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明末大宗师 > 第33章 饷

明末大宗师 第33章 饷

作者:糖堆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5: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刚刚因为吴孟明办事得力平顺下去的心,因为见了这个黄道周生气,所以他手脚浮动,面色阴冷地看着半空,“朕因为虏、寇猖撅,兵、饷俱缺,故去年不得已用辅臣杨嗣昌之议,增加练饷……”

努力控制住自己胸中的怒火,不让它爆发出来,这才咬着牙说道:“朕何尝不爱民如子?何尝不深知百姓疾苦?然不征练饷即无法更练新兵,不更练新兵即无法内剿流寇,外御东虏,不得已采纳杨嗣昌之议,暂苦吾民一时,尔等做大臣的,处此国家困难之日,不务实效,徒事攻汗,深负朕意……”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自己都被感动了,朕心里的苦能够对谁说,你们哪一个能够替朕分忧,再想自己的股肱重臣杨嗣昌,他的眼圈就有些发红,刚刚天命之年就累出了双眼袋,还有那一头的白发。

他欠起身一手按住御案,一手向前伸,感染力极强地诉说道:“今嗣昌代朕在外督师,沐雨栉风,颇着辛劳!原来在房县一带的九股流贼,已经纷纷请降;献贼自玛瑙山败后,也成了釜底游鱼,与罗汝才被困于鄂西川东一带,不得逃逸;李贼叔侄仍被围困在商洛山中,不日即可就歼……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你前日疏中说杨嗣昌建议加征练饷是流毒天下,如此肆意攻汗,岂是为国家着想?”

崇祯皇帝满怀悲愤转向群臣,接着说:“朕切望文武臣工,不论在朝在外,都能和衷共济,万不要各立门户,徒事攻汗!”

以为本色出演小金人到手的崇祯帝,满以为他的这番推心置腹,可以使黄道周不再与他廷争,也使别的朝臣不敢跟着说话,但是黄道周既没有被自己说服,更没有被他压服。

黄道周的性格非常倔强,兼之他自幼熟读儒家的经史书籍,只想着做个忠臣,学古代那些敢言直谏之士,把“文死谏,武死战”的话当做臣子的金科玉律。文人的脾性让他从小就喜欢诗词歌赋,不过他更喜欢苏轼的诗句“君看三代士执雉,本以杀身为小补。居官死职战死绥,梦尸得官真古语。五行胜己斯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仕而未禄犹宾客,待以纯臣盖非古。馈焉曰献称寡君,岂比公卿相尔汝。世衰道微士失已,得丧悲欢反其故。草袍芦箠相妩媚……”。

更重要的一点,黄道周出身寒门,又因秉性耿直常被贬斥,身处的环境更让他接近士大夫阶级的中下层。明代末年,朝廷实行了一条鞭法聚敛盘剥,将丁役和成钱,与一切苛捐杂派都并入到田赋去征收。大地主则多为豪绅之家,既享有免役权,也能借助官府和胥吏来舞弊,将部分田赋的负担转嫁到无权无势的中小地主和底层百姓身上,巧取豪夺外加土地的疯狂兼并,让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明百姓苦不堪言。

黄道周今日出班直言,也是经过了几番深思熟虑的,他深知乡野民情,自己家中虽然贫寒却尚有十数亩薄田,算不得是困苦不堪,可是即使如他家这一阶层,也是官府敲剥聚敛的对象,那些士族大户更是将土地兼井的对象选在了他们身上,那些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加上战乱和天灾更是情何以堪,随时都会濒临窘境以至沦落,甚至倾家破产和死亡流离都有可能。

他家这一阶层加上有少量土地的小民,在大明朝的总人口上仅次于佃农和雇农,所以他们的动向会影响明朝的存亡。现在自己作为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已然跻身大鳄的行列,可是他不想自家随着崇祯一世而亡,你们身家丰厚可以随时弃暗投明,那么只有我黄道周站出来讲话啦。

现在无人不知崇祯皇帝将豪绅大户看成国家的支柱,而黄道周对此却不敢苟同,他人物中小地主加上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在大明朝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应该被看成载舟覆舟的国家支柱。

黄道周口中所说的小民,其实很狭义就专指这两个中产阶层的人,他们都是直接担负着加征田赋之苦,而那些雇农、流民黄道周根本无从顾及,现在听了崇祯的话以后,他觉得自己的一片忠心没被皇上理解,立即抬起头来说:“陛下!臣前日疏中云‘杨嗣昌倡为练饷之议,流毒天下,民怨沸腾’,实为陛下社稷着想,为天下百姓着想,并非有门户之见,徒事攻计。臣二十年躬耕拢亩,中年出仕,两次削夺,今已五十余矣,幸蒙陛下圣恩宽大,赦臣不死,使臣得以垂老之年,重瞻天颜。”

他顾不上看崇祯冷冰冰的眼神,一个劲地叩首道:“臣即竭犬马之力,未必能报皇恩于万一;如遇事缄默,知而不言,则何以报陛下?何以尽臣职?增加练饷一事,实为祸国殃民之举。臣上月来京,路经江北、山东、畿辅,只见遍地荒残,盗贼如毛,白骨被野。想河南、陕西两省情况,必更甚于此。盗贼从何而来?说到究底,不过是因为富豪倚势欺压盘剥,官府横征暴敛,使小民弱者失业流离,饿死道旁,而强者铤而走险,相聚为盗。臣上次削夺之后,归耕田园,读书讲学,常与村野百姓为伍,闻见较切,参稽往史,不能不为陛下社稷忧。请陛下毅然下诏,罢练饷以收民心,斩杨嗣昌之头以为大臣倡议聚敛者戒!”

崇祯的鼻子都要被黄道周气歪了,合着自己的苦心都喂了狗,他厉声说道:“你是天子近臣,却不能代朕分忧?别人拿出筹饷练兵的办法,你说是祸国殃民之举,这不是徒事攻讦是什么?加征练饷是朕亲自裁定的,你说这个办法不好,哪你的好办法是什么?”

年轻的皇帝已经怒不可遏,他将御案一拍,大声喝道:“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