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这是你的江湖 > 第十章 洛阳石窟群雄聚,仙音妙律打哑谜。

01

腊月二十八,洛阳石窟。

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家后,便把这件事告诉给母亲。母亲想了想,便告诉他,如果再听到声音的话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口倾出,奔腾咆哮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流向东海。水流之后,无数清泉从山崖石罅中迸出,蓄为芳池,泻为飞瀑。两山的崖壁上则出现了无数蜂窝似的窟隆,窟隆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轮廓不清,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不仅名扬天下,就连一句“龙门开不开”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传说一事,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所有关于洛阳石窟的传说,几乎都在反应一种人民百姓除恶扬善,勤劳朴实,以及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

洛阳石窟始建于北魏,笃信佛教的孝文帝在迁都的同时,也不忘把佛教的发展转移到洛阳来,于是组织修建僧庙、寺院,开凿石洞,雕刻佛像……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又是百年。如今这千古留存的古迹依然存在,但当时辛勤劳苦的建设者,现在又去了哪里?

节同时异,物是人非,而今只剩下威严的神祇佛像屹立在此,俯视着苍生的轮回转世,人类的艰辛与悲苦……

雪下了一夜,直到五更方才停住。天刚微亮,伊河两岸早已挤满了人,就连香积和龙门山上,都依稀可以看见人影。大雪封山,蔚为壮观。银装索裹,更是为清奇俊秀的山峦增添了几分盎然的姿态。

柳青和贾病方才来到龙门东山,就看到“擂鼓台”前万头攒动,既瞧不清究竟有多少人,更看不清楚他们是谁,但每一个人的项上首级都不在千金之下。

贾病拉着柳青穿过人群,东走西逛。两人边走边留意,只见潜溪寺内人山人海,宾阳洞里也是比肩接踵,古阳、药王洞更是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就连清幽宁静、萧条之际的香山“九老堂”里,也是熙熙攘攘,往来不绝……

柳青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但眼下这幅场景,已令他口呿目瞪忘收唇。贾病更是左瞧右望,嘻哈不停,看看这里,摸摸那里,一刻都不时闲。

这两人所到之处,众人无不称奇,不过也只当是两个叫花子来围观乞讨罢了,倒也并未多想。

贾病突然一笑,对柳青说道:“贤弟可曾留意?”

柳青道:“略微留心,大伙皆是面带忧愁,行事匆忙,却不知何故如此?”

贾病眨了眨眼睛,道:“这也不难,我们一问便之。”说罢便拦住了旁边一位行路的大汉,抱拳问道:“这位大哥,我们兄弟一路乞讨,路过贵地,却不知为何这山上竟然如此热闹?众人又为何愁眉不展,行色匆匆?还望兄长告知一二……”

这大汉被两个叫花子拦住去路,自然是心中不悦。却念这乞儿礼敬有加,说话也颇为客气,自己当然更不能失了身份,便道:“我等全是为了秘籍宝藏而来,现在此事也不能算作一个秘密了,告诉你也无妨。”大汉接着又道:“这些人掘地三尺,搜天寻地,来往不息,也无非是为了寻找秘籍宝图而已。但这洛阳石窟占地颇广,龙门、香山又绵延不断,窟龛大小上千,造像也有数万余尊,谁可知这秘籍藏于何处?甚至有些人半月以前就已到此搜寻,也未尝得果。甚至还有人说宝贝早已被人取走,扬长而去了!这发起人到现在还未露面,这又是何意?我等怎能不急?天干火盛,刚刚已有两边人起了冲突,兵戎相见了!拳脚无眼,奉劝二位还是莫要多管闲事,速速离去,远走此地吧。”

柳青刚想开口,却听得一阵丝竹管弦之声,声韵悠扬,清脆优雅,如高山流水般巧妙,似风过群山般轻巧……突又嘈嘈切切声不断,忽又婉转轻和声不停。音乐柔美至极,已令人心旷神怡,这音律的声音并不算大,但似有种神奇的魔力竟能让每一个人听到,群山回响之间,沁入脾肺。美妙的乐曲,再搭配上这腊寒时节的雪山美景,宛如仙境。

众人虽是心疑,但也早已如痴如醉。音乐未停,忽又听得一位女子的声音娇语道:“物华天宝动和风,一派箫韶仙宛同。人杰地灵出奇秀,夙愿得所何堪言?诸位远道而来,赴约至此,求秘籍而得瑰宝,揭机密已慰平生。为何还站在这里发愣,却不来寻我?”

这女子的音色娇媚可人,似水如歌,犹如黄鹂之声鸣幽谷,宛若百灵缠绵咏碧潭,如此天籁之声,已使这琴瑟箫笛之曲黯然失色……

众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就已感到下体有了一种惊人的变化。这女子的声音听似极远,好像从白云山顶间飘出。又听似极近,仿佛谷底传音,就在你耳边呢喃……

人群中已有人变了脸色,“隔空取物”、“千里传音”的功夫,毕竟只是一种传说罢了。如果是借助传音效果极佳的固体,外加上深厚的内力,确实可以把声音传出很远,但就凭一个声音柔弱的女子,又怎可把功力练到如此境界?众人也已感到事态的发展有些超出了预料……

但大伙也早已在这久等,人群中更有性急者大喊道:“闻声不见人,听音不知处!我等怎知你在哪里?”

又听那女子咯咯笑道:“往事已去不可追,今日既来且珍行,明日纵歌翩弄影,不知何处是归程?”说罢,便不再言语,音乐也已停止。

人群中已有博学多才者高声叫道:“摩崖三佛龛!”

众人恍然大悟,随即身形闪动,各自施展轻功,三步并做两步,急忙飞身赶去……

摩崖三佛龛凿于武周时期,所造三佛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将来。是典型的大乘佛教“三世佛”的代表。三佛所代表的含义,也正好与那女子的诗题相对应。

贾病更是急不可耐,连忙拉着柳青的衣服道:“我们也去瞧瞧!”

人群如潮水一般涌向“三佛龛”,柳青和贾病也随着大伙一同前往。抵达后却也只见得几尊造像而已,而未见乐器、女子在此。

一位穿钉鞋,裹裘服的青年突然腾空一跃,攀住石壁上的岩石,上得高处,朝众人大喊道:“方才我等一直未离开此地,也从未见得有女子来过!”

话音刚落,吵杂声不停,众说纷纷,大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发牢骚。不过大家心中也猜出个大概,刚才说话的女子,估量便是这发起人,各自的心里都带有了三分惊讶、三分期待,更怀有了三分的疑惑与不解……

一个还未露面的女人,仅凭一张请帖便把各地的英雄豪杰汇聚于此,更是只凭三言两语就把大家耍的团团转。众人正在气恼之际,已有人高声大骂道:“这婊子不知好歹,老子非要看看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谁知他话音刚落,大伙忽又听得管弦之声,随后那女子便开口说道:“娑婆世界空自净,佛报三身渡人间;佛海无涯苦作舟,报身修佛终得果;大日如来法神明,明义之光普大地;南无本师悉达多,万德洪名功无量。”

众人皆是一头雾水,不知她此言何意,也更不知她身处何地,人群中也陷入了一片寂静……

过了好一会,只听那女子又娇笑道:“尔等真是愚不可化,大日如来智慧广大,光明普照,不知你们为何还如此愚笨?”

人群中这才有人大悟道:“在奉先寺!”

众人虽大为不解,但当下也只好人云亦云,快步直奔而去。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佛教有云:“佛有三身,一为报身,二为法身,三为应身。”

而卢舍那佛即为‘报身佛’,含义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但“卢舍那”这个名字本就是“法身佛”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的简称,其原因是“应身佛”悉达多(释迦牟尼)在立名时,将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因此佛有三身,但本源仍是“万德洪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奉先寺作为洛阳石窟中规模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摩崖雕像,又是唯一一尊“三身佛”。那女子话中之意,自然是指此处。

柳青心中嘀咕道:“这女子才思颇广,也不知打的什么算盘,她甚至也极有可能是这血衣门内的杀手,人群中更是鱼龙混杂,说不定血衣门的人已经混入其中,欲图不轨了。我自当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时刻留意,抢得先机,定要揭穿这血衣门的阴谋!”

当下柳青也顾不得那么多,也不怕引起众人的猜忌,率先而起,提气腾挪,身体已如飞箭般窜出,直奔奉先寺而去。

“好功夫!”已有人失声叫道:“难道是丐帮的兄弟?”

大家也都看傻了眼,万万没想到一个浑身又脏又臭的小乞丐竟能有如此的身手。

贾病更是罔知所措,在后边连滚带爬的追赶柳青,跳着脚的喊:“刘阿升!你不要兄弟了吗?怎么把我一个人丢下,不管我的死活?”众人的疑惑一个又一个涌上心头,如果真是丐帮的兄弟也过来分一杯羹,那自然是轮不到我们了;可丐帮向来与世无争,今个又怎会一反常态?这两个乞丐必然是好友,又怎会一个功夫了得,一个笨手笨脚?难道还有高人躲在暗处,有所图谋?若要提到藏身之地,这山群石窟中必然有太多可以隐蔽的地方,何况刚刚下过雪,遮盖了不少的山洞,隐藏起来只会更加的便利。

…………

事情也越来越扑朔迷离,人人都捏紧了一把汗,谁也不知在场的还有多少高手,多少能人。少林嵩山的弟子,是不是也换了行装,混入人群之中,秘密的调查此事?“四大神捕”派出的六扇门好手,是不是也着便衣在人群之中往来,打探着消息?

(别急,慢慢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