:“大师可是无念否?”那人答道:“贫僧正是。”随即问道:“施主可是柳青?”

“正是晚辈。”

“柳树的柳,常青的青?”

“不错。”

无念微一沉吟,又道:“但柳树是否能真的常青?”柳青却笑道:“大师又是否能真的无念?”无念睿智的眼神中,竟忽然流露出一丝伤感,但马上又恢复了明亮的神采,听他岔开话题道:“施主驾临敝舍,不知有何见教?”柳青道:“小可冒昧造访,打扰了大师清修,深为不安。此次前来,只为求得无念无忧之心法。”

无念稍感诧异,许久才道:“要知这世上,根本没有这种心法。”柳青的双眸中更显迷茫,黯然道:“既然如此,但愿求得开脱之法。”

又是一阵沉默。

无念轻捻长髯,缓缓道:“解脱之法,重在于情形,因事而异,因人而异。”不知过了多久,柳青才道:“不知……不知晚辈是否能遁入空门,以解烦恼?”

无念诧异片刻,道:“佛渡有缘人,施主与佛无缘,况且……”

“况且什么?”

“况且施主戾气太重。”

“戾气?”

“不错,施主正像你腰旁这把‘无鞘之剑’……”无念接着道:“施主可知剑为何要与剑鞘相伴?”

柳青沉默。

无念笑道:“施主莫非在想,剑鞘岂不就是为了使用者携剑方便,保护剑身,同时也避免误伤自己?”柳青不答,却道:“剑若隐于鞘中,出手时便要增加一道拔剑的工序,况且更会影响出手的速度。高手相争,一丝之差,便可决定生死,倒不如心无顾虑,不佩戴剑鞘。”

无相疑惑道:“难道施主的剑,是为了杀人?”柳青毅然道:“自然不是!”声音铿锵有力,坚定不移。

无念听到柳青的回答后,露出了更为祥和的笑容,道:“其实剑装于鞘中,更有深意所在,隐其戾气,藏其锋芒。古往今来,武林中使剑的名家,修为每高一层,对剑的理解也更深一分。武林九大门派,每逢专攻于剑道的子弟出师时,师傅都会特地赠予他一柄配鞘的剑,意在告诉他,要把自己刚刚小有所成的张扬收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学会谦逊与低调。同时也不要忘记,剑本是利器,会给人带来伤害,不可轻易出手与人争一时之长短,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拔剑。不知这剑与鞘的深意,施主是否已经通晓?”

柳青不语。

莫约半炷香的时间,柳青才感慨道:“多谢大师赐教,今日听闻前辈肺腑之言,小子当真是受益匪浅。至于这解脱之法,晚辈会自己去找寻。”说罢话便准备离去。转身后才发现,刚才引路的沙弥不知何时已推门而入,手中已多了一个碧绿色的石盘,盘上一只精致的杯子里,呈着还有些温热、散发着少许清香的信阳毛尖茶。也不知柳青刚才陷入了怎样的沉思,竟对这些都没有发觉。

柳青望着碧杯中起伏的茶叶,时而上浮,又时而沉落,叹道:“世事无常,人生岂不就像这茶叶一般,漂泊不定?功名利禄,红尘的繁华与喧嚣,人们最终又可以带去什么?任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好;任他帝王将相,富贵显达也罢;任他雁过留声,名垂青史尔尔……到头来,到头来,又有谁可以得到真正的永恒?诸如此类,多般种种,尽是过往云烟罢了。

在如梦如幻的虚无缥缈中,魂飞魄散吧?”

无念虽不知他因何故而如此言语,但听得他话语中竟隐约有几分禅机存在,不由得欣慰地笑了笑,道:“施主是否稍事休息,待人重新烧制一杯清茶,品完再走?”柳青微笑道:“多谢方丈美意,小可不便再叨扰下去。”正欲离开,又听无念道:“既然施主尚有要事在身,老衲自不好再挽留。临行之前,贫僧尚有一言相赠,不知能否遁入檀越法耳?”

柳青笑道:“即是大师所言,必是金玉无疑,晚辈愿闻其详。”无念合什双手,道:“阿弥陀佛。佛法有因果,六道有轮回。诸行无常,不生不灭;诸法无我,万有皆空。须知冥冥中自有天意,茫茫中亦有定数。施主又何必执着如此?世事难如人意,万物不可尽得,倒不如放下你心中的执念。切莫大梦惊觉醒,方知一场空,委实晚矣……至于其中的道理,恐怕要穷极施主一生,方可领悟。这一路江湖之旅,还望少侠多多念及老僧今日所言,必有裨益。”

柳青骤然一愣,心下百感交集,两行热泪便顺着脸颊滚滚滑落,兀自晓不得原委。却见他赶忙低头掩饰,回一佛礼,笑道:“多谢大师赐教。”便径直去了。

“真的是个很奇怪的人。”小沙弥对方丈道:“对吗?”无念大师报之一笑,不禁在心中想:“让这少年如此悲伤困惑,渴望解脱的,到底是什么?”

正是:白马寺余音袅袅,少年人为谁添愁?各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