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39章 孤家寡人

明末大宗师 第39章 孤家寡人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能够脱颖而出,攀登上皇帝宝树的没有傻子,智商、情商不能说双赢,至少也要高于平均线。何况崇祯是从一个曾经无人关心少人问的私生子、再进位到五皇子,一路筚路蓝缕、异军突起的坐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从大家的神色上,他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孤立,似乎绝大多数文、武尚不能体谅到他的苦衷。

此时不能过于在意,尽管大多数朝臣的认知水平不能追上自己的脚步,他还是觉得停一停、等待一下,以便大臣们提高觉悟赶上自己。其实他的感觉只对了百分之四个九,要是已经化身为反贼的李赤心董事长此刻在场,他一定会感同身受,两个人斩鸡头喝血酒都不无可能。

在平日上朝的时候,他说话往往口气威严,现在崇祯却一反常态,他用一种近乎软弱和自责的口吻对大家温柔地说:“自朕登极以来,内外交讧,兵连祸结,水旱臻至,灾异迭见。朕曾夙夜自思,皆朕不才乎?不能感发诸臣公忠为国之心乎?不智,不能明辨是非邪正,忠奸贤愚乎?不武、不能早日削平叛乱,登吾民于袄席乎!此皆朕之德薄能寡,处事不明,上负神明,下愧百姓,故皇天现异,以戒朕躬!”

百官很少听到皇上在上朝时说过责备自己的话,很多人都心中感动。但是大家也都明白他此刻如此,另一个时候就会完全变个样儿,所以只有一个朝臣脱颖而出,他不顾同侪旁光的毒辣,毅然出班跪倒,向崇祯说了几句阿谀解劝的话,别人却都在效仿陵墓前的石翁仲默不作声。

崇祯从大清早起来就开始怼人,一上午说的是口干舌燥,头一次不顾形象地大口喝了一碗茶,内侍出来没有遇见过此类场景,一时间找不到茶壶给皇爷续杯;崇祯也是不满内侍们的服务态度,可是他此刻心里的熊熊火焰已经稍稍平复了一些,于是又讲道:“人心关系国运,故有时人已比天心更为可怕。有一等人,机诈存心,不能替君父分忧,专好党同伐异,假公济私;朝廷不得已才行一新政,他们全不替国家困难着想,百般阻挠,百般低毁,像这等人,若论祖宗之法,当如何处?看来这贼寇却是易治,衣冠之盗甚是难除。以后再有这等的,立置重典!诸臣各宜洗涤肺肠,消除异见,共修职掌,赞朕中兴,同享太平之福。”

在朝的全体文、武官员,在勋戚、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们的带领下,不失时机地跪地齐奏:“谨遵钦谕!”

崇祯瞥见王德化拎着个精巧的宣德年制小铜壶,一溜小跑着过来给自己续了杯,他满意地轻扣案几,轻快地叫群臣起来,再一次戒谕他们,不要受黄道周和刘宗周二人的劫持,不要同他们一样目无君父,诽谤朝廷,阻挠加征练饷,致干重谴。

到了会议的最后部分,崇祯皇帝将手里的茶杯放到了案几上,向勋戚、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们问道:“你们诸臣还有什么话说?”

几位阁臣见皇爷此时心情不错,态度萌萌哒,于是趁机会跪下去为刘宗周求情,说他多年住在绍兴北郊的蕺山书院讲学,读书已经读傻了,今天他只是书生气重,与黄道周原非一党,请皇上对他宽有一二。

崇祯也不愿意一个人果本逆行,见自己的初衷已经打倒,就放缓语调说道:“自从万历朝以来,士大夫多有利用讲学以树立党羽与朝廷对抗,渐已形成风气,殊为可恨。这刘宗周多年在蕺山讲学,是否也有结党情形?”

一位阁臣见皇帝脸色恢复了青白之色,觉得应该是药力开始起作用了,便冲大家使了个眼色,几个勋戚、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都觉得刚才的皇爷就是早晨起猛了没有嗑药,现在气也出够了,渐渐地恢复正常,当然就没人再怕他,大家一致奏道:“刘宗周虽在蕺山讲学多年,天下学者尊为蕺山先生,尚未闻其有结党之情形。”

崇祯想了想,刚刚胸中的那口邪气,不知道是不是顺着好茶烟消云散了,思忖了好半天,他都没有找回发怒的*点,于是就坡下驴道:“念他老耄昏聩,姑从清先生之请,暂缓议罪。他身居都宪,对君父如此无礼,顿忘平生所学,着他好生回话,如仍不知罪,定要加重议处,决不宽容!”

既然喝了茶,还是好茶,他觉得还是不要浪费的好,于是还要就着叶廷秀的事再说上几句话;但是他刚张开了嘴,一阵狂风夹着稀疏的大雨点和冰雹,突然砸到了乾清宫殿角的铁马上……五风楼上,雷电交加。

电母大神在临回家之前,丢下一个炸雷,将皇极门上的鸱吻凿落,震得门窗乱动。这还是雷公大神扯了她一把,不愿意她干政的结果,否则就不是一个炸雷能了解的事情了;崇祯脚下那个叫做金台的御座被炸雷震得猛烈一晃,同时狂风将擎在御座上的黄罗伞向后吹倒。

崇祯的脸色一变,想要赶快站起。

就在这时,殿外的屋顶上一个身影如同夜枭一般滑落到大殿之内,一勾一荡间,身影便纵到了藻井处,再一挥手一蓬牛毛似的细针撒向了金台。

“噗!噗!”几声,数支牛油大蜡便被打灭,崇祯也觉出不好,他想钻进御案下躲避,可是已经迟了,牛毛似的细针带着金风扑面而来……

暗夜一般的天空中雷声滚过,大殿之中失了照明的烛火幽暗得犹如炼狱,金台近前的勋戚、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们大惊失色,随后的文、武群臣也乱了班次,他们狼奔豕突地向殿外奔逃。

等文武百官慌张地奔出午门时,正赶上那威严肃穆的仪仗队也在风、雨、冰雹、雷电中一哄跑散,一时间死水一般沉寂的紫禁城开了锅,跑掉了的朝靴靴筒中,尚残留着一只女子的绣鞋、一件跑丢了的蟒袍上斑斑点点洒落了几点殷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