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系统带我穿万界 > 第一一八章 造反的学问

系统带我穿万界 第一一八章 造反的学问

作者:明少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3 09:58: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说服方式。

窦建德、高士达出身贫民,虽然见识远,那也是相对普通老百姓说的。

此时以杨广为代表的的统治者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遍及平野。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

加之灾年饥馑,谷价猛增,百姓困苦,冻馁交加。

窦建德他们都是亲身经历了杨广无休止的征发徭役,有的去过东都修城,有的去过榆林建长城,还有的去开挖运河。

他们是侥幸活下来的,再也不堪昏君的暴行,为了求个活路,才走到这一步的。

所以叶柯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却说到他们心里去了。

若是面对宋缺这等豪族门阀之主,叶柯自然会用另一套说辞,比如杨广兴科举,得罪了世家门阀,这些人便使劲给他扯后腿,消耗他杨家的力量,壮大本身的力量。

至于征发徭役这等事,宋缺虽然同情,但也只是一笔而过,反而会觉得成大事者不惜小民。

此时叶柯见众人已经听到心坎里,便继续说道:“但是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目前,人马不过千余,在座的将领加起来不超过十个,治理民政的更是没有。我们现在出去攻城略地,兄弟们的性命只会被消耗在无谓的战斗当中。所以为今之计,便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那请问天王,什么时候才是时机到了呢?”一个将领问道。

其他人也向叶柯看来,显然此人把这话问到了他们心里。

叶柯轻松一笑,先是给了他们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即说道:“昏君杨广继位之后,除了建东都,挖运河之外,又亲征吐谷浑,如今又征伐高句丽,征召了一百二十万百姓赶赴辽东,这等消耗民力的事情,看样子他还会无休止的干下去,结果只会让更多的老百姓走上推翻他的道路。

你们看,如今王薄已在长白山起义,翟让在瓦岗起义,此外还有孙安祖、张金成等人,而杨广手下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又在黎阳起事造反。

他们在那里打死打伤,正好让我们默默发展;有他们在,足够吸引杨广的目光了。

依我判断,三五年内,我们继续力量,到时候隋朝覆灭,我等正好出来争霸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他分析鞭辟入里,说的众人连连点头,窦建德等人都是心中充满钦佩,不由得再次起身,鞠躬施礼,愿意为这个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们其中,窦建德算是最有计谋和远见的,向叶柯请示道:“主公,我等虽然暗中发展,但举事之际,总要有一个口号来,方才招揽英雄豪杰投奔啊!”

他对叶柯的称呼已经有“天王”变成了“主公”,足以可见他的心态活动。

叶柯想了想道:“除了伐无道,诛暴君之外,再加上‘均田地。少赋税’六个字罢!”

窦建德心悦诚服,施礼退下。

又有人请示问道:“主公,咱们起事,总得有一个章程,还请教主赐下!”

叶柯笑道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但昏君手下依旧多将广。人强马壮,再加上世家门阀,虎视眈眈,所以仍需小心谨慎。我们的章程便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方才是正理。大家牢记这九个字,不可懈怠!”

这下不只是窦建德,众人都是心悦诚服,齐齐赞道:“主公英明!”

于是叶柯便在高鸡泊安居下来,经过一年培训教育,他已经教育出几百个识文断字的优秀年轻人,其余人也都或多或少看懂文字,读懂公文,可以简单地加减运算。

叶柯便挑出二百个根骨俱佳的少年人来,传授“轩辕锻体术”,这里面当然包括窦建德、高士达这两位大龄男青年。

轩辕锻体术经过与修真世界基础原理的雕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再也不是像许褚那样练来练去还是无法打败马超的地步,忽忽数月,窦建德等人的武力便飞速进步,以叶柯判断,足可以和当世高手一较短长。

又过了一年,杨广再次征伐高句丽,由于高鸡泊地处清河郡,属于大军行进路段,叶柯便召集大家商议,移师向东,占据渤海郡。

此时高鸡泊已经有人马上万,已经不堪重负,大家都赞同叶柯决定,于是叶柯便率领大军,挥师东进,进入渤海郡,占据盐山一带。

他出兵力,很快剿灭当地盐帮,建立盐场,于是大家又多了一项收入。

大业十二年,此时天下已成鼎沸之势,全国已经遍布起义军,杨广已经意识到基业不保,居然自暴自弃,让十一岁的孙子代王杨侑镇守长安,让十二岁的孙子越王杨侗镇守东都洛阳,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以巡视江都的名义南下扬州,不肯北上。

而此时的叶柯的势力,已经牢牢掌控了渤海郡。

他自封渤海公,治所设在渤海郡阳信,窦建德为渤海长史,高士达为渤海主薄,均是位高权重。

这一日,他高居府堂,麾下众将都聚集堂下,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精力,显然是轩辕锻体术在他们身上已经生效。

“窦建德,均田制度推行的如何了?”

叶柯问道。

此时的窦建德,已经与五年前的他有所不同,除了有了气势精足、不动如山的态度之外,这几年又被叶柯逼着读了很多书籍,精华内敛,一股圆润的气质在他体内诞生。

“属下奉主公之命,把军队分成十余队,每队五百人,由主公弟子率领,进驻各乡里,打击盗匪、摧垮豪强,捣毁宗祠,均分土地,并修建水利设施,去年一年,渤海郡产粮已经超过过去三年之和。百姓踊跃参军,将士用心训练,斗志高昂。”

叶柯点点头,说道:“根据锦衣卫调查,确实如此。你做的不错。农为国之根本,农稳则国稳,大家都是穷苦人过来的,这个道理我不说你们也明白。要保持稳定,不可懈怠。”

说完这些话,叶柯又转向旁下列唯一坐着一位老道,笑着说道:“孙道长来到渤海郡已经有三年有余,成果如何?”

这名老道面如满月,须发皆白,手持一根藤杖,上面系着一个黄皮的大葫芦,正是一代神医,药王孙思邈。

这确实是一位中华历史上令人敬佩的人物,不慕荣华,不攀权贵,只走乡野之间,救死扶伤,一走就是大半辈子,这是何等情操?

孙思邈笑道:“老道已经传授五十多个极有天分的弟子,假以时日,必成神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